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小築

南洋小築 瓜棚夜話 榴蓮飄香 追風稚子 憑欄問世 唐磚宋瓦 網事隨筆 一介村夫 南洋布衣
正文

追尋娘惹的蹤跡

(2007-09-18 04:44:14) 下一個
    公元一七九八年,十幾個勇敢的潮州人,借助一葉小舟,從中國粵東出發,過北部灣,經馬六甲,一路上劈風破浪,曆盡艱辛,終於到達這個亞洲大陸最南端的小島登陸,從而拉開了華人移民新加坡的序幕。
    早期的南洋華人,零散地來自廣東福建海南等沿海地區。這些人多是外出討生活的青壯男子,乍到異域他鄉,隻能從事一些低賤的工作。由於華人數量不多,又沒有經濟基礎,故沒有形成獨立的華人社群。日久天長,南洋華人落地生根,很多人入贅本地,和馬來人印度人或其他種族通婚。他們的後裔,男的稱為“巴巴”,女的叫做“娘惹”。

    “巴巴娘惹”,是一個獨特的社會群體,形成了獨特的“娘惹文化”。他們利用自己特有的種族優勢,架起了華人和其他種族群體之間溝通的橋梁。在新加坡開府初期,“巴巴娘惹”為新加坡的經濟繁榮和文化繁榮,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十九世紀,中國移民大規模登陸新加坡之後,逐漸形成了獨立的華人社群。“娘惹文化”曇花一現,日漸勢微。如今的新加坡,隻有在加東如切區,才能依稀追尋到一絲“娘惹文化”的蹤跡。
    “娘惹文化”的代表之一就是“娘惹飲食”。民以食為天,早期的“娘惹”,鑽研飲食,盡其女人的本分。“娘惹飲食”的兩大法寶,就是“調料”和“配料”,這是“娘惹”得天獨厚的條件。用印度、馬來、西洋的各種調料和配料,烹製中華傳統美食,形成了“娘惹飲食”的特色。如大名鼎鼎的“加東肉粽”,小巧玲瓏的三角竹葉肉粽,是廣東人的風格。而醃製肉類的調料,不僅有中國傳統的花椒、八角、肉桂,又有馬來的香茅斑蘭葉,還有印度的孜然茴香,自然是別有風味。
    “娘惹服飾”,是“娘惹文化”的另一個代表。愛美是女人的天性,在馬來傳統服裝的基礎上,改成西洋風格的低胸襯肩,加上中國傳統的花邊修飾,就是娘惹服飾。娘惹服裝多為輕紗製作,典型的熱帶風格。其顏色,不僅有中國傳統的大紅粉紅,還有馬來人的吉祥色土耳其綠。服裝上點綴裝飾的圖案,則是中國傳統的花鳥魚蟲龍鳳呈祥。
    “娘惹文化”的獨特之處,還可以從為數不多的娘惹瓷器體現出來。這些娘惹瓷器,多是從中國景德鎮和日本定製而來。如日常使用所用的碗碟杯盅,其邊緣不同於傳統的中國瓷器,往往被做成規則齒形花邊,或彎出獨特的皺褶,似乎是娘惹瓷器的獨創。娘惹瓷器的傳統圖案,依然是中國瓷器的傳統圖案。而瓷器上過於繁瑣的細碎花邊,似乎突破了中國瓷器的傳統。很多瓷器采用土耳其綠為主色,理應是受到了馬來文化的影響。
    娘惹獨特的珍珠飾品,把珠飾推向了極至——微如米粒的珍珠、細如發絲的針線,一顆顆、一粒粒,縫在布上,形成吉祥的圖案。一雙珠鞋,上千粒珠子,三兩個月的功夫,做不出一對。至此,不得不佩服娘惹們的精工巧作。
    走在如切老街,兩邊的店屋,屬於保留建築,外表仍然保持了當年的娘惹風格。而裏麵的住戶,恐怕早已不是當年的娘惹了。有的店屋,甚至變成了酒吧和按摩屋。同行講解的一位義工,自稱是娘惹的後裔。遇到的加東肉粽的少東,儼然以巴巴自居。而他們不講,相信沒有人看得出來。誰會知道,新加坡這樣發達的大都會,竟然存在著娘惹?竟然還有娘惹文化?
    我忽然明白了——所謂“娘惹文化”,也就是不同種族不同文化和諧出來的精粹。而這種文化和諧種族和諧,在新加坡,無處不有,無處不在。


         2007-8-13 01:15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