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 (4)
2009 (146)
2010 (71)
2013 (4)
2017 (3)
2020 (504)
2021 (563)
2022 (432)
2023 (410)
2024 (364)
“肝腦塗地”,源於曆史故事的成語,出自《史記·劉敬叔孫通列傳》。“大戰七十,小戰四十,使天下之民肝腦塗地,父子暴骨中野。”
“肝腦塗地”原指慘死,後指做事不惜一切代價,乃至犧牲生命;一般含褒義。
該曆史典故啟示人們要竭盡忠誠,不怕犧牲,忠心耿耿,勇敢地表示決心。“粉身碎骨”和“肝腦塗地”,都形容竭盡忠誠,甘願犧牲,都能形容死。有時可通用。不同在於:“粉身碎骨”偏重於“死得不可收拾”,“ 肝腦塗地”偏重於“死得慘不忍賭”,“粉身碎骨”可形容被徹底摧毀的下場或表示(東西)壞得粉碎;“肝腦塗地”不能。
醫學中的“肝腦塗地病”並非規範醫學術語。可指與肝髒、腦損傷相關的疾病,如肝性腦病(HE)或肝豆狀核變性(威爾遜病)。這類疾病由肝功能異常引發代謝紊亂,毒素積累損傷腦功能,需針對性診治。liver pain
to die a terrible death; to offer one's life sacrificially in loyalty.
to die a terrible death;to offer one's life sacrificially in loyalty.
日文“頭腦流出”;英文:brain drain;中文:人才外流。
“頭腦流出”的中文意思可讓人聯想起“腦脊液漏”。如果患者的頭部受到外傷,可能會導致腦脊液從顱骨骨折處流出,出現腦袋裏感覺像流水一樣的情況。患者可以遵醫囑使用頭孢克肟膠囊、頭孢呋辛酯片等藥物預防感染。腦袋裏感覺像流水一樣可能是腦脊液漏、腦動脈硬化、腦供血不足、腦膜炎、腦梗死等原因導致的,需要及時就醫治療。
日本経常使用“頭腦流出”,其意思是中文的“人才外流”,
“人才外流”現象在2025年因美國政策調整呈現加劇態勢,核心誘因包含政治幹預學術自由、移民簽證限製與科研經費削減三大維度。據《自然》雜誌調查,2025年前三個月美國科研人員申請海外職位數量同比激增32%,同期1200名受訪者中75%考慮離境發展。這一趨勢直接影響美國科技創新體係,外籍學者此前貢獻了美國55%諾貝爾獎及三分之二頂尖人工智能研究者。國際學生群體每年為美國創造的經濟價值達400億美元,直接支撐38萬個就業崗位。政策收緊導致2025年前三個月留學簽證申請通過率下降,部分高校財務係統已出現預算缺口。
美國科技創新體係高度依賴外籍人才,曆史數據顯示:
• 2000-2024年間55%諾貝爾獎獲得者持非美國護照
• 人工智能領域三分之二頂尖研究者為外籍學者
• 生命科學領域72%重大突破由跨國團隊完成
2025年預算削減政策擬削減NIH近40%預算、NSF超50%經費,或致8萬研究人員失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