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愛過節——兼談美國的節日風俗與雙文化教育
·樓 蘭·
節日文化最典型
無論哪個國家都有自己的節日,別說小孩子了,連大人也愛過節。記得在中國時,成年人對逢年過節的期盼往往也就是休幾天假喘口氣兒,但節日在孩子們眼中卻有特別重大的意義。我自己的兒時記憶許多已經淡忘,但至今仍存留的卻是五一勞動節、十一國慶節的遊行與焰火,春節的美餐與新衣,中秋的團圓與月餅,還有“六一”兒童節五彩繽紛的演出與活動等等。
來到美國以後,周圍文化環境的一個巨大變化就是節日統統變了樣,除了公曆新年(元旦)還照舊外,原來我們所熟悉的中國節慶全在美式日曆上一筆勾消,而過節放假卻要隨人家的習慣。我們中國人對西方節日並無認識,但隻要有假休就好,管他是什麽節!因此我糊裏糊塗過了一年,還沒弄清美國到底有些什麽節慶,隻是感到似乎節假日比中國多得多。在中國能輪上放假的節日無非五一、十一、元旦、春節,可美國幾乎每個月都有個把節日,一到逢節放假的長周末,美國人全都外出玩個痛快,而咱們初來乍到人生地不熟的老中卻閑得渾身發癢無事可做;可當我們想依照中國傳統過中秋春節朋友聚會時,又沒有假日可休,很是別扭。
等到孩子來到美國之後,我們對過節的態度就不得不轉變,因為每到節日,愛熱鬧好喜慶的孩子見到周圍環境布置的變化以及人們的慶祝方式,就會問許多問題提許多要求。作為家長,也不能隻帶著孩子去瞎湊熱鬧,而應使自己和孩子都對每個節日的意義與慶祝特點有所了解。孩子進了美國學校之後,更是被灌輸了滿腦子美式風俗文化,我們家長如果對這些一無所知,就會加深親子間的文化溝壑,若與自己的子女都無共同語言該是多麽痛苦的事,可這真是許多中國家長已經麵臨的現實!我們之所以把女兒接來美國帶在身邊,就是不希望孩子與家長疏遠,那麽也得入鄉隨俗,跟著孩子一起了解和深入美國社會。節日文化可以說是一個國家風俗文化的最典型代表,因此從節日入手來了解美國該是初來新大陸的中國家長與孩子們最好的課題,也是一個適應與接納雙重文化的過程。
美國節日知多少
在和女兒一起了解節日風俗時,發現美國的節日可分兩大類,一類帶有政治曆史的紀念意義,例如紀念美洲大陸發現者的“哥倫布日”、悼念曆年為國陣亡將士的“國殤日”、還有二月的“總統日”是紀念最著名而有功的兩位美國總統華盛頓和林肯、“馬丁。路德。金日”則是懷念這位為爭取少數民族權力而獻身的黑人民權領袖,當然還有美國國慶“獨立節”等等。這些節日一般沒有什麽特別的節日裝飾,可是卻是法定放假日。在中國,如果逢年節想多湊幾天假,往往是把星期天的休假挪到與節日相連;而美國恰恰相反,是節日去湊星期天,這是因為許多西方人信教,周末去教堂的禮拜天是雷打不動的,所以除了七月四日的國慶日不可更改,其他這類節日放假都安排在星期一以便與周末相接,也就沒有固定的日子隻有固定的月與周。例如哥倫布的船是在一四九二年十月份到達新大陸的,因而哥倫布日定在十月的第二個星期一;林肯的生日是二月十二日,華盛頓是二月二十二日,紀念這兩位總統的節日就定在這兩個日子之間的星期一;勞工節是九月第一個星期一,過完此節學校就該開學了;國殤日是五月最後一個星期一等等。這類節日放假是為了讓一些民眾或團體有機會舉行自發的遊行,演講,集會等紀念活動,但對更多的人來說則是獲得長周末娛樂度假的益處。有意思的是美國是個各州立憲的聯邦製國家,每州都自有法律,而一些節假日的規定也各有不同,有的節日一些州放假另一些卻不放,還有的州幹脆禁止慶祝某些節日。
再一類節日則更具有人情味和文化傳統。例如情人節、母親節、父親節、萬聖節、感恩節等,也有的與西方宗教有關,像紀念耶蘇基督誕生與再生的聖誕節與複活節。這些節日都有別致的特色裝飾和送禮風俗,但有的卻並不是假日(如情人節、萬聖節就不放假),還有的是利用現成的星期天(如複活節、母親節、父親節等),當然感恩節和聖誕節作為重大節日是放假的。對辛苦工作的成人來說,前一類能多休天假的節日似乎更實惠,但對處於求知好奇時期的孩子來說,後一類節日就更顯有趣多彩。
在早已實行每周五日工作製的美國,每年除了一百餘個周末假日外,法定放假的節日就有十來個,因此三百六十五天中約有三分之一是節假日。學校的寒暑假更是多而長,女兒上了幾年學之後我才弄清這裏的小學每年要放四次假,暑假從六月底放起,到過完九月初的第一個星期一勞工節之後才開學,漫長的整整三個月;十二月底聖誕節到新年期間又放十天節日假,到了二月中旬放一周冬假,四月中旬放一周春假,真不明白為何不合零為整集中放假,上不了幾天學就休假孩子們還有何心思讀書?後來發現假期製是為了適合美國人的生活需要,喜歡旅遊的美國人一年四季都有可能帶孩子出門,一般旅行一周足矣,因此對學齡少年兒童來說,除了學年交替的暑期可以喘口長氣,冬天、春天等不同季節也要有短假以便家長可以安排外出旅遊。甚至在學校沒放假時為孩子請假外出都是名正言順的,不會按曠課計算,因為美國人認為旅遊也是種學習。我們帶女兒去佛羅裏達州迪斯尼世界就是在聖誕假期之前為她請假一周,她的老師欣然應允。
節日色彩與裝飾
