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死之間 眞章乃見

(2006-11-27 02:02:39) 下一個

                       
                                                       2006年 1月13日

           新年伊始, 一條礦難的新聞上了美國幾乎所有報紙的頭版頭條。西佛吉尼亞州薩哥煤礦2日發生爆炸,4日淩晨一度誤傳出12名礦工生還的消息。三個多小時後, 證實他們已經罹難。生死之間, 一日數變, 引發美國媒體上演了一場新聞大戰。而華人自然而然會聯想到中國頻頻發生的礦難, 其間的種種類似的和不類似的故事與現象, 讓我們感歎, 讓我們咀嚼。        
            其一, 此次礦難, 最令人動容的, 是礦工們在訣別之際, 所留下的幾張便條中都大同小異地寫著, 他們沒有受苦,他們隻是要到另一邊去睡覺了。他們將死亡當作一次長眠,把永訣視為一次遠行。如此從容,如此平靜, 使生者得當最大的籍慰。聯想到中國湖南省漣源市七一煤礦發生16名礦工遇難事故時, 礦工聶清文臨終前寫下的是給他母親和朋友的欠條。中美礦工用不同的語言, 留下內容不同的話語, 但在生死之際, 同樣體現出一種對生者的責任和感情。正是這些普通人的行為, 將一次悲劇升華成一次人性的英雄禮讚。 生死之間, 人性的真章乃見。
           其二, 從美國的礦難, 成為頭條新聞就可以看出, 美國的礦難十分罕見。而在中國, 類似規模的災難已經使媒體和讀者麻木。中美是世界上位居前兩名的產煤大國, 但礦難的發生率卻有極大的區別。根據中國國家安全生產督管理總局的數據,2005年中國發生煤礦事故近3千起,死亡人數達到5千4百多人, 占全球的80%。中國每年生產百萬噸煤的礦工死亡人數是美國的一百多倍,南非的三十倍,比印度高出十多倍     
           中美兩相比較, 首先在技術手段和勞動生產率上有差距。如美國煤礦已經大量采用遙控的連續采煤機和自動運輸帶, 危險性大為降低。而大量的中國中小煤礦, 還是采用千百年來的鎬和鏟挖煤的原始技術。其次在監管上有差距。在20世紀初, 美國的煤礦事故也曾居高不下, 1907年一年就死了3242人, 從那時起, 美國開始重視安全生產, 尤其是隨著1968年《聯邦煤礦山安全與健康法》的製定, 礦山安全與健康局的建立, 使美國煤炭行業事故發生率大幅度降低, 在1993-2000年8年間, 甚至未發生一起死亡3人以上的事故。
            中美在技術安全監管上當然存在差距。然而, 中國最嚴重的問題出並非出在技術與監管的水平上。奪去中國那些可憐的礦工生命的,不僅是冒著瓦斯的礦井,而且還有比煤更黑的“官商勾結”的黑手。有關官員因利益驅使,對安全問題監管不力,成為了中國產生“血煤”的最重要原因。如果不采取堅決手段加以遏製,聽任礦難背後的這種“裙帶資本主義”的蔓延,會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它將會吞噬二十年發展的成果。礦工的生死之間, 其實真實地暴露了中國社會的深層矛盾與問題。對此, 我們已經在本欄目“礦難不減 國難不遠”一文中探討過。
             其三, 在礦工的生死消息的新聞大戰中, 各種媒體的表現也一見真章。當12名礦工遇難的消息傳來時,已經是美東時間淩晨3點。幾乎所有在美東出版的主流媒體,包括大名鼎鼎的《紐約時報》,《今日美國報》, 都在頭版頭條赫然登出礦工生還的消息。
             而一些中文媒體,包括其美東版,都正確而詳盡地地報道出礦工遇難的消息。這說明,少數族裔媒體,在新聞敬業與專業方麵,並不落人後, 華人媒體有著主流媒體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報道自己母國新聞,華人社區新聞時是如此,在報道美國新聞, 國際新聞時, 也有自己獨到的視角和專業的精神。
        這些, 就是這起礦難中, 礦工們生死之間所留給最真實故事, 和所引起的有價值的思考。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