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小築

南洋小築 瓜棚夜話 榴蓮飄香 追風稚子 憑欄問世 唐磚宋瓦 網事隨筆 一介村夫 南洋布衣
正文

磐古尼尤素姆 興都廟再現卡瓦第(附照片,慎入)

(2007-04-11 03:14:58) 下一個

清晨收短訊 深夜約叢林

3月31日,大清早,一個印度“阿邦”打來電話——
“你不是要喜歡拍照嗎?你去三巴旺那邊的廟裏,今晚也有。”
“有什麽?怎麽沒有人說過?幾點?”
“就是你上次拍的那些,一樣的,明天淩晨3點開始。。。”
我將信將疑——記憶中最近沒有什麽大型活動,而印度教的蹈火節尚早。
上午,遇到一個印度“媽姆”,他是虔誠的興都教徒,他核實了這件事——磐古尼尤素姆(Panguni Uthiram)、聖樹巴拉素曼年廟(Holy Tree Sri Balasubramaniyar Temple),有一個興都教慶祝活動。和大保森節一樣,大約淩晨3點開始。
4月1日是星期天,我在地圖上查到了那個地點,做出了決定——去!


殘月照古廟 繁星伴眾神

聖樹巴拉素曼年廟,座落在義順北、三巴旺南的堪培拉連路,一大片叢林的旁邊。在MRT上,義順和三巴旺之間,就可以看到這座興都小廟。根據廟的名字判斷,這個廟也是供奉蘇巴馬廉王(Lord Subramaniam)的神廟。
南洋的興都教徒,大多信奉蘇巴馬廉王(又稱穆盧幹王、Lord Murugan)。根據興都教的傳說,蘇巴馬廉是濕婆(Shiva,毀滅之神)和帕爾瓦蒂(Parvati,喜馬拉雅雪山女神)的兒子,應天神族提婆(Deva)祈求,為了打敗魔鬼族阿修羅(Asura)而生。他出生的第四天,便成為天神軍團的統帥。第七天,他率領的眾天神,把阿修羅們徹底打回了地獄。所以,在北印度,蘇巴馬廉是一個手執長矛、騎著孔雀飛翔的小孩子的形象。
在佛教係統,蘇巴馬廉王是佛的護法神——韋陀菩薩。中國寺院殿宇的韋陀菩薩,其實並不陌生,他已經漢化成為一名地道的中國武將,身披鎧甲、手執金剛杵,英俊威武,威風凜凜。韋陀菩薩通常站在米勒佛像背後,麵向大雄寶殿,護持佛法,保護僧眾和善男信女。
而在南印度及南洋一代,蘇巴馬廉變成了一個年輕英俊的小夥子形象,是力量之神,孔雀依然是他的坐騎。網上搜索,關於蘇巴馬廉王的信息不多,幾乎都與大保森節(Thaipusam)有關。而最虔誠的蘇巴馬廉王的信徒,祭拜的形式正是卡瓦第(KAvadi)——行動祭壇!
陌生的神廟、不知名的節日,又一次充滿了神秘的感覺。淩晨4點,我在叢林旁邊下了出租車。仰望夜空,滿月西沉,繁星閃爍。而這座神秘的古廟,出乎預料地沒有一絲喧鬧——不見任何信徒的蹤跡,隻有熟睡般的寂靜!