小孩子對過節特別敏感,女兒來美國一年後對此地節日的認識可比我當初明白得多。喜愛美術的女兒,尤其對每個節日不同的藝術裝飾和色彩搭配格外注意,並總結出來講給我們聽。例如女兒曾問我什麽是聖誕節顏色,情人節顏色又是什麽等等。見我反應不過來女兒就說:“聖誕節是紅色、綠色和白色;情人節是紅色和粉紅色。”聽女兒說後一琢磨,發現美國人過節果然很重視外觀美化,每個節日都有不同的特色裝飾和主導色調,公家私家都一年四季隨著節日來而複去變換著場景。隻要看到街上商店的應季櫥窗布置,與各家各戶門前的裝飾,甚至人們的著裝,保管不會誤會哪個節快到了。
然而五歲的女兒能以她兒童的觀察力歸納出每個節日的重點色彩和裝飾物特色,還是挺令我驚奇。其實這些東西誰都看得見,但我們大人置若罔聞不屑總結,節日來之又去,過完了就把一切忘在腦後。孩子的細致觀察應該鼓勵,我就和女兒一起按照她總結的色彩與裝飾特征製作了一套美國節日粘貼畫。因為當時我們的住房很窄小,若按美國標準做裝飾物還沒處放,隻得在小型張平麵紙上藝術加工,但這一過程使我們家長和孩子都對美國節日記憶猶深。
我也開始體會到與中國節日常是以飲食文化為主不同,一些西方節日的特點是其裝飾風俗,我認為這是很令人 讚賞的,那些美麗雅致的飾物也是文明與文化的體現,因而使許多對這些節日的本意並不感興趣的外國移民也受環境感染,拋開所有政治、宗教、商業的因素不談,自然接受了美國的過節文化。例如一些極其抵觸基督教的猶太人卻也喜歡聖誕節的裝飾,他們隻是用聖誕樹和五彩燈飾來增加佳節氣氛,而全然擯棄了其宗教本質。節日裝飾設計和色彩搭配也是西方人美學教養的體現,讓孩子通過過節接受美術教育也是件好事。
公曆新年,我們中國人稱元旦,全世界人民都會慶祝這一年之始。在美國,由於新年緊接在聖誕節之後,因此裝飾有共同之處,除了聖誕樹已經淘汰,閃耀的彩燈、金色銀色紅色的彩綢仍使各處一片輝煌,迎接新年鍾聲的午夜狂歡是各地慶祝活動的高潮。
二月十四日的情人節,主要色彩是象征愛情的粉色與紅色,裝飾物則少不了愛“心”,但別以為此節隻是戀愛者們的專利,而是所有互相敬愛的人們表示情感的時節,紅粉相間心型盒裝的巧克力糖、玫瑰花、與精致的賀卡是人們互贈的禮品。
早春的三月十七日有個愛爾蘭人的節日叫“聖派翠克節”,其標誌是綠色的三瓣葉,有點像撲克牌中的“梅花”。那天愛爾蘭裔都穿綠衣戴綠帽,載歌載舞喝啤酒,裝飾物也是綠色一片。
立春後的某一個星期天是“複活節”,通常是在四月份,此時春暖花開萬物複蘇,“找彩蛋”是孩子們喜愛的節日遊戲,象征新生的雛雞幼兔是節日玩具和飾品,顏色則是淺粉、嫩綠、天藍、鵝黃、淡紫——春花般嬌豔。
五月的第二個星期日是“母親節”,獻給母親的禮物通常為紅色、粉色(給生母或繼母),白色(給亡母)的康乃馨花或化裝品等女性用品。敬獻的對象還包括祖母、姨姑母、師母和所有你敬愛的已當了母親的女性。
“父親節”是在六月的第三個星期日,代表男性的色調以藍灰黑紫等深沉色為主,象母親節一樣應該對所有當父親的親友表示心意,最具代表性的禮物是領帶襯衫或家用小工具。在這些以尊重長輩為主題的節日裏,如果父母或祖父母不在身邊,別忘了寄去賀卡和打電話問候。
七月四日美國“獨立節”,當然是舉國上下要慶祝的盛大節日,各地都會舉行遊行、焰火、音樂會等活動,節日裝飾就是美國國旗——星條旗上紅藍白三色也成為此節的代表色。
十月底的“萬聖節”亦稱“鬼節”,是個聽起來毛骨聳然卻令孩子甚至成人如癡如狂的節日。最有趣的活動是孩子們化裝成各類形象,晚間成群結夥外出做“詭計與施舍”遊戲,沿街挨戶討得施舍的糖果,不肯施舍的人家則會遭詭計之苦。這個秋季節日的裝飾物是用橙色南瓜刻製的“南瓜燈”,以及象征鬼魅的黑色蝙蝠巫婆等。
“感恩節”在秋收後十一月的第四個星期四,這是個美國獨有的具曆史意義又有人情味的節日。起源自1620年首批歐洲移民乘“五月花”號帆船來到美洲新大陸,得到當地土著印地安人的幫助才能學會種地生存下來。次年豐收之後,他們便燒烤了自養自種的火雞、玉米、南瓜,以豐盛美餐感謝土著民與上天的恩典。因此這個節日一直是全家團聚吃火雞大餐的日子,裝飾品則是金燦燦黃橙橙的豐收果實——南瓜、玉米、水果、 以及火雞和秋葉。
十二月二十五日的“聖誕節”最具熱烈的裝飾氣氛,到處布置滿綠色的塔鬆、紅色的綢結、金色的鈴鐺和白色的雪花。聖誕老人乘鹿拉雪撬為孩子們送禮的故事,是節日的主題,甚至淡化了此節原是紀念上帝之子耶蘇誕生的宗教意義。人們最盼望的是節日清晨圍坐在聖誕樹下打開互贈的禮品的時刻。
入鄉隨俗過洋節
從了解美國節日表麵特征,到真正明白如何過節的“入鄉隨俗”過程,並非一日之功。許多節日風俗,我們還真都是向孩子學來的。
記得有一年情人節前,一位剛從國內來的朋友向我打聽,她的孩子應如何向同學送賀卡,那時我自己的女兒也才進小學,還沒鬧清過節的規矩。我則認為小學生送什麽“情人卡”?就告訴她說自製或買張卡片,讓孩子看跟誰好便送給誰不就行啦!誰知人家事後抱怨我整個提供錯誤信息,女兒也說應買一套卡片送給全班每個同學和老師。我這時才知道,原來這個節日並非隻是戀愛中的情人們才有權享受,而是應向所有尊敬愛慕的親友表示慰問,在學校裏也是全班師生交流感情的時機。為此商店在節前也推出適合中小學生的成套情人節卡片,每盒中約有三十張左右小卡片正好夠全班同學每人一張,還有一張大卡片則是送老師的。卡片圖案多為當年流行的影視動畫片或美麗可愛的花卉動物等,大小卡片都配有封套。以後女兒每年情人節前都要準備這類卡片,並在那些信封上逐一寫上班裏同學的名字,節日當天則會從學校帶回來一堆別人送的卡片以及許多巧克力糖。或許這個節日不放假,更便於人們在學校或工作場所交換信物,而真正的情人們在工學之餘的晚間約會則更透著忠誠。
