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癌變是朋友不是敵人

(2007-07-11 08:40:55) 下一個

  最新的醫學理論認為,癌(細胞突變)產生的機製是身體自救的一種本能,細胞在局部甚至較大範圍的基因突變、激增是對體內超量毒素、超過正常範圍的酸化的正常反應。癌細胞以幾何級數增長是為了以異常速度吸收、收集體內毒素、酸性物質,並加以盡可能的集中和封閉(表現為腫塊、腫物),這樣就避免了血液的嚴重毒化而產生急速致命的敗血症(出處待查核實)。當然,這種非常機製經過努力,形成最初的少量的(一個或數個)癌腫瘤,向生命係統、向宿主發出多種警訊、信號而得不到回應,體內環境得不到相應的斷毒、排毒治理,好營養得不到補充,有毒有害不利健康的“垃圾食物”、藥物還是源源不斷地傾倒進來,毒化、酸化成為全身性,遍及血液、遍及全係統,包括了淋巴係統。癌細胞作為吸收毒素和酸性物質的尖兵,當然布滿全身或某個局部(通常是腹部、消化係統或呼吸係統)。這時人們不考究和追查體內的毒素和酸化來源,不反省為什麽好端端的細胞會突變為癌細胞,反而如臨大敵,給癌定罪,罪名是惡性腫瘤,是癌擴散、轉移、晚期癌(屬於不治之症、絕症”)

  由此產生出一個全新的觀點:癌症患者的死亡實際上是死於體內的超量毒素和體質的極度酸化(所有毒素均為酸性物質),死於因毒素和酸化而喪失正常功能、衰敗的各主要器官和係統,如肝無法有效地解毒、腎無法過濾血液中的毒素,肺無法淨化血液,呼出毒氣,吸進新鮮氧氣,大腸無法蠕動收縮、排出已高度腐敗的毒化糞便、胰髒無法分泌各種生化酶、淋巴係統無法生產各種免疫細胞---實際上淋巴腺、淋巴管、淋巴液已失去免疫、防衛功能,骨骼無法造出健康的血液和各種血球、免疫細胞。骨骼內部也被毒素、癌化物(組織)所占據(名稱就是所謂的骨癌)。人們放過了真正的元凶----毒素和酸化,反而把癌細胞、癌組織這些吸收毒素收攏毒素的無名英雄、為主人奮勇獻身的小卒當成扼殺生命的罪魁禍首。癌在這裏是毒素的替罪羔羊,視癌為惡魔乃是天大的冤案。

  在此列舉出支持上述假說的佐證。

醫學研究人員對其它原因死亡的人進行屍體解剖,發現很多人體內有癌,但並不是致死的原因,這說明人與癌可以長期和平共存。

老年人,因為長期接觸或暴露於有毒素的環境裏,體內積累的毒素過多,隨著免疫力的轉弱,機體的衰敗,趨向於生癌但自己不知道,也不影響生活和健康,隻是帶癌生存,而且可以活得很久。

已經確診的癌症患者,在完全改變飲食、生活方式後,原有的癌停止生長,甚至癌塊變小、腫物消失。說明毒素被清除,酸性體質被改變以後,癌腫瘤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會自動退出曆史舞台。

雷久南博士曾經指導一位腸癌的患者利用生機飲食、食療原則和排毒原理康複和痊愈。治療期間她和患者觀察到患者的排泄物中有黑色絨毛球狀物(估計是癌本體分解、解體後的形態)。實行嚴格生食的眾多癌症患者也能夠不治而愈、不藥而愈(見於北卡萊羅納州Geroge Malkmus主持的榮主樂園的實踐者)。個案有台灣梅襄陽醫師(肝癌),德州的Ray Kent(大腸癌,生食和禁食)等。其他實行生機飲食並輔以其它健康方法的癌症患者,可以見到被分解、清除的毒素(也可以理解為癌組織的殘骸)被排出體外。這說明隻要積極給予正確的適當的條件,癌腫物本能是趨向於轉化、分解,並離開宿主,並非不可轉逆。

