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媽在美國
·樓 蘭·
隨著越來越多的中國人來美國留學或移民,老年父母們遠赴海外探望子孫乃至定居的也日漸增多。我曾經很羨慕其他在海外能數代同堂的華人家庭,但直到自家的老人來美國之,我才體會到共享天倫的美好願望,也會給幾代人帶來許多困惑和矛盾。無論老少長幼,都需努力去適應、包容、體諒他人和社會,才能盡快入鄉隨俗,家庭和睦。
終於來到美國
我來美國十多年,除了1998年暑假帶孩子回國與老父母短暫相聚了半個多月外,與遠在中國的家人已分別久遠。令我們這些做子女的最為慚愧的,是年事已高的雙親需要我們時,我們卻不能在他們身邊。
我也曾數度邀請老父母來美國與我們同住,但他們卻一直沒能來美國。最主要的原因是父親生病。當時他們已辦好護照,老父卻被發現患有癌症,雖然化療效果不錯,但他卻不敢來美國,生怕萬一犯病為我們增添麻煩。那麽母親當然也無法把病號老伴留在家中獨自前來美國。
那後來的數年間,老父親若幹次住院、手術,數度狀況緊急又轉危為安。母親也經曆了跌跤、骨折,身患多種疾病,常年為老伴和自己奔波於家庭和醫院之間。幸虧母親自己是醫生,雖已退休,卻仍憑著深厚的醫護常識和醫療界的社會關懷,使父親和自己多次闖過難關。
那年我回國探親時,驚異地發現,身患絕症的老父親的身體和精神狀況比我想象的要好得多;倒是母親變化很大,九年未見,她的頭發已經幾乎全白,骨折後遺症使腰腿也不靈敏了。
兩年後,老父親終於沒能再次轉危為安而與世長辭。對一位年過八十又患有癌症的老人來說,能夠在患了不治之症後又存活了六、七年,而且活得自在舒適,已經是晚年之福了。而這一切,都虧了母親的精心照料。
父親過世時,我這遠在大洋彼岸的女兒來不及前去奔喪。便想在事後通過接母親來美國彌補一下以往對父母未盡到的孝心。失去老伴,母親會覺孤獨,但也解除了負擔,她應該休息一下,也可以無所牽掛地離家來美國了。
母親當年辦好的護照已經快過期,因此在國內還得辦理延期等手續,但她的赴美簽證卻取得得非常順利,領事館的美國人對這位能講英文的老太太還特客氣。
2000年的五月下旬,年過古稀的老母親隻身乘飛機赴美。當我和女兒到機場迎接她時,她表示旅途中也出乎意料地順利,途中拿行李、機上填表格等,都有素不相識的美國人幫忙。
好事多磨,老媽終於到達美國了!
適應談何容易
母親沒來美國前,我曾聽一些父母曾來美探過親的朋友說,最難適應也最難對付的老人家,就是有知識有文化或有身份有官職者。人家在國內,在家有保姆做活,在外有專業地位受到尊重。來美國後什麽都沒了,既不甘心光幫子女做家務,也不習慣在社會上得不到重視理解的處境,甚至連語言都不懂電視也看不成。這些老人家以往還見多識廣頗有思想,因此尤其愛發評論,對假洋鬼子兒孫和美帝國主義社會都有很多看不慣。
我當時對朋友們的這些告誡還不以為然,認為我的老媽不會如此。母親早年上過美國人在上海辦的教會學校,從小受洋化教育,英語挺不錯,起碼在美國能看電視解悶,出門問路也沒問題。我們的孩子大了也沒多少家務可作,她到美國後隻需自我消遣,適應生活該比其他老人容易。但事實驗證了人家所說不假。