聖誕節時,大家都喜洋洋,在街上碰見熟人生人都得道聲好,就象在中國時大年初一見麵得說“恭賀新禧”一樣,聖誕節的賀喜詞首推“聖誕快樂!”(MERRYCHRISTMAS!)不過也不是所有美國人都愛聽這句話,我就曾因向白人道“聖誕快樂”而反遭白眼。有美國朋友告訴說,那人多半是猶太人或其他教徒,他們是不過基督教天主教的節日的。如果不想因過節問好反討沒趣的話,最保險的辦法是“人雲亦雲”,別人說聖誕快樂你也跟著回敬,否則隻象平時一樣說句“今日好運”(HAVEANICEDAY)等的問候也就罷了,別試圖顯示你知道有個聖誕節。
再比如聖誕樹,恐怕許多人隻把它當作件漂亮的節日裝飾物來點綴私宅或公共場所,但我也遇到有人問:“你又不是基督徒,幹嘛家裏要放聖誕樹?”回想當時的動機,隻是想為家中添些節日氣氛,也是為了滿足女兒想在樹下找禮物的心理,真忽視了聖誕節的宗教含義。不過現代人倒已經不太在乎嚴守教規,非教徒者裝飾聖誕樹的大有人在,公共場所如公園、商場、酒店、辦公樓等也少不了這類裝點,並不是非教徒就不去那些地方。然而如果你的親友中有與這類教會格格不入者或憫誠的其他教徒(如猶太教、佛教等),請他們來裝飾有聖誕樹的家中就得加點小心,別因慶祝節日反而鬧個不歡而散。
孩子們對聖誕老人的信任,就像教徒堅信上帝,我們也忘了從何時起女兒在聖誕節必須收到聖誕老人的禮物,每年節前她都會許願發誓地念叨想要的禮物,如果真有聖誕老人的話,恐怕耳朵也會被孩子們磨出繭子了。實際上孩子們的願望多半是說給家長聽的,我們也就年複一年以聖誕老人的名義送女兒逐步升級的禮物:從玩具、錄象帶、自行車、電腦CD驅動器,到迪斯尼世界之旅,後來是一條真的小狗。當家長的既不願讓孩子失望,又不想讓他們總生活在幻想中,也拿不準是否應苟同聖誕老人文化。多年來美國還出了若幹電影,把聖誕老人描寫得真的一般,別說孩子堅信不移,就連大人也大受蠱惑。不過聖誕老人總算是慈祥善良的化身,給孩子們帶來的是歡樂喜悅,因此家長們也不想揭穿這美好的迷信。然而西方人對萬聖節與鬼怪的狂熱,就令我們更不可理解了。
十月底來到美國的女兒,過的第一個節就是萬聖節,不過起初兩年由於居住環境和社交圈的限製,小女兒還沒真正體會過萬聖節遊戲的樂趣。有人說西方的萬聖節如同中國的清明節,可除了每年秋季這個時節也常是細雨紛紛之外,我絲毫沒看出萬聖節有任何悼念先人的用意,其特長就是怪異恐怖和化裝成妖魔鬼怪的登門討糖與狂歡,我雖然對這種美國人的瘋狂遊戲並不感冒,但還是覺得應讓孩子有機會入鄉隨俗,雖然學校裏也會有讓學生們穿上各類服裝開派對等萬聖節活動。第三年我們帶女兒去動物園參加那裏舉辦的討糖活動,再後來又帶她到郊區朋友家跟著其他小朋友化裝串門,等我們自己也在郊區買了房子,每年萬聖之夜的滿街瘋就愈加不可收拾,每家每戶不管有否小孩也得準備一大盆糖果,來對付一晚上不斷上門的小妖精魔鬼們,全年來我家按門鈴的人也沒萬聖節一晚上多。管你認不認識,來者不可拒,誰也不想因未給施舍而遭房屋汽車被塗鴉或掛了滿樹衛生紙的詭計。萬聖節是孩子們最喜歡的節日之一,我卻覺得女兒從中獲得的最大收獲,是每年都認識許多新朋友,當來自四麵八方的孩子加入走門串戶的隊伍時,不管以前是否認得都會很快就混熟了,我們家長跟著孩子串街,也是認識左鄰右舍的好時機。從女兒萬聖節服裝的變化也可看出其美國化的程度逐漸加深,最初她喜歡美麗善良想當仙女,我專門給她買了白紗裙和背上的一對翅膀,可過了兩年她突然變了戲,改裝成刁鑽陰森的女巫了,行頭也換了黑帽黑袍,當家長的真想不通小女孩子為何喜歡這類醜惡打扮。上五年級時女兒悶在房中好幾天,自己動手泡製行頭,節日那天穿戴出來一看,原來是用黑色塑料垃圾袋做的翅膀和頭頂的兩隻耳朵——整個一隻蝙蝠俠。這就是美國式的審美觀:滑稽怪誕勝過漂亮文雅,令我們老中家長不可思議,卻正是萬聖節那麽令美國人著迷的原因。
然而有時節日也帶來悲劇,據說有些變態惡人給孩子們有毒的糖果,因此一些家長不放心,要陪著孩子去討糖,生人家不許去,拿回來的糖果也得一顆顆檢查,已開過包的丟掉不要。還有前幾年發生在萬聖節的一件慘案,一名來美不久的日本少年,跟著朋友們戴著化裝假麵具去不相識的人家遊戲,那家主人可能已厭煩了這類遊戲勾當,或者對不良少年們的趁機搗亂心有餘悸,竟端著槍出門,喝令孩子們站住,玩興正濃的少年們以為這本身也是遊戲,因此不予理會,沒想到主人真的開了槍,那名對這西方節日遊戲還沒體會出歡樂的日本男孩,真在這個鬼節做了鬼。此事還曾在全美引起一場日本裔社區抗議白人種族歧視迫害的風波。
每逢佳節商氣濃
對商業頭腦發達又講究實際的美國人來說,其實過節的最終意義非常商業化,至使一些原來很神聖或很感情的節日也變得銅臭十足。節日本是商業促銷的好時機,在外表裝飾隨季改觀的同時,商店中的商品也隨著不同節日而走馬燈般的變換。當我們這些外來者隨俗到了發現其庸俗本質的程度時,對那些西洋節日美麗裝飾的欣賞,已被對物欲商情的厭煩所取代,因此在許多國內的朋友也開始崇尚西方節日的今天,不少在美國的華人甚至美國人卻已看淡了過節的意義,我們這些家長除了過節放假外,也就是為了孩子高興才應付節日活動的。
