嘯塵: 美國隨筆:文化“邊緣人”
(2004-04-04 11:04:23)
下一個
美國隨筆:文化“邊緣人”
·嘯 塵·
……
異國的
總不合水土
故鄉的
越看越糊塗
回歸的我
收縮在時光的夾縫裏
像是外星墜落的石柱
耐心傾聽時代變性的歌喉
醉眼忍看潮流迷亂的舞步
禁不住陣陣茫然
一種無所適從的淒苦
……
—— 盧新華:《落伍》
一
在作了要去闖蕩美利堅的決定之後,我正經地修過一門叫做《美國文化》的課。
記得第一次上課時,我們的老師LINDA——那位跨洋過海、不遠萬裏來到我們那座南國小城授業傳道、後來因緣與我私交甚篤的美國姑娘,首先在黑板上給我們畫了一口很漂亮的大鍋。她將一隻手優雅地插在她那條橄欖色的棉布長裙的口袋裏,用另一隻手指著那口她精心塗描出來的鍋說,這就是美國和美國文化的標誌,美國就是一口巨大的MELTING POT——一個文化的熔爐、種族的熔爐。說到這時,她開始用五顏六色的粉筆往那鍋裏填色。她邊塗邊說,所有來到美國的各種族裔,他們所帶來的自身的民族文化,起初就宛若她手中這些繽紛的色彩,可慢慢就會彼此融合起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那種最後讓人再也說不出色彩的色彩,就是美國文化的精髓,美國文化的驕傲,美國文化的追求……LINDA越說越動容,到了後來,她那一雙鏡片後的碧眼,竟讓人看著似有瑩光點點。
我們當年的美國文化課上得很過癮。我們像孩子過家家似地體驗了美國人的婚禮,觀摩美國人如何無聲地喝湯、下館子如何點菜,實習怎樣用刀叉吃飯,了解美國人怎樣約會、找工作、在不同的場合怎樣從容地和陌生人搭訕,什麽是美國人聽來得體的笑話,也懂得了美國人忒注重個人隱私很忌諱人問年齡和婚姻及財務狀況等等很多的細節。有一天在課堂裏聽著BETTE MIDLER在錄音機裏以哲人的智慧唱著深情的“ROSE”,我忽然有一種我自認是象我聽一些中文歌子時所擁有的那種直入心扉的感動,我就非常天真地微笑了起來。再看到美國版圖的時候,我敲在上麵的指音,就有了一點從容和鎮定的意思:我會是有備而去的。
我是在早春的梅雨晦暝裏踏上去國離家、浪跡天涯的不歸路的。那是中國南方最讓人感傷和情緒低落的季節。LINDA在去西雙版納前趕來與我道別,執意要送給我一隻真皮的手袋。見我推辭,她就開始說,你到美國總是要用的,不然讓人看著怪怪的;她接著又說,到了美國,千萬要注意在穿裙子時不可穿那種這邊滿大街中國女人穿的那種不過膝蓋的半截子尼龍絲襪;中國女人穿那麽透明的裙子卻不穿襯裙,在美國是非常有傷風化的事——雖然比基尼是很平常的東西……。我至今仍清楚地記得她站在我家樓下急急地說著那些細碎的事情時那一臉難掩的憂慮。
如今在美國已經住了好久了。而那種所謂的“久”的感覺,實則是隨著對新大陸的好奇心的消失和對所有曾經不習慣的習慣,心理上和思想上生出的一份揮之不去的頗有倦意的情緒。在這些年的放洋生涯裏,我走遍了美國的東、南、西、北、中,許多生命中精美的收藏,一一寫進了北美各處或謂旖旎、或稱雄奇的風光;在這一路的風景裏,結交過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經曆了生離死別世事滄桑,偶然想起當年修學《美國文化》的情形,再憶及LINDA為我們用心描畫的那口鍋,竟總不禁讓人心生恍若隔世的慨歎。因為我已經看到,並且明白,在這口看似美麗的鍋裏,有很多的斑斕色彩是永遠不能夠、或者也是彼此不希望相互融合的。