老媽到美國後的適應過程真不容易,先是倒時差就倒了有一個多月。後來她可能是不服水土又鬧了陣牙疼,影響得吃東西沒胃口。老媽在中國時號稱生活挺洋化,愛吃西餐,但到了美國仍有許多東西吃不慣。我們在美國生活多年,在飲食上隨便慣了,中西食物、冷凍速食,怎麽方便怎麽對付。可母親來了之後,卻使我們在吃上大傷腦筋。
對在美國繁忙的上班族來說,真沒有那麽多時間精力去照顧老人和孩子,因此老的小的都必需學會獨立自主。這不僅是為減輕中青年人的負擔,也是鍛煉老人孩子的求生能力,而這種能力是在美國生活(無論長期還是短期)都必需具備的。但讓初來乍到的老母親明白這些,卻非一日之功。
一日三餐是居家之本,剛從中國來的老人家飲食習慣與我們不同可以理解,但有些影響健康的不良習慣卻是我們無法通融的。例如我發現母親的口味特重,無論到外麵餐館還是在家裏吃飯,常嫌菜的口味太淡“沒味”,還得加鹽加汁加醬油。母親本是江南人,我以前不覺得她的口味很重,或許是我們來美國後口味不知不覺變輕了吧,反正一家人為飯菜的鹹淡常有爭執。其實愛鹹愛淡是個人所好,別人不必幹涉,但老媽患有糖尿病和高血壓,飲食絕對應該少糖少鹽少油脂。她自己是醫生,這些道理不是不懂,但就是管不住嘴。為了老人的健康,我希望她能趁到美國之際,改善一下不良飲食習慣,因此沒少對此嘮叨,還專找刊有關糖尿病注意事項的報刊文章讓她讀。
不過當媽的不肯聽我們這些小輩的話,而對她同齡的朋友或長輩卻願意聽從。無論我怎麽說多吃生菜有好處,她都以“不愛吃”或“牙齒嚼不動”為由不予理會。但她的老同學在電話中的一番勸告,就能促使她一早起來啃生胡蘿卜。
盡管當了一輩子醫生,母親的飲食觀仍然與許多中國老百姓一樣,常鼓吹:“到這把年齡再不吃喝,還能享受幾年?”或者:“再節製飲食注意營養,又能多活幾年?”我們對此絕不敢苟同,真希望母親和所有的中國老人家能夠珍惜自己,注意飲食科學,而不要為了貪吃嘴饞而影響健康。
生活習慣關,是所有初到美國的人首先遇到的。能盡快適應者,便可以在美國生活得自在些;而習慣轉變慢者,或者是打退堂鼓早些離開美國回家,或者是長期生活得別別扭扭。老人家們的適應性慢些並不奇怪,但還是要有願意入鄉隨俗的思想準備,才能減少與子孫們在生活習慣上的矛盾。
愛看美式熱鬧
中美之間文化風俗和意識形態的巨大不同,使所有剛來美國的人會產生文化“休克”。在中國的文化土壤中生活了一輩子的老年人的固有觀念更難改變。
但老人們性格不同,有些人不哼不哈,住不慣就回家,不怪人家美國的錯,各國有各自的國情嘛!有些人就愛發議論,凡是不習慣的地方都得橫加批評。越是見識廣知識多的人,議論和感想就越多,還有的老人家愛在中文報紙上舞文弄墨。按說發表感想不是壞事,但最怕對事物還沒了解清楚就下車伊始亂發議論。(例如有位老先生寫文嘲笑美國也有偷自行車的,甚至連車把車輪都偷。有次他在某大學校園給那些缺把少輪子的自行車拍照,旁邊一位來美國多年的華人告訴他,那些缺少的部件不是被偷的,而是車主自己卸走的。結果老先生又把這位為美帝國主義辯護的“假洋鬼子”奚落一番。其實車主自己卸部件確實常見,以防別人不經允許而“借”車。我念書時曾在大學書店存包處打工,就常為學生們存那些卸下來自己抗的車把車輪。這位作者老先生著實因主觀而露了個大怯!)
