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英國樂隊和歌手:The Beatles 12 Albums (ZT)

(2007-04-28 07:12:18) 下一個
披頭士與其所開創的時代一起在世界搖滾愛好者心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記,甚至成為一種信仰延續至今,從標新立異的拖把頭,到Zippo火機,從60年代的利物浦,到世界各地,從當年的時尚,到現在的經典,讓我們重溫那段披頭士帶來的唱片史。
  早期     
1 1963 《Please Please Me》
  "Love love me do,you know I love you"披頭士們正是用這樣一句簡單到被喬治·馬丁笑談為"廉價的像一張5分錢的賀卡"的叫囂開始了他們在自己的藝術人生上狂奔不止的。雖然這之前"披頭士"早已揚名利物浦圈子內外,但這張由經紀人布賴恩·愛潑斯坦四處奮力奔走遊說而得來的唱片合約才真正令樂隊的事業走上正軌。經過布賴恩的一手打造,4個身穿天鵝絨領西裝,頂著拖把頭的小夥子的出現令人們眼前一亮,《Please Please Me》發行一個月就直衝英國排行榜no.1。
2 1963 《With the Beatles》 With the Beatles》
  在《Please Please Me》取得成功後,"披頭士"們又在同年馬不停蹄地錄製了第2張專輯《With the Beatles》以應付鋪天蓋地向英國"北區音樂企業"發來的訂單。這是張和前作水準不相上下的唱片,甚至連年齡最小,看起來似乎從來都"事不關己,高高掛起"的喬治·哈裏森也寫出一首品味不俗的《Don't Bother Me》。由於一年來不停地四處亮相,登台,"披頭士"迅速地成熟起來,已經從隻憑一腔熱血去歌唱的小混混變成了老道的音樂能手,他們知道觀眾們真正要聽些什麽,更知道怎樣令台下的女孩發狂和尖叫。
3 1964 《A Hard Day's Night》
  當"披頭士"用一曲《I Wanna Hold Your Hands》征服美利堅後,布賴恩為了給樂隊樹立更大的名聲,打算讓"披頭士"們出演一部名為《A Hard Day's Night》的電影。不用說,電影的音樂當然是"披頭士"自己來包辦,於是一張和電影同名的歌曲專輯也應運而生。在"披頭士"的曆史上,《A Hard Day's Night》是真正意義上令他們成為神化的一個時期,"披頭狂熱"(Beatlemania)這個詞也傳遍大洋兩岸。然而遺憾的是,也是自此張專輯以後,由於每個人的個性都逐漸彰顯,列農和麥卡特尼不再像以前那樣一起寫歌,雖然直到樂隊走向盡頭那些二人獨立完成的作品下麵仍然按以前的習慣並列署著兩個人共同的名字:Lennon/McCartney 。   
4 1964 《Beatles for Sale》
無休止的巡演,錄音,不停攀升的名氣,讓列農不可抵擋地自我厭棄起來,他這種痛苦的情緒令樂隊的第4張冠軍專輯《Beatles for Sale》聽起來像一次宣泄,這和僅僅5個月前那張快樂又輕鬆的唱片大相徑庭。開場三部曲《No Reply》,《I'm a Loser》,《Baby's in Black》一首比一首聽起來絕望,雖然在世人眼裏"披頭士"們已經功成名就,但列農卻認為自己是一個失敗者。事實上列農這種對自己的反思來自於鮑勃·迪倫的影響,他看起來比以往更加冷靜和憂傷,卻讓世人以為披頭士們耗盡了自己的才華。那麽,未來的日子,他們將何去何從?