二
後來的美國經驗,讓我再想起LINDA的《美國文化》課時,就拒絕不掉腦子裏一個非常有趣的比喻:如果把美國比擬成深不可測的汪洋,那我和我的同學們在LINDA那兒接觸到的所謂“美國文化”,就僅僅是從那汪洋裏舀出的一瓢水。當然從那瓢水裏,我們可以嚐出那汪洋的些許鹹味兒,可以看到它折射出的幾縷陽光。然而,假如你不曾來到美國,沒有在美國認真地生活過,你就永遠不可能做成一尾對那汪洋的潮汐波瀾、炎涼冷暖由心感身受進而知之甚深的魚。
初到美國的不少人,經由各自的途徑,大抵上是都喝過一、兩瓢海水的,所以在還沒有變魚之前,常會頗為迫切地有那種一廂情願的對“融入”的要求,“我就是不喜歡跟中國人在一起”的言語行為,不時宛若時尚,流行在耳邊眼前。
雖說我是一個凡事隨意隨緣的人,但在麵對“主流”的當初,我雖沒有刻意,卻也在為人行事時心存過一種著意。也許是LINDA在我行前所表現出的那種忡忡的神色和急急的言語在我的潛意識形成了一種壓力,我的“融入”之旅便是從非常細小的地方開始的。比如我很仔細地學習過著裝的配色,那是因為我很在意耳邊飄過的諸如“中國女人亂穿”的那類評語;雖然很不習慣,但我也總不忘提醒自己吃食的時候不要開口說話,因為我知道有教養的美國人都不認同那樣的舉止;對頭發的清潔、衣衫的每日一換、說話時音量的控製等等細枝末節的事情,我都不敢掉以輕心。我不屬於那種把“融入”當口頭禪的人,但是我是用心的,那種用心開始是因著一種入鄉隨俗的初衷,後來卻是為了一種認真的對那種“融入”的追求。
我有一陣很忙。我發現自己開始喜歡一切洋派的花樣,對美國的每一個節日都饒有興趣,每周都會到查經班裏聽人注解各自的宗教觀,認真地問很多有關聖經的來龍去脈的問題,而好萊塢的暴力和輕浮同時看在我眼裏卻也有一種別樣文章的風流。我那時會常戴著耳機在辦公室裏如癡如醉地隨著POP歌星唱唱叫叫,總得等到有人來敲門抱怨才會意猶未盡地收聲;在周末裏最高興的事就是跟著老美同學到酒吧裏跳舞胡鬧;雖然徒有冒險的心願而沒有越軌的膽量,卻特別願意聽“前衛”的朋友們向我講述他們跟著他們的老美朋友嚐試大麻、結交同性戀朋友等等的那些“亂得一塌糊塗”的經曆;而嫁了白人的女友們在電話告訴我的她們玩的所有新鮮玩意兒,比如滑雪、打獵、露營、SAILING、享受BED&BREAKFAST等等,都讓我欣賞不已,躍躍欲試。
而就在這時我遇到了燕。我待她有如待一個大姐的那種相依的情感,很多的時候我是願意聽從她的。大概那時她看著我對“融入”的追求所持的那份苦心總不禁有一種憐惜,她就向我提到了“邊緣人”這個意味深長的概念。
她告訴我說,不管你如何努力,你永遠也不可能變成“他們”——她當然是指所謂“主流”的白人社會。“更可悲的是,你還會發現到頭來你什麽都不是,你會連中國那邊也回不去了。幾十年下來,你就成了‘邊緣人’。你沒有根,靈魂也沒有家園。NOTHING。”燕解釋說,這一切,都是她那位在美國生活了大半輩子的姑媽在她來到美國的第一個晚上就給她打的預防針。她在美國一路走來,對姑媽的悲哀如今是感同身受,已有了一種“心死”的放棄。聽她的口氣,她的美國生活好像成了多少帶點破罐子破摔色彩的、很有點悲觀無奈的自我放逐。
我當時聽了自有些許的心驚,但是我還是以一種在燕麵前我常要顯出的那種凡事總是有些無所謂的樣子,笑了說:“‘邊緣人’說不定也可以做出滋味的呢。”燕竟有些不快。她是這麽向我傳達她的不快的:“那你就走著瞧吧!”
