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如何品嚐葡萄酒及葡萄酒小知識 ![]() 1、開瓶 把瓶口的鉛封用鋒利的小刀旋開後,要用幹淨而柔軟的布把瓶口擦幹淨,以免髒東西混進斟出來的酒裏。 2、換瓶 白酒不用換瓶,但陳年紅酒有換瓶的必要,因為紅酒在貯存的過程中,會產生沉澱物,它們對氣味沒有影響,但會令酒色混濁,口感不快。把酒盡量慢地倒進水晶瓶裏,剩下有沉澱的部分不要。 3、呼吸 換瓶後讓紅酒在空氣中呆一會,白酒就不用這一步驟。經過呼吸的紅酒,略顯粗糙的部分會更柔和,增進了平衡度,口感受更佳,約不可忽略,一般放15-30分鍾即可。 4、溫度 飲白酒的最佳溫度是10度,在這個溫度酒的複雜口感與力度才能達到頂峰。一般人的病是把它冰的過冷,如果在5度以下,酒質明顯會次一級。紅酒的最佳溫度是16-20度,如果溫度太高,酒質會流入平麵,欠缺深度,結構也較渙散,香味或者散失不集中。 在一般餐宴場合點葡萄酒,侍者把酒送上來時,應大聲讀出酒的年份和品名。點酒的人要清楚的檢視瓶子上的商標招紙,看有沒有上錯。檢驗無誤後侍者在桌前開封,把拔出來的水鬆塞給點酒者,你用兩指用力捏一捏瓶塞,如果較濕,表示儲存方法正確。倘若幹涸不堪的話,用味覺嚐試時就要謹慎了。 檢視完瓶塞,侍者會給點酒人士斟上大約1/5杯的酒,這是檢驗來酒是否合格的最重要一關。比較考究的試法,是先輕輕嗅一嗅,然後把酒蕩幾蕩,再嗅,第一感覺與第二感覺均滿意時再用口試。輕輕呷一口,讓酒在口腔裏留一會,看酒有沒有變化。然後再來一口,看酒是不是名符其實。品酒行家強調,品酒時需要一隻長腳玻璃杯,杯身清澈透明,幹幹淨淨,長腳則方便你拿著酒杯輕輕蕩漾,讓杯中美酒慢慢散發醇厚酒香。 做好這些準備功夫後邊可把酒杯貼近鼻子,細聞酒香,並在腦子裏建立香味的圖像:是芬芳的清香,還是含蓄的幽香?是輕盈、怡神、還是濃厚、辛辣強烈?品過香氣,才喝進嘴裏。含一小口在口中回蕩,感受其複雜的味道結構。當完全了解了酒味後,才讓其緩緩流入咽中。 葡萄酒有幾種基本味道,喝酒的人品嚐的就是這些味道以及它們之間的分量結構。基本味道有四個方麵: (1)酒香 就是聞到的香氣。凡酒必有香,隻是一些較為濃鬱,一些較為清淡。酒香取決於釀酒所選用的葡萄品種及質素,至於酒釀發酵方法及所用器皿(如橡膠木桶)也會影響酒香。 (2)酒酸 葡萄酒都有酸味。假如酸味過濃而其他味道過淡,則隻是單調的酸水,不是好酒。欠缺酸味的酒,也不是好酒,隻是含酒精的果汁。而如果酒酸適中,則可令人精神大振。 (3)酒味 所有葡萄酒都是果味,即所謂酒味。有的是葡萄味,有的果味則很奇特,令人想起荔枝、蘋果、西瓜、蜜糖、煙絲、幹葉等。 (4)丹寧酸 與其說丹寧酸是一種味道,不如說它是一種口感。葡萄酒中微澀的感覺就是丹寧酸的作用。如果單寧酸含量過高,則會令口腔產生幹涸不適的感覺,特別是上顎。 以上四個方麵味道組合在一起,就會產生酒質結構的整體風味。 酒質結構 酒質結構有均衡與不均衡之分,均衡的酒,基酸味、香味、丹寧酸含量及酒精濃度配合適中和諧,不均衡就剛好相反。隻有好酒才有均衡的酒質結構,酒質結構是葡萄酒的骨幹,均衡酒質能是普通的“酒精葡萄汁”升華,成為一種能引起飲家興趣,可被玩味、品嚐的真正葡萄酒。 錯綜風味 葡萄酒的品級越高,其酒味就越加錯綜複雜,因此隻有佳釀才能用這個相容詞。葡萄酒的香味及味道層次越多,其酒味的錯綜程度便越高,一般來說,在葡萄豐收季節釀造的酒有最錯綜複雜的味道。 (1)紅酒 紅酒是以黑果皮葡萄釀成的酒,將果實壓碎並把果梗除去之後,把果汁連果核一起放入釀酒槽發酵,果皮的紅色素把果汁染紅,果核裏麵呆澀度的鞣酸葉溶入果汁,入桶陳年,一年或最長兩年過濾裝瓶。 (2)白酒 以淺色果皮的葡萄釀成的酒。將壓碎去梗榨得的汁,視需要的甜澀程度進行發酵,完成後隔渣入桶,陳年後再隔渣過濾裝瓶。 (3)桃紅酒 桃紅酒(ROSE WINE)也有人叫玫瑰紅酒。有幾種不同的做法,有的以紅酒的方式釀,但減少發酵時間甚至不用第二次發酵,有的則省事,用釀好的紅白原酒混合調配而成。所以,不同的桃紅就有著截然不同的風味。 (1)以產地劃分等級 葡萄酒的好環跟產區直接相關,好酒都用其產地來命名。愛飲葡萄酒的人士沒有誰不知道波爾多(BORDEAUX)和布根地(BURGUNDY)的。這是 法國兩個產酒區的地名,堪稱全球最佳釀酒區,也是著名葡萄酒汁的標誌。 基本上,法國葡萄酒分成四種等級。最好的酒在招標紙上標有A.O.C。即使不知道酒的品質如何,這個字樣已經保證它是最好的產地即最真實的原料。 第一級 法定產區酒 Appellation d’Orligine Controlee(A.O.C)。在酒的商標上,隻要是AOC級的法定產區酒,在Appellation和Controlee之間必有一具地名。 第二級 優良產酒區 Vins Delimites de Qualite Supericure(V.D.Q.S) 第三級 地區餐酒 Vins de pays(V.P)。這是限定在法國境內產地釀製的酒,不用標明葡萄種類或收成年份。 第四級 日常餐酒 Vins de Table(V.T)。不用標明產地、葡萄種類和年份。 第三級的V.P在法國人心中並非佳釀,不過,其品質還算優良,味道還醇美。第四級的V.T是普及品,幾個法郎一瓶,法國人隻有在日常生活中極隨意的場合飲用。 (2)以年份劃分等級 即使來自同一片葡萄田,不同年份出品的葡萄酒,酒質也有很大的不同。因為是純果汁酒,葡萄的品質決定了酒質的優劣。每年的春風秋雨,夏雹冬霜,以至果蟲細菌,都會影響果樹的成長及果實的孕育。因此,每年生成的葡萄有著質的分別,是每年的就有著各自的個性。 法國產的葡萄酒,70年代的酒質不及理想,屬於尚可水平。80年代是豐收,除了1984年和1987年較弱外,其餘都是好年份。特別是1989年,波爾多、布根地的紅、白葡萄酒評分都在90分以上。 進入90年代,1990年和1995年都是“黃金年份”。1995年的法國天氣令人非常滿意,這一年的法國酒價位極高,成為酒類珍藏家的新寵兒。 所以,隻有商標上標明產地和年份的酒,才有可能是好酒,否則,隻能是三、四級酒。 裝在瓶裏的葡萄酒像人一樣會成熟和衰老,所以被形容為“活酒”。和白蘭地不同,不是年代越久遠的葡萄酒越好。在不同的條件下,葡萄酒的成長過程有快慢之分。因此,怎樣貯存變成了重要課題。 溫度 很重要。如果超過20度,上等葡萄酒會在10年內到頂峰開始衰老,如果維持在18度以下,上等酒會在10年後進入佳境。成熟的酒喝起來另有一種順滑。如果將一瓶葡萄酒放在30-35度的室溫下,不出三、四個月酒便會衰老,色澤明顯變陳,味道混濁,酒精度增加,令酒味變得平平無奇,即使18-20度,也要保持恒溫,如果不能保持恒溫,酒會很快未老先衰。 濕度 也重要。濕度會影響水瓶塞的狀態,對是否有空氣滲入破壞酒質操生殺大權。酒瓶一定要打橫平放,就是讓酒接觸水鬆讓它不會收縮。但那隻是內部有一端有效,酒會很快變壞。總的來說,低濕度和高溫度都是謀殺美酒的元凶。 亮度 光線會令酒產生變化,遊動的光線危害尤甚,酒最好存放在黑暗的地方。 穩定 酒要穩定地擺放,震動會對其均衡起壞影響。所以法國產的酒在法國喝味道比在中國好,用船運酒比用火車好,皆與震動有關。 氣味 要清新。在帶怪味的地方貯存,其異味會滲透水鬆瓶塞走進酒裏去。 這麽苛刻的條件隻有在地窖才具備。所以一般人不在家裏存放葡萄酒,冰箱裏頂多能放半年,如果你看見有朋友把葡萄酒長期擺在客廳,白天進陽光,晚上開空調,他定是個不懂酒的傻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