我以前覺得母親不是總愛議論和發表評論的人,但她老人家到美國後還是喜歡時不時冒出些見解,連到生人圈裏也不發怵。我們的有些朋友說:“你媽挺有趣,經常有些特別議論。”也不知人家這話是誇我媽高見不凡呢?還是怪她多嘴多舌奇談怪論呢?還好老媽不愛寫文章。
說實話,老媽的有些看法很切中要害,尤其有關華人和中華文化,因為她對此確有所知。比如她上中餐館吃了飯,看了華人文藝演出或展覽,參加了華人家的派對與人談了天或交了朋友,到中文學校旁聽了什麽課,讀了中文報上的什麽文章,等等之類,都有一堆評論可發表,甚至有時當人家麵提點意見。
母親算是在國內見多識廣那類老人,可以說是五湖四海風味都吃過,南腔北調演出都看過,名師高手都拜過,雅士名流都交過。我原先還真不知道老媽這些年也確實練就兩把刷子,國畫書法、氣功打拳、舞劍練操的,都能比劃幾下,所以給別人的教學或表演挑毛病還頗有那麽點專業高見。對本地華人社區中有限的人才盡可能發揮的最高水平,仍不容易被她這種老人家看上眼。“精神可佳,但水平不敢恭維!”已經是老媽很客氣的評說了。
好心帶母親去看華人社區的文藝演出,本以為中國來的老人家總會對祖國文化感興趣。可她眼光高著呢,別說本地業餘演員們的表演了,連專門請來的專業藝術家的戲劇歌唱演奏,她都不覺得新鮮:“比這還好的演出我們在國內看得多了!”倒是看了場美國人唱的“黃河大合唱”,她評價水平不錯,認為洋人表演中國節目很新鮮也才有看頭。不過老媽並不明白的是,海外華人社區的表演許多是為了滿足本地華人的表演欲,如果連中國藝術都得要洋人演才好看,那社區文藝愛好者們上哪兒出風頭呢?但老媽對此的解釋頗有道理:“中國人的表演最好去給美國人看,才叫宣傳中華文化!而中國來的人最好去看美國節目,才不枉來美國一趟!”
老媽對真正美國式的節目確實很愛看,玲玲馬戲團的表演、科學博物館的大屏幕電影、各種曆史遺跡景觀、以及美國的電視節目,還有外孫女的畢業典禮、女兒的入籍宣誓、難產的總統大選,凡是在中國見不到的,才是她覺得新鮮和愛看的熱鬧。我想其他國內來的老人家恐怕也會如此,因此小輩們招待來探親的老人家,最好是讓他們看真正美國玩意,而別光在華人圈子裏轉。這樣他們來美國一趟才算真正開了“洋葷”,回國吹牛也有新材料。
帶老媽去參加科學博物館新影片開幕式,她說:“這活動很好玩!”而且還在那裏遇見了一對在本地華人社區很活躍的老夫婦,我早想讓母親多結識些來美國多年的華裔同輩人。無巧不成書的是,我父母原來與那老先生在北京的家姐是多年世交,世界真是很小。這下老人們更有共同語言了。熱情的他們確實給了母親許多幫助和啟示,比我們當子女的以小犯長的“教訓”更管用。
探親友長見識
人類都需要社交,老人們能夠在海外陌生環境中結交些朋友,才可以消除些寂寞。
母親其實在美加早有不少親戚朋友。來美國不光是看我這女兒,更是實現她多年的探親訪友夢想。不過親友們都不住在本地區,我們曾帶她至紐約、華府一帶連並遊覽帶探訪親友。再遠的她隻好靠電話聯係了,一聊起碼一鍾頭。好在我老公對丈母娘很孝敬,還告誡我絕對不可限製老太太打電話,不管國內國際長途,是否經濟時間,都允許老媽隨便打,這也是老人的社交活動嘛!
