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方汀:少即是多

(2006-02-24 10:02:42) 下一個

少即是多       

 

方汀

 

北美女人

點擊閱讀更多文章>>

 

 

女兒十一歲開始,有了“打扮”的欲望,經常回來說同學如何如何,看來同學壓力(Peer Pressure)委實很大。所以,那年過節去店裏買東西,被女兒咶嘈得煩不過,幹脆給她買上一盒化妝品,讓她自己對著鏡子學。我平時喜歡訂閱各種女性雜誌,看到某期有好的內容(健康或美容方麵的),就拿給女兒看,母女都從雜誌中吸取好的建議。對化妝也一樣,我特意找了幾期上麵有圖片介紹基本化妝知識的雜誌給女兒參考。

 

女兒拿到化裝品,快樂如小鳥,哇哇叫著立刻去衛生間塗抹。半小時過後,女兒垂頭喪氣地出來了。我一看,差點笑得直不起腰:黑的眼圈紅的臉,外加一張“血盆大口”,真有點“恐怖”。女兒自己也知道化了這樣的“妝”不好看,趕緊去洗了。等女兒洗幹淨出來,我跟女兒坐下來聊天。

 

我問女兒,別的同學化了妝好不好看?為什麽好看或不好看?女兒想了想,說:“化太濃就不是太好看,總能看出人工的痕跡。其實,有些人化淡妝反而好看。”我就告訴女兒:“美國著名建築師密斯(Ludwig Mies van der Rohe)有一句名言:少即是多(Less is More),你在我給你的雜誌上一定經常看到人家引用這句話。”女兒點點頭。我接著說:“你正值青春年少,自然美無須用化妝品來掩飾。年青人皮膚細膩,光潔,臉上自然亮麗,嘴唇也有天然紅暈,密斯的‘少即是多’用在年青人身上再合適不過!你看,這些雜誌上的女模特們,妝一濃就顯得做作,淡掃峨眉方展露美女本色。再說,化妝品用多了對皮膚刺激大,久了很有後患呢。”女兒想了想,說:“上次在你拿來的一本雜誌上讀過,口紅含有致癌化學成份,是不宜常年使用的。”“對啊,如果你出去參加活動,比如合唱團活動,因為要在舞台上表演,稍微化點妝可以提高整體效果,完全不化妝則會顯得蒼白。如果你去參加舞會(Prom),最好化一點淡妝以示對你舞伴的尊重。平時呢,還是不化妝,‘少即是多’來得自然。”

 

從那以後,我和女兒經常一起看雜誌,邊看邊品評。“少即是多”的原則不僅僅是建築學的金科玉律,它實在是可以被廣泛運用在很多地方的:一件服裝如果線條裝飾太過繁瑣,會顯得臃腫,而簡潔的手筆設計出的服裝雖“言簡”卻“意賅”;濃妝常流露出滄桑與風塵,淡而自然的妝則給人清新明快的印象;一個人的衣著,不僅色彩要搭配得當,而且繁簡也宜互補為妙……家庭室內布置,烹調,庭園美化等等,都可以用到“少即是多”的原則。

 

一天,女兒看到雜誌上一個女的穿了透明泳裝看起來幾乎全裸的照片,來跟我開玩笑:“媽媽,這可是‘少即是多’的極至了吧?”我拿過來一看,原來照片上有個大大的紅叉,這一版的照片都是被雜誌列為“不宜”的樣板。我笑著跟女兒說:“你看,連編輯都認為這樣的打扮是‘不宜’的。‘少即是多’並不是說少到沒有,少到赤裸裸,而是指以少勝多。在公共場合,穿得如此暴露,顯然有傷風化。除非你去的是裸體海灘,那裏人人裸體,你穿泳裝反而不合時宜。”翻看著雜誌上種種“不宜”的樣板照,母女倆忍不住咯咯咯笑成一團。

女兒班上有幾個家境很富裕的同學,她們常把各式各樣的名牌包帶到學校來,據說有的包價值數千元。雖然女兒從沒要我們給她買名牌包,更沒有跟別人比的意思,可是既然她回來講這事,我就有責任引導她。我問女兒:“她們的包是拿來做什麽的?”女兒說:“用啊,放化妝品什麽的。”我又問:“既然包是拿來用的,那隻要是個包不就可以放化妝品了嗎,並不一定非得用名牌產品啊?”女兒說:“我也覺得奇怪啊。從你給我看的雜誌上,經常看到編輯們品評名牌,有的名牌跟沃爾馬賣的普通包外形一模一樣,普通包隻是材料不同而且少了名牌的Logo而已。衝名牌而去花冤枉錢太不值了,無論什麽材料做的包總是要用壞的,買普通的包用壞了可以常換常新,緊跟潮流,還不必太心疼錢,可能常人不懂這道理。”我跟女兒說:“你那些同學不見得不明白這道理。她們由於家裏有錢,名牌很可能就是她們身份的象征,讓她們不用名牌等於讓她們降低身份,她們是不會願意的。”我接著給女兒分析:“還有些人因為缺乏自信,以為用名牌可以給別人權威感。殊不知,若穿名牌的人腹內空空,定然很快就會露出廬山真麵目,一身名牌隻能給人‘鮮花插在牛糞上’的感覺。我覺得如果經濟許可,擁有少量的名牌在特殊場合用還是可以的,隻要不刻意追求名牌即可。”女兒聽了連連點頭。

 

低頭思索了一陣,女兒眨眨眼說:“其實,‘少即是多’的理論用在花錢買東西上也是行得通的,該買的買,不該買的不要買來閑置浪費。” 我會心一笑:“‘少即是多’其實含有很深的道理:人不能光看外表,有了‘多’而充足的內心世界,那麽,即便是‘少’而便宜的裝束也不能阻止內在美光芒四射。”女兒很有同感地說:“是啊,你看那些重外表去整容的人,簡直是花錢買罪受。上次你給我看的那期雜誌,登了個女的去整容,結果整出一大一小不對稱的一對奶奶,可把我笑死了。”我笑著說:“內在的美像陳酒,愈久彌香;外在美美則美矣,卻總是短命的,留不住的。與其追求留不住的東西,不如多學點知識,豐富自己的內心。那樣,無需借助名牌整容,自然的美令你終身受益。這才是聰明的選擇呢。”女兒若有所思直點頭。

 

現在,我們母女倆還是經常一起看雜誌,交換彼此的看法。女兒遇事學會了用“少即是多”的原則來分析,對美容,服裝,化妝等漸漸建立起自己的想法。女兒隻是偶爾在周末把化妝品拿出來玩玩,妝已經越化越淡漸漸有些入門了。

 

 

 

(版權所有,如需轉載,請與作者聯係,謝謝!)

 

寫於二零零六年二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david76219 回複 悄悄話 因為你和我同名,我一定會關注你的創作。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