作為吸收毒素的另一種表現,我們也觀察到癌普遍發生於體質酸化的人身上。並且哪個部位呈更強的酸性,哪個部位被酸性物質腐蝕弱化最嚴重,癌就首發於哪個部位。癌轉移、擴散,也是因為身體由一部位的酸化波及或者是出現在多個部位乃至全身的酸化。(胃液在胃的不同部位有不同的酸性屬正常情形,而身體酸化、內分泌失去平衡,胃液倒流則是病態。)

多年來的觀察和大量的治療實例告訴我們,越是惡補所謂的營養,越是加大、強化化療藥物的劑量和強度,越無法從根本上和全局上控製癌腫瘤的增大(癌體暫時縮小後短期內又更強烈地複發、增大),也無法製止癌的擴散和轉移(一處癌塊被割除後其它部位或多種器官又生成新的病灶). 這是因為患者、患者家屬、醫療人員一直在不停地向癌患者身內傾倒或灌注含有毒素、產生毒素、屬於酸性的物質、屬於酸性、具毒性的藥物。手術的切除和因此而造成的傷害,也伴隨著更多的酸性物質和其因代謝產生的毒素(比如因手術需要而施用的麻醉劑、殺菌抗菌藥物以及其後使用的鎮定劑、止痛劑等)。這樣做加劇了體質的酸化和毒素的濃度與總量,為癌腫瘤的複發、進一步發展、擴散鋪墊了道路。表現為隨著治療措施的深入,患者病情持續加重、惡化,使醫病雙方左右為難。陷入癌越治越大,越治越多,越治病情越惡化和險惡的尷尬局麵。

癌是收集體內毒素的功臣的進一步佐證

有一種通俗的說法,落後國家的人得癌多在身體的上部,發達國家的人得癌多在身體的下部(腸道、生殖係統的子宮、前列腺等器官)。落後地區居民因環境汙染、食品衛生落後、食品不潔、吃發黴食物、醃製食物、煙熏食物、過冷過燙食物,對消化道上端各部位造成刺激和損傷,因此癌多發於鼻咽、喉管、食道、胃這些生命係統的入口處、前端。發達國家地區居民,因食品衛生、食品法律管理規範化,環境保護立法執法成熟,而食物加工精細精製,食物保鮮保管水平高,但是濫用食品添加劑,飲食結構中動物蛋白質、脂肪、糖類(熱量)過高,食物過於豐富美味誘人,難免過食、多食、貪食、狂食,很多人因而身體過度酸化,產生的代謝物積滯於消化係統和生殖係統。癌的發生則在於身體下部,或者是消化道的末端,或者是生殖係統(乳房、子宮、子宮頸、卵巢、輸卵管等部位)。表現為大腸癌、直腸癌,肝癌、腎髒癌、前列腺癌等。上述這些癌的多發部位和毒素的來源與產生方式、路徑途徑有密切關係。

無論是在發達國家還是發展中國家,癌作為人體內吸收收集毒素的收集袋,其特點是首先起於生命係統中不致立刻置人於死地的部位或者器官。最典型的是集中於乳房、腸道,其次是肝、胃腎。至於關乎性命悠關的胰髒、癌症發病機率很低。供應全身血液、並且是循環係統的樞紐的心髒,則幾乎不生癌(有醫學專家指出心髒得癌極為罕見)。至於身體免疫重地的淋巴係統,作為收集毒素的癌總是原發於其它部位,隻有在毒素太多身體已無法應付的情況下,癌才向淋巴節、淋巴腺轉移。同樣,大腦是神經中樞的統帥地,是人的生命係統的中心指揮部,又掌管著內分泌係統調節激素、主管五官和五種感覺,事關重大,癌把腦部作為收集毒素的中心也是極為稀少的比率(參看歐美各國的各種部位癌發病率,可以看出其大致的分布情況)

