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多倫多

我的信仰是從皮肉裏熬出來的,比哲學家強。
正文

本命年

(2013-12-20 13:46:47) 下一個

第一章 C公司
 
12月初的一天,方向榮心裏惦記著晚上要參加的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士嘉堡分會舉行的新工程師證書頒發及晚宴的事情,一下了班就急急趕回家,一頭鑽進了二樓的洗澡間,忙著洗頭洗澡,然後刮臉,吹頭發。從還蒙著一層水蒸汽的鏡子裏,方向榮看到一張中年人的臉。年輕時原本消瘦的臉龐,隨著年歲的增長變得有點兒圓潤了。下巴和兩腮刮得幹幹淨淨,用手一摸,有點兒發幹,和緊繃繃的感覺。頭發還很濃密,用吹風機吹幹了之後,整齊蓬鬆地梳向一側。

           當然歲月也在方向榮的臉上留下了它的痕跡。隻要稍微注意一點,就可以發現方向榮的頭發已經斑白了,要靠染發劑來掩蓋了。一雙目光沉靜的眼睛下麵已經有了眼袋,隻是平日裏戴眼鏡把眼袋給遮擋了起來。兩道眉毛之間有一條深深的豎紋,嘴角也總是不自覺地朝下撇著,下巴上的皮肉開始鬆弛下垂,形成了雙下巴。

方向榮貼身先套了一件三保暖的駝色棉毛衫,外麵再穿上一件淡藍色的襯衫,沒有打領帶,下身是一條褲線筆直的深色西褲,腳上是一雙棕色軟底皮鞋。方向榮覺得打上領帶,就太過正式了,還是這麽一身兒既正式又灑脫,與晚會的氣氛相符。方向榮對著穿衣鏡裏麵的自己打趣地說道,正是一位年富力強的中年工程師。


然後方向榮和穿著淡粉色羊毛衫,脖子上掛了一條自製的型式大氣的項鏈的太太劉麗就出門了。


位於2155 McNicoll Avenue 的大巴卡斯宴會廳裏一片燈火輝煌,人來人往。這裏正在舉行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士嘉堡分會2011年度新工程師的證書頒發及晚宴活動。

           方向榮和太太快步邁上台階,推開玻璃大門,光亮的黑色大理石的大廳進口處有接待員,禮貌地遞上了自己手裏的邀請函,而太太劉麗因為是家屬,還要先交三十塊的晚餐費,才在接待員的示意下進了宴會大廳。

寬敞高大的宴會大廳裏,布置了十幾個大圓餐桌,已經有不少人入坐了。方向榮和太太挑了一個靠邊上的桌子坐下,和同桌的人們輕聲地打著招呼。


方向榮這一桌上人並不多。一個南亞的中年人一身西裝革履,坐在他邊上的是一個十幾歲的羞澀少年。估計是他的兒子。另二位都是四十幾歲的中年人。方向榮前麵一個桌子擠得滿滿擋擋的,看起來就是一個大家庭,老老少少三代人為他們中的一位成為工程師賀喜來了。


一位帶著白手套的服務員走到方向榮身邊,伏下身來輕聲地問喝點兒什麽。方向榮看了一眼身邊的劉麗,說道:“就可樂吧。”


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士嘉堡分會主席,一位胖胖的,和藹的小老頭,腳步有些費力地走上主席台,操著一口南亞口音極重的英語開始了晚會。


“女士們,先生們,晚上好。今天我很榮幸地代表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士嘉堡分會,在這裏歡迎在今年加入專業工程師協會的新人們。我們的協會裏又增加了新的麵孔,有了新鮮的思想和血液。讓我們首先為這些新工程師們鼓掌,祝賀他們成為我們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的一員。”


一陣掌聲過後,主席先生接著說道:“大家白天都在工作,下了班之後又急急地往這裏趕,很多人還在挺遠的地方工作,所以大家都餓了。”他看了一眼大家,笑迷迷地揚了一下拿著話筒的右手道:“我們先吃飯。吃飽了之後再頒發證書。”


他的話在大廳中引起一片輕鬆的笑聲和掌聲。


隨著宴會大廳裏響起輕柔,低婉的古典音樂,大廳側旁的,備餐間的門大開,穿著整齊化一的服務生魚貫而出。他們個個訓練有素,有的派發剛出爐的香噴噴的法式麵包,有的忙著上主菜,隨後的為大家添加飲料。


輕鬆的說笑聲,金屬刀叉碰擊瓷盤的聲音,吮吸飲料的聲音彌漫了整個大廳。待主餐吃完,餐桌上的碗盤撤去,大家都隨意地泯著咖啡和軟飲料,新工程師的頒證儀式才算正式開始。


主席台上方垂下來一塊巨大的白色布幕,上麵用投影儀打上了上台領工程師證書的人名。二位在本地工程師界和政界都很活躍,很有知名度的要員,一人給新工程師頒發證書,另一個人給新工程師送上一束每個人都反複使用的假花,然後二個人一左一右地站在新工程師的二旁,讓工程師的親友拍照留念。