記得剛來時就曾有美國朋友對我說:美國的許多節日其實是商業節,隻不過是商店促銷的手段而已,因此每逢年節銷售額都會有個飛躍。我後來發現此話很切中要害,連每個節日那些美麗多彩的裝飾也是節日商品的一部分。你想每個節日都得添置不同的消耗性裝飾品,送不同的賀卡,雖不是貴重東西但薄利多銷商業收入也頗為可觀。會作生意的美國人,專為節日訂做或配套一些禮品和裝飾品,例如情人節前專售特色卡片與巧克力糖,複活節有製作彩蛋的用品與毛兔絨雞等節慶玩具,母親節父親節上市的則是適合送給長輩的包裝精美的小禮品,十一二月感恩節聖誕節到新年期間更是商家大肆推銷的好時機。還有西方人常鼓吹的何節何日,要為何人送何種鮮花的看似浪漫文明的規則,不如說是鮮花販子的宣傳廣告,使他們一年四季都不用擔心沒顧客。
我後來懷疑許多節日童話與特色活動,恐怕當年都是什麽具有生意腦瓜子的人發明出來賺錢的。比如為了萬聖節的化裝狂歡,每年就要賣出成千上萬多姿多彩卻是用廉價材料製作的服裝行頭假麵具。還有那些種多了賣不出去的南瓜窩瓜,成了刻南瓜燈不可缺少的原料後常常供不應求,真給農民們找了條生財之路。為了裝飾聖誕樹,美國每年要砍伐多少棵大大小小的塔鬆?種樹人總有錢可賺。那樹上掛的彩燈與飾物銷量更大(目前這類商品許多是中國製造)。聖誕老人大概更是為了掏人們兜裏的鈔票才想出來的神話,如果沒有廣大家長們自掏腰包,那紅衣紅帽的白胡子老頭背的口袋中,怎會有取之不盡的禮物滿足普天下兒童所需?這比中國人過年節主要圍繞飲食促銷要聰明得多,因為人的肚皮究竟容量有限,年節食品再受歡迎也不可能無限銷售,而且食品又不便久存,多了反而成負擔。而西方人的年節商品則以裝飾品禮品為主,既顯得文雅又可擴大市場潛力,不能不說很有些科學生意頭腦。
然而當我們發現,咱們這些原本想通過過節了解美國文化與社會的中國家長,為買一個孩子高興先在大花其錢上入鄉隨了俗,仍不免有些上當受騙之感覺,可惜為時已晚,孩子養成的過美國節習慣怕已難改,爹媽的錢包是孩子們喜愛過節的財源後盾。象我女兒這些小孩子已中洋節之毒甚深,如果不讓她萬聖節鬧鬼或聖誕節獲禮物,恐怕會使她大失所望,家長多年苦心經營的節日歡樂氛圍便會一朝崩潰。然而如果當初沒有為孩子創造這種順應西方節日風俗的環境,她恐怕也不見得會怎麽樣。我有位中國朋友也有個與我女兒差不多年齡的女孩,但他們雖然來美多年家裏卻從未裝飾過聖誕樹,他告訴女兒說隻有基督教徒才有聖誕樹,孩子信以為真,因而也免除了每年要在樹下為孩子放禮物的麻煩。這位家長選擇了一個聰明之舉。或許外來者們並不一定要效仿美國人過節的習慣,對異國文化的了解重在實質而非表麵形式,孩子們在學校和社會上已經接觸了夠多的美式文化風俗,如果在家裏保留一塊比較中國化的靜土並非壞事。
不過美國的節日雖然很商業氣,但好處是節日期間商品從來不漲價反而常常減價促銷,因此人們可以趁機買到便宜物品,也是為何節日銷售額大增的主要原因。這是美國人經營思想的典型體現,因為任何商品都有銷售旺淡之季,節日商品本來就是應季上市過時即剩,一定要順應消費者心理以優價及時銷出,不然積壓存貨反而是負擔,因而過節後也往往有剩餘物資大甩賣,有時東西賤得如同白給。從美國人做生意的觀點看,常不能理解中國在逢年過節時還要控製物價上漲。真正會推銷的商人,應該明白商品越好賣時越不能漲價,不然雖然看似每件商品能多賺一點,但整個銷售量會大大降低,如同殺雞取蛋還毀了自己的商業信譽。另一方麵,有些中國廠家在為國外提供節日商品時因不能按時交貨,造成買方解除合同,中方常認為供某個節日上市的商品隻要在節前到貨就不算晚,卻忽視了商品周轉期。一般美國訂貨商都是提前一年看樣訂貨或供樣加工,節前半年多就一定要發貨到岸,才來得及經過入關、驗收、運輸、批發等多道環節,於節前兩三個月供貨給零售商。如果貨物來遲了,季節一過隻能下一年再賣,那麽一年的庫存費用可能比銷售利潤還多,何況也許明年已不流行這類商品了呢?所以美國商人不肯幹這種得不償失之事,國內廠家也應了解與國外做生意的這類遊戲規則。
節日親情與煩惱
與愛過節的孩子們相比,看透了節日本質的成年人,早晚會覺得節日多了也是件煩惱事,除了商業消耗太大之外,還有過節規矩繁瑣的累綴。就象在中國,大年初一拜年的風俗會使許多人煩得發瘋,因為搭工夫貼禮錢不說,有哪個佛沒拜到還會惹一堆麻煩。西方人雖然沒那麽多傳統禮俗,但如果陷入節日規則太深也很累得慌。
舉例來說,大家都知道西方聖誕節的一大特點,就是親友互寄聖誕卡。起初我們覺得這種西式風俗起碼比中國式的登門拜年簡便得多,而且寄張漂亮並寫有祝詞的卡片,高雅浪漫又文明有禮,還可聯絡親友感情,因此每年都準備幾盒賀卡寄贈國內外私人親友或公事關係戶,而作為回饋收到的賀卡也掛得房中琳琅滿目。但幾年下來,發現要寄的卡片越來越多,郵資賀卡開支上漲不說,更得搭上許多時間寫千篇一律的賀詞和抄各不相同的信封。而自己收獲的賀卡數量,也已到了泛濫成災的地步,因此失去了收藏的雅性,後來發現這些卡片不管設計多精美還是來自社會名流,最終能打發的去處不過是垃圾桶,就憐惜起自己費勁寫好寄出的卡片也會有同樣下場。我們現已有意為寄卡熱情降溫,但收到別人的賀卡卻不回寄又覺得不禮貌,因此每年快到聖誕節就覺得頗有負擔。真希望所有的人都別來這種俗套,也可為郵政局減輕多少壓力。 連女兒這類樂於過節的孩子也已多見不怪厭煩了某些遊戲,例如我發現五年級的女兒在情人節已不再送賀卡,問她為什麽,她回答說“那很蠢”(STUPID)。
