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餐時,兒子要與女兒掰手腕,我是看見他要伸出胳膊的樣子,自然而然判斷的,並未聽見他怎麽說。可女兒斷然拒絕: Go to do it with your friend, dumb head!
不成想,兒子委屈地: They all probably will win me.
哎?說者(兒子)有意,聽者(女兒)無意,旁聽者(媽媽)懷疑:你跟他們掰過嗎?
其實我心裏有底,兒子生日小,個頭也不高,力氣不會大過他的朋友的。
果然,兒子笑了: They all won. 一邊說,一邊與我擺出架勢,我輕而易舉掰倒了兒子那細細的胳膊。我突然想起:他們,也包括女孩兒?
女兒見我掰倒了兒子,也與兒子掰起來,並認真地提醒我: Ma, he will be embarrassed if he do it with girls. 兒子一邊噓噓地,撫摸著被女兒掰疼的胳膊,一邊來一句: Only do this with you two girls, but it is for practice.
我一邊摸著兒子的胳膊,一邊鼓勵說:你會贏的,等到有一天。
等吃完晚飯,我不忘乘機跟兒女學學英文:你們叫這個什麽?我一邊說,一邊一隻手比劃掰的動作。 兒子不解: catch ball?
我再兩手並用,比劃。兒女均明白了: Oh, arm wrestening. (還怕我不懂,做摔跤的姿勢), Ma, what you call it in chinese?
哎,我們掰了半天,敢情是在說啞語了,我便一邊做手勢,一邊解釋說:掰 - 手 - 腕兒。
女兒有一點中文底子:哦,擺手,不是再見嗎?
掰,掰開餅幹的掰。這中文實在太多詞匯了。
女兒來勁了(她用中英夾雜,我就用中文敘述好了):是呀,我在英文課上,老師要我比較幾種語言的用法,我用中文的“走開”來講,中文裏可以用“滾”來形容,英文卻不能用“ roll ” .
我知道,“滾”,是女兒跟我學的,我以前對她生氣時,說過的。我汗顏, 與女兒會心地:對不起,媽媽用這個詞來罵你。
女兒趕緊地:這不正好讓我學到一個中文詞嗎?
她還沒完了:媽,還有“丟臉”,(完了,我昨天剛剛說了半天,你倆別讓我丟臉,之類的話,兒子反正聽不懂,也不關心我講了些什麽,可女兒卻聽進去了,還在那兒研究我用的詞匯),英文裏好像沒有“ lose face” 的說法 .
我腦子裏飛快地轉著:美國人怎麽教育小孩不要讓父母失望?口裏卻問女兒:那英文裏怎麽講啊?
女兒說了:一般會說, dishonor.
想起來了,迪斯裏拍的電影“木蘭”裏,他父親就勸說木蘭:你不要 dishonor 我們家。
哎,這到底誰是媽,誰是女兒呀。因為呆的地方不同,受教的對象也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