方向榮手腳有些僵硬地走上主席台,臉上的笑容也有些不大自然,,二隻手捧著自己的專業工程師證書,站在滿臉笑容的二位要員中間,接受著台下人們的掌聲。劉麗在主席台下麵,手忙腳亂地用一個小傻瓜相機照著相。


方向榮不是一個能在大庭廣眾麵前講話的人,他的新工程師感言說得很簡短,把自己在那工作,從事什麽設計簡單地交代了,就急急地下了主席台。


回到自己座位上的方向榮終於呼出了一口長氣。方向榮在台上沒有說什麽,並不是說方向榮沒有什麽要說。方向榮此時可以說是思緒萬千,浮想聯翩,正可以用一句歌詞來形容,“孤獨站在這舞台,聽到掌聲響起來,我的心中有無限感慨。多少青春不在,多少情懷已更改……


 


2002年夏,方向榮一家三口帶著7個大大小小的箱子移民加拿大,落腳多倫多,開始了他們的艱辛的新移民生活。


為了生存方向榮在汽車配件廠裏打過工,足跡西到密西沙嘉的Hurontario
街,北到404高速公路都要結束的Davis Drive;為了今後的發展在專科學校學過軟件編程,待畢業時分,互聯網泡膜已經崩破,而方向榮也是40歲的人了,一個程序員準備退休的年齡;方向榮想想還是作工程師越老越吃香,於是又在一家工程谘詢公司裏作過一陣子不拿錢的義工,隻為了解加拿大本地的工作情況,並希望能被人家老板看中,成為正式的職工,但方向榮並沒有那麽幸運。


大多倫多北麵的一個商業園區的一條普通的馬路邊,聳立著一座四四方方,玻璃幕牆7層寫字樓,和周圍的輕型工業建築相比顯得有些鶴立雞群。C公司就在這個寫字樓的三層的西南角上的一個單元裏。


C公司是一個小型工程設計谘詢公司,
算上老板和員工也就四五個人。老板斯蒂夫於多年前自己創業開了這家小公司,專門為一家大型生產性企業G公司提供日常的工程設計服務。


方向榮進入C公司完全是一個偶然的機遇。當時方向榮還在多倫多北邊兒一家汽車配件工廠裏打大夜班工的時候,一位以前方向榮領失業救濟金時在那家小設計公司裏作義工時認識的朋友突然打來電話,說是有家設計公司正在招人,並把那家公司老板的電子郵箱給了方向榮。


那家公司原來是想請這位朋友的,但他那時已經在一家小設計所裏積累了兩三年的加拿大經驗,一心要進大公司一顯身手,並不想再到另外一個小公司去,於是就做了個順水人情,讓方向榮去試試運氣。


方向榮滿懷著莫名的激動一番忙活給人家發簡曆,約定麵試的時間地點,又抽時間到市政府開辦的找工作的中心免費打印了幾份自己的簡曆,因為他自己家裏沒有打印機。


這天方向榮上完大夜班,早晨7點整邁出了車間的大門,走在旭日剛剛升起,還有著白霜的石板路上,深深地吸了一口早晨清冽的空氣。方向榮對自己說道,我一定要把握住這份工作,從此開始我的加拿大專業工作的曆史。這將是我最後一次以打工仔的身份走在這條路上。


方向榮回到家就忙著洗澡,刮臉,並換上了可以進出寫字間的襯衫,製服褲子和皮鞋,然後拿上自己特意多打印的簡曆,和幾張自己用家裏計算機上的AutoCAD畫的習作就去麵試了。


方向榮從作義工的公司裏知道要進谘詢公司工作,自己肯定是先從底層的繪圖員作起,而不是什麽設計師,所以證明自己的用AutoCAD
畫圖的能力就很重要。以前在國內用AutoCAD畫的圖,出版時都是桌麵大小的藍圖,成卷冊地保留在公家的資料室裏,根本拿不出來。方向榮移民加拿大時也沒有想到自己還有機會再作工程師,所以也沒有想到要帶幾張這種厚重的工程圖紙。


為此,方向榮先從多倫多公共圖書館借了一些專業技術方麵的書,然後利用自己家裏的計算機上麵的AutoCAD,照貓畫虎地畫了幾張工程布置圖,連接大樣等,並請一位在設計公司工作的朋友用11”x17”的紙打印出來,作為自己使用計算機畫圖的證明。