偷拍稍驚魂 當我小日本

脫下鞋子,放在路邊的草叢裏。赤腳登上幾級台階,我從正門走進了那座燈火通明卻似空無一人的小廟。
過了山門,是一個大廳,中間有一座神壇,供奉著一個高大的鎦金法器,下麵圓、中間方、上麵是像柱子,而柱子的上麵,似乎是一朵祥雲,不知道有什麽講究。正中間一個小小的神殿,被一道猩紅的金絲絨布幔遮擋著,供奉的應該是正神。大廳周圍,零零散散,分布著十幾座神殿,大約一人來高,一米見方。再往外,就是圍牆了。
往裏麵走,廟裏並非沒有一人。空地上,幾個印度老“安娣”,躺在席子上休息。陰影裏的台階上,也有幾個信徒靠在那裏休息。除了我,沒有人走動,也沒有人發出聲音。小廟的後麵,兩側的小樓,似乎是僧人住宿的地方。靠著後圍牆,用塑料薄膜搭起了一個大棚。大棚的一邊,有兩張桌子,似乎是算帳收錢用的。大棚的角落的裏,幾個印族同胞有一句沒一句地談論著什麽。而正中間的空地上,臥著一條肥肥的黑狗,也在鼾睡,當我走過它的時候,它竟然沒有一點反應。
大棚裏並排的幾座神像引起了我的注意——很顯然,這些神像是臨時放置在那裏的。我認識中間的神,正是拿著長矛的蘇巴馬廉王。而旁邊的神像,有幾座是男神女神在一起的,而男的神,也是蘇巴馬廉王!比較特別的是,這些神像後麵,是不同的背景。我大約猜了出來——這些神像,來自印度或其他地方。
看看周圍,很難找到可以溝通或谘詢的朋友。不管三七二十一,先給這些神們逐一拍照留念吧!當我拍到正殿的時候,已經清晨5點了。一個主持在那裏忙碌,打掃神壇。金絲絨幔後麵的一切,引起了我極大的興趣。我佯裝欣賞大殿的裝飾,觀察著那主持的行為。當他提著水塘再次走到外麵的時候,我轉身掀開了帳幔,一口氣狂拍了十多張。——那小小的神殿裏麵,供奉的正是一尊古老的蘇巴馬廉王的銅像!
當我計算著主持應該出現在視野的時候,我已經完成了拍攝工作——轉身!走人!真的是冥冥中自有神靈——我天衣無縫的“偷拍”計劃,卻被我自己背後的攝影包戳穿了——那包,觸到了小殿小門上的小鈴鐺!
叮鈴、叮鈴、叮鈴,清脆的聲音此起彼伏,我按住這個按不住那個。主持趕了過來,衝著我嘰裏呱啦地高聲斥責。我理虧言拙,隻得雙手合十向他不住地點頭賠禮,一麵自顧地往外麵走去。
這時候,天已經快亮了。沿著小廟,一條臨時的隔離帶順著公路通向遠方。路邊幾個棚子裏,已經有人忙碌地準備食品。遠遠地,我看到有一個華人模樣的安娣,就走向前去,想打聽一下今天到底要發生什麽事。可是,那安娣卻擺手說聽不懂,要我說英語。末了,還問我:“Are you Japanese ?”
我悻悻地回答:“I’m from China !”斷然中止了準備在她那裏買一瓶礦泉水的想法,轉身返向廟裏走去。


老牙現人群 新手學拜神

再次回到廟裏,稀稀拉拉的,人們不知道從哪裏冒了出來。那個主持,帶著一個徒弟,逐個地為每座神龕添油點燈,隨著主持叮叮啷啷的手鈴聲,眾信徒跟在後麵禱告。
印度人的特點,我觀察了很久——一個是散漫,再一個還是散漫。那主持在敬神的時候,並非想象中的那樣莊嚴肅穆,偷空兒,他還和徒弟說笑。到了最後,他竟然差點遺漏了一座神龕,幸虧徒弟及時出手拉住了他。
阿啦嗎!怎麽可以這樣?!不過,這多少掃去了我心中“偷拍事件”產生的陰霾。
當鏡頭裏閃出一個熟悉麵孔的時候,我嚇了一跳。對準他,拉近,我又拍了一張!真的,是他,這個虯髯豹睛的男人,正是那個鼎鼎大名的“老牙”——電視新聞中,經常出現的這個印族頂級律師,活生生地站在我的麵前。看起來,他並不高大,也不威嚴。他不時地主動和熟人打招呼,甚至有些和藹可親。但他不經意的眼光掃過我的相機的時候,我仍是感到心中一凜。他的眼光像一把尖銳的錐子——雖然刺不破我的身體,但絕對有能力錐破我的口袋。
5點過後,陸陸續續地,一些信徒帶著牛奶壺前來拜神,也出現了刺舌串臉的信徒扛著弓擔卡瓦第前來奉獻。我拍下了牛奶沐神的過程,同時,我看出來了,今天的慶祝儀式,就是大保森節小小的翻版。這裏絕對不是唯一的現場,我決定離開。
順著隔離帶,我果然找到了卡瓦第的出發地——路盡頭、小河邊,搭起帳篷那一片空地!
清早的時候,斷斷續續,下起了小雨。我在棚子裏走來走去走。來來回回隻有一個感覺——好熟悉!不僅信徒們是熟臉兒、奏樂者是熟臉兒,連旁邊的加油打氣的親友,似乎都在大保森節見過。
在帳篷的一角,一個年輕人的卡瓦第過程,似乎比較隆重,兩個樂手全程奏樂。我過去拍照,他的親屬中一個安娣叫住了我,指著我的相機比比劃劃講了一大堆。現場很吵,我幾乎沒有聽到她說些什麽,似乎提到什麽“money!money!”我以為她不許拍照,就收起相機,她有些失望。過了一會兒,她又叫住我,告訴我,這是她兒子第一次參加卡瓦第,想請我幫忙拍照,洗印了照片,她會把錢還我。我才恍然大悟,跟她要了電子郵箱,告訴她照片過後會Email——完全“free”!