中期  
5 1965 《Help!》
  《Help!》作為"披頭士"的第5張專輯,同時也是樂隊第2張自己主演電影《Help!》的原聲碟。此張專輯仍然遺留著些許從《Beatles for Sale》繼承來的疲憊感,但碟內幾首常青的經典曲目如《Yesterday》和《Ticket to Ride》卻不失時機地挽救了大局,讓人們重新認識到"披頭士"的能量。迪倫在音樂上的影響也令"披頭士"進入一個全新的時期,他們不屑於再寫那種外表光鮮,輕而易舉就能打動聽眾的簡易調調,而更多的是做回真正的自己,去反思生命的意義,歌唱失卻的美好。  
6 1965 《Rubber Soul》
  從《Rubber Soul》開始,"披頭士"們的音樂像電影由黑白進入彩色時代一樣變得色彩鮮豔起來,歌詞也有了質的飛躍,顯得更加睿智和寓意深刻。專輯裏收錄的歌曲大多很有分量,列農的《Nowhere Man》和《In My Life》,麥卡特尼的《Michelle》和《I'm Looking Through You》。雖然兩人的風格取向已經日趨迥異,但他們對自己內心的闡釋都不約而同地流露出真誠,讓人聽過後同樣的難以忘懷。其中,吉他手哈裏森還史無前例地把印度西塔琴演奏加進了樂隊的演奏當中,使《Norwegian Wood》聽起來更有意境。  
7 1966 《Revolver》
 《Revolver》經常被認為是"披頭士"們最不同凡響的一張專輯,其聲響變幻多樣,歌詞晦澀複雜,那些作品帶著更多的藝術性,已經不再單單是流行歌曲那麽簡單了。究其原委,大概是和"披頭士"們對LSD及大麻習慣性的依賴分不開的。專輯中的許多歌曲甚至完全是在服藥過量的狀態中錄製完成的。比如最後那首家喻戶曉的《Tomorrow Never Knows》,大麻的藥勁使列農竟然異想天開地要請1000名西藏喇嘛來錄音間齊唱讚美詩。哈裏森的單曲《Taxman》在美國大獲全勝,也確立了樂隊內部在創作上三足鼎立的局勢。
  中後期  
8 1967 《Sg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
  在經過了周而複始人困馬乏的一係列世界巡演,"披頭士"們屢屢在音樂之外的細節上受挫,諸如在菲律賓的時候被查出行李中攜帶大麻而受警察的盤查和刁難,日本的觀眾禮貌到讓演出現場的他們感到尷尬,甚至有右翼學生團體揚言要殺掉這些帶著腐蝕西方思想的"披頭士"。再加上其時列農在一次采訪中被定性為"反基督"的過激言論致使全世界範圍的基督教徒焚燒他們的唱片,電台禁播歌曲,他們感到一股無可名狀的疲倦,隨後做出一項決定:從此不再參加任何公開的演出活動。隨後在經過短暫的分離後,"披頭士"重新聚首,錄製出這張他們號稱以後隻做錄音室歌手後的第一張唱片。它的出世為整個流行音樂樹起了一麵成功的旗幟,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銳意進取的音樂家。  
9 1967 《Magical Mystery Tour》
  《Magical Mystery Tour》也是一張跟電影沾邊的唱片。由於經紀人愛潑斯坦的去世,接手樂隊事務大權的麥卡特尼策劃出這樣一部出力不討好被同事們稱為"雜亂無章,支離破碎"的電影出來。這部同名電影的失敗並不能絲毫遮掩專輯的藝術成就,事實上這張唱片光芒四射,有如《Sgt. Pepper's》的續集那樣精彩。收錄其中的《Penny Lane》、《Strawberry Fields Forever》、《All You Need Is Love》《Hello Goodbye》都是人們深感熟稔的偉大作品,《Magical Mystery Tour》成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披頭士"傑作。  