再如逢到母親節父親節時,常會有美國人問我們有否給父母打電話或寄卡片。其實我每月最少給遠在中國的雙親打一兩次電話,而並不管是否過節,可在一些教條的美國人來看,哪怕你前一天剛通過話,到節日不慰問父母也有不孝之嫌,真是形式主義。而美國的長途電話公司也在這些節日提供減價甚至免費服務,常弄得線路供不應求。實際上美國人遠不如我們中國人懂得孝敬父母長輩,許多老美常年也不與雙親聯絡,隻在逢這些節日才通個電話寄張卡片便可以孝子自居了。或許這些節日的設立,也是種迫使親情淡薄的西方人聯絡親友感情的手段吧,因此現在甚至還提倡祖父母節,因為若不逢節,忙碌的人們恐怕想不起尊老敬長。
然而西方節日也確有很人情味的一麵,不管是發自內心還隻是流於形式,一些作法起碼讓人挺受感動。象每逢父親節母親節聖誕節還有家長生日時,女兒都會送給我們她自製的賀卡或禮物,這往往是在學校老師指導下完成的作品。後來她已養成習慣,到時侯會自己動腦動手做禮物給我們,諸如別針、鏡框、鑰匙鏈、裝飾品等。美國學校把禮貌尊長教育融化在節日文化和美工課程當中,使孩子們接受得極為自然,還教導孩子們給家長的禮物不要花錢買,因為這顯然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而要自己創造製作,這又培養了孩子們的動手能力和想象力。因此過節並不隻是家長向孩子贈禮,也是孩子向長輩表示感激的時刻,每次看到女兒獻上的這些禮物時,大概才是我們家長過節期間最欣喜的一刻。
還有些並不起眼也不放假的節日隻是為了使人們對某些職業的普通人引起尊敬,例如秘書節、教師節、護士節等。每當我見到工作單位的秘書小姐桌上多了若幹鮮花,才知道是秘書節來臨了,我很佩服美國同事們在節日禮節方麵表現的溫情細心,而我卻常常記不清這類許多日曆上都不標注的節日,隻好馬後炮用嘴皮子向終年辛苦的秘書小姐表示敬意。過這些節千萬不能送貴禮,而是重在表示情誼,據說有些同事親友間的矛盾,都是在過這些人情味十足的節日時,以一束鮮花、一張卡片、一個擁抱或親吻來化解的。女兒說他們學校的秘書在該節也會收到許多來自師生們的卡片鮮花,因此美國人是在自小接受的教育中就學會了這套過節禮儀,而咱們外來的中國人還得學一陣子,才能把節過得發自內心地自然而深情。
提倡愛國講曆史
除了娛樂休息湊熱鬧之外,節日又是進行愛國主義與曆史教育的好時機。美國人看起來並不是處處政治掛帥,但也挺會利用某些節慶激發人民的愛國情緒。在一些帶政治曆史性的節日,許多城市甚至小鎮都有遊行活動,但卻不象中國的節日遊行那麽久經排練場麵宏大。美國的遊行全是自發的,雖然地方政府或一些機構會成立遊行組織委員會,遊行參加者卻都是自願,既不是指令分配任務,也不能阻止想來的不許來,這樣的遊行隊伍難免有點如烏合之眾千奇百怪,但可以吸引盡可能多的參加者與觀眾,大家都覺得熱鬧有趣,也就達到了宣傳慶祝的目的。例如十一月十一日的“退伍軍人節”也叫“榮軍節”,許多地方的退伍老兵們會舉行環城遊行,借以懷念往日的戎馬生涯並讓世人記得他們為國而戰的功績。感恩節或新年也會有或盛大或精練的不同形式遊行慶祝,有時還號召參加者自行布置彩車並進行評比。也有些地方有傳統而正規的盛大遊行,如加州的玫瑰花大遊行,紐約的感恩節大遊行等。值得一提的是,許多市鎮的領導也會攜家人加入遊行隊伍,而不是坐在觀禮台上高人一等地檢閱別人,這恐怕是美國官民平等的民主思想的典型體現,也趁節日之機讓民眾通過與領導人同歡樂而增加人民對政府的信任。可以說美國的政治教育是融化在民眾喜聞樂見的形式中,而非采取人們不容易接受的強行宣傳。
節日也是許多人表示政治見解的時機。比如每年的“馬丁。路德。金日”,非洲裔社團都要借紀念這位黑人民權領袖之機發表反種族歧視的觀點,因為此現象至今在美國仍然存在。愛國者日、國殤日或榮軍節則是人們表達反戰愛國情緒的日子。如果細心了解一番,真可通過節日對美國的政治曆史與社會現狀有更深的認識。
作為國慶節的七月四日,可能是美國人表現得最愛國的一天。來美國的最初幾年,我們常去參加波士頓查裏斯河畔的獨立節音樂會,由著名的波士頓交響樂團演奏的這場音樂會意義決非音樂本身,而是久負盛名的宣揚美國精神的重要場合,美國東北部許多地方的人都專程前來參與盛會,不少人扛著躺椅被單食物,頭天晚上就在露天音樂堂前的空場上占位子,遇到下雨都不撤退。音樂會開始後的場麵用熱血沸騰形容並不為過,觀眾們揮舞著大大小小的星條旗隨台上引昂高歌,最後升騰的禮花將慶祝推向高潮。正是在這些節慶活動中,我們才發現,表麵上對什麽都無所謂的美國人也有狂熱效國的一麵,一些平時可以把總統政府乃至整個國家罵得一無是處的人,在獨立節時可表現出對美國的無限崇愛。作為中國人,我們在他人的國家參加這些活動的目的隻是看熱鬧,但天真的孩子卻會受到真實的教育熏陶,看到女兒滿臉肅穆地隨人們唱美國國歌的樣子,我們真發愁她終於會成為個小美國佬。因此也就不太想帶她去湊獨立節的熱鬧了,反正已對這種慶祝活動有所了解,但女兒卻養成了非要去看放花不可的習慣。為我們解此難題的卻是交通障礙,雖然每年獨立節有關當局都想方設法疏導人流,但究竟人車太多,有兩年我們開車去會場,完事後開了一小時車也沒移動兩百米;後來改乘地鐵,散場時在炎夏酷暑臭汗淋漓的人堆裏擠了四十多分鍾才接近車站入口。此後女兒自己提出,來年在家看電視,再也不要去查裏斯河現場了,我們總算省了件事。