母親的老同學朋友、長輩同輩的親戚遍布美加許多地方,她與他們通電話不僅是聊天解悶,也能學到不少在美國生活的知識。
她有幾位原教會女子中學同學是出生在美國的華裔,當年為了學中文才回祖國去讀中學的。在華人作家白先勇筆下,這幫當年的女校淑女們被稱作“最後的貴族”。如今,散落在中國、美國或世界各地的“最後貴族”們都已是古稀老人。她們能保持半個多世紀的友誼,並在美國難得相聚也是感人的一慕。
有位老朋友一直孤身一人,在紐約州獨住一棟大房子,身體很差還要天天自己打掃室內外。母親在電話裏勸人家:“用不著每天打掃嘛,或者請人來打掃算了,自己多休息享福吧!”人家說:“不能讓鄰居笑話中國人不愛乾淨,因此每天要打掃;請人打掃不放心,而自己勞動也是鍛煉身體,體質越差越得堅持鍛煉。”聽了人家一番話,老媽第二天就一早起來打掃我家門前。
我們曾陪母親到馬裏蘭州探訪過她的另一位老同學,人家退休了還忙於當顧問、社會義務服務、學各種課程、遊泳健身等等,每周七天安排得滿滿的。母親說:“你子孫都有了,也該享享清福了,何必這麽勞碌自己呢?”人家說:“我覺得整天無所事事不叫享福,隻有不斷學習新東西,才能充實自己,也能保持青春和健康。”因此她學電腦、學木雕等,不是為了再去找工作或真要當藝術家,而完全是為了自我享受。這位老朋友問我母親:“你來美國學了點什麽新東西嗎?”老媽答說到中文學校旁聽國畫氣功等。人家說:“那些不還是中國的東西嗎?你既然來到美國,應該多看多學點純美國的東西回去。”老媽說她跟著電視在學作“拚接被”(QUILT),這可是種典型美國民間工藝。
學了新鮮手藝
老媽確實迷上了電視中教作“拚接被”或稱“百納毯”的節目,還煞有介事地記筆記畫圖樣。不過我起先一直給她潑冷水,笑話她是“紙上談兵”。因為在我的記憶中,幾乎沒見過母親作針線活。我小時候織毛衣、繡花、使縫紉機都是跟我外婆學的,而作為職業婦女的母親從來不擅長女紅家政。如今她到了古稀年紀,連串針眼都看不見了,還能從頭學會什麽新手藝?真是天方夜譚!
沒想到老媽還真作出點樣子讓我瞧瞧。她居然一針一線地縫出了一個花布拚接的小靠墊,作為萬聖節禮物送給了外孫女。然後又作了一個送給我們朋友的女兒。
老媽來美國快半年,和外孫女之間起先一直找不到共同語言,我女兒開始倒是樂意教外婆學電腦,可老媽就是學不會,弄得小姑娘沒了耐心。而女兒的愛好,老輩人更理解不了。我們這些華人父母管教在美國長大的 TEENAGER 子女都不容易 ,滿腦子中國傳統觀念的祖父母與美國長大的孫輩之間的“代溝”當然更加寬闊。
但這回老媽作縫紉卻靠了我女兒的合作,每次老外婆拿了一打針請外孫女串線,等用完了再如此重複。我母親起先還擔心完全美國化的外孫女會看不上她手工縫的玩意,沒想到兩個收到禮物的女孩都樂意接收並且挺喜歡。我記得自己小時候,最喜歡外婆親手縫織的東西,因為那是一份紀念。如今的孩子們並不缺少物質,因此對買來的物品不覺新鮮,但對凝聚著長輩心意和獨一無二的手工製品,還是會很珍惜的。
為了滿足老媽的新愛好,我專門陪她去參觀新英格蘭的拚接毯博物館。我把她的新愛好對我的美國同事們一宣傳,人家爭著送老媽花布頭當材料。老媽則忙著在回國前給送她花布的我的同事也縫件禮物。老媽總算不枉來美國一趟,學會了一樣美國手藝。我的美國同事和拚毯博物館的工作人員都說:老太太回中國去可以開班教學了!
