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華人遺骨:哭泣的曆史

(2006-11-27 01:59:16) 下一個


            2006年 4月28日



           去年6月,洛杉磯大都會交通局(MTA)在修建輕軌鐵路過程中,在一個公墓附近發現上百具遺骨,周圍並發現有華人遺物多達3000多件。然而,因野蠻操作(用大型挖土機挖),處理不當(擬用大箱子將遺骨統統裝進去),不尊重華人文化,如處理亂葬崗般的行為引發了華人社團的強烈不滿。經《僑報》等華人媒體連續和大篇幅的報道,引起主流社會和主流媒體的關注。洛縣縣政委員會已經下令調查此事,《洛杉磯時報》在3月15日刊登長篇文章加以報道。近來遺骨事件又有新發現。3月30日,墓園旁的洛杉磯縣政府所屬的建築物旁,發現刻有中文名字的華裔墓碑被用作路基。
              華人遺骨事件應還有下文。根據羅省中華會館一份保存了80多年的檔案,證明在1923年以前,大約902名華人被埋葬在目前長青公墓以東地區,說明還有更多的華人遺骨尚散落在此地。
              洛杉磯大都會交通局在處理華人遺骨過程中,簡單粗暴,不光侵犯了華人崇敬先人的傳統,並有違法之嫌(見3月31日《僑報》)。然而,我們的追究應不停留在此,這一事件還應有更深刻的曆史和現實涵義。
             從1848年起,因淘金熱和修築鐵路,大量華工開始進入美國,為西部開發作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1852年,當時的加州州長麥道格曾稱讚華人是加州新近接納的“最有價值的移民”。但由於種族主義的抬頭和加州經濟不景氣,導致“土人爭食”,“漸生妒爭”(黃遵憲語),華人很快淪為被歧視,乃至被攻擊,被排斥的對象。1882年,美國通過了曆史上第一個歧視和排斥特定民族的《排華法案》 (Chinese Exclusion Act of 1882)。這一惡法延續了61年,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美中成為盟國後方廢除。這一法案,以及相關的立法嚴格限製華人來美,更有種種今天聽來匪夷所思的規定:華人不得擁有房產,不得入籍,不得與異族通婚,等等。
         而洛杉磯的華人遺骨,正透露出當年華工的不幸: 其一,華工生前多為孤身:此次發掘出來的華人遺骨大多為男性。當年《排華法案》規定,不允許華人妻子及孩子隨同赴美,因此他們死在美國時,一般沒有後人。
         其二,華工死後也入土不安:挖出華人遺骨的工地就位於洛杉磯東郊的“長青公墓”附近。但當時華工死後不允許被埋在公墓裏麵,而隻能葬在公墓外的野地中。而墓碑被用作路基,更顯示社會對華人先人的不敬。
         遺骨如泣,墓碑如訴,提醒華人應抓住這一時機,向主流社會爭取應有權益,維護華人的尊嚴: 
         第一,應促成大都會交通局向華人公開賠禮道歉,並祭奠和妥善安置華人先人遺骨;
         第二,促成在華工血汗灑落最多的地方,如加州的舊金山和洛杉磯,正式紀念華人對美國的巨大貢獻,如建造大型的華工紀念碑,紀念館等,尤其是應將此次發掘出來的大量華人遺物妥為保存。 
         第三,應促成美國政府就當年的《排華法案》向華人作正式的道歉,並以某種方式作出補償。
         應該指出的是,這些要求並非過分和無先例:
         其一,美國在二戰時期,將12萬交戰國日本的僑民和日裔美人關進集中營。戰後,經日裔的抗爭,美國政府對此作出反省。1988年,國會向日裔正式道歉,並且向每個幸存者補償2萬美元。
         其二,在與美國相鄰的加拿大,4月4日,加拿大總理哈珀所領導的保守黨新政府,在其公布的施政報告中宣布,將就“人頭稅”和排華法案問題向華人社區正式道歉,並將與華人團體商量具體方式。類似於美國,早期赴加華人為修築太平洋鐵路,汗灑加拿大東西,但在1885年鐵路竣工後,加政府過河拆橋,通過《華人入境條例》,對華人征收50到500加元的人頭稅。加拿大現政府終於改變了長期以來對此“不道歉,不賠償”的立場,這並非是突然的良心發現,而是加拿大華人團體長期抗爭的結果。
         其三,3月24日,在內華達州,一座為了紀念當年修建鐵路的中國勞工博物館正式破土動工。內州州長Kenny Guinn在開工儀式上大力讚揚了當年中國勞工對建設西部的曆史成就。
         日裔能,華人為何不能?加拿大能,美國為何不能?內華達州能,加州為何不能?
         曾於1882年起,當任清政府駐舊金山總領事的黃遵憲,目睹為美國西部開發作出巨大貢獻的華工,竟然淪落到如此非人慘境,發出了悲憤的呼聲:“嗚呼民何辜,值此國運剝。軒瑣五千年,到今國極弱。鬼蜮實難測,魑魅乃不若。若謂人非人,竟作異類虐。茫茫六合內,何處是可托?”(《逐客篇》)
         黃遵憲在當年“國極弱” 的時代,為改善華工的待遇奔走呼號。作為後來者,華人今天更應發出自己的聲音,讓遺骨入土為安,撫平先人的苦痛和悲憤,也為今人與後代創造一個更有尊嚴,更有平等和安全感的生活環境,不再有“茫茫六合內,何處是可托”的歎息。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