10 1968 《White Album》
  《White Album》裏麵大部分歌曲都是"披頭士"在印度北部山區的裏什喀什探求"真理"時寫就的。有一個說法是,在他們所有的專輯中,是一張比一張出色,這套雙張概念性白專輯的發行再一次驗證了這個不容爭辯的事實,裏麵收錄的30歌曲讓人們不再懷疑:列農和麥卡特尼是自舒伯特以來最偉大的流行音樂作曲家。然而藝術上的登峰造極,並不能阻止樂隊內部日益惡化的關係,再加上小野洋子介入了樂隊的內部事務從而令其他成員反感,"披頭士"再也不像以前那樣親密無間地排練並合奏了,往往是錄誰寫的歌曲,誰就要自己負責,其他人隻是負責伴奏而已。這種團隊精神的瓦解也為日後樂隊的分道揚鑣埋下了伏筆。
  末期  
11 1969 《Abbey Road》
  由於唱片公司的財產糾紛以及和"披頭士"的合約矛盾,《Abbey Road》竟成了披頭士們最後一張聚首在一起完成的作品。那個時候,樂隊間的矛盾眾所周知,可能是出於對這支偉大團體的惋惜--因為這很可能成為絕響,以後再想聽什麽"披頭士"的出產可不太容易--《Abbey Road》竟然異常的暢銷。說它是他們最棒的音樂,這還具有爭議性,但無疑緊密的架構和完整的概念使《Abbey Road》看起來是那麽的完美無缺。列農(《Come Together》)和麥卡特尼(《Maxwell's Silver Hammer》)的作品就不用多說,在最後的日子裏,連哈裏森的寫作才能也終於開花結果,一張唱片內竟然前所未有地同時出現兩首大熱單曲《Here Comes the Sun》和《Something》。  
12 1970 《Let It Be》
  詳述"披頭士"的唱片,到了最後都要老生常談地澄清一個曆史遺留問題:這張最後問世的專輯,實際的錄音時間是在《Abbey Road》之前,之所以完成後一段時間沒有下文,是因為在錄音期間實在是經曆了一個痛苦的過程,每個人都針鋒相對,致使大家對那個寒冷的排練室深感厭惡,再加上那期間所有人都在各忙各的一攤事,於是錄音結束,也就各自走人了。直到一個偶然的機會列農將早已落滿灰塵的《Let It Be》母帶交到製作人菲爾·斯佩克特手上,它的出版才得以被蘋果公司提上日程。專輯最初的名字曾被麥卡特尼定為《Get Back》,意為回到最初,事實上這種心情每個成員都曾萌生過,但大家心裏也非常清楚,失去的就不會再來,Get Back?這隻是一個美好的願望而已,萬物隨風,還是讓一切Let It Be吧!

從演唱上看披頭士"最主要的音色是人聲。主唱約翰.列農和保羅.麥卡特尼都有著較強的音色變化能力。在《昨天》(Yesterday)、《漫長而曲折的道路》(The long and winding road)中,麥卡特尼的聲音溫柔而抒情;在《哦,親愛的》(Oh,darling)和《為什麽不在路上這麽做》(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中,他的聲音又變成傳統的"節奏布魯斯"式的喊唱風格。再如列農在《綴滿鑽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中采用了一種懶洋洋的"迷幻式"唱法,但有時候他的聲音卻非常幹淨,有時也變得非常的粗獷。
前麵我們已經提到,"披頭士"的陣容為主音吉他、節奏吉他、貝斯和鼓。但是,他們在製作唱片時,經常加入其他的樂器以加強作品的織體結構。如:
《昨天》(Yesterday)中運用了弦樂四重奏;
《埃莉諾.裏格比》(Eleanor Rigby)中運用了弦樂八重奏;
《你得藏起你的愛》(you've go hide your love away)中運用了長笛;
《因為》(Because)中運用了古鋼琴;
《潘尼小巷》(Penny lane)中運用了短號;