打印這些圖紙的朋友把圖紙交給方向榮,一邊嚴正地指出:“這些圖紙隻能說明你會用AutoCAD畫圖,但不能說明你有工程經驗。這些圖紙太簡單,缺乏實際工程圖紙中的很多細節一看就象是學生的習作。”


麵試中公司老板斯蒂夫倒也沒有太難為沒有加拿大工作經驗的方向榮,更加上公司確實是急等用人,就讓方向榮下周上班來吧。至於方向榮上班的工資,斯蒂夫沒有談,方向榮緊張中就更沒有敢主動提出來。


此前方向榮為了取得加拿大當地的工作經驗,曾到一家工程公司去作了四個多月的義工,人家不僅一分錢沒給,臨了連給方向榮作個見證人都不願意。現在方向榮好歹是個拿工資的雇員,錢多錢少都是第二位的事情了。重要的是自己總算是進了專業工作的門啊。


就這樣方向榮有著憧憬,這可是他在加拿大的第一份專業工作啊,又有著擔心,自己能不能就此在公司裏麵站住腳,能不能抓住機遇,開始了他的專業工作生涯。


C公司進門處是個小小的過廳,擺放著一個造型簡約,桌麵用玻璃鑲嵌的小幾,上麵擺放著《加拿大施工》,《加拿大谘詢工程師》,《工廠工程》等行業雜誌。讓人馬上意識到這是一家作技術的公司,是專業人士出入的地方。


轉過過廳裏側終日都大開著的,隻起裝飾和分隔作用的玻璃雙開門就是主寫字間了。
靠著西麵的通條窗前,頭對頭地放著二對自帶隔斷的辦公桌,最多可以供四個人同時在此工作。轉角型的辦公桌上擺一台計算機,桌子正麵是一人來高的隔斷,上麵有二個文件櫃子,可以用來放些個人的書籍和資料。人坐在自己的辦公桌前工作,對麵的人就看不見你了,是一個有私密性的小空間。


靠另一麵牆處是一排小櫃子。矮櫃的上麵是公司的榮譽牆,上麵掛著公司曆年來在工程設計中,業主頒發的三個獎狀,和一個斯蒂夫在領獎時和人家公司領導的合影。


矮櫃的一端是一台慧普噴墨繪圖儀。隨著工程圖紙越來越多地通過網絡來傳遞,用繪圖儀打印大圖的機會是越來越少了。矮櫃的另一端有一個半人來高,可以打印,複印,和掃描等功能的佳能打印機,通過網線和它旁邊的一個作為服務器的計算機聯係在一起。各個工作人員的計算機又通過區域網絡和服務器相連,這樣大家就可以共用一台打印機了。


在主辦公區的後麵又隔出了三個小間,靠前的一個帶玻璃門和通條窗的小隔間是公司的老板斯蒂夫的小房間。一張轉角黑漆老板桌正對著進出的小門。桌子上是斯蒂夫的一台有些年頭的計算機,一台兼作打印機的傳真機,和一台惠普彩色打印機。轉角桌後麵是一個高背皮轉椅,和外麵一般工作人員的布質矮背轉椅是不一樣的。


轉椅後麵的牆上則掛滿了斯蒂夫自己的各種證書。有多年以前他參加的技術短訓班,培訓單位頒發的結業證書,也有他在安大略省,阿爾伯塔等省的專業工程師的證書,還有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頒發給斯蒂夫的執業授權書。斯蒂夫有了這個授權書,才可以自己公開地在安大略省境內為公眾提供工程谘詢服務。按照加拿大的法律,沒有工程師協會頒發的授權書的專業工程師隻能從事工程技術工作,但不能為社會公眾提供谘詢服務。


裏麵靠牆有一組矮櫃,上麵擺滿了或立或躺的文件夾。地麵上在不影響走路的地方,也胡亂地放著一些打印出來的文件。桌子上和地上的這些文件大都是斯蒂夫給各方業主發出的用彩色打印機打印的有公司抬頭的工程谘詢報價書,和一些業務往來中的電子郵件,為了看得方便的打印件。


一個帶有粗苯支架的繪圖板立在本就有些擁擠的小屋的一角。在手工製圖的年代,這個繪圖板可是很值幾個錢的。在計算機製圖已經完全取代了手工製圖的現在,這玩藝兒就是一個扔都沒地方扔,放著還占地方的擺設了。


斯蒂夫的房間後麵是會議室,一張可以從容地坐下六個人的會議桌占據了房間的主要麵積。會議室的一角有一個小型的冰箱,上麵還放著一個微波爐。一個飲水機緊挨著微波爐放著。


在會議室和主辦公區的小過道邊上還有一個小儲物間,原本是配電室,斯蒂夫在窄窄的二麵牆之間硬是見縫插針地擠進去了四個書架,上麵擺放著他自上大學和工作以來購置的各類基礎技術書籍,工作人員大家從互聯網上下載打印並裝訂成冊的各種資料,和各種免費的設備廠家的產品樣本。算是公司的圖書室吧。圖書室裏的空間一個人轉身都緊張,人隻能側著身子進去又側著身子退出來。


