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iula的旅行日記

隻有等你真正上路的時候,才能體會到行走的快樂,才明白那是我們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本領。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17 死亡地帶—Danakil(二)

(2007-02-07 09:14:09) 下一個
on the way to afar1
Photo © feifei

從Kombolcha到Bati的路是順暢的,趕到Bati的時候正是驕陽當午,周六集市,街口的廣場上聚滿了趕集的人,把這個不大的小鎮擠得要爆出來了,駱駝驢子,山羊牛崽,香草大料,瓜果蔬菜,服裝鞋帽,鍋碗瓢盆,方圓幾十裏的村民都趕來交易,雖然商品的種類貧乏,但買賣異常紅火。每逢趕上集市,總會使我停下腳步,集市是窺視當地人生活的一個管道,在這裏,你能看到色彩,聽到笑聲,讀到故事,這裏,你能感受到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美的渴望。

femme
photo
© feifei

Bati到Mille的距離是不遠的,我們用了3個小時,前往Danakil的路穿過這個小村子,將其一分為二,這個隻有十幾戶人家的村子卻有一個客棧,得益於來往Dijibuti的貨車,客棧並不寂寞,常有司機,商人在這裏夜宿就餐。

19Mille 434
Photo
© Marco Paoluzzo

這些散落在埃塞鄉村山野的小客棧,總使我想起金庸小說裏的客棧,以及客棧裏的故事,每次遇到這樣的客棧,我也會四處觀察,胡思亂想一番,試圖找出故事,看到奇特的人,滑稽的事。

goatsgoat and girl
Photo
© feifei

和奧地利先生一起用晚餐,司機特納很會揣摩人的心思,告訴我們,他會和廚師一起來做晚飯,以保證飲食的清潔。晚餐是意大利麵,西紅柿醬,盡管有特納的保證,可奧地利先生仍隻叉了些麵,就著一瓶啤酒,大口吃了起來,邊上有兩位做服務的姑娘,竊竊私語地咬著耳朵,我想對她們來說,我們是這些來來往往的過路人中奇怪的一群,或許也成為她們所編織的故事裏的角色......

girl
Photo
© feifei

下一站Asayta是Danakil沙漠的入口,在這裏,我們要找到一個能說Afar語言和埃塞官方語言Amharic的向導,還要在當地政府取得進入沙漠地帶的通行證,以及帶上政府給配製的警衛才能進入該地區。通行證源於埃塞和Dijibuti以及Eritrea戰爭期間,該地區全麵封閉,如今戰爭的煙火早已熄滅,但通行證製度卻保留下來了,一是戰爭留下的後遺症--很多槍支遺落在民間,常有持槍搶掠現象,二是當地政府為此有著一塊很大的收入,他們當然不願放棄。

04Asayta 43202Asayta 430
Photo
© Marco Paoluzzo

抵達Asayta時是周日,當地政府周日也是不工作的,就利用這個時間去拜訪了附近一Afar人部落。

大約有3百萬Afar人生活在埃塞俄比亞,Eritrea以及Dijibuti這一區域,主要以遊牧為生,由於地質狀況為岩石和沙漠,沒有地下水資源, Afar人在6個月的旱季,飲用水主要靠儲存雨季的降雨。這裏多數Afar人信奉伊斯蘭教,極少數信奉Orthodoxy。


06Asayta 426
Photo
© Marco Paoluzzo

在這個部落裏,我們找到了進入沙漠的向導,年輕人是這個部落酋長的兒子,多次為人在沙漠地區做向導,由於他的緣故,我們才可以在部落裏四處攝影拍照,否則以Afar人的風俗,女人是不允許見陌生人的,這些Afar族的女孩和少婦們最初的羞澀終被好奇心驅散,開始圍在我們周圍,即靦腆又興奮地出現在鏡頭前,並互相之間調笑著, 而男人在鏡頭前則表現出他們強悍的一麵。在以後與他們的交流中,我漸漸明白和理解了他們所具有的這種堅硬和強悍的氣質,正是遊牧民族在惡略的自然環境下,那種與生俱來求生存的力量表現。

05Asayta 42303Asayta 431
Photo © Marco Paoluzzo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