這和毒素的分布、毒素產生的原因也是契和的、相對應的。這就表現為所謂的癌症晚期,患者全身細胞大部分已變異為癌細胞,全身完全徹底酸中毒,全部係統、所有的主要器官和組織均衰竭,生命的時鍾提前轉到盡頭,生命之火、能量之光即將熄滅。這時再高明的醫生,再高超的先進技術,再強力的特效藥,再高級再豐富的營養都於事無補。此時任何治療、補救措施都為時已晚,成兵敗如山倒、杯水車薪之勢,即回天乏術,病人往往氣若遊絲,水米難進。不難設想,此時,或稍早些時,無論是切割癌體,放射燒烤,還是用化學藥物毒殺,所麵對的是即將全部癌化的整個生命係統,倘若割除下一個人的所有生命部件,這個人的生命終將不複存在;倘若毒殺死所有的細胞、用放射線照射燒焦全身的每一寸機體,結局是一樣的(當然這是極言之的說法)。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引發我們思考,治癌一開始就是在和時間賽跑,在打一個清毒斷毒的時間差。首先我們不能虐待自己,不要把事情搞得太糟糕,非等到大勢已去,才匆匆上陣。防患於未然不能僅僅是一句空話。是對抗還是順應大自然的生命法則,是揚湯止沸、剜肉補瘡、削足適履,還是釜底抽薪、朔本追源、築壩斷流,這是兩大不同途徑之間的一場對生命的抉擇,也是對人類對生命智慧的大考驗。是非成敗係於一念之差。狹路相逢勇者勝的信條對癌症並不起作用。這裏應當是狹路相逢智者生。

近年來許多人提出酸性體質是一切疾病的根源。由此引申和推廣,我們的目光鎖定在癌症這一古老又新異的疾病和酸化體質、毒素的關係上。日本某醫學機構曾對幾百位在醫院接受治療的癌症患者進行身體酸堿度的測定檢查,研究人員驚奇地發現大約90%以上的患者身體呈酸性這啟示我們對於人類的身體來說,酸性物質是毒素。無論是在某個部位或某個係統,或是全身體質的酸化,酸化狀態使機體組織中毒,處於衰弱、功能低下狀態,癌症就首先在那裏建立吸收毒素的收集中心(暫且如此命名)。血液的酸化中毒,導致或者骨骼,或者是血液係統成為癌症對付毒素的場所,表現為骨癌、血癌(白血病)。無論是造血功能的一部分、支撐全身保護內髒和組織的屏障的骨骼,還是作為生命之源的血液,都是生命的重地和禁區,其酸化、毒化的發生非同小可,生命係統動用癌的機製來製約毒化乃是生命最嚴重、最後的一次機會(危機或轉機)。這也是為什麽在醫療中骨癌、白血病(血癌)具有很大難度的原因。有的醫生說癌症是個大血包。實際上癌症是個毒囊更為切合實際吧。癌症又像那馬蜂窩,不要輕易攪翻它,以免馬蜂炸窩,變異細胞辛辛苦苦收集的毒素如同洪水般泛濫四溢不可收拾。

注意到所有的毒素都是酸性物質,絕大部分西藥導致身體的酸化。從這一意義來講,預防癌症、治愈癌症的根本法則、終極原則,其實就是由一味追求單純的事後對抗剿殺改為事先預防身體酸化以及如何改變、轉化生命係統中的局部酸化或整體酸化這一本質的戰略轉移。那麽,險象環生、捉摸不定、難以預測、費用昂貴且沒有把握的早期發現癌症、進行早期治療企圖消滅癌症的艱難複雜、冒極大風險的診斷治療過程,就轉變為簡單明了、性質單一(積極提早預防)、安全可靠(不必用藥或動刀)、毫無風險可言的防止身體酸化、避免毒素入口入身的先發製人、事先預防的家庭作業”。那就是非對抗性的順勢、和平如大禹治水的疏導之策。做好了可以收水到渠成、萬無一失、萬事大吉之效。具體的措施就是提倡純淨素食,生機飲食,節製飲食的少食以及適當禁食。積極運動,起居有時,善於舒解緊張和壓力的正麵心態,這些促進和維持身體呈堿性狀態的根本措施。所以,防癌、治癌的棘手工作就變成“防止酸化”、“避免毒素傷害”和“變酸性體質為堿性體質”的順應自然規律的輕鬆日常生活。於是結論就是:全民預防酸中毒應是人類擺脫和解決癌症世紀難題,最終贏得人類與癌症之戰的關鍵所在和決勝手。