《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中運用了銅管樂隊;
《為凱特先生的善行》(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中運用了管風琴和低音口琴;
《蜂蜜餡?罰℉oney pie)中運用了雙簧管;
《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 中運用了管弦樂隊。
除了常規的西洋樂器外,"披頭士"還在歌曲中運用了許多印度的民族樂器。如:
《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中的西塔爾琴(Sitar);
《擁有你,失去你》(Within you,Withuot you)中的塔布拉鼓(Tabla)和迪爾魯巴琴(Dilruba)等。
為了豐富作品的表現力,"披頭士"的歌曲中還時常融入各種自然音響。如:
《回到蘇聯》(Back in the U.S.S.R.)中飛機的轟鳴聲;
《早上好,早上好》(Good morning,Good morning)中的雞叫聲以及各種動物的鳴叫聲;
《黑鳥》(Black bird)中的鳥鳴聲;
《黃色潛水艇》(Yellow submarine)中的各種嘈雜聲等等。
"披頭士"在音樂手法上的創新,對當時和後來的搖滾樂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因此,"披頭士"在搖滾樂曆史上被譽為"最偉大的樂隊",他們授之無愧。

一、"披頭士"的發展曆程
就像50年代的搖滾樂以普萊斯利為代表一樣,60年代推動和支配搖滾樂壇的主要代表是"披頭士"。不僅如此,"披頭士"也是至今為止世界上最成功的搖滾樂隊。
1958年,英國利物浦青年約翰.列農(John Lennon,1940~1980,主唱兼節奏吉他)組織了一個樂隊,參加這個樂隊的有當地青年保羅.麥卡特尼(Paul McCartney,生於1942年,貝司兼主唱)、喬治.哈裏森(George Harrison,1943~2001,主音吉他)和另外兩位青年。樂隊曾幾經易名,開始起名為"甲殼蟲"(Beetles),最後列農故意把Beetles拚作Beatles。1962年,另外兩名青年先後離隊,林格.斯塔爾(Ringo Starr,生於1940年,鼓手)加入其中,"披頭士"的四名隊員從此固定下來。1961年,利物普唱片公司的老板布萊恩.愛潑斯坦(Brian Epstein)發現了他們的巨大潛力,成了他們的經理人。首先,他所做的事情是包裝"披頭士"的外形:長頭發、無領四扣的上衣、煙囪似的長褲子和矮靴子。1962年,EMI下屬的"帕洛風"(Parlophone)唱片公司經理喬治.馬丁(George Martin)與"披頭士"簽約,並與同年9月發行《愛我吧》(love me do,例23)和《附言:我愛你》(P.S.I love you)兩首歌曲。1963年3月又推出一首《請讓我愉快》(Please,Please me),引起了極大的轟動並登上了榜首。同年由"帕洛風"發行的其他歌曲如《從我到你》(from me to you)、《他愛你》(she loves you)、《我想握住你的手》(I want to hold your hand)接連獲得第一。"披頭士"因此而名聲大振。11月,"披頭士"被邀請在皇家綜藝劇場參加演出,英王太後和瑪格麗特公主都出席了現場。1964年,"披頭士熱"傳到了美國,美國流行音樂排行榜差不多成了披頭士的天下。大街小巷到處飄蕩著披頭士的聲音。同年,他們的第一部電影《辛勞之夜》(A hard day's night)放映,同樣引起了轟動。影片的主題歌使"披頭士"榮獲當年格萊美最佳演唱小組獎。1965年6月,"披頭士"還獲得了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頒發的不列顛帝國勳章。
