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饒謹:10月26日接受BBC采訪全記錄 發布: 2009-11-16

(2009-11-17 13:13:22) 下一個
饒謹:10月26日接受BBC采訪全記錄

發布: 2009-11-16 18:36 | 作者: webmaster | 來源: 本站原創 | 查看: 403次

節目的介紹在這裏:http://www.bbc.co.uk/digitalrevolution/

背景介紹和采訪我的問題列表在這裏:http://raojin.com/?q=node/131,不得不說,這些問題挺糟糕的,傾向性也比較明顯。

以下是根據采訪錄音整理的對話錄,比較口語化,有不對或不嚴謹的地方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BBC:你能描述一下中國政府管理網絡的方法嗎?

饒謹:首先,我不是政府人員,因此不熟悉政府的管理媒體的方式。但每個國家的一切公民和媒體的活動都要受到法律法規的製約,西方國家也是如此。

饒謹:比如我前幾天剛看到一個新聞,BBC的Question Time邀請BMP的領導人格裏芬去參加一個談話節目。在節目中,格裏芬發表否認納粹屠殺猶太人的言論,這也在英國引起了極大的反響,遭到了不少英國民眾的譴責。我相信西方媒體不是說任何話題都能夠受到歡迎,尤其是很多時候,西方媒體總是以傲慢的態度出現,居高臨下,以教訓人的口吻指責別國或別國人民,這種方式總是不受歡迎的,令其他國家不舒服的。

BBC:我先問一個問題,您對政府對網絡的監管跟控製有什麽看法?像剛才已經談到的這一點,還要再加一點嗎?

饒謹:我相信每一個國家都有他自己的法律法規和管理媒體或者網絡的一些相關製度,隻是有些比較隱蔽。像美國也有一些法案專門控製色情網站,誘導自殺的網站。比如Anti-CNN網站,也被聯合國總部屏蔽過,這個事情在UN的news briefing 都有記錄的,大概被屏蔽了一個月左右,後來被媒體記者發現反映了情況才得到解封。

饒謹:所以通過這個事情我們發現,所有國家的互聯網都不可能完全沒有限製的。

BBC:您覺得現在互聯網上,有沒有一些另外一個群體,不是愛國主義青年也不是四月青年,是那種對政府和國家的不滿的人群,像公民記者報道廈門的px事件,對網絡上的這種不滿,你覺得政府應該怎麽樣控製呢?

饒謹:網絡是提高政府執政能力、執政透明度的重要途徑,像周老虎事件,周久耕事件,還有很多反腐的例子,都是通過網絡得以曝光,得到很好的解決的。

饒謹:在我看來,首先,中國青年使用網絡的熟悉程度以及對網絡的了解和應用已經逐漸地國際化,東西方的差距不大。其次,中國網民獲取信息的渠道也非常豐富,網絡帶來的谘訊前所未有地豐富。
饒謹:第三,現在互聯網的開放度、開明度也在逐漸地提升,雖然說還有空間,但是我看到它一直在進步

BBC:這就等於說已經談了網絡在中國的角色,沒有再補充的了。

饒謹:我相信西方人很難想象,現在有三億多的網民都在使用QQ,而且其功能的強大及豐富程度遠遠超過MSN,可以非常方便的及時聊天,視頻通話,可以有非常多的好玩的應用。中國的網民喜歡泡SNS網站,交友,共享信息,像我們則比較喜歡用Telnet方式上BBS。

饒謹:我們發現互聯網現在已經無處不在地影響著我們的生活,比如說購物用淘寶,聊天用QQ,通過BBS、AC、門戶網站獲取信息,我們所有的資訊、生活方式都是通過網絡來實現的。

BBC:請問你現在在做什麽?

饒謹:因為大學生對互聯網非常感興趣,雖然我自己學的是工程物理專業,但是因為興趣所在,毅然投身到互聯網領域了。在大學畢業之前我開始創辦自己的網站和公司,第一家公司是做互聯網基礎服務的,也就是ISP,為企業提供信息化建設,比如說像域名注冊,服務器托管,還有企業郵局,網站開發等服務。

饒謹:我做的第二家公司是校園招聘網站,通過網絡為大學生找工作提供便利,提供企業和人才之間的橋梁,後來這個網站獲得了比較大的成功。當然由於自己興趣所在,也還做了別的網站,比如現在的一個網站叫我塗鴉(www.mytuya.com),是一個web2.0形式的塗鴉在線交友社區,我們通過這個網站聚集了一大批塗鴉、藝術和插畫的愛好者。

饒謹:他們在這個網站上,通過在線的軟件,不但可以把畫畫出來,還可以通過動畫的形式把繪畫的過程演示出來,也就是說愛好者即使沒有任何動畫的基礎,但是通過這個網站可以做出一個動畫。塗鴉站現在受到了很多年輕人的歡迎,每天都有很多充滿創意的作品在這網站上完成,也給我們帶來了很多靈感。

饒謹:我們將來還會開發英文版和其他語言的國際版本,相信將來會有更多的外國朋友能夠通過網站享受塗鴉的樂趣。

BBC:有人認為網絡幫助像你們這樣的Anti-CNN、四月青年發揮、釋放你們愛國感情,請你談談愛國主義跟網絡的關係?

