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整天看教育學的書,上課的時候給學生講解教育的秘密。可是,我並不怎麽理睬我的孩子。
不理睬孩子當然有我的理由,比如太忙。
還有一個理由是:孩子有自己的生長速度和生長方向,孩子並不需要大人盯著她。你看,植樹人哪會整天盯著樹看它是如何長高的呢?園丁哪會整天整夜地盯著花看它是如何開放的呢?
孩子睡著了,我就喜歡看她睡覺的樣子。你想象過“天使”是如何睡覺的嗎?你去看你的孩子睡覺的姿態,你就知道了。盡管如此,我不可以長時間看我孩子睡覺的樣子。你想想,你在睡覺的時候,忽然感覺有人盯著(stare at)你,那樣是不是很可怕?孩子睡覺了,可她會有感應的,你不可以那樣看著她。你是很愛自己的孩子,但你就是不可以長時間地看著她。
母親啊,你生下了一個可愛的孩子,這是真的。你知道孩子為什麽會出生嗎?她“出”生,是她想出來、出走、出場、出動、出發、出航、出海、出擊、出任、出手、出頭、出逃、出現、出息、出行、出巡、出征、出眾、出陣、出軌、出格……
出生之後,她不願意受你的控製,甚至不願意受你的過度看護。
孩子離開了父親母親,孩子沒有了安全感。做父親或母親的人,需要守望你的孩子,這是你的責任。你所能夠做的,也就是守望,你不可以走得太遠,也不可以走得太近。走得太近了,她會感到受擠壓,甚至感到受壓迫。她就在離你不遠的地方,她有了安全感,她安全地居住在她的大地上。你不可以高舉“看護”或者“愛”的名義,做幹涉她自由生活的事情。
父母愛自己的孩子,這是很高貴的情緒。隻是,你想過沒有,在教育子女的問題上,多少罪惡,恰恰以愛的名義。孩子為什麽會變得不願意主動做事了?孩子為什麽變得懶散了?孩子為什麽變得沒有了好奇心沒有了讀書的興趣了?孩子為什麽變得沒有責任感了?她的背後,難道不是有一個一直深愛著她的母親、父親或爺爺、奶奶?
孩子在客廳裏玩,那樣子實在可愛,我想跑過去把她抱起來。我知道,我不可以那樣。孩子願意一個人在客廳裏玩,她很投入,全心全意地擺弄屬於她的玩具。你怎麽可以跑過去,把她抱起來?那樣對她不好。
比較困難的事情是:孩子2歲了,已經學會了自己吃飯。她不想吃飯,那怎麽辦?孩子的母親就去喂給她吃。孩子逃跑,母親就追著孩子喂給她吃。怎麽可以這樣?我經常出差,很少看管孩子,很少和孩子在一起。但這事我打算幹涉:如果孩子到了已經能夠自己吃飯的年齡,父母不可以給孩子喂飯。吃飯是孩子自己的事,如果她不想吃飯,就像羅素暗示的那樣:“當我們要他吃午飯時,他拒絕吃他的那份布丁。於是我們就把布丁端走。後來,他又要求將布丁取回,但那塊布丁已經被廚子吃光了。聽畢他怔在那裏,此後不再對我們裝模作樣了。”[1]
有一種教育學理論說:母親要經常抱著孩子,把孩子抱在懷裏,那樣孩子可以聽到母親心髒的跳動,那樣孩子有安全感。你當然可以信奉這些說法,我不信。我隻相信:無論是猴子、鷹,還是孩子,最高貴的品質是“獨立”。她可以依戀她的母親或者依戀她的父親,以後她還可以依戀她的戀人。可是,她得知道,無論是誰,都不可能陪伴她一輩子。這世界上誰都不那麽可靠,最可靠的人隻有一個,就是她自己。
心理學上有一種疾病,叫做“自閉症”。我對“自閉症”倒不那麽憂慮。如果我的孩子太倚賴他人,離開了他人她就過不了日子,我就憂慮。
孩子獨立之後,她獨自地麵對這個世界,她獨自地承擔她應該承擔的責任。這是人必須經曆的一個狀態。這不是說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的目的就是為了孤獨,也不是說她來到這個世界唯一的使命就是為了承擔所謂的“責任”。
比“責任”更重要的,是“開心”。人出世的唯一目的大概就是為了開心。獨自承擔之所以能夠忍受,是因為這個世界原本為她提供了足以讓她開心的事與物。這些事與物就在孩子的身邊。孩子走到哪裏,那裏就有令她開心的事與物。
她要是對那些事與物不感興趣不喜歡怎麽辦?這幾乎不用你操心,她會擁有她的興致。除非你幹涉太多,她天生就對那些事與物有好奇心。孩子不像我們這些成人。成人看起來有了知識,但丟失了好奇心。沒有了這些高貴的好奇心,對身邊的事與物就沒有了興致。就憑這一點,孩子就能夠做人類的父親,孩子可以為那些成人提供教育。那些成人啊,怎麽盡說一些“這沒有用”、“這不禮貌”、“那不對”、“那很壞”之類的話?
獨立和好奇心疊加在一起,就可以成全一個孩子比較完整的人格。
隻要做父母的不過度看護,孩子就可能顯示出追求獨立的天性。我的孩子兩歲的時候,就不允許她的母親或父親牽著她的手。我們那時住在沒有電梯的9樓,幾乎每天都爬樓梯。那樣陡峭的樓梯,我孩子兩歲的時候,就一個人獨自在樓梯上行走。我不放心,拉著她,他擺脫,抗議說“我是大姑娘了,大姑娘不拉手”。在大街上,人來人往,那是多麽危險的事。我抱著我孩子,她呼喊“下拉吧下來吧”。我就讓她下來,自己在穿插在擁擠的街道上。我擔心,牽著她,她還是擺脫,她願意一個人在前麵走,她願意在前麵為我們引路,呼籲我們跟上她。
隻要做父母的不用所謂的規則過度限製孩子的自由,孩子就可能顯示出充沛而奇妙的好奇心。“像一隻貓被人帶到一個陌生房間後就開始西聞聞,東嗅嗅,不放過每個角落和每件家具。這就是正當而純樸的好奇心。你可以從兒童身上看到這種衝動。例如,當平時鎖著的抽屜或櫥櫃一旦打開給孩子們看時,他們會表現出極大的興趣,這也是正當的好奇心。動物、機器、雷雨,以及各種手工勞動均能引起兒童的好奇心。他們對知識的渴望能使最有智慧的成年人感到慚愧。”([英]羅素著,楊漢麟譯:《教育與美好生活》,河北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40頁。)
既有獨立性,又有了好奇心。這孩子就成為一個比較完整的人。
如果既敗壞了獨立性,又丟失了好奇心,這孩子就成為一個意誌侏儒、精神殘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