到此為止,主要是"披頭士"的早期活動。從他們的歌曲中可以看到,早期的風格都比較簡單、明快、無憂無慮,而且還便於舞蹈,在藝術上缺乏創新。
到了1965年末的時候,"披頭士"已經取得了很少歌星能夠取得的優越地位:不管他們演什麽,聽眾都能接受。聽眾認為:"披頭士總是對的。"因此,他們利用自己的有利地位大膽實驗,擺脫流行音樂的老一套,從而對搖滾樂的發展做出貢獻。正在這個時候,麥卡特尼和列農的不同個性開始顯露出來。保羅.麥卡特尼是保守的、易動感情的,渴望給人快樂,願意順從習慣的;約翰.列農是反叛的、進攻性的,酷愛諷刺,擅長文學,而且在音樂上沒有那麽高的天分。
1965年,麥卡特尼完成了一首歌曲《昨天》(Yesterday,例24),並采納喬治.馬丁的建議,用弦樂四重奏形式來伴奏。很快這首歌就登上了排行榜榜首,而且據統計,至今它的翻唱版本已超過了2500多種,創曆史之最。但是,列農並不喜歡這首溫柔的抒情歌曲。接著,他們推出的三張專輯《橡膠靈魂》(Rubber Soul)、《昨天和今天》(Yesterday and Today)、和《左輪手槍》(Revolver),實驗成分逐漸加大,表現了"披頭士"已從早期在歌曲中大呼"耶、耶、耶",開始過渡到藝術上追求專業技巧、力求更加精致的階段。
《橡膠靈魂》 首先從封麵上看就與前不同。"披頭士"四個人的麵孔都有點變形,這種多多少少的超現實手法暗示了後來被稱作"迷幻搖滾"的音樂。專輯中包括了《單字》(The word)、《米歇爾》(Michelle)、《在我的生活中》(In my life)等歌曲,其中另一首歌曲《挪威的森林》(Norwegian wood)中運用了印度的西塔爾琴(Sitar)而獨具特色。
第二張專輯《昨天和今天》僅在美國發行。其中《哪裏都不去的人》(Nowhere man)的歌詞受民謠搖滾的影響,顯示了更多的社會評論的性質。
在第三張專輯《左輪手槍》中,《埃莉諾.裏格比》(Eleanor Rigby)使用了弦樂八重奏形式,這種歌曲從很多方麵預示了後來發表的《佩伯軍士的孤心俱樂部樂隊》的風格。通過這三張專輯的製作?quot;披頭士"積累了大量錄音棚實驗的經驗,於1967年推出了他們最經典的一張專輯《佩伯軍士的孤心俱樂部樂隊》(Sergeant Pepper's lonely hearts club band)。這張專輯由"披頭士"與管弦樂隊合作,在製作人馬丁的監製下用了四個月的時間製作而成。它不僅是"披頭士"長時間藝術探索的鼎盛之作,同時在搖滾樂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佩伯軍士》是一套組歌,共12首歌曲。標題曲《佩伯軍士》不僅是組歌的開始曲,也作為統一全曲的主題反複出現。這裏的佩伯軍士實際上就是代表"披頭士"樂隊自己,他們在一種迷幻音樂會的氣氛中進行一係列的演唱。比如《綴滿鑽石的天空中的露西》(Lucy in the Sky with Diamond),歌名幾個單詞的開頭字母LSD即明顯暗示了此曲與麻醉藥有關,歌詞中又出現了各種迷幻景象,但是列農辯白說,這是從他4歲大的兒子的繪畫中獲得的靈感。音樂上每段節歌都是從三拍子轉到四拍子的疊歌,在搖滾樂中是首次出現拍子的轉換,這使歌曲不再具有通常搖滾樂的舞蹈性質。錄音效果上運用了加大混響和正常人聲的對比等等。《擁有你,失去你》(within you without you)則顯得缺少規整,樂句長短不勻;從整體上看,迷幻成分較濃,給人帶來一種類似催眠的效果。《當我64歲的時候》(when I'm sixty-four)是麥卡特尼為他剛過64歲的父親而寫的,歌曲把人們帶回到30年代類似拉格泰姆的風格中。《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是最後一首曲子,歌詞明顯地涉及吸毒,內容比較消極,表現了對日常生活的厭倦,因此引起了聽眾的爭議。