可以看得出來這是一個初具規模的小型工程設計公司。


剛來上班的方向榮被安排坐在麵對進口的位置上。公司裏一位叫凱文的工程師坐在靠近斯蒂夫的小房間的一個角落裏,另一個女同事則坐在靠窗的一個角落裏。俗話說得好,在屋裏靠牆角。好位置都已經讓先來的人占了,方向榮也隻有坐在屋子中央了。進進出出的人都可以隨時地看到他在作什麽,而方向榮要看到別人卻是要起身走過去才行的。


剛到公司上班的那幾周方向榮腦子中間是一片空白,許多概念都似是而非,很多細節都模糊不清。公司的老員工凱文並沒有給他一些以前做過的圖紙,設計大樣作為參考,任何一點兒東西都要從自己腦子中摳出來,那工作效率哪能高得了。一家設計公司經營多年一定會有一些自己的約定俗成的大樣圖,製圖標準等,若是人家不主動地告訴新人,而說這兒沒有規定,你自己隨便畫吧,那可以說人家是要害你。


一天凱文從G公司的車間裏帶回來一個機械部件,那是協作廠根據G公司的生產實際需要在自己的車間裏對比著具體的要求,一邊比劃一邊製作的,但是沒有設計圖,也沒有經專業工程師確認。按照加拿大的法律這樣的產品是不能在實際生產中使用的。斯蒂夫的公司就是將這個部件按實際尺寸畫出來,並蓋上斯蒂夫的工程師的章。這麽一個簡單的小活兒,就由凱文分派給了剛進公司的新人方向榮。


方向榮把油糊糊的部件墊上幾張紙後擺在了自己的桌子上,用從自己家中帶來的卷尺和學生用的直尺,一點一點地測量,再在計算機上用AutoCAD
把圖畫出來。一般學生用的尺子精度是毫米,眼睛往這邊偏一點就可以是一個數據,而眼睛往那邊偏一點就可以是另一個數據。這樣的工作精度就可想而知了。公司並沒有什麽象千分尺那樣更為專業的測量工具。


方向榮這邊挖空心思好不容易把自己的圖紙畫得有點兒摸樣了,打印出來請凱文檢查。他拿過圖紙在上麵大筆一揮,這也不對,那也不妥,有些是屬於圖紙的表現形式的,有些是方向榮自己搞錯了,有些是人家沒有事先交待好。


凱文一邊在方向榮的圖紙上畫著圈圈,一邊不住地搖著頭,對方向榮的第一個成果很有看法。方向榮拿著被凱文畫得麵目全非的圖紙回到自己的座位,從新按人家的意見改圖,有時人家的筆跡寫得過於繚草,自己隻好先猜,等下一次請人家檢查時再問。


方向榮第二次把改過的圖紙交給凱文請他檢查。凱文從自己的抽屜裏取出一個在一元店裏買的塑料製的千分尺來,在部件的寬度方向上量了一下,說方向榮圖紙上的尺寸不對,應該按他量的數據來改。那把千分尺雖然是個廉價貨,但有卡子,可以實實在在地貼緊被測量的物體,讀出的數據當然要比直尺精確得多,可信得多。方向榮在計算機上把部件的寬度尺寸改了,第三次把圖紙交給凱文。凱文又在部件的長方向量了一番,指出需要改動的尺寸。這樣一個挺簡單的小圖,改過來改過去,好幾個來回,一天的時間就過去了。


公司的工作人員都希望進來的新人是能幹的,這樣他們自己的工作量才可以減輕,同時又多了一個好指使的人,但同時他們又不想看到新人太過能幹,從而讓自己有壓迫感。


方向榮心裏明白他要在公司中站住腳,首先要聽話能幹,必須盡快地完成人家交給了畫圖任務,不明白的地方必須及時問別人,不能自己想當然結果工作從一開始就錯了,等圖紙都基本完成了,讓人家檢查時才發現要重來,那就犯大錯了。同時又要注意哪些可以問,那些不能問,問得太多就打攪了人家,問得太淺就讓人家覺得你怎麽這個都不會兒。


方向榮心裏著急,總覺得時間過得飛快。早上九點上班,打開計算機開始畫圖,一晃就中午1點多了,該吃午飯了。在會議室的微波爐裏熱了自己帶的午飯,就在自己的座位上簡單地吃完了了事。飯後接著幹,三弄兩弄地就下午4點多了,一天就差不多了。為了能及時完成任務,方向榮主動地在下班以後留下來加一會兒班,把當天的圖紙完成了,打印出來放在老板的桌子上,但這個時間是不會表現在自己的工時卡上的。方向榮不想讓斯蒂夫知道這個事情,讓人家覺得自己工作中的效率太低。