許多中國老人家退休後感到無所事事,甚至連年輕時的興趣愛好都消失了。除了逛商店遛公園,作家務打麻將,提不起興致學習新本事。而美國卻有許多針對老年人的興趣培養項目,母親因為來美時間短,還沒機會參與老人中心的活動。而她原先也有惰性,看到別人花一年多雕刻隻木鳥,或者數月拚出幅拚圖(PUZZLE),甚至我和女兒製作工藝品,都覺得是費時間耽誤工夫。卻不明白所謂“興趣”或“愛好”,就是人們消磨時間專心作某種事。
經過在美國幾個月的生活,老媽總算在學新手藝中培養了興趣,搞縫紉上癮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她自己也在這“耽誤工夫”中發現了無窮樂趣。她還趕在回國前縫製了一份自己美國之行的紀念,從載她來美的飛機、我家的房子汽車貓狗、到在美度過萬聖節時的南瓜裝飾等,都是她自己設計拚製。
親身體驗美國
生活在社會體係完全不同的國度的人們,若無親身經曆不可能真正體會美國民主製度的優缺點。來自中國的人們尤其是老年人,更會對曾經是“敵人”的美帝國主義有種根深蒂固的成見。母親來美國之初,也常批評美國人自私自利,美國社會不講人情。一聽我們誇美國好就反感。當然美國並非處處都好,但既然來到這個國家,就應該以客觀眼光來觀察,而不可總抱著原來的偏見。
使老媽真正體會到“資本主義優越性”的,不是我們的鼓吹,也不是媒體的宣傳,而是她在美國經曆的一些事情。
最近看過我家院子的朋友們說:“你媽一來,把你們的花園整得真漂亮!”其實這花園工程並非老媽的功勞,而是我家後院比鄰一個變電站,因此電力公司擴建時,我家屬於受影響也因之受益的鄰區,人家在建設時捎帶著把我們的院子整修一新。
而知情的朋友們說:這工程搞了好幾年還沒修到你家院子,你媽一來就修成了,還不是虧了老太太給你們帶來好運嘛!
老媽住在美國這一段,正逢人家修理我家院子,砌圍牆、築台階、鋪石徑、植草皮、栽花木……看著花園天天變樣,她感慨道:“美國這一點真是好,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盡量滿足老百姓要求。”在美國,政府或公私機構進行任何建設或征用土地,決不是強行命令,而是首先征求鄰區民眾同意,並想方設法補償民眾的損失。如果光聽別人這麽說,恐怕還認為是為資本主義貼金,而不可輕信。但好事落到自家頭上,確是百聞不如一見。這番親身經曆,使老媽體會到了美國民主製度的好處,無需我們為美國佬唱讚歌了。
在電力公司竣工剪彩的那天,老媽散步到住家附近的儀式現場,偶然地當了把“居民代表”,不僅與政客要人們合影(後來登上地方英文報),還被盛情邀請去混了頓午餐。電力公司擴建工程的亞裔聯絡員及本地華人社區的一些名人,負責接送我母親,並全程照顧。飯後她還帶回一堆電力公司發的紀念品。
我們所住的市鎮舉辦慶祝中秋節活動,母親幫忙“練攤”銷售中華文化書籍,首先上門的顧客居然是市長夫婦。老媽用英語作了一番廣告介紹,市長夫人立馬掏錢買貨。市長夫婦還穿上中國古代龍鳳皇袍,與包括老媽在內的民眾拍照合影。這又讓老媽眼見了美國的政府官員與民眾打成一片。
老人們白天在家無事,看電視書報是主要消遣,我們一直鼓動老媽趁在美國之機,多讀多看些在中國看不到的新聞、文章或節目,以便多了解美國,而不要隻看中國電視劇或關於中國的消息。即便是不識英文的老人家,也可以通過海外的中文媒體了解美國。
二千年的美國總統大選,其戲劇性史無前例。有幸趕上這場好戲的老媽也算開了回眼,見識了美國人的民主修養。正如有的中國朋友所說,這局麵放到別的國家可能早引起暴動了,而美國人民居然能心平氣和地等著難產的總統誕生!