總的來說,《佩伯軍士》是流行音樂曆史上一項空前的創舉,此專輯榮獲1967年格萊美最佳唱片獎,但這也成了"披頭士"樂隊走向散夥的轉折點。
《佩伯軍士》以後,"披頭士"的道路開始出現滑坡。首先,經理人愛潑斯坦於1967年因吸毒過量而去世,給"披頭士"帶來了不祥的預兆;而後,樂隊內部出現矛盾。特別是列農結識了日本先鋒派藝術家大野洋子(Yoko Ono)後給他的生活和藝術帶來了極大的影響,列農常把時間花在與她的合作上,而對"披頭士"的事情也不再那麽熱心了。盡管如此,在"披頭士"解散以前,除了一些單曲如《嘿,裘德》(Hey Jude)、《革命》(Revolution)外,還是發行了三張專輯:《披頭士》(The Beatles)、《修道院路》(Abbey Road)和《順其自然》(Let It Be)。
《披頭士》專輯是一套雙張唱片,封麵是全白的,故又名《白色專輯》(The white album)。《白色專輯》共30首歌曲,風格極不相同,其實這張專輯並不是樂隊的集體創作,隻是把個人的作品巧妙的湊到了一起而已。比如:《回到蘇聯》(Back in the U.S.S.R)是一首主流搖滾歌曲;《為什麽我們不在路上這麽做》(Why don't we do it in the road)采用的是傳統的節奏布魯斯演唱風格和12小節布魯斯曲式結構;《蜂蜜餡餅》(Honey Pie)是一首古老的波普歌曲複製品;風格最特別的是列農創作並堅持放在其中的《革命之9》(Revolution 9),它的長度超過了8分鍾,由各種各樣的聲音拚接而成;接著同樣是列農創作的《晚安》(Good night),是由管弦樂伴奏的一首地道的波普歌曲;《無情的浣熊》(Rocky Raccoon)是一首幽默的敘事歌,由麥卡特尼創作並演唱,用原聲吉他和口琴伴奏。《白色專輯》在音樂上和商業上都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在專輯排行榜上獲第一名,持續9周。
《修道院路》的標題指的是百代公司(EMI)的錄音棚所在地,"披頭士"在那裏錄製了大量的作品。像《白色專輯》一樣,四個人都貢獻了自己的作品,由整個樂隊演唱並演奏。這張專輯中包括了哈裏森的《某事》(Something)、《太陽出來了》(Here comes the sun);列農的《一起來》(Come together)、《我枰?恪罰↖ want you);麥卡特尼的《哦,親愛的》(Oh,darling)、《因為》(Beause)等歌曲,都具有很強的吸引力,使《修道院路》成為"披頭士"最暢銷的專輯,在排行榜上連續11周奪冠。
《修道院路》以後,"披頭士"再也沒有聚集在一起錄製專輯。1969年,列農和大野洋子發行了一首單曲《給和平一個機會》(give peace a chance),1970年5月,斯塔爾發行了專輯《多情的旅程》(sentimentai journey),麥卡特尼和哈裏森也都忙著準備自己的專輯。顯然"披頭士"的成員們已經分道揚鑣、各奔東西了。1970年4月,"披頭士"的又一部電影《順其自然》(Let it be)上映,同時也發行了同名專輯。這些歌曲實際上都是一年以前錄製的,"披頭士"成員們誰也沒興趣對它投入精力,最後由美國一位製片人幫著編輯、混合而成,但是專輯的主打歌曲《順其自然》中以"柱式和弦"為主要伴奏織體的方法被日後的搖滾樂隊普遍采用。