後來有一年的獨立節,陪國內來的親戚在我們所住的小城鎮觀光,在已作為曆史遺跡的美國前總統故居參加了一次有教育性的活動,再現了二百多年前美國首屆國會議員們表決通過《獨立宣言》時的情景。有趣的是舊景重現並非靠工作人員講解或演員表演,而是讓觀光的男女老少們,每人擔當一名當時出席國會的代表,我和女兒也每人領到一張紙,上麵印有要飾演的代表的簡介及其在會上發表的言論,然後全體進入角色,仿照當年來自最初的十三個州的數十名國會代表們開會的模樣演起戲來,每人要起立發言,最後還要用鵝毛筆在宣言上簽名。身臨其境的參與,使我們感性而形象地了解到通過獨立宣言時的爭議與結果——原來美國就是這樣誕生!我覺得這類利用節日進行愛國主義或曆史教育的活動,比排場盛大卻形式化的慶祝要有意義得多,使大人孩子都學到知識。特別是我們這些外來的非美國人,如果說應該如鄉隨俗的話,倒真應該借參加這些有教育性的節日活動之機多了解一下美國。
中華佳節在美國
談了這麽多西方節慶,似乎我們這些久居美國的中國家長和孩子,正在被美國的節日文化同化。實際上,炎黃子孫根深蒂固的傳統,使我們這些成年人很難改變固有思想與風俗習慣,而且還不甘心我們的後代被西方文化完全俘虜。許多人認為,中華民族的一大特點就是即便領土被占,傳統文化也很難被外族所侵蝕,卻以自身強大的感染力同化入侵者。例如滿清入關統治中原的結果,是消滅了其自己的文化風俗,使整個滿民族漢化;元朝的蒙古族聰明之處,是兩處建都留有後路,入占中原不過幾十年便見好撤兵,不然很可能也留不下如今的蒙族文化文字。還有人說如果當年日本人侵略中國得逞,向中國人強灌日本文化的結果一定會適得其反。曆史悠久富饒精萃的中華文化撼而不動,永遠長存!
即便是龍的傳人來到海外他人的國土上,維護保持中華文化仍是我們的民族本能。來美國之後,我欣慰地發現:中華民族的節日文化在海外也很盛行,有些傳統的慶祝方式甚至比國內還中國化。如果是在國內,也許我們會覺得有些節慶形式過於陳舊,但是在遠離祖國的海外,尤其是有孩子的家長,我們真希望子女們能通過這些節日傳統來了解本民族文化,在接受美國文化風俗的同時又不忘自己的血脈根本,成為具有雙重文化背景的一代新人。
我的女兒幼年來美,她對中華佳節的認識都是在美國獲得的,而且印象之深並不比洋節差。這得歸功於那些在海外努力傳揚中華文化的華人們,盡管他們來自中國大陸、香港、台灣、越南、新加坡等不同的地方,但共同的炎黃子孫血緣,使他們在傳揚中華文化上達成共識,其中許多人是象我們一樣的家長,為了讓子孫後代在海外仍然能感受到中國年節氣息,才加入這文化傳播者行列的。
中國節日與美國的一樣,也有帶政治曆史性的和具民族傳統與人情味的兩類。由於海外華人來自不同的地區,有不同背景,對前一類節日的認識 難免有分歧,但對後一類節日,卻公認是中華瑰寶應大力宣揚,也就在舉辦這類節日慶祝時,擯棄政治見解成為同一戰壕的戰友。每當此時,人們才更能體會到血濃於水,天下炎黃子孫是一家的道理。
本來中國的傳統節日的慶祝多以家庭親情為重,還常帶有詩情畫意及神話色彩,例如春節的全家福年夜飯,中秋的團圓賞月,清明節悼念先人,重陽節登高懷友等。然而到了國外,華人們把整個華人社區看作一個大家庭,而過節也更具有向美國社會傳揚中華文化的含義,所以中華佳節在美國更多公眾宣傳和熱烈慶祝色彩,原有的家庭團聚氣氛反倒減弱了。這也是因為華人們來到美國不象在國內有那麽多親戚,象我們這類留學生出身的華人,每家多半隻是一對父母和一兩個孩子,很少有祖父母七叔八姨之類的親戚在身邊。因此每逢佳節倍思親的時刻,呆在小家庭裏反覺孤寂,不如出去湊熱鬧。近年來美國許多城市的華人團體順應僑胞需要,常在年三十或中秋節舉辦聯歡晚會,以文藝演出、聚餐、舞會等各種形式邀同胞們共渡佳節。若在國內,大年夜或中秋夜是自家團圓的時分,恐怕很少有人願出門參加公眾活動,但在海外,中華佳節的這些活動參加者卻趨之若鷹,除華僑同胞外也不乏美國人士,因此節日正是向全社會宣傳中華文化的好時機。
最有慶祝意義又富有民族特色的中華節日莫過於春節、元宵、端午、中秋四大佳節,這些節日都有獨特的故事傳說、節慶活動、裝飾藝術及節日飲食,也較容易作為中華文化的生動部分向不了解中國的外國人和在海外生長的華人後代宣傳。
美國人幾乎都知道“中國新年”即春節,由於工作關係,我每年都會接到許多美國機構或個人的電話,詢問中國新年是公曆的哪一天,下一年又該是哪種生肖屬性,為的是到時參加或舉辦中國新年活動。如今國內許多城鎮已有春節禁放花炮的規定,但在美國這個煙花管製極嚴的國家,各地的中國城在春節都可盡情放鞭炮,還有祥龍瑞獅沿街向各店家拜年恭喜發財,而店主也都得準備好紅包奉送以討吉利。正月十五元宵節因與春節相隔不久,慶祝活動常一並舉行。為了讓女兒感受中國新年的喜慶氣氛,我每年去中國城采訪春節慶祝都帶上她同去,雖然冒著東北地區冬季的嚴寒在大街上觀看並不是舒服差事,但許多美國人真都是聞風而來看熱鬧,而盡管女兒有時被凍得夠嗆,也有時讓鞭炮聲嚇得直捂耳朵,她卻親眼看到了中國人慶祝春節的場麵。
