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泰浩

海納百川,取他人長高求成長;
剛自無欲,走自已道爾符正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個人資料
辛泰浩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咀外文嚼漢字(353)“儺人”與“追儺”

(2024-05-10 04:55:08) 下一個

  “儺”又稱跳儺、儺舞、儺戲,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追儺”是一個在中國已經消失但在日本仍舊保留的驅邪儀式。日本的“追儺”(Tsuina)一般是在“大晦日”(舊暦12月30日)驅邪逐疫,趕走疫鬼疫神的儀式民間是節分等駆鬼的儀式行事。儺(Na,Da)、大儺(Taida、Taina)、駆儺。鬼遣(Oniyarai。鬼儺等表述)、儺祭(Nanomatsuri)、儺遣(Nayarai)。
  日本平安時代(11世紀左右)宮中以外的諸侯公家、陰陽師、宗教者為中心挙行的追儺儀式増加,各地寺社劄根與儺有関連的祭活動。日本現在修正會、修二會的節分行事。寺社的鬼遣、追儺行事中除鬼以外也有毘沙門天當登場。
  也有一些寺社復活古式的方相氏麵具的追儺式,地方寺社和民間節分行事疫鬼登場戴鬼麵具。
  鬼儺會(Onibarae)(岩手県?達穀窟毘沙門堂)
  儺負的神事(愛知県國府宮)
  追儺會?鬼追式(奈良県法隆寺)- 毘沙門天追鬼。
  陀陀堂的鬼走(奈良県念仏寺)
  修正會鬼祭(佐賀県竹崎観世音寺)
  節分祭(京都府平安神宮) - 方相氏追逐群鬼。
  節分追儺式(石川県妙圓寺)
  中國古代宮廷裏,每年都會舉行三次方相氏驅疫辟邪的儀式,這種儀式叫做“大儺”,唐朝時上升為軍隊禮儀之一。
  儺儀濫觴於史前,盛行於商周。周代的儺儀是四季驅邪逐疫。
  周人認為自然的運轉與人事的吉凶息息相通。四季轉換,寒暑變異,瘟疫流行,鬼魂乘勢作祟,所以必須適時行儺以逐邪惡。
  儺儀中的主神就是方相氏。兩漢時儺儀中出現了與方相氏相配的十二獸,魏晉南北朝隋唐沿襲漢製,儺儀中加入了娛樂成份,方相氏和十二神獸角色,由樂人扮演……在日本奈良時代以前,“方相氏”的信仰傳到日本,“大儺”也被納入朝廷的儀式,叫做“追儺式”。
  