"披頭士"從成立到解散共創作歌曲約200首,其中有強勁的主流搖滾(Mainstream Rock)、先鋒派搖滾(Avant-garde Rock)、迷幻搖滾(Psychedelic Rock)、交響搖滾(Symphonic Rock)以及輕鬆愉快的搖滾小曲等各種風格。主要題材是愛情,也有些歌詞(主要是後期)涉及社會事件、人際交往、懷念家鄉、和平友愛、藥物體驗以及一些超現實主義的或無意義的意識流歌詞等。他們繼承了搖滾樂頭十年的成果,以自己的創造和革新,豐富和發展了搖滾樂,把搖滾樂帶到了一個新的曆史階段。從此,搖滾樂不再隻是一種單純的娛樂音樂,它有了更多的讓人思考的東西,更多的隱藏在音樂背後的東西。60年代成長起來的英美兩國的年輕人,很少不與他們的歌聲發生聯係。可以說他們的歌聲影響了一代人的藝術趣味、服裝發式、生活方式和人生態度。"披頭士"的出現使更多的學者開始研究搖滾樂現象,以及搖滾樂的音樂和歌詞,以致後來大學裏也開設了搖滾樂課程(這在60年代初還是不可想象的)。
1970年"披頭士"解散以後,樂隊成員作為個人繼續活躍在搖滾樂壇。四人中取得最大成功的是麥卡特尼,他和他的妻子組建?quot;雙翼"(Wings)樂隊,其中發行的很多專輯都很受歡迎。列農的日子則更帶傳奇色彩。他與妻子大野洋子組建了"柔順的洋子"(Plastic Ono)樂隊,並於1971年離開英國移居美國紐約,而後卷入各種政治活動,並創作了如《權力歸於人民》(Power to the people)等歌曲,同年發行的專輯《遐想》(Imagine)可能更好地代表了他心目中的理想世界。1975年,列農為了和妻子、兒子安靜地生活在一起,放棄了一切公開的音樂活動,整整5年沒有露麵。1980年,他再次複出,發行專輯《雙重幻想》(Double fantasy),使樂迷們欣喜若狂。不料,就在當年的12月,在曼哈頓自己公寓前,列農被一名患有精神病的歌迷槍殺身亡,時年40歲。
2."披頭士"的創作手法
1966年以前,搖滾樂被認為是一種簡單的、喧鬧的音樂,具有較快的、強烈地4/4拍子,一般化的旋律、缺乏新意的歌詞、三個和弦的和聲;一首曲子的長度約2分半鍾左右;結構簡單,包含了很多重複。但是,到了1967年下半年時,這種老的模式被打破了。到60年代末,任何搖滾樂隊,隻要它有足夠的創造性,可以奏出任何聲音,基本上沒有限製。雖然,其他搖滾樂手也對此做出了貢獻,但是,主要的貢獻卻來?quot;披頭士"。
(1) 節拍、節奏與速度
傳統的搖滾樂的節拍一般都是一貫到底的4/4拍,很少有例外。而在"披頭士"的歌曲裏,不僅有2/4、3/4、6/4等節拍,還有各種節拍的混合使用,轉換十分自如。如:《你所需要的隻是愛》(All you need is love)中的一個片斷,是3/4拍和4/4拍的混合(例25)。
再如《黑鳥》(Black bird)中的節拍轉換更為自由,3/4拍、4/4拍和6/4拍交替出現(例26)。
流行歌曲中很少使用的5/4拍但也能夠在"披頭士"的歌曲中找到,如《早上好,早上好》(Good morning ,Good morning例27)。
各種節拍的混合使用,使得歌曲的節拍重音律動飄忽不定,所以給人帶來一種清新的感覺。
在歌曲的節奏處理上,"披頭士"善於運用各種時值的"節奏連音"來改變節拍單位的固有時值,使節奏變得更為生動。如《永遠的草莓地》(Strawberrt fields forever)中的一個片斷(例28)。
在這個片段中,除了常規的八分音符三連音外,還有四分音符的三連音,再加上正常時值的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在短短的幾小節中出現如此多的節拍單位,這在傳統的搖滾樂中是十分罕見的。
人為地改變正常節拍中的重音位置,造成一種節奏上的暫時"離調",這是爵士樂中常用的手法。?quot;披頭士"的歌曲中,這種手法也時有所見。如《生活中的一天》(A day in the life)伴奏中的一個鋼琴片斷(例29),