有一次方向榮畫一個三維的機械手,對於三維的繪圖功能方向榮不是太熟,為了及時完成任務他把白天幹了一半的圖形文件帶回家,晚上又用自己家裏的計算機加了一個夜班,把圖形基本完成了。第二天一上班,方向榮及時把圖紙打印出來,算是及時交了差。


頭兩個星期就在這種緊張和忙亂中飛快地過去了,這天星期一應該是大家交工時卡的日子了。方向榮在計算機上把自己的工時卡編輯好,時間從星期一到星期五一字排開,項目1234縱向排列,打印出來交到了凱文的案頭。工時卡要由他批準簽字後,再交給老板。


凱文有摸有樣地在方向榮的工時卡上指出項目名稱不對,工作內容也不準確,畫圖的時候就寫畫圖,計算的時候就寫計算。方向榮拿回了自己的工時卡,再在計算機上把上述問題改正了,打印出來遞給了凱文。凱文這次又用筆在工時卡上指出工作時間不夠準確,不能隻籠統地寫上一天八小時就可以了,時間要精確到小時。而且從公司到現場的路途時間不算工作時間要扣除。


於是方向榮再在計算機上把問題改正了,打印出來再請凱文過目。一張工時卡就這麽往返了好幾次才算搞定,凱文算是終於在上麵簽了字,臨了還要方向榮把有他簽字的工資卡再複印一份,他要存一份留底。


方向榮的第一張從公司領到的工資單終於發下來了,方向榮的工資水平也終於露出了水麵,是每小時12元。這個工資水平屬於沒有任何技術含量的一般寫字間裏文員的起步工資。方向榮作為一個有著十幾年工作經驗的中國工程師,就是以這樣的低身段開始了他在加拿大的專業工作的。


多年以後當方向榮多年的媳婦終於熬成了婆婆,他才知道自己當年入行時的工資被壓得有多低。那次方向榮和斯蒂夫一起到滑鐵盧大學為公司去招實習的在校大學生。在大學中隻學完了三個學期,注意是三個學期,不是三年,基礎專業課程還沒有碰的學生,人家大學的指導價格就是每小時18元,要是學完了大三課程的學生,那價格就是每小時21元了。等到大學畢業那起薪就是每小時24元了。斯蒂夫當然知道雇傭從中國來的新移民是性能價格比最優的事情,是賺取最大剩餘價值的好方法。


斯蒂夫表麵上並沒有對方向榮初入公司的工作表現發表什麽看法,其實他是在用心觀察著方向榮的一舉一動,估計著他能否最終融入公司的快工作節奏,多快可以當一個人那樣使用。


方向榮進入公司沒多久,寫字間中又出現了一個衣著光鮮,頭發向上豎起的年輕人。方向榮的心中不覺有了一股無形的壓力。斯蒂夫是想坐山觀虎鬥,讓這二個人主動表現,自相殘殺,他從中擇優錄用,另一個差點兒的就打發回家了。


不過當方向榮了解到這個年輕人是剛從滑鐵盧大學畢業的學生時,那顆懸在半空的心就放下了一大半。方向榮想到自己再不行也比一個剛出校門的學生強啊,畢竟自己在國內設計研究院裏受過嚴格的訓練,呆了那麽十幾年,就是一年才學會一招,這麽多年下來也有十幾招兒了。果然三個多月後那個年輕人就不見了,是他自己感覺不好不來了,還是斯蒂夫把他辭退了,方向榮就不得而知了。


方向榮就這樣小心謹慎地聽著八麵而來的吆喝聲,如臨深淵,如履薄冰地度過了他進公司的最初的一段時間。既不能太無能,讓人家覺得你沒有創造剩餘價值的能力,又不能太能幹,讓周圍的人覺得你咄咄逼人,有後來居上的可能。


方向榮在初步地了解了公司的工作內容之後,就充分地表現出了他在分析設計方麵的水平,和解決工作中出現的問題的經驗和能力,成為了公司的技術骨幹。


方向榮在工作穩定了之後,就申請要求加入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對於從加拿大教育係統中出來的人,加入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的要求並不高,大學畢業後,在工程界工作四年,參加一個工程師道德及工程合同的考試,就可以順理成章地成為注冊工程師了。


但象方向榮這樣在加拿大以外受的高等教育,又沒有本地工作經驗的移民就難了。首先海外學曆就不被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認可,申請人可以花錢請加拿大的專門學術機構進行確認,或參加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主持的學術確認考試,再者到加拿大的大學裏再學個碩士,博士什麽的。