於是我就走著瞧著過來了這麽些年。我發現其實LINDA和燕都是沒有錯的,她們說的不過都是一個關於願望的話題。如果把那個願望比喻成一把扇子,她們在向我展示她們手中的扇子時,有意無意地都犯了一個錯誤,那就是都沒有讓我看看那扇子的兩麵。
我如今已經明白,從文化的角度來講,我曾經非常在意的種種細節其實都是最為淺表皮毛的東西。如果沒有它們,“融入”無從談起,但是將它們做得再完美也是不能保證你的“融入”會成功的。就是如此簡單。
三
如果將在文化上“融入”的過程畫成一條以來美國的時間為橫座標、“融入”的熱情和程度為縱座標的曲線的話,不難看出,我們很多人的那條曲線的走向會是在初始的短期內開高走高,驟然攀升。可到了一定的高度後,仿佛就會有一個阻礙點,從此曲線就開始趨於平穩,甚至還會回落走低。
從文化的意義上講,應當說美國是一個相當開放的民族,對異族文化的衝擊和挑戰,還是有一種“兵來將擋”的從容自信的。那是因為他們的經濟實力和那種實力帶給他們的霸主地位理所當然地使他們有一種很功利的、近似於“財大氣粗”的牛氣,無可厚非。所以我在文化上的“融入”之旅中所體會到的挫折感,在很大的程度上是來自於我自己的內心世界。
我在忙活中度過晨昏輪轉、寒暑更迭的流浪歲月。不知什麽時候開始,心裏竟有了一種疲塌的情狀。我隱隱約約感覺到在哪裏有一個斷層,使我無法在“融入”的旅途上走得更遠,切入得更深。與此同時,我的那些“前衛”的女友那裏,開始不時傳出對著“百孔千瘡”的現狀“欲說還休”的啜泣;而那些家有兒女初長成的朋友們,則在自己都沒有緩過勁兒來的境況下,與子女之間的文化衝突的亂仗已開始在家裏拉開了序幕。
而也正在這時,我意識到自己開始對我曾一度以“無暇顧及”為由擱置一邊的中國文化忽然有了一種倦鳥思歸的情感。記得有一天當我翻開那本我總是帶在身邊、但卻久已不曾翻閱的《徐誌摩詩集》。看到扉頁上女友當年為了誌摩的重新時髦而題贈予我的話:“請放在你的書兜裏——這本曾被遺忘的詩集”,我很久很久都沒有移開我落在那贈言上的目光。而到了這時,到了我要重新麵對中國文化的當口,我又麵臨了如何給自己定位的問題。我開始體會到燕當年所說的那般“什麽也不是”的困惑和尷尬。
就在這期間,我應邀參加了一個美國女友的家庭BABY SHOWER。那是一個非常溫馨感人的、脂粉氣十足的小型聚會,到場的隻有我和一個法國姑娘是外國生長的背景。女人們在一種起說說笑笑、吃吃喝喝、展示禮物時,一切都是平實的場景,我沒有一點點隔閡的感覺。可後來到了玩遊戲的時候,我和那位法國姑娘就開始老要聽到別人道歉的客氣。因為她們起初準備的時候,就沒有想到有文化的不同,所以她們所設計的很多遊戲都是與她們從小唱的兒歌、念的童謠、玩的芭比娃娃、看的卡通片緊密相連的。看著她們在那兒帶著一種懷舊的感動又唱又笑,我和那位法國姑娘一樣,卻隻有一種戲外人的不盡投入的沉默。當然後來的一些遊戲我們也有接得上的,比如排一些歌星的名字,一些州的風情、汽車的品牌等等。
就在這時,我第一次清晰無疑地看出了我的文化斷層出在了哪裏,我的阻礙點又生自何處。
文化其實是一種深浸體膚毛孔的東西。就是沒有人為的障礙,要將與生俱來先入了我們的毛孔並已為主的故國文化洗淨重來,不是癡人說夢,也是緣木求魚。而那種深浸我們毛孔的母國文化和價值觀的難以洗刷和我們在被反差強烈的異族文化的斑斕色彩迷惑後,想以洗盡本色,添描重彩鉛華來達到“融入”目的的掙紮,往往就是“邊緣人”難以逾越的路障。