選擇歸去來兮
自家的老媽來美國,才使我體會到老人們到異國他鄉的感覺。許多老人到美國都呆不長,有的住一兩個月就想回國。我起先以為母親現在國內沒什麽掛念了,可以多住一陣,但她也是住了不到仨月就開始吵要回家。最後總算住到了半年簽證期滿。
當然老人們急於回國有多方麵的考慮,除了牽掛家裏及生活不習慣外,我想還有個原因,就是出國一趟也算開過洋葷鍍過金,回國有了茶餘飯後吹牛的資本,如果留在美國卻無處可炫耀了。
聽說如今的中國,人們見麵的問候語已經不再是“吃了嗎?”而是“回來啦?”如果僅僅從外省外地回來,還算不上“回來”。非得是從外國回來,才叫“回來”!可想而知,這“回來”之後身價不同,寒喧也有話說了。如果總呆在外國,而不“回來”,怎麽有機會向國內同胞大談出國見聞呢?
2000年感恩節前夕,老媽帶著一本子“首次到美一遊”的照片回歸中國,如果回去後的談天吹牛能使她心情快樂有益健康,也是好事。老人們在晚年能風光地“回來”個幾回,也算這輩子沒白過吧!我們這些在海外的子女們,也應該了解老人們的心情,不管他們願意留在祖國,還是到國外短期探親或長期居留,都應該尊重他們的選擇。
文章後的故事
以上文章曾在母親離美前夕發表於一家中文地方報,以作為給母親回國前的一份特別禮物。既然是禮物,當然是想逗老人家高興,絕對沒有讓老媽出洋相的意思。當時母親見到自己上報也確實挺得意,收集好多報紙,從美國到中國向親友們到處散發。
然而,老媽回到中國之後,不知聽國內某些親友說了些什麽負麵評論,看法來了個大轉彎。怪我這文章“嘩眾取寵”,貶低了她老人家的“光輝形象”。
而美國的華人讀者們對此文的看法則大相徑庭,認為這本是輕鬆幽默之文,而所講述的又是很實在的真情。何況讀者們決沒由此對文章主人公——我的母親有任何負麵印象。如果真對個普通老百姓樹碑立傳般的吹捧,反倒會倒了讀者胃口。
那以後,在社區活動中,有素不相識的華裔老人來和我握手,說是讀過我寫母親的這篇文章,很佩服我老媽,也從中受到啟發。還有老人中心請我以此為題去座談,探討中國老人在美國生活的注意事項。參加座談的老人們,來美國久的數十年,短的才數月,但對我老媽的經曆都有同感。還有老人說:“我們到美國好多年才有的經曆和感受,你母親在短短幾個月中就都遇上了,看來你是個好女兒,懂得如何為老人創造體驗美國的條件。”
一麵是美國華人的讚賞,另一麵是國內一些親友的不以為然。我倒從這反差中更體會到中美文化觀念的差別。
或許一些沒來過美國的中國人,無法理解或者不願理解美國的真實情況,反感我們這些“假洋鬼子”宣揚美國。我所希望的,是人們不要帶著某種先入為主的成見來讀此文,才能體會出其中的真正用意。
另外,中國人還是欠缺點幽默感,連普通百姓都習慣於拍馬奉承,力圖保持自我形象“高、大、全”。中國人時常抨擊美國媒體謾罵中國,其實美國的新聞媒體確是善於揭露諷刺,但卻不一定就是敵對攻擊。然而,有些警惕性極高的國內人民,連對我這篇寫自己親娘的隨筆,都能嗅出“惡毒攻擊”的“階級鬥爭新動向”,對真正的美帝國主義新聞媒體當然更得嚴陣以待!
令人欣慰的是,老媽來過美國之後,思想開化了很多。母女之間在健康觀念、孩子教育、生活習慣等方麵也多了許多共識,常在電話中談個沒完。母親與女兒、外孫女三代人之間的親情也更加深厚。
老媽來美國,不虛此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