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落花飄零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ing (CAC)

(2024-06-07 15:01:55) 下一個

血管鈣化與心血管疾病 (CVD) 之間的關聯已得到充分證實。對於未確診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的無症狀患者,用CT掃描冠狀動脈鈣化 (CAC) 是判斷有無臨床動脈粥樣硬化的可靠指標。可以及早做出預防措施,對沒有症狀的早期病人尤為重要。

Coronary artery calcium scoring: Its practicality and clinical utility in  primary care | Cleveland Clinic Journal of Medicine

冠狀動脈鈣化( coronary artery calcification CAC)與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進展是同時發生的。先開始是微小的顯微鏡鈣化病灶,慢慢變成更大的鈣片狀沉積物( >3 毫米)。CAC 的存在和程度可以預測冠狀動脈狹窄的存在。

CAC 評分與冠狀動脈斑塊風險

  •  0  – 無可識別疾病
  • 1 至 99  輕度疾病
  • 100 至 399 中度疾病
  • ≥400  重度疾病

根據美國心髒病學會/美國心髒協會 (ACC/AHA) ,對年齡≥40 歲且具有中度至高度風險(10 年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血管疾病 [ASCVD] 風險為 7.5% 至 <20%)的無症狀成人應該進行 CAC 篩查。可以用下麵這個計算風險。

Calculator: Cardiovascular risk assessment in adults 

https://www.uptodate.com/contents/calculator-cardiovascular-risk-assessment-in-adults-10-year-acc-aha-2013-conventional-and-si-units?search=calcium%20score&topicRef=5297&source=see_link

CAC 評分主要是幫助那些處於邊緣和中等風險的病人(即 10 年 ASCVD 風險為 5% 至 20%)用來指導臨床用藥。如果病人已經使用他定類藥物,那沒有必要做CAC,因為已經被認為是高風險的了。

對於ASCVD 風險低(10 年風險 <5%)或極高(10 年風險≥20%)的病人,沒有必要做CAC。

對已經有心肌缺血症狀的患者(如心絞痛、呼吸困難或不耐受用力)的患者,也沒有必要做CAC。而是需要進行更多針對性的治療。

現在美國calcium score影像已經很成熟,很多都不用保險,自費100元左右都可以做。當然如果有風險,保險都是cover的。我準備自費去做一個,因為我媽媽很瘦但是血脂很高,吃他定類藥物,我覺得我以後也會有風險。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