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禮拜五,就在剛過去的這個父親節前,58歲的NBC及MSNBC資深政論節目主持人、記者魯瑟(Tim Russert,魯塞特/拉瑟特)在工作崗位上因心髒病突發猝然去世。這幾天,我在美國媒體上看到很多懷念魯瑟的感人片斷。魯瑟最被眾人紀念的,還不是他在新聞職業上的成就,而是他分享自己為人子和為人父的經曆所帶給美國人的感動和影響。今年這個父親節,剛剛去世的魯瑟成為被人談論的最多的兒子和父親。
很多人也許記得2000年大選期間魯瑟用一塊白版現場分析選情的經典鏡頭。但更多的美國人更喜歡魯瑟寫的那本《大魯與我》(Big Russ and Me)。這是魯瑟2004年寫的講述他的父親“大魯”的書。書中描述的二戰後一代美國男人的勤勞、愛家、樂觀、寬容等優秀品質和他們為人父親的愛心、智慧和教給下一代的人生功課,在美國人中間得到強烈的共鳴。魯瑟無論走到哪裏,都有人告訴他“我老爸也是那樣的,你的書就像是在講我爸爸”。《大魯與我》很快榮登美國暢銷書榜首。後來魯瑟又寫了本《我們父輩的智慧》(The Wisdom of Our Fathers),也在暢銷書排行榜上名列前茅。即使很多在政治上不認同魯瑟保守派立場的美國人,也因為魯瑟的這兩本書對他充滿敬意。
魯瑟出生、成長於紐約北部水牛城(Buffalo)的一個愛爾蘭裔天主教家庭。魯瑟小時候,家裏相當貧寒。藍領工人的大魯得同時打兩份全時間的工才能養家糊口和供孩子們上學。大魯那個年代的爸爸可能比較不善於表達自己對兒女的愛(這一點頗像一些中國父親),而且教育方法也比較嚴格(按現在新潮的兒童教育理論也許偏於嚴苛),但他們用自己的身教教給孩子進取、堅忍、節製、利他、奉獻等傳統的優良品德,在沉默寡言中塑造了孩子的品格。看魯瑟接受媒體采訪,他跟大魯之間的父子情深溢於言表。《大魯與我》出版後,魯瑟回家探望大魯,臨走的時候大魯破天荒地給了他一個緊緊的擁抱,清楚地對他說出了“我愛你”三個字。就在上個禮拜,魯瑟還回水牛城老家看過大魯,並幫助已經八十高齡的大魯搬家。我想魯瑟是帶著濃濃的父子之愛離世的。
路加、大魯和魯瑟
魯瑟自己後來也成為人父。他的獨生兒子叫路加(跟我們家老大一樣)。魯瑟曾經講到路加兩歲的時候他到中國出差,回來的時候外婆帶著路加來機場接爸爸,魯瑟心裏特別緊張,怕兒子認不出自己來了。小小的故事把魯瑟的愛兒之心表露無遺。作為大牌主持人,魯瑟平時工作很忙。但他特別注重要給孩子時間。兒子有什麽比賽、訓練、演出,他都盡量陪兒子去——盡管有時候手機上會接到有突發新聞需要他緊急趕回電視台的電話。正因為魯瑟成人以後明白、感激自己的父親當年的管教,他對自己的兒子也從不嬌慣、放縱。他對路加說,你的名字來自《路加福音》,那本書裏麵說上帝“多給誰,就向誰多取;多托誰,就向誰多要”。你很聰明、有天分,但不能因此自傲,而要更加踏實努力、勤奮學習。(我自己也跟我們家的路加講過幾乎是一模一樣的話。)今年早些時候,魯路加大學畢業。畢業典禮後,兒子當著同學的麵給來觀禮的老爸一個熊抱,身子比老爸還高大的小夥子把魯瑟抱得雙腳離地,引得同學們哄堂大笑。魯瑟動情地說,這個場景體現的,不止是幽默。我想這個動作表達的,更是兒子的愛與感恩。
對上帝的信仰對魯瑟的一生有很重要的影響。他曾經講過一件自己禱告的往事。他太太生路加的時候難產,經過很長時間的掙紮,守候在旁邊的他也被搞得精疲力盡。他下樓走出醫院,在街道拐角的地方就有一個小教堂。他立刻衝進教堂,跪下來為太太禱告,向上帝呼求。。。魯瑟從小就受父母敬虔的教導。他長大了一直還記得、而且能背出小時候學的拉丁文禱文。他最喜歡的禱詞是“使我做你和平之子。。。”——聖法蘭西斯的禱告。他在講述父愛的書裏也談到饒恕。他自己可能不是一個完美的兒子和父親,但是他懂得體會為父的心腸,也努力珍惜自己父親的職分。
聖經以“天(上的)父(親)”來比喻上帝,實在不是偶然的。在“後基督教”的今天,父親的榜樣和對兒女的帶領越來越被淡化,父親的權威逐漸被“解構”。而另一方麵,很多美國人都開始意識到美國的很多社會問題都跟家庭缺乏父親的積極榜樣和正麵引導與影響密切相關。正因為如此,魯瑟對為人子與為人父的體會和感悟能得到這麽多人的共鳴,也帶給這麽多人幫助和鼓勵。
這個父親節,但願天下做父親的,都能像魯瑟一樣,體會為父的心腸,並珍惜我們做父親的職分。
(ZT from 哼小調的哈比人)
讀 <<父親的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