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拿歐元,沒有太多計劃,沒有行李,沒有簽證,來到了都柏林.
沒有事前再看看詹姆斯·喬伊斯的任何東西.
電話裏,朋友問我說: 你到了那座橋嗎?
我說: 橋? 什麽橋? 這裏到處都是橋.
朋友說: 你去看了詹姆斯·喬伊斯嗎?
我說: 你要大家都發瘋嗎? 我去了Guinness 啤酒廠.
朋友說: 那你以前看詹姆斯·喬伊斯的書幹什麽?
我說: 我看過嗎? 你去看尤利西斯吧. 我去買吃的了,買很多.
電話裏的朋友走了, 說等以後自己到都柏林看看.
《等待戈多》是一出兩幕劇[1]。第一幕,兩個身份不明的流浪漢戈戈和狄狄(弗拉季米爾和愛斯特拉岡),在黃昏小路旁的枯樹下,等待戈多的到來。他們為消磨時間,語無倫次,東拉西扯地試著講故事、找話題,做著各種無聊的動作。他們錯把前來的主仆二人波卓和幸運兒當作了戈多。直到天快黑時,來了一個小孩,告訴他們戈多今天不來,明天準來。第二幕,次日黃昏,兩人如昨天一樣在等待戈多的到來。不同的是枯樹長出了四、五片葉子,又來的波卓成了瞎子,幸運兒成了啞巴。天黑時,那孩子又捎來口信,說戈多今天不來了,明天準來。他們既不知道戈多是誰,也不知道戈多到底會不會來,就這樣生活在希望渺茫的等待中,時而產生天將降大命於自身的豪邁感,時而因空蕩蕩的前方而沮喪,並且不得不通過各種無聊透頂的遊戲和話語來打發時光;劇終前,他們終於打算離開,卻又都站在原地不動。
- 咱們走吧?
- 咱們不能。
- 為什麽不能?
- 咱們在等待戈多。
- 我問你難道我們沒給係住?
- 係住?
- 係——住。
- 你說“係住”是什麽意思?
- 拴住。
- 拴在誰身上?被誰拴住?
- 拴在你等的那個人身上。(參見王曉華 等待戈多).
表現主義,存在主義,荒誕主義.
主那麽多義.
滿街的人都是戈多, 滿街的人都在等著戈多,滿街的人高興,或不高興, 心裏可能都唱著這樣或那樣的行不得也哥哥…
請你留下,不再遠離
在我的心中,多麽愛你,但原你的心中也有我.但原我也在你心裏.
歌名兒多好, ‘ 你在我心中’…簡單,直接,明白.
誰是戈多戈多又等待了誰.
想著想著,都柏林兩岸的燈火都亮了起來.
我不是都柏林人, 不是.
簡單點.
[1] 塞繆爾·貝克特一九零六年出生於愛爾蘭一個猶太人家庭。貝克特讀中學時即酷愛戲劇,他於一九二七年畢業於都柏林三一學院,因其學業優異, 次年至一九三零年間應聘到巴黎高等師範學院和巴黎大學任教,此間,他結識了僑居巴黎的英國頹廢派作家詹姆斯·喬伊斯,並深受其影響。二戰間,巴黎淪陷,他曾參加過地下抵抗組織。戰爭結束後,他專門從事文學創作。 貝克特從青少年時代即開始寫作,到戰爭結束時,他已有不少詩歌和小說作品問世,一九四八年到一九四九年的小說作品有長篇小說三部曲《莫洛伊》、《馬洛納正在死去》、《無名的人》,這些小說都意在說明,人生是周而複始的艱辛而又虛無的浪遊,是內心的狹小的,而又毫無意思的浪遊。這些小說已經暴露出了他悲觀厭世的人生態度,以及他反現實主義的文學主張。這在他稍後的戲劇創作中表現得更加突出。他於一九四八年創作的《等待戈多》,是其中成就最高,影響最大,最有代表性的荒誕派戲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