我終於明白,其實文化隻有不同,卻沒有高下。而不同的文化正是因其各有長短而生其利其弊,其實色彩紛呈、五花八門。有你有我,那才是美國文化的內容、美國文化的現實、美國文化的優勢。
我那條表述“融入”狀態的曲線,從此開始描繪出一種大釋其然後心平氣和的狀態。
人總是要在認識到了必然之後,方能擁有自由。
我記得有一個美國朋友在聽說我是來自一個盛產芒果的地方時,很興奮地向我講了他聽到過的一個關於天堂的描述:天堂就是一個你可以完全放鬆地泡在一池溫度永遠相宜的春水裏、手裏捧著香甜的芒果品嚐的地方。
直麵了美國的真實,對於“人間天堂”的神話,我已經沒有了激情和迷信。然而,在對於文化“邊緣人”循序漸進的認同過程中,我會時常想起那個老美朋友講過的關於天堂的幽默比方。我想,我的靈魂和精神家園在絕大的程度上就是深沁我體膚毛孔、主導我的基本價值體係的中國文化。因為種種的誤解,我嚐試過疏離它、擺脫它,但終是不能。我如今看到的中國文化精華的部份,於我恰似一池溫度永遠相宜的春水。重新回歸於它並浸泡其中,便使我有種心安舒適、有信有靠的感覺。而正是因為有了那種歸屬感,再麵對姹紫嫣紅、五味雜陳的美國文化,就宛若有了在“天堂”裏捧食芒果的愉悅心情。而在那捧食過程中,剝皮、去核的動作也開始做得從容優美,方寸不亂了。
從文化的意義上講,作為“邊緣人”,我覺得我是幸運和富足的。我獨特的生活體驗和多彩的心路曆程,是分隔於中美兩國境內的兩個中西主流社會中的人們所不可企及的、專屬於我的一份財富。隻要我學會珍視它,善用它,我就會是一個超然而快樂的行者。
是的,在精神世界的層麵上,那個留在太平洋雲水那端的大“國”小“家”是離我越來越遠、越來越難以回歸了。那種不舍放棄而又必將並且終將放棄的痛,總是追隨在心頭。然而我明白,去國離家是我自己的選擇。正如對我生命中所有其它事情的選擇、取舍一樣,我必須對這個選擇了流浪的決定付出我應付的代價。
所以我知道:我沒有可能再奢望能與那些把一生留在了那片我稱之為祖國的土地上的人們分享那裏的一切,包括歡樂和痛苦,歸屬和擁有;而且我更明白,開弓就沒有回頭箭,我在流浪之途中經曆過的心靈、思維、習慣上的所有改變,都已經使我絕不可能對故國作出那種完璧似的回歸。所以為了心靈的無羈,我隻能放棄那種對不可能的追求。我別無選擇。
而這些,正是當我從美國回到中國,再次站在我當年和LINDA擁別的樓前,在久久的沉默之後,給自己這些年的從故鄉到異鄉、從異鄉到異鄉、而後變異鄉為故鄉的心靈之旅打上的一個簡潔的逗號。
距離當年的道別很多年以後,當我和LINDA在一個美國西南部典型的沙漠帶的夏天裏,坐在SANTA FE街邊的樹蔭下喝著檸檬茶,看廣場上的印第安藝人在那裏手舞足蹈。聽著他們用我們不懂的語言歇斯底裏地吼唱一段段如泣的歌謠,我忽然向LINDA提起了我生命中的第一節美國文化課。我告訴她,我終於明白了她曾經是那麽用心地在給我們講著她心中的一個美麗的夢想,那真是一種寫滿了善良願望的夢想。LINDA伸過手來,握了握我那隻因為拿了很長時間冰茶而變得很涼的手,很輕地說了一句:“FORGIVE ME。”
我記得我笑了起來,那是一種釋懷的笑。在那個時刻,我當然還想起了我的朋友燕。我非常希望告訴她:我們在美國遊走於“邊緣”的日子,真地是可以過出心平氣和的滋味的。
□ 寄自美國矽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