exiula的旅行日記

隻有等你真正上路的時候,才能體會到行走的快樂,才明白那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領。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7 馬裏遊記-水城莫普提(Mopti)

(2007-03-18 07:08:41) 下一個
Mopti 39
Photo © Marco Paoluzzo

離開了傑內古城,駛向三百多公裏外的莫普提,素有馬裏的威尼斯之稱的莫普提,坐落在尼日爾河三角洲,Niger河和Bani河在這裏聚合,河水穿城而過,為人們提了豐富的漁業資源,因此也稱為“魚都”。

這麽一塊風水寶地,馬裏的很多族類都稱之為他們民族的發祥地,Les Bambaras, les Songhaî, Les Peuls, Les Touaregs, les Moor, Les Bozo,和les Dogon。盡管從前這裏隻是Bozo人的一個小漁村,但因著水的緣故,Bambara人從巴馬科和塞古來到這裏做起了生意,種起了地,Dogon人從Bandiagara的山崖上一路打獵來到這水城,Tuareg人和Songhaî人不遠萬裏騎著駱駝尋水而來,莫普提就象一個十字路口,幾乎馬裏所有種族的人都來這裏聚會了。

exiula
Photo © Marco Paoluzzo

但駛往莫普提的路卻不是那麽平坦,一路上驕陽似火,空氣幹燥,越野車的空調罷了工,隻好車窗大開著,風,熱呼呼的帶著泥土的味道,也不時帶來路邊一閃而過的植物的氣息。

Near Sévaré 59
Photo © Marco Paoluzzo

一路上有驚無險,爆了一輪胎,還好有隻備用胎,碰到一起車禍,不知道是怎麽發生的,我們路過的時候,現場隻有一居屍體橫在馬路上,一塊油布蓋著,一持槍士兵在一旁看守著,這麽熱的天,怎麽不把屍體運走呢,司機Antou,還特意停了車,與那看守的士兵聊了兩句,原來是一輛小巴士撞了人,巴士司機給了這士兵一些錢,讓他給處理後事,自己帶著一車人和貨物先走了,士兵也不知道被撞的是誰,隻好在這裏等著,他的同事則到附近的村子裏詢問去了,我問Antou,這麽簡單就完了?但Antou的回答卻讓我思考了很久,他說:“反正人也死了,那巴士還帶著一車人和貨,送活人和貨物要緊。”

Mopti 42
Photo © Marco Paoluzzo

到達莫普提的時候已是晚上,沿河的馬路上仍有稀疏的人群,但多數是男人們在閑聊,河邊的晚風吹走了一天的暑熱,或許比待在家裏更愜意。大長途巴士,仍在招攬最後的乘客,昏暗的燈光照在Niger河上,河水泛著紫藍色的光,我迫不及待地盼望著天亮,要看看這被馬裏各族人引以自豪的風水寶地和日光下的尼日爾河。

Mopti 38
Photo © Marco Paoluzzo

這裏,人們仍以太陽的移動來安排作息,隨著的太陽的升起,人們開始了一天的勞作,商品的交易活動主要集中在河邊碼頭和沿河一帶,河上更是呈現出一片繁忙的景色,各種船隻緩緩移動在平靜的水麵,無人指揮,卻很有秩序,很多手劃船,這裏人稱之為pirogue,很象威尼斯的貢多拉。

Mopti 37
Photo © Marco Paoluzzo

有的載滿了鹽板塊兒,有的船來自塞古,裝滿了泥製的壇罐,有的載滿了鄰近村子的人,布匹,甚至家畜,隻有一個目的,在這個集市上賣掉自己的商品,再買回需要的東西,錢幣在這裏顯得並不重要,大多數的交易是以貨換貨,大宗的買賣多是男人在做,而女人和孩子則是頭頂一籃芒果,木瓜,幾束紮得漂亮的紅蘿卜,一筐couscous,曬幹的或煙熏的魚幹.

媽媽們在交易的時候並不防礙照看他們的bébés, 一塊棉布從後麵把小孩子裹在背上,騰出雙手來做其他的事情,在西非很多國家,婦女都是這樣帶孩子的。

Mopti 33Mopti 31
Photo © Marco Paoluzzo

如果你在這裏看到法式的長棒子麵包,並不奇怪,馬裏曾是法國的殖民地,法式文化在這裏仍占有一定的地位,在馬裏,會不會說法語是對一個人有沒有文化的一種鑒別,在餐館用餐時,不時有人來推銷bogolan和馬裏特色的首飾,也有推銷服裝的,這個餐館的食客多是遊客,餐館的老板也和這些人達成了默契,他們的推銷並不是死纏爛打式的。

一中年的馬裏人在我們用開胃酒的時候來推銷他的服裝,開場白很有趣兒:“先生,女士,晚上好,我是莫普提的皮爾卡丹,如果您需要體恤,我就是您的正確選擇,價格是可以商量的.” 他的法語說得很流利也很清晰,就象一個晚會主持人的台詞,當我們表示不需要時,他很快轉向了另一桌的客人,並也換成了流利的英語,看來要做莫普提的皮爾卡丹並不容易。這位“皮爾卡丹”剛離去,一位穿傳統馬裏長袍的高個老人頭上頂著幾塊折疊起來的bogolan來推銷,當我告訴他我們已經買過了的時候,他的臉上流露出一絲失望的表情,但轉瞬間這表情又變成了微笑,並展開他的bogolan,驕傲地告訴我們,這布匹是他親自織成的,顏色是他的妻子和女兒繪染的,是上品的bogolan,買了絕不會後悔。他的臉上無絲毫企求的神情,有的隻是自豪,仿佛他手裏拿的是一件稀世珍寶,這時餐館老板對他打了個手勢,老人很快折起了bogolan,退到一邊去了,在遠處仍對著我們抖了抖那展開的bogolan,仿佛在說:買吧,貨真價實。有趣兒的人,最終在離開餐館的時候,我買了那老人的bogolan。

Mopti:Ada Traoré 43
Photo © Marco Paoluzzo

在莫普提一家頗耳族(LesPeuls)人的院子裏,我們遇到了頗耳女人在做紋身,說是紋身,實際上隻是把嘴唇以及下巴周圍的皮膚刺上藍黑色的塗料,這家的老太太看到我們進了院子,忙喚人把她的兒媳婦叫出來,這是一個標準的頗耳女人,那對象兩個大元寶似的金耳環把耳垂墜出了兩個大洞,帶上耳環後,不能隨便搖晃頭部,曾有人把耳垂墜裂的。我問那頗耳女人是否每天都帶這耳墜,她笑著說:隻是在一些重大儀式上才帶的,再有象你們這樣的遊客來拍照時才帶上的,這樣我才能賺到錢啊!

exiula
Photo © Marco Paoluzzo

次日我們租了條小pirogue在尼日爾河上遊了一天,走訪了沿河的幾個Bozo人的村子,這些村子給我們展現了一個壓縮了的非洲:柴泥的牆,塵土飛揚的路,女人們裸露著錐子型的乳房在河邊洗衣,孩子們則光著屁股在河裏嬉戲,撲魚人在河上撒網,樹蔭下舉著小半導體邊聽邊唱的男人,村口篩穀子的婦人。。。這些畫麵留在我的記憶裏,透過這畫麵你會隱約感覺到,感覺到一種非常厚重的氛圍,並無法逾越與接近之.

Near Mopti 58
Photo© Marco Paoluzzo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