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爸爸拿的是教授級的工資,靠著他一個人的收入,養六個孩子,還要給爸爸的老家資助,媽媽要如何勤儉才能持家,可想而知。不久前回國探親,和弟弟說起媽媽一生的辛勞,弟弟告訴我,有一天他和媽媽外出,看見那些正在鋪水泥的築路工人,媽媽觸景生情,感慨道:“兒啊,媽什麽都做過喲!” 是啊,為了貼補家用,媽媽做過幾乎所有工種。從我記事起,我就沒見媽媽歇過一天。若不是因為我小時候在托兒所裏哭得厲害而患了耳疾,導致媽媽不得不辭工回家照顧我,媽媽怎麽說也會是一個教師或圖書館員,她的生活也會是另一個樣子。我這個使媽媽失去了正式職工待遇而給她留下終身遺憾的女兒,在母親好不容易將我養大,剛剛開始生活自立的時候,卻嫁到了國外,在她晚年不能在她跟前盡孝,是我最大的遺憾。我想,媽媽這一輩子,也許隻有那短短的十來年是最最快樂享受的。我這裏所說的快樂享受,指的是綜合體力上,精神上和經濟上的,指的是她不再要為兒女操勞了。那年,我們兄弟姐妹都大學畢業有了工作,全家的經濟狀況從同時負擔四,五個孩子上大學(四個孩子在恢複高考的頭兩年陸續考上大學,小兒子兩年後也上了),變成每個人都有了工資,爸爸媽媽的眼神和言語裏充滿了自豪和安慰。
生性開朗活潑的媽媽,在結婚三十多年之後,終於有了一點真正屬於她自己的時間。她開始參與社區老年團體組織的活動,每天一大早,身穿運動服,腳蹬健身鞋的她,再佩上那把花劍,精神抖擻,步行十多分鍾,來到附近的少年宮,和同伴們一起,打太極拳,舞太極劍,扭秧歌,跳扇舞,等等,重溫年輕時的樂趣,同時也得以鍛煉身體,更由此結識了不少朋友。爸爸退休以後,也加入了老年活動的行列,和媽媽一起,參加過無數老年團體活動,什麽節假日表演啦,老年健身萬米行啦,登山啦,以及各式各樣的比賽,等等。老年團體經常組織各種各樣的球賽,大部分是比較溫和的門球,地質球和氣排球。媽媽自幼喜歡跟男孩子們一起玩遊戲,打球,曾經是學校籃球隊的主力,幾十年後,仍活力不減當年,她的體育天賦,也在這個時候得以充分展現。媽媽從不服老,做什麽是都特有自信。在氣排球隊裏,那些比她年輕十多歲的同伴們都在為這個“老大姐”能不能打而擔心,而媽媽僅僅在場上打了幾個球,就被教練指定為主力和隊長,同伴們服了,“老大姐,你真行啊!” 回到家,媽媽一臉自豪地給我們學呢!
這時候的媽媽,不再被煩瑣的家務纏身,不再要為貼補家用而四處打工,不再要從自己嘴裏省下來給孩子們,不再要為孩子們縫織四季衣褲帽襪。看著兒女們為她買的衣鞋物品,媽媽眼裏閃著淚花,一個勁兒地說“你們用不著給我買東西,我什麽都不缺.....” “媽,您就收下吧。您幾十年勤儉持家,養大我們不容易,現在我們都有了工作,該是您享福的時候了。”
記得我畢業參加工作那年,正流行那首“今天我第一次領到工錢,給媽媽買了一件新襯衫,收下吧,媽媽,請你收下吧,這是我小小的心願........” 歌名叫什麽呀?忘了。而這首歌,卻在我心裏唱了二十多年了,每唱起它,心中充滿感激,眼裏閃著淚花.......去年夏天,我突然有一個非常強烈的欲望,想回去陪陪媽媽。雖然近幾年每年都回去,但都是帶著孩子們一起回的,並沒有多少時間陪著爸爸媽媽,這次我要一個人回去,把全部時間都用來陪媽媽。爸爸過世以後,為避免觸景傷情,媽媽離開了原來的老年團體,搬去跟兒女住了。然而,盡管兒女們都很孝順,也很難安撫她那因失去老伴兒而孤獨寂寞的心靈。媽媽經常獨自坐在屋裏,望著窗外,爸爸的音容笑貌,兒女們離家以後她和爸爸相互照顧,一起參加老年活動的日日夜夜,在她腦子裏過電影一樣,一遍又一遍。我知道,這個時候,媽媽最需要陪伴。
自結婚以來,我伺候老公,照顧孩子,也伺候過公婆,卻沒有為生我養我的父母做過一頓飯!尤其是媽媽,她是我最最應該孝敬的人,我卻沒伺候過她一天。我越想心裏越難過,於是請了一個月的假,回去了。
我陪媽媽散步,一起去買菜,做飯,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想當初,我還年輕,根本不想聽媽媽講那些陳年舊事,嫌她羅嗦,不懂事啊。而現在,我渴望媽媽多講講,百聽不厭,隻怕時間不夠。我陪她去看望多年沒見的好朋友,並給她們拍合影,這些有近半個世紀交情的老太太們,居然是第一次合影!看著照片,媽媽臉上露出甜美的笑容,我的心裏也得到一絲安慰。
和弟弟一起,陪媽媽回到了她生長的地方,給外公外婆上墳燒香,了卻了媽媽的一個心願。因為財力和孩子多的原因,這是媽媽離開家鄉半個世紀多以後,第一次回娘家。那老屋,那屋旁的小竹林,和那屋前的小河,還有媽媽當年爬過的那座山,都還是當年的樣子,隻是周圍多了幾幢現代建築,房前屋後多了幾部摩托車。媽媽帶我們看了她當年住的房間,現在已經不住人了,用來養牛了。
媽媽和她的姐妹們在老屋門前留了個影。
我和姐姐決定讓媽媽到理發店裏洗一次頭,到了店裏,媽媽說什麽也不願坐下,老板娘也幫著勸:“阿姨啊,難得女兒那麽孝順,您就坐下吧。” “對呀,媽,一輩子都是您伺候別人,今天就讓人伺候您一回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