它通過對重音的改變,將節拍律動由4/4拍暫時改換成了3/16拍。
從速度上看,傳統的搖滾樂大都比較快,人們認為中速和慢速隻適合於流行歌曲,"披頭士"對此也進行了突破。《一起來》(Come together)和《負重》(Carry that weight)都是"份量"較重的搖滾歌曲,但其速度隻有每分鍾80拍,《我需要你》(I want you)向來被認為是"重金屬"的先驅之作,每分鍾卻隻有45拍。
(2) 曲式結構
直到60年代初,大部分流行歌曲和搖滾樂僅采用有限的幾種曲式,如:
a.12小節布魯斯曲式
前奏 |12小節| 12小節| 間奏 | 12小節| 尾聲 ||
b.AABA曲式
前奏| A | A | B | A | 間奏 | B | A | 尾聲 ||
又如,樂句長度為4小節,全曲長度約2分鍾左右等等。在披頭士的早期創作中,有許多歌曲的結構也都是遵循以上幾種模式。隨著創作個性的日趨成熟,他們開始擺脫了這種限製。
首先,他們的歌曲篇幅加長了。如《生活中的一天》,五分多鍾;《我需要你》,有七分半;《革命之9》(Revolution 9)超過了八分鍾。
當然,通過反複來拉長歌曲的篇幅,這是最簡單又常用的方法。"披頭士"的《嘿,裘德》和《我需要你》就是這麽做的。但是,他們的許多歌曲是通過不同段落的對比組合來建立一個較為龐大的曲式結構的。如《生活中的一天》(例30),曲式結構圖如下:
---A--- -B- - A'-
結 構:前奏 + a1 + a2 + a3 + 間奏 + b + a4 + 尾聲
小節數: 4+4+2 4+5 4+5+3 5+5+10 4+5+3
這是個十分獨特的結構。從主題材料上看,這首歌有兩個主要音樂材料:a與b。然而,從整個篇幅和音樂發展的邏輯上看,這首歌似乎又是一個二段體:A+B、A'。再看A、B、A'每個部分的內部結構又各不相同,形成了一個變化豐富而又高度統一的曲式結構。
這首歌的另一個特點是:它的樂段打破了以4小節及其倍數(8、12、16等)為單位的方整結構。如a3樂段由一個4小節樂句和一個5小節樂句再加上一個3小節的補充樂句而構成。B樂段更為奇特,是兩個5小節的樂句加上一個11小節的托腔而構成。
這種非方整性的樂句、樂段結構與上麵介紹的"節拍轉換"一樣,也是"披頭士"的常用音樂語匯。如著名的《昨天》的結構就非常獨特(例31)。
它是一個七小節的樂段,由一個3小節樂句和兩個2小節樂句構成,形成一個3+2+2結構的樂段。這個樂段看似奇怪,但演唱起來卻十分自然流暢。 (3) 和聲與調性
在"披頭士"以前,除了"沙灘男孩",絕大部分的搖滾樂在和聲方麵也都比較簡單。通常隻用自然大調的三個基本和弦 I 、IV、V,而"披頭士"的和聲既不同於傳統的"12小節布魯斯曲式"中所用的 I-IV-I-V-I 的和聲序列,也不同於流行歌曲中的 I-VI-IV-V 的進行方式,而是別出心裁,進行大膽的探索、革新。
在和弦的運用上,他們突破了流行歌曲以"自然音和弦"為主的傳統,廣泛運用各種類型的"變體和弦"。如《永遠的草莓地》中的第一段(例32)。
較多地使用變體和弦,會使音樂的調性發生遊移,這種調性遊移的和聲手法在大型的古典音樂作品中用得比較多,但是在結構短小、曲調簡單的流行歌曲中卻是極為少見的。
"披頭士"還善於將各種非"功能"性的調式化和聲語匯用於創作中,使作品的和聲呈現出豐富、清新、奇特的麵貌。如《為凱特先生的善行》(Being for the benefit of Mr.Kite)中的第一句,除了IIm、V 兩個和弦屬於C大調,其餘三個和弦均來自同主音小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