饒謹:我認為,愛國是每個中國人天生具有的情愫,因為中國人有強烈的家庭觀念,比如我們到了另外的城市,我們也經常有老鄉的聚會,老鄉之間見麵讓我們感到非常溫暖、親切。

饒謹:同樣地,海外的華人華僑或者在外國工作的中國人,他們提到老鄉或者說同一個地方來的人,都會感到非常的親切,這就是國家的情愫。它的原因可能有幾種,第一,由於我們中國人幾千年來的積澱,我們祖先對祖宗神靈非常崇敬,隨著時間的推移,對神靈的崇敬可能會消減,但是對祖先的敬重是不變的。

饒謹:第二是我們相同的文化根源,共同的文化已經根植在每一個中國人的血脈之中,成為一種文化積澱。第三,中國人有很強的家庭觀念,這種家庭觀念從家庭的“小家”的概念延伸至國家的“大家”的概念。

饒謹:所以當中國人提到國家的時候,他們認為這是一個大家庭,國富則家興,曆史一再證明這句話,更使中國人堅信這種觀念。因此我說愛國是大多數中國人天生的自然情愫,並不是黨號召出來的,也並不是說由於有了網絡才會有愛國感情。

饒謹:愛國主義在很多媒體看來是一種激進的聲音,我並不否認中國的網絡上有激進的聲音,但是我也看到西方的網站上也是有同樣的激進聲音,但這部分都是少數的。我記得毛主席曾經談過國際主義和愛國主義之間的關係,這在今天也同樣適用,愛國主義也是國際主義的表現。

饒謹:一個人如果連自己的家鄉、國家都不愛,怎麽可能愛別人、愛世界呢?

BBC:現在用網絡可以發揮這種情感。

饒謹:對,我可以用網絡來發揮我的情感、我的創意,我可以讓我的一些想法變成現實,同時我有我的理念感召更多的人同行,可以讓更多的人參與到共同的興趣愛好、共同的事業上來。

BBC:這就聯係到當初創辦這個Anti-CNN的事情了,請你先解釋一下Anti-CNN這個網站是什麽?

饒謹:Anti-CNN網站是去年西藏事件以後,很多西方媒體根本不顧事實,或者移花接木,或者斷章取義,導致根本沒有對於西藏事件真實的新聞、圖片,他們的報道引起了很多人對中國的誤解和偏見。

饒謹:當時我們知道真相,比如說一些圖片上麵的是尼泊爾的警察,因為他們穿的肯定不是中國製服,當時我們就把這些錯誤的圖片整理出來,放到很簡單的網頁上麵。沒想到這些圖片很快引起了國際國內的廣泛關注。西方雖然倡導新聞自由,但新聞自由絕不是沒經過任何核實就隨意編造一些新聞。

饒謹:我們認為作為新聞同業者是要有基本的職業道德的,現在我們AC網站啟用了一個新的域名ACCN.COM,也就是Access China Communication Network的縮寫,當初使用 anti-CNN是為了引起更多人的關注,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更希望通過自己的方式來反映中國的真實情況。我們還是會指出西方媒體的錯誤,但是並不是以攻擊西方媒體的方式實現。

饒謹:我認為西方媒體有的話是正確,但是可能因為對中國的不了解,有些記者一直對中國懷有成見。而我們則更希望用自己的聲音影響更多的西方人讓他們知道中國人正在想什麽,正在做什麽,真實的中國是怎樣的,因為畢竟我們比起這些西方媒體更了解中國的國情。

BBC:你的網站從中國政府接受過任何資金或編輯文字材料嗎?

饒謹:當然沒有,如果有錢我們就已經可以做到非常強大的地步了。我們一直致力於客觀中立地反映真實的中國。我們希望得到更多人的支持,可以發展編輯團隊,請更多的專欄作家,有更多的翻譯,有更多語言版本的網站可以上線,然後讓世界各國能夠有機會看一看,我們作為中國的一個民間媒體向世界展現了一些有別於官方的也有別於西方的真實的中國聲音。

饒謹:雖然網絡進入中國已經十多年了,但畢竟還是比較新的事物,網民和政府都是在學習進步的過程。我認為網上會有少數的激進的或不理性的聲音存在,但其實大多數人還是比較理性的、建設性的。

饒謹:同時,政府也在不斷的在學習和進步,我們看到,汶川大地震有很多外電的反映,而且明顯比非典的反應快得多,而且新聞開放度也很大,允許記者進行現場報道。

饒謹:我覺得中國有特殊的國情,因此有特殊的媒體管理製度也是情有可原的。所以說作我相信政策製定者在做決策時也是相當困難的,但是我相信中國人有自己的智慧,對於西方善意的或者建設性的批評我們是可以接受的。

饒謹:但是我們不希望也不喜歡西方居高臨下地指責、教訓我們。現在我們也能看到,中國的每一項製度都會從中國的實際國情出發的,因為這樣才能夠更加貼近現實,同時實現有效的管理作用。

BBC:你覺得會有那麽一天,中國網絡上的信息洪流能像西方那樣自由和不受控製嗎

饒謹:我覺得這個問題沒法回答,因為這個問題的預設是西方比我們自由,西方比我們不受控製,這個問題沒法回答。

饒謹:我作為中國的青年人,尤其是互聯網的從業者,一個比較資深的網民,我看到我周圍的朋友國際化程度不斷提升,有很多有出國的經驗,他們跨文化交流能力非常強。因此其實中國人的觀念是以和為貴的,並不像西方說的那麽有攻擊性。

饒謹:中國青年也希望能夠融入國際化的進程,但是我們肯定會堅持我們優秀的傳統。我們非常樂意學習西方優秀的文化,比如說先進的技術,包括網絡技術,但是我們中國也是有非常悠久的傳統,我們的文化中有很多寶貴的財富。

饒謹:所以說,我也希望通過網絡這個橋梁,比如說通過ACCN網站,使更多西方人可以通過這個渠道來了解中國。同時我們也歡迎世界各國的青年朋友有機會親自到中國來看一看,用他們的眼睛親眼看看中國的大地上真正經曆著什麽樣的變化。

饒謹:如果有英國朋友願意來中國,我也很樂意接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