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歸檔
正文

“一杆進洞”有感(4)

(2025-09-14 05:04:10) 下一個

  一杆進洞快活悲鳴
  與普通場合保險索賠的想法不一樣,高爾夫“一杆進洞”責任保險是一種為高爾夫比賽量身定製的保險,旨在為參賽球員提供經濟保障,以應對一杆進洞的特殊情況。
  一般人認為打出“一杆進洞”是件可喜可賀的事,既然是可賀那就等球場,等朋友發“紅包”或祝賀金吧。其實“一杆進洞”的場合與普通場合的“可慶賀”事宜完全相反。打出一杆進洞者將向球友,球伴,球搭子“發紅包”!自己打出一杆進洞有可喜之果卻讓周邊的人“受益”,看來是一個“得不償失”的行為結果。
  這和歐美和日本正式比賽中打出“一杆進洞”的懸賞金額的意義完全不同,職業選手比賽的懸賞金是金錢,資產;而業餘球員打出“一杆進洞”的結果是“負債”,是支付金錢。
  所以在日本許多業餘球員打出“一杆進洞”的結果會采取不聲張,不發表,當然也就沒有支出,也沒有負債。然而總有一些冤大頭愛鋪張,聲勢浩大地為“可喜可賀”的一杆進洞而大搞慶祝活動,請客送禮,有的“出手大方”者動輒上萬(日元上百萬)地宴請招待屢見不鮮。因此在上世紀八十年代經濟泡沫時期一些球員因“一杆進洞”破產者也不是“層見迭出”事例。真可謂“樂極生悲”者“一杆進洞”嬉悲鳴快始作俑者也。
  正由於這種現象多了,在日本興起了“一杆進洞保險”,從任意保險到一些信用卡公司與保險公司綁定推出了“附帶保險”。
  保險主要覆蓋在正式高爾夫比賽中,從開球點到下一個球洞(標準擊球杆數不低於三杆)一杆進洞時可能產生的獎品費用或相關責任以減輕球員因“一杆進洞”而可能麵臨的經濟負擔。
  信天翁球(Albatross),又稱雙鷹球(double eagle),高爾夫運動術語中指單洞成績低於標準杆3杆。該術語命名源於對“小鳥球”“老鷹球”體係的延伸,因信天翁體型大且罕見而得名,體現其達成難度。在高爾夫比賽中,信天翁球通常出現在標準杆5杆洞,職業球員需以兩杆完成果嶺擊球。據統計,其出現概率約為百萬分之一,遠低於一杆進洞,職業巡回賽年均僅記錄2-3次。該成績被視為技術精準與距離控製的極致結合,象征高爾夫運動中的卓越成就。
  保險責任通常限於保險合同列明的高爾夫球場內舉辦的列明的高爾夫比賽中,且需有除當事球員及其隨從之外的一個目擊證人(如球童)確認一杆進洞的事實。
  具體的賠償金額由投保人與保險人商議確定,並在保險合同中明確載明。
  費率可能因保險公司、保險方案及被保險人的具體情況而有所不同。一般來說,一杆進洞責任保險的費率可能較為合理,以吸引高爾夫球員購買。
  然而理賠的手續紛繁複雜。如果有球僮作證還好,最近時興的無球童自助打球比賽同組球員有可能是互不相識,逞論第三者,前後組或球場工作人員恰巧經過等目擊者的采證難於上青天。許多球員打出一杆進洞也不得不放棄理賠。所以保險公司理賠十分低率。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