後來幾年,我帶女兒參加了市裏新年大遊行的華人隊伍,這雖然是美國人在公曆新年夜舉辦的歡慶節目,華人們卻把中國春節的氣氛帶給了主流社會,遊行隊伍中有巨大的生肖燈籠,舞龍舞獅,腰鼓和大頭娃娃舞,小朋友們則舉著紅色宮燈,還向沿途觀眾發放紅包。這支華人隊伍在全市遊行中格外醒目,屢次上了當地報紙和電視,中華節慶文化正是通過海外華人們的努力向美國人民傳播。在遊行隊伍中有許多是象我們一樣的孩子家長,大家都覺得讓孩子們親自參與新年遊行是了解中國節日的最好方法,雖然新年時天寒地凍,男女老少們卻都熱情高漲,孩子們小到繈褓中的嬰兒由家長抱著推著,而兩三歲的幼兒已會提燈籠了,中學生們則是腰鼓隊的骨幹,甚至許多美國青少年也跟著他們的華裔同學來加入這支中國人的隊伍,他們尤其樂意耍些獅龍腰鼓之類有中國特色的玩意,或者是穿上古代中國帝王的服裝招搖過街。女兒來美的最初幾年,每到新年都是去看別人的美國式遊行,待到我們親臨中國人的遊行隊伍之中,她的體會就大不相同了。在中文學校舉行“中國新年”命題繪畫比賽時,不少華人孩子說他們不知道如何慶祝中國的春節,即便將節慶特色描述給他們聽或找些書籍圖畫給他們看,孩子們仍難得出具體而感性的印象。我的女兒卻很形象地畫出了舞長龍放鞭炮等節日場麵,可以說這是她數年來親眼目睹的收獲。海外的華人家長們真應該多帶孩子參與這些中華節日活動,才能使後代們記住我們民族的文化。
除了麵向美國社會的慶祝外,我們海外的中文學校也每年舉辦春節聯歡會,不過這些活動更接近於學生成就匯報演出,當然孩子們還是由此記住了有中國新年這麽個節日,印象更深刻的則是老師給學生發的紅包,雖然包內隻不過兩美元,孩子們卻了解了中國式的過年風俗。我女兒就是因為春節聯歡會的紅包而喜歡上了中文學校,中國新年也成了她期盼的節日之一,因為她可以從老師親友長輩處得到若幹紅包,雖然每包最高額不許超過十美元,但湊起來也能掙出一年的零花錢。她還認為就從這點來說,中國節日比光送禮不給錢的美國節更實惠。沒想到家長們傳揚中華文化的苦心,最終還得落入美國式拜金主義的圈套!
端午節原隻是個農曆節氣,是偉大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使其更具民族色彩,但可能是生長在缺少江河的中國北方之故,我以往對這個節日的印象,除了吃粽子外並無其他。還是來到美國之後,竟然發現我們居住的波士頓每年要舉行端午節龍舟賽。這裏的查裏斯河向來是賽艇競舟的好場所,是許多著名國際賽艇項目的比賽地,而端午節的賽龍舟,則在比賽的同時還起了宣傳中華節日文化的作用,每年本地的獲勝隊去參加在紐約舉行的全美龍舟賽,再脫穎而出者則去香港參加國際龍舟賽。本地比賽用的龍舟都是從香港專程運來的,參賽隊有華人也有許多老美,端午節在國外則被更形象地稱為“龍舟節”。我這個以往沒見過河上競舟的老中,也是在美國才第一次親眼看到龍船競渡的熱烈場麵,而我女兒在海外竟能幼年就感受中國端午節氣氛,何不是好事!
在每年五黃六月的一個星期天舉行的龍舟節活動,除了賽舟外,還有中國及亞洲藝術表演、中國民俗工藝品製作、包粽子示範等,組織參與者都是熱心宣傳中華文化的華人義工。每年參加這類活動使我們家長孩子都受益非淺,我是在美國的這些中華佳節活動中,才學會疊紙粽子、編中國結等民俗工藝技巧的,這後來成為我在中文學校教工藝課的拿手好戲,我的女兒學這些比我還快,她還曾隨舞蹈班一起在龍舟節慶典中登台表演中國民族舞。我敢說女兒會對龍舟節留下深刻記憶,她也知道了屈原與龍舟粽子來曆的故事。她不會忘記的另一點,就是快到端午節時會催我包粽子。說來慚愧,在中國時,對粽子我是愛吃不愛做,因此到末了也沒學會包粽這門技術。來美國後,為了讓女兒感受中華節日氣氛,每逢佳節除了盡可能帶孩子參加有關慶祝活動外,在家裏也得想法營造節日環境,不過中國節日真不如西洋節日有那麽多特色裝飾,唯一具代表性的就是其不同節日吃不同食品的飲食文化。逢年過節我們也就得做些年節食品,教育孩子不忘中國之本,正月初一是餃子年糕,十五是元宵,端午當然是粽子。別的我還都能對付,粽子卻總包不象樣,但我還是很認真,每到農曆五月初就準備粽葉糯米紅棗豆沙,我包的真粽子樣子比我疊的紙粽子難看得多,不過味道還挺不錯,沒想到女兒還真吃上了癮。
年節食品也不是每樣都能自己做的,例如中秋節的月餅大概就非得專業糕點師製造,我反正是這輩子沒打算學會做月餅,過節時買些讓女兒嚐嚐味道也就罷了。難得幸運的是我認識了一位會做月餅的越南華僑老人,便帶了女兒去觀看他做月餅。不僅我和女兒都了解了做月餅的全過程,老人還介紹了不少越南華僑過節習俗,事後我曾寫過一篇有趣的報導。 但可惜我女兒對月餅並不如粽子感興趣,可能是因為我不會做的緣故,孩子有時總覺得家長做的東西比買的還好吃。見識了月餅製作之後,我覺得如果有朝一日需要我來做月餅,可能也沒什麽難的啦!