越懂越糊塗 印度太多神

跟著卡瓦第,來回走了好幾趟,我差不多明白了——這個節日,可以說,是大保森節的“預演”!
據說,這裏的卡瓦第,是近幾十年才興起的。最早,隻有6、7組。而今年參加的,大約有幾十組針座卡瓦第(Alagu Kavadi)、上百組弓擔卡瓦第(Paal Kavadi),而頭頂牛奶錫壺(Paal Kudam)的信徒數不勝數,連同親友和旁觀者,參加者數以萬計。
除了那些在大保森節見過的虔誠的信徒,我發現了許多年輕的參與者。邀請我拍攝的那家,那男孩,唇邊的絨毛還沒有消退。他很激動,幾次掩飾不住地哽咽,淚水順流而下。我可以體會到他的心情,卻無法用文字表訴。他很有教養,對於他的長輩和祝福他的人,他甚至跪拜答謝。是神靈教他?還是天性使然?
我又看到了那種神秘的舞蹈——舞者雙睛爆凸、麵目猙獰,伴隨著大喊大叫,一麵把舌頭伸出老長,並在上麵塗抹紅的朱砂。其實,這是迦梨(Kali)之舞。迦梨是蘇巴馬廉母親的另一個變身,也就是帕爾瓦蒂。當濕婆征戰時,帕爾瓦蒂就變成迦梨伴隨身旁。迦梨同樣具有恐怖的法力,她通常被描繪成四臂三眼,伸出舌頭的形象。其中一隻手,提著一個阿修羅的頭顱。
迦梨的信仰者更加神秘,據說有“血祭”的儀式。據說,迦梨的另一個特點是“吃醋”。有一次,濕婆無意中多看了另一個女神幾眼,迦梨醋性大發,跳起舞蹈,令大地震顫。濕婆無奈,隻得將躺下身來,讓迦梨在自己的肚皮上踩踏,以解救眾生的危難。我拍一組迦梨舞蹈的場麵時,遭到了其親屬的婉拒。迦梨的舞者,有些歇斯底裏,甚至會暈倒。可以想象,舌頭一直伸出尺把長,不窒息才怪呢!
我用手機錄下了一下刺舌穿臉的畫麵,旁邊為他加油的呼喊聲——
眾:“啊嚕啦!”
領:“黑哩猛嘎類們瓦咧!”
眾:“來且高麗類們瓦咧!”
其中有一個小小的孩子,也煞有其事地跟著高喊,到處奔跑不亦樂乎。事後我問印族朋友,這些口號的含義。他們告訴我,和“God”有關,要解釋就難了。我想,這些可以算是咒語吧!
在大保森節遇見過的那組華人,這次也來了,還是那個老者扛著針座卡瓦第,另外一些,八個男子,像八抬大轎一樣,扛起了一座神龕,我認得那正是蘇巴馬廉王。我詢問他們今天到底是什麽日子?告知是神的婚禮。又問是誰結婚?告知是蘇巴馬廉。再問和誰結婚?被問者說了一個名字,似乎我沒印象。唉,印度的神靈確實太多太亂了。
印度教徒,總是喜歡在額頭上塗抹一個標記,這個標記其實很有講究的。今天我見到的標記很特別——三道白杠,中間一紅點。卻不知道意味著什麽?
磐古尼尤素姆,是興都曆最後一個月開始那一天。這一天,正好是蘇巴馬廉王結婚的日子,部分教徒用卡瓦第的形式慶祝這個節日——我知道的,就是這麽多。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此主題相關圖片如下:
Click here to open new windowCTRL+Mouse wheel to zoom in/ou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