當然任何事務都有個限度問題。癌作為處理酸化物質和毒素的一種特殊機製,其能力並不是無限的。在毒素無限製地、源源不斷地進入或產生的條件下,癌體本身不得不分泌出另一類自身的代謝物(也是一種毒素)。這時排毒、清毒的工作就有雙重的加倍的負擔:不但要清除原有體內的毒素,還要為導泄毒素收集器派生的新的毒素提供出路。可見開啟所有的排毒管道全力排汙就顯得至關重要、性命悠關:皮膚排毒、淋巴排毒、呼吸排毒、情緒排毒、洗腸排毒和糞便排毒。特別要利用以禁食來盡快排除宿便,驅除卸下最具毒性的物質。這時的斷食排毒就負有極為重要的、扭轉全局的責任。增加常規營養反而是次要的任務。

因此從吸收身體的毒素到自身也產生毒素,這個空間和時間是有限的。解決癌症難題的關鍵最後還是回到停止向生命係統放毒投毒這個主題上來了。停止毒素進入生命係統、扭轉人體酸化,同時也要竭盡全力消除體內原有的毒素,使身體由偏酸性向偏堿性轉化,必須雙管齊下,不可偏廢任何一個方麵。如果身體已經呈現酸化,已經有毒化症的人還不痛下決心,改弦更張,做一番脫胎換骨的健康、生命大轉變,那麽生命大自然的法則最終將行使其力量,把一個全身充滿毒素的個體作為垃圾返回大自然中。

想起了一個古老而又通俗的比喻

民間有一個比喻來形容某種愚蠢的作法,那是一種既想得到利益,又不願意付出代價的心態,就是“又要馬兒跑得好,又要馬兒不吃草”。這是一個典型的悖論,馬兒隻有吃飽了青草才能跑得快,不吃草就跑不動。然而有人又要它跑又不給草,結局一定是馬餓死、累死、吐血而死。這就是今天人類細胞的處境。更有甚者,人們不但不給這匹駿馬草料,而且使用致其衰敗的假貨(垃圾食物)糊弄它,然後對於疲憊不堪、焦頭爛額的馬兒再鞭棍齊下,最後馬兒就是在饑餓、傷痛、衰竭中含冤而死。可以設想人正如一個細胞的縮影。癌症患者到最後關頭也是瀕臨絕境,渴望生命卻求生無望,懼怕死亡欲求從痛苦和恐懼解脫,欲死不能也不忍,全身衰竭,疼痛無比,雖然饑餓難忍卻是水米難進。處境十分悲慘、令人哀歎。人既想得到生命的好處享受健康的益處,又不願為維護生命和健康付出應有的代價,結果就在不情願和痛苦中提早失去生命。

人類還是不完全了解細胞。細胞的基因密碼實際上是智慧中的智慧,是生命基礎的大腦。是生命自然法則賦予人類的最高智慧之所在。人以其膚淺的聰明去解讀和判斷生命的最高智慧,有時會犯下巨大的錯誤。細胞發生突變而成為癌,決不是隨意、任意、不可理解和理喻的無規律性的混亂意外。凡事必有原因。正常細胞的癌變癌化,其根本原因是細胞已經無路可走,陷入絕境,變異、突變是細胞向生命智慧中心發出的最後一次呼救信號。也是生命係統的最後通牒令。此時一招棋錯,會導致滿盤皆輸。這樣的例子,在世界各地不知被重複了多少次。大方向錯了,縱然有再先進的醫學技術,再高明的醫生和醫術,也不過是南轅北轍而已。

這樣看來希冀以對抗性立場來贏得人類對癌症的戰爭,可以說是異想天開、天方夜譚。

為癌症起個新名:堪責(忍受非難和責備)

人類為癌症所困擾、與之進行頑強對抗已經有幾千年了。以敵對對抗為原則的化療、放療的強製性、激烈的進攻、剿殺手法,也已經跨越兩個世紀。這期間,不知有多少鮮血和生命填補進了對抗治癌的無底深淵,有去無回。若堅持在這條路上走下去,不知人類還要為此付出怎樣的犧牲和代價,浪費多少時間和資源。生命自然法則的執行者,忍辱負重的基因變異的機製,蒙冤受屈。而生命自然法則的真正的破壞者,毒殺殘害生命的真正元凶----毒素和製造酸性體質的首惡-----不良飲食習慣和不良生活方式,卻依然逍遙法外,我行我素。這真是天大的諷刺,曆史的悲劇。