中秋節本是最有詩情畫意的節日,也是最具家庭親情之節。但由於海外的中華節日都趨於公眾化,這個節日的慶祝方式多少有些走樣。例如波士頓的中國城每年都要舉辦“中秋慶典”,由於此節又被稱為“八月節”,為怕不諳陰曆的老外們混淆,幹脆把慶典日也移到公曆八月中旬的一個星期日了。因此有些華人對此類慶祝形式不以為然,認為把秋涼時節賞月團圓的人情節變成了炎夏嘈雜的廟會。不過由此地一些老僑團組織的中秋慶祝活動已有二十多年曆史,已被美國社會接受為一項常規中國節日活動。許多美國人到時會拉家攜口遠程前來,集會上有中國藝術表演,也有出售各種具中國式特色的商品與飲食的攤位,許多華人社團機構也趁機宣傳造勢。這總算是對中華文化與節日風俗起了宣傳作用吧。我是因工作需要每年要采訪這些活動,每次都帶著女兒,她也曾參加過中國城慶中秋的文藝演出,還曾現場作畫得了中秋兒童繪畫比賽獎。不過為了讓她對真正的中秋節有所認識,到了陰曆八月十五,我們還得為她補次賞月的課,尤其是家裏有了台天文望遠鏡後,她會帶著中國神話中聽來的神秘去找月中嫦俄與玉兔。但我相信連登月宇航員都會見過的女兒,早對寒冷月球是何景象一清二楚,尋找神話隻不過是不願掃我們家長的興。
近年來一些新移民和留學生的團體,會在陰曆中秋時節舉行以“懷念祖國,人月團圓”為主題的聯歡演出,這更符合節日意境,對我們流落海外的華人來說,是帶有情感又能共渡佳節的機會,不過對在美國生長的孩子來說,讓他們坐兩個小時聽中文唱歌中國民樂卻有點耐不住。因而如果想讓中華文化在海外也能世代相傳,其形式一定得能讓少年兒童們喜聞樂見才行。這也是致力在海外推廣中華傳薪,並對後代進行雙文化教育的炎黃子孫們應該考慮的課題。
順便一提的是,我曾輔導中文學校學生製作了題為《中華名賢》與《中華佳節》的兩塊壁報,在美東中文學校年會命題壁報比賽中分獲一,二等獎。這類壁報、繪畫等競賽,是促使孩子們了解中華文化藝術的好方法,中文學校的學生們通過親自製作,學到了曆史文化知識和工藝美術技能,而成果展出之後又向更多的人宣傳了中華文化。
熔爐拚盤多元化
其他的中國農曆節慶,如清明、重陽、臘八等,則不太適合舉辦公眾慶典,因此外國人知之甚少。不過也有些來美國已經數代的華僑之家,至今仍然保留了舊式的中國禮儀,清明上墳、鬼節燒紙、過年拜灶王爺,連不少國內在文革時已破除的舊風俗依然存在,為長輩做壽或家人的紅白喜事也辦得非常傳統。這也說明中華風俗隻通過家族血脈就可以世代相傳,而不受外界社會的西化幹擾。但海外老華僑由於文化水平和語言的限製,難以與美國社會交融,具有自我封閉傾向,使他們的生在美國卻長在唐人街的後代們,仍然主要受家庭中式教育影響。而今日的新華僑已衝破了這種局限,因此以佳節風俗為代表的中華文化也對美國主流社會起著日益深入的影響。對這許多華人引以為傲的事,美國人如何看呢?
曾有美國同事問我:“你們華人為什麽如此不肯放棄自己的文化傳統?你看我們這些美國白人黑人,其實也都是外來移民的後代,但卻並不是永遠守著歐洲或非洲文化,而是使自己與後代更多地接受美國文化,融化在美國社會裏。”許多華人對此類問題有各自的答案,但美國人卻仍然理解不了。
其實,美國這個移民國家的文化本身就是盤大雜燴,吸收了歐亞非等各種風俗傳統,並進行了適合現代美國國情的改良。若論美洲本土文化,應該算土著印地安人文化,而今誰也不會將其作為美國文化的代表了。來自各大洲的移民們,在這片新大陸上並非放棄了本民族文化,而是將其貢獻到美國這個種族大熔爐中成為主流文化的一部分。關於美國這個多族裔的移民國家到底是個大熔爐還是個大拚盤,許多人各持己見。特別是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少數族裔認為:各族人種在美國隻是形式上會聚在同一空間,而並沒經脫胎換骨的本質改造,所以完全不象不同成分物質在熔爐中成為同一物體的再生過程,隻是象拌沙拉一樣把生菜土豆胡蘿卜等攪在一起,每樣的成分都沒改變。目前這種“沙拉拚盤說”已逐步取代傳統的“熔爐說”被美國社會更多的人所接受。
按照拚盤之說,各少數民族推廣其文化時,並不會改革本質使其完全美國化,然而順從時局的改良還是必要的。如果在推廣外來或少數族裔文化時,過於堅守本族特征,或許較難被其他族裔所接受,人家總是隻把這當一種外國文化看個新鮮而並不容納認同,反而是願意妥協並依照美國標準進行改良的民族的文化能夠逐漸浸入美國社會。也許是中華民族的曆史過於悠久文化過於源遠流長吧,中國文化的固有傳統很難改變,海外華人在傳揚本族文化時,又往往不願撕下中華標簽,反而使一些美國人覺得我們華人總與美國社會格格不入。
實事求是地講,美國在容納多元文化方麵的開明程度是其他國家無法比的,這也使這個國家吸取了世界各國的文化科技精華,因而能在短期內發展成一個強國,美國人的眼界也比較開闊,因為他們不出本土就能了解世界各地風俗文化。在華人們的努力倡導之下,知道中國節日的美國人要比知道土著印地安人節日的多。然而不少地區已經把猶太人的開齋節列為法定假日,可中國的春節名氣雖大,除唐人街店鋪和華人機構外,卻不被地方政府承認有假可放,有些華人中小學生因隨家人過節而未上學還被作曠課論處,以至不得不為爭取休中國年假而抗爭。中華文化要真正融入美國社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我們這些帶著矛盾心理在美國養育子女的家長們,想要讓孩子成為既能繼承保持民族傳統文化語言,又能在美國主流社會運籌維握出人頭第的雙文化人才,也是任重而道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