其次在加拿大以外的工作經曆也不被承認。你在海外就是有20年的工程經驗,在加拿大沒有一年的當地經驗也不行。當地的雇主也對所謂的加拿大工作經驗看得比天還大。於是就出現了“先有雞,還是先有蛋”問題。大多數技術移民在尋找當地的專業工作時都因為這個原因而淘汰出局了。沒有加拿大經驗,就沒有加拿大工作。沒有加拿大工作,就沒有加拿大經驗。


方向榮曾不無調侃地想道,我們知道自己是從第三世界來的,是到加拿大來撈世界的。我們這些中國來的工程師比你們加拿大的工程師水平低,你可以按照工程設計中的慣例,把我們的工作經驗打個折扣,在我們的工作經驗前麵,乘上一個小於1 的係數,這樣總可以了吧!


但是人家把這個係數不分青紅皂白就定為了0,而不是0.5, 0.2 什麽的。零乘以任何數都是零啊!我們這些三,四十歲正是年富力強的工程師們就都成了什麽都不會的,成事不足,敗事有餘,來加拿大坑蒙拐騙的主兒了。


安省工程師協會在審核了方向榮的申請資料後,要求方向榮參加由安省工程師協會主持的學術確認考試,因為方向榮在中國的高等教育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不承認。


這也是加拿大技術行業協會保護本土人才的一種措施。你用外國學曆到加拿大來進一步地學習深造,在大學伸請讀研究生,博士生,那個學曆人家都是認可的,因為那是你要給人家交學費。但你要是以海外的學曆在當地找工作,和當地人爭飯碗,對不起了,我們這兒人才已經很多了,說什麽也得給你設置些阻力。


方向榮一邊工作一邊準備考試,一年兩門,兩年四門終於通過了學術確認考試,最後又考過了工程師道德和工程合同的筆試,這才終於成為了一名加拿大認可的工程師。


 


一陣熱烈的掌聲把方向榮從往事的沉思中,又拉回到了宴會頒證的現場。一位胖墩墩的,完全禿頂的中年人正站在主席台上繪聲繪色地發表著他的工程師感言。


“今天我很高興,我很激動。為什麽?因為我終於成為了加拿大的工程師了!我在我的母國,圭亞那,大學畢業工作若幹年後就成為了工程師,並一直從事工程技術工作。二十多年前我們全家移民加拿大後,我就再也不是工程師了。我在圭亞那的工程經驗都歸了零了,什麽都不是了……我今天來參加工程師證書頒發之前,對我的小孫子說,爺爺今天晚上回來後就可以驕傲地對別人說我是某某工程師了……我其實還有幾年就要退休了,但是我還是在退休之前,努力了,取得了加拿大工程師的稱號。”


他的感言多次被台下的掌聲打斷。他的感言是勵誌的,又含著些苦澀,說出了象方向榮這樣的,人到中年才拿到加拿大工程師的移民們的心聲。


今天的加拿大早已進入了後工業化時代,大規模的基礎建設,城市化早已結束,而且隨著製造業的向亞洲國家的轉移,工業也出現了空心化,整個社會對工程師的需求十分有限。據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的統計調查,在大學學習工程技術的學生,畢業後有2/3的人沒有從事專業工作。而有幸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工程師中間,有80%的人有加拿大的教育背景,而隻有20%的人是依靠海外的教育背景,通過學術確認(考試),成為工程師的。


在成為工程師的工作機會很少的大前提下,工程師的薪金也因為需求和供給的關係並不怎麽高。舉例來說,在大多倫多地區,一個工作了十幾年,三十幾歲的工程師的年薪就是8萬來塊錢,再上不去了。所以在當地受高等教育的年青人並不怎麽熱心要當工程師,在這個給新工程師頒發證書的晚宴上也可以看到這個現象,二十幾歲,工作了幾年的年輕工程師沒有幾位,大都是象方向榮這樣的中年移民。


晚宴的第二天,方向榮就把自己的安大略省專業工程師協會頒發的工程師執照堂皇地掛在了公司自己座位後麵的牆上,並把自己那個暗紅色木頭作的,下麵貼著自己名字的工程師圖章也擺在了自己寫字台上了,最後又作了一個可以在日常的繪圖工作中可以隨時使用的電子圖章,其實那就是一個AutoCAD中的塊(block),並帶著一個可以修改的時間的屬性。


