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洋小築

南洋小築 瓜棚夜話 榴蓮飄香 追風稚子 憑欄問世 唐磚宋瓦 網事隨筆 一介村夫 南洋布衣
正文

大保森節 興都廟裏的一夜一天

(2007-02-15 05:20:29) 下一個
印度興都教 大保森節大保森節(Thaipusam),是興都教(Hinduism,印度教)的一個重要節日。力量之神蘇巴馬廉王(Lord Subramaniam),又稱穆盧幹王(Lord Murugan),是興都教三大神之一的濕婆(Shiva,毀滅之神)和帕爾瓦蒂(Parvati,喜馬拉雅雪山女神)的兒子。眾所周知的象神甘尼夏王(Lord Ganesha,幸運之神),正是他的兄弟。根據興都教的傳說,在大保森節那天,帕爾瓦蒂將長矛授予蘇巴馬廉王,幫助他最終打敗了惡魔蘇拉帕曼(Surapadman)。而在這個時候,濕婆的門徒Ibumban,感受到了一個神秘的指示,要他登上一座名為Pazhani的高山。Ibumban和隨從們,便身挑扁擔,兩端綁上牛奶罐,一步一步地登上了山頂。為了減輕登山的勞苦,他們一路上唱著讚美歌頌蘇巴馬廉王的曲子,載歌載舞。這些樂曲和肩擔牛奶罐的儀式,後來被稱為卡瓦第(Kavadis),意思就是行動祭壇。為了紀念這個日子,在淡米爾曆十月(公曆一月和二月之間)月圓那天,興都教信徒們(Hindu)都要舉行慶祝儀式,祈求蘇巴馬廉王的庇護和賜福,距今已有兩千多年的曆史。據說,蘇巴馬廉王有求必應,非常靈驗。在大保森節那天,參加祈福和還願活動的信徒,會以苦行僧的方式向神靈表示忠誠——或額掛銀飾(Hooks & Spikes)、或刺嘴穿舌(Vel)、或肩扛弓擔(Arch Kavadi)、或身著針座(Kavadi)。有的信徒,遍身細鉤,吊滿獻花水果錫壺佛牌等飾物;還有的信徒,鋼鉤透背,用繩索拖著一輛四輪佛龕車參加遊行。這些信徒認為,對自己肉體折磨的手段越極端,越容易得到神靈的眷顧。而大多數的信徒,則認為心中有佛足矣——他們選擇比較平和的敬神儀式,大多數女信徒,頭頂牛奶錫壺(Paal Kudam),走完整個旅程。大保森節前夕,手渦長矛的蘇巴馬廉王神像,將被放置到銀質的車輦上,抬街遊行。那把長矛,象征著智慧和勇氣。參與大保森節遊行的信徒,事先必須齋戒禱告數日,吃素戒食、戒煙酒戒女色,甚至隻能睡在地上。女的信徒,也不能化妝或噴香水。他們謝絕一切俗務,以示虔誠。新加坡(Singapore)的大保森節,從淩晨開始到淩晨結束,整整一天一夜。成千上萬的興都教信徒們,陸陸續續從實龍崗路(Serangoon Road)的實裏尼維沙伯魯瑪興都廟(Sri Srinivasa Perumal Temple)出發,赤足徒步四公裏,到達登路(Tank Road)的實裏丹達烏她帕尼興都廟(Sri Thendayuthapani Temple),登上長長的階梯,進入廟中舉行儀式。最終,他們把一路攜帶的牛奶錫壺,奉獻給那裏的蘇巴馬廉王,接受住持的撫頂賜福,得以香灰顏料塗額,便完成整個慶祝活動。這些信徒都有親朋好友環繞助陣,他們出發的之前,首先沐浴淨身,完成準備工作。出發前,他們會向眾神祈禱,祈求一路平安。走出廟門,親友會點燃一個椰子,禱告後摔破在地,象征打破重重艱難險阻。沿途,警方設置了隔離線,並在十字路口疏導交通。路邊,印度店鋪的東主,會虔誠地奉上食品奶茶,供遊行者充饑解渴。他們也用清水,為Kavadi者洗腳,消除他們的暑熱,以示支持鼓勵。一路上,信徒們擊鼓吹打,載歌載舞,好不熱鬧。新加坡種族和諧,大保森節的活動對非興都教徒開放。一年一度的大保森節,逐漸成了全民歡慶的節日。2007年,大保森節是公曆2月1日,我有幸在興都廟和遊行隊伍裏,“混”了一天一夜。。。。。。2007-2-6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