公元706年,日本發生大瘟疫,死者無數,朝廷首次舉行了“追儺”儀式。
  現在每年2月2日前夜,日本都會舉行 “追儺式”,但遺憾的是我們國家現在已經沒有這個儀式了。
  在日本群馬縣每年立春的前一天(2月3日或4)。在這一天的晚上,日本群馬縣家庭要舉行傳統的驅鬼儀式。家家戶戶一邊念著“鬼出去,福請進”(Oniwasoto,Fukuwauchi)的咒語,一般是父親戴著鬼得麵具,孩子拿豆撒向他。也在屋內屋外,遍撒豆子,預示著新春來臨之前驅趕一切魔鬼和災難,迎來風調雨順的新生活,這種儀式源於中國古代的“追儺”。也用在了百鬼夜行(出自陰陽師)撒豆捉鬼的遊戲情景。
  “儺戲”是中國最古老的祭祀舞蹈形式,已有數千年曆史,由方相氏驅儺活動演變而來。
  “儺神”上景八神、中景八神和下景八神,還有送子先官等角色。儺神的形象通過麵具表現,蘊含深刻的文化寓意。儺文化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儺神在民間活動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儺戲的表演內容隨祖先的生產、生活內容安排,包括表演過程、人物對話、故事情節和簡單的故事情節等。在宋代前後,儺戲開始衍變為旨在酬神還願的形式,成為曆史、民俗、民間宗教和原始戲劇的綜合體。毛南儺戲作為儺戲的進化體,適應世俗化發展趨勢,在儺文化範疇內繼續保持早期的儀式性特征,並增強世俗性內容以與現代社會接軌,同時吸收民間文藝和漢、壯民族戲劇藝術營養,沿著戲劇化、世俗化方向發展,演進成現代毛南戲的世俗戲劇。二十四儺神
  二十四儺神包括了道教中與自然界二十四氣相應的神祇,這些神祇被分為上景八神、中景八神和下景八神。具體如下:
  上景八神:腦神、發神、皮膚神、目神、項髓神、膂神、鼻神、舌神。
  中景八神:喉神、肺神、心神、肝神、膽神、左腎神、右腎神、脾神。
  下景八神:胃神、窮腸神、大小腸神、胴神、胸膈神、兩脅神、左陰神、右陽神等。
  然而,關於儺神的具體名單,可能因地區和文化背景的不同而有所變化。例如,在萍鄉上栗縣,有“五裏一將軍,十裏一儺神”之稱,保存有明清時期的古儺廟二十多座,承襲古典儺舞50餘種,有古儺麵具400餘種。這表明儺神的信仰和實踐在不同地方有著不同的表現形式和特色。又有說二十四儺神包括送子先官、老郎太子、山王地主、儺頭爺爺、儺頭娘娘、東廚司命、小神、太白星君、押兵仙師等角色。這些角色分別代表了生育、土地、祖先、廚藝等方麵的神靈,體現了儺神在民間信仰中的廣泛應用。
  儺神的文化意義:儺神不僅僅是宗教信仰的對象,它們還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曆史價值。例如,儺頭爺爺被認為是伏羲的化身,而儺頭娘娘則被認為是女媧的化身,這反映了中國古代對自然和女性力量的崇拜。
  儺神的藝術表現:儺神的形象通常通過麵具來表現,這些麵具不僅具有藝術色彩,還蘊含著深刻的文化寓意。例如,萬載儺舞中的二十四位儺神,每個人的麵具都有其獨特的設計和象征意義。
  儺神的傳承與發展:儺文化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其傳承和發展經曆了漫長的曆史過程。從原始的巫術儀式到後來的娛神舞蹈,儺神逐漸成為一種娛樂和祈福的活動。
  在現代,儺神仍然在民間活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如儺神巡遊等活動。
  綜上所述,二十四儺神是中國儺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們通過各種形式的表演。
  研究兵馬俑的考古專家研究發現,殘破的兵馬俑裏土陶俑隻有一個綠臉俑。有人認為,這個綠臉跪射俑可能就是軍中的儺人。所謂儺人,也就是古代負責祭祀活動的人。有寺廟裏的儺人,有民間的儺人,皇宮裏的儺人又被稱為方相人。提出這種假說的人還認為,儺人一般都把臉塗成彩色,或者戴上彩色麵具,而綠色會讓人更覺恐怖,可以驅魔降妖,也能和普通士兵區分開。他們還認為,軍隊中一般隻有一名儺人,這也能解釋為何出土陶俑中隻有一個綠臉俑了。軍隊中出現儺人,目前最早的記載是在晉代,當時被稱為“軍儺”,負責在軍隊中驅除瘟疫和妖魔鬼怪。如果這個綠臉跪射俑是儺人的話,關於軍儺的記載就又提前了500多年,也算是一個重大考古發現了。
  儺又稱跳儺、儺舞、儺戲,是中國最古老的一種祭神跳鬼、驅瘟避疫、表示安慶的娛神舞蹈。
  儺舞起源於原始狩獵、圖騰崇拜、巫術意識,並在周代時納入國家禮製。在先秦文獻中記載,儺禮是希望調理四時陰陽,以求風調雨順、五穀豐登、人畜平安和國富民生。漢唐時期,宮廷大儺儀式隆重,並傳入越南、朝鮮半島和日本。而北宋末期的宮廷儺禮采用新製,儺向娛樂化方向發展。然而,由於元蒙信仰不同,儺禮受到排斥。明代恢複過宮儺,清代則不再舉行。但是,《論語-鄉黨》中記載的“鄉人儺”一直在民間延續,並與宗教、文藝、民俗等結合,衍變為多種形態的儺舞、儺戲。至今,在中國廣大農村還有跳儺、鬼舞、玩喜等地方性稱謂,一般在大年初一到正月十六表演。表演時舞者通常佩戴某個角色的麵具,其中有神話形象,也有世俗人物和曆史名人,構成龐大的儺神譜係,“摘下麵具是人,戴上麵具是神”。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