按照安省專業工程師協會的要求,工程師執照應該擺放在其從事工程設計工作的場所,而不是象大學的學位證書那樣,掛在自己的家中。


時間已經到了年底,辛勞了一年的人們都在忙著迎接一年一度的聖誕節和新年的到來。聖誕節前的最後一個周末,各大商場裏麵一派節日氣氛,處處張燈結彩,各色促銷減價的廣告奪人耳目。走廊上回蕩著歡快的聖誕歌曲,空中懸掛著有足有一張寫字台大小,超大號的,準備寄給住在北極,國王街1號的聖誕老人的賀年卡。各家商店內外擠滿了拿著大包小裹,一臉喜氣洋洋,兩眼放光的忙著挑選商品的人群。


商場中心廣場上搭建了一個童話世界,皚皚白雪,小鹿拉的雪橇,紅帽紅襖,留著大白胡子的聖誕老人,一臉笑摸樣地坐在可愛的小木屋前,忙著和小朋友們合影留念。領著蹣跚學步的小小孩兒,推著嬰兒車,排隊等待著和聖誕老人合影的年輕的父母們排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在若大的廣場上迂回前進,並甩出一個長長的尾巴。這種人山人海的場麵在商場裏是不多見的,以致外麵的警察和商場自己的保安都站在四周,隨時準備應付什麽突發事件。


商場一側的美食廣場上麵是一個高大開敞的玻璃穹頂。冬日難得的陽光透過穹頂靜靜地灑在大廳廣場上,暖暖地照在那些刻意擺設的桌椅,欄杆,花壇和街燈上。讓人有一種置身城市街頭的感覺,舒適,而又隨意。


廣場四周是一家家的食鋪,也算是集中了世界各地的飲食。Shanghai
是家經營中式快餐的店鋪,Thai
Express 出售東南亞的泰國飲食,Madina 專賣地中海風味,New
Yorkers, Taco Bell 則是主營美式快餐的地方。還有許多店家僅看店名是很難明白是那裏的風味的。好在店家的各色菜品的大照片都掛在鋪子的門口頂上,真實的飯菜也都一字排開,擺在案頭,下麵用熱水保著溫,色香味俱全。各族裔的顧客大可不必知道什麽菜色的名稱和風味,而僅憑自己的感覺挑選自己喜歡的吃食,然後端著餐盤
在擁擠的桌子間,四下裏尋找著可以坐下來的空位。


美食廣場上人頭攢動,人聲鼎沸,嗡嗡蠅蠅的,鬧哄哄的聲響彌漫了整個空間。給人充滿生活情趣,而又有種大隱隱於市的感覺。置身在其中,你可以毫無顧忌地大聲咀嚼食物,高聲談笑;你也可以一聲不響,看一份報紙,或在小紙片上寫一段文字;你也可以什麽都不幹,隻是看看周圍形形色色的人們。


對世界毫不知曉,吃飽了就玩的蹣跚學步的孩童;對世界充滿美好想象的,穿著入時,但並不誇張的,結伴而行的少男少女;撐持著家庭,天天勞作,既厭倦生活,又害怕死亡,每日裏控製飲食,強迫運動的,神情木然的中年人;一生已經進入暮年,病魔纏身,步履艱難,拄著拐杖,坐著輪椅的老年人都在這個小小的美食廣場上匯合了。


幾個老頭湊在一個小圓桌邊上說得十分熱鬧,不時爆出陣陣開懷的大笑,有個老者甚至都因為笑得太過了,一連聲咳起來了,臉都憋紅了。


方向榮一家三口人也在這擁擠的,熙熙攘攘的商場中間,夾雜在緩慢流動的人潮中。方向榮一支手裏端著一杯鮮榨的水果汁,臂彎裏還夾著自己的防寒服,另一支手裏林著太太和女兒買的東西,跟在她們身後慢慢地隨著人流走著。終於方向榮在走廊邊的長椅上找到一個座位,可以坐下來歇歇酸沉的兩腿了。方向榮的兩邊坐的都是目光呆滯看著前方,或是拿著手機消磨時間的男人。一看就知道是陪著妻子,女友來購物的,自己對逛商店毫無樂趣,無聊地坐在這兒等人的。


方向榮的腳邊放著太太劉麗和女兒方芳已經買的東西。她們放下購物袋,又一身輕鬆地投入到了購物的人流中,消失得無影無蹤。


女兒方芳剛剛結束了大學的期末考試,從外地趕回多倫多,正憋著勁要用瘋狂的購物來發泄前一陣子沒日沒夜地準備大考的壓力。她熱情地拉上平常就總愛逛商店的媽媽,是為了要媽媽為她買的東西付款。方芳自己打工掙的錢都存在銀行了,可是舍不得花哪。


女兒在一家櫥窗上貼著清倉結業大甩賣的鞋店裏,給自己買了一雙價格不菲的翻毛Ugg靴子。說是自己原來的那雙Ugg靴子後跟都磨偏了,鞋幫子也開膠進水了。同時又給她的朋友們買了世界風光台曆。


劉麗則買的是新版的,鑲有金色滾邊的Coach挎包,和小巧的錢包。她壓抑不住竊喜地一再強調占了便宜了,那個挎包先五折,然後又三折,最後就80幾塊錢了。多值啊,比跑到美國的水牛城的直銷店還便宜!