生物學研究告訴我們,人的基因有兩種抑製因子:啟動癌化的因子和抑製癌化的因子。當抑製癌化的的因子失去效用,癌變的因子就被啟動激活。這就是說,人的細胞本來有兩套行動係統:走向生命的腳步和走向滅亡的腳步。當生命的腳步被捆綁和阻攔時,滅亡的腳步就邁向黑暗和絕境。那麽,是誰捆住了人類細胞麵向生命的腳步?又是誰為滅亡的腳步打開了方便之門?不正是人類自己的自作聰明和貪圖享受,作繭自縛,使自己不幸墮入苦難的旋渦中嗎?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0)
評論
自在飛花 回複 悄悄話 請把這篇文章撤下去吧,不要在這裏貽笑大方啦。沒全看您抒發感慨的長篇大論,跳著看了一下,什麽“人類還是不完全了解細胞。細胞的基因密碼實際上是智慧中的智慧,是生命基礎的大腦。是生命自然法則賦予人類的最高智慧之所在。”作為分子生物學的博士我承認人類還不完全了解細胞,但是,您就不是人類了?所以您就完全了解細胞,知道細胞的基因密碼是“智慧中的智慧,是生命基礎的大腦”?這個觀點可能基於70年代的科普書籍“自私的基因”一文,但是在網上灌水也要與時俱進不是?現在的生物界早已不是這麽認為。您的眼裏生命體那麽複雜,怎麽到您這就剩兩個開關控製,不是酸性就是堿性,不是啟動就是抑製,您知道嗎?係統生物學裏更本就否定了癌症基因這種說法!

我不是在乎您一個人的觀點怎樣怎樣,而是怕您的文章誤導了大眾。所以才花時間寫這麽一大段。您憑著半吊子的科普知識和激情澎湃的抒情就敢寫這樣的文章,實在讓我佩服。但是建議您,不撤了這篇文章,也在低下加個腳注比如個人感想與科技醫療無關,請勿相信,後果自負之類。
windylake 回複 悄悄話 這裏的酸性體質不是指簡單的酸性環境或像某人所說的胃液是酸性的,而是整個的細胞內環境,包括細胞內液和外液。非常同意作者的觀點。現在的醫學有很多都是在死胡同裏轉悠。
不明則問 回複 悄悄話 有幾點問題:

1。“酸性體質是一切疾病的根源”是一種未經足夠檢驗的假說。而且冠以“一切”這樣一種絕對的說法,就很不符合科學研究的原則了。文中類似的問題說法還有,象:“所有的毒素都是酸性物質,絕大部分西藥導致身體的酸化”,等等。

2。文中提到的癌作為“毒素的收集中心”的所謂“證據”都不能證明這一假說。

3。其實,癌是否是“毒素的收集中心”其實是可以直接檢驗的。不去做能做的檢驗而光在那兒空想,是沒有用的。

4。如果說酸性體質能促成癌症的發生,倒還是蠻有趣的想法。但必須經過嚴格的科學證明。

5。與其說“癌是毒素的收集中心”,不如說“癌是被那些毒素‘熏’(刺激)出來的不正常的細胞形態更有可能。但當然都應該經過科學檢驗。





imagine45 回複 悄悄話 勃事後 ---您說的酸性化學成分和酸性體質是完全不一回事,----比如檸檬汁的化學
成分是酸性, 喝下去有助於成就堿性體質- - -
- - - 這種新思考很有創意-- -達到某種 '內視" 的境界- --絕不是書讀的多就可
形成- - --
勃事後 回複 悄悄話 浪費這麽多字,你這不是瞎G8 亂扯嗎?體內長期處於酸性環境的部位有:胃,陰道和骨骼肌。照你這麽說,胃應該長滿瘤子才對。陰道裏由於乳酸杆菌存在,大部分時間處於酸性。肌肉在劇烈活動後由於乳酸過多也會暫時呈酸性。可陰道癌和肌肉瘤,是全身發生率最低的。
mojoe 回複 悄悄話 I can not agree more. Excellent article. Thanks for sharing!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