一個淡藍色的包裝袋中是一小桶西人出產的茶葉。那是劉麗在把角的那家西人香料店裏買的。他們在店門口擺了一個小幾,熱水茶壺裏飄散出茶香,氣味有些誇張。一個漂亮的姑娘舉著小紙杯裝的茶水,請過往的行人免費品嚐。


太太和女兒又林著大包小裹地回來了。方向榮笑著衝她們道:“親愛的,注意啊!買你需要的,而不是你想要的。留點兒東西給我們的後代啊!”


“誰在意這個啊
(Who cares)!”方芳用英語說。


在溫飽已經不是問題的加拿大,北美,進而整個發達的西方世界,人們更多地生活在無休止的欲望中,而不是維持自身生存的基本需要中。衣食住行中的奢侈化隨處可見。


一日三餐中油脂,糖份,和熱量遠遠大於人們日常生活和工作的需要,肥胖現象普遍,由於肥胖而產生的各種疾病侵蝕著人們的健康和生命。世界衛生組織最近在一份文件中指出,整個人類第一次出現了由於肥胖而死亡的人數超過了因為饑餓而死亡的人數。


衣帽鞋襪不是因為穿壞了而需要換新的,而是因為穿煩了,不愛穿了,要換花樣趕時髦,而買新的。那些價格不菲,又看不出有什麽好的所謂名牌產品就更是為了虛榮而誕生的。


汽車在代步的同時,更是駕車人身份,社會地位和財富的象征。於是馬路上就常常見到象日本的Acura,
Lexus, 德國的寶馬, 奔馳這樣的豪華車駛過。一般的轎車已經不夠用了,又有了體積龐大的運動型車。


一個成年男人的平均身高是1.75米,一個成年女人的平均身高是1.62米,一張標準雙人床就是2米長,1.5 米寬,但是人們的房子卻越來越不夠住了。不是房子裏的人口多了,而是房子裏的設備多了。


廚房裏除了爐子,洗碗機,烤箱,冰箱之外,還多了電飯鍋,微波爐,咖啡機,攪水果的軋汁機,有保溫功能的熱水器,烤麵包機,作三明治用的上下兩麵可以加熱的專用烤爐,可以炸薯條的油炸機,可以和麵作蛋糕的拌和機。這些大大小小的廚房設備要是一字排開,得占多大的地方是不難想像的,那個廚房該多大也就可以估計出來了。


一個住家裏隻有一個浴室那已經是30多年前的標準了,現在兩個浴室是基本配置,要是還有一個可以看見窗外景色,可以噴水帶按摩功能的大浴池就圓滿了。


如果說人們對物質和享受的追求源於人的欲望,那是人們動物性的根本和在動物性基礎上的發展,那麽為哲人們所推崇的“存天理滅人欲”的內在動力又從那裏而來那?宗教的感召和道德的說教能夠完成這個使命嗎?人類的智慧更多地是用在了如何自我膨脹的過程中了,而在控製自己的無限膨脹中著力不多,或是蒼白無力


現在我們似乎希望借助外部環境的有限來限製自我的無限膨脹。我們這個小小的地球還能不能支持人類這麽生活下去?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我們要節省地使用地球。這個口號看來隻是為大家掛在了嘴上,而並沒有落實到日常的行動中。


過了西人的聖誕節和新年,就進入了2012年了。公司裏也沒有什麽要緊的事情,方向榮雖然人天天地坐在寫子間裏,心卻通過互聯網,感受著國內的日益濃厚的春節的節日氣氛,一年一度的春節才是全體華人的真正節日。


國內春節前的返家大遷徙,鐵路,公路和飛機都是萬頭攢動,一票難求。南方大麵積的雨雪天氣使大批旅客滯留,騎摩托車返鄉的農民工在濕滑的公路上出了事故。


春節的節日氣氛也是以中央電視台的春節晚會為標誌的,而今年的春晚之前卻爆出一個不大不小的新聞。春晚專業戶,小品王趙本山在幾次彩排之後,他的小品被批與整個晚會的祥和,團結,奮進的主題難以融合在一起,最後無緣晚會。


2012年1月22日,星期天,農曆大年除夕。明天1月23日就是農曆壬辰年,龍年的正月初一。


方向榮在家中有一搭無一搭地看著從互聯網上傳過來的央視春晚,不覺在心中感歎著。時間真是彈指一揮間啊。我來加拿大可是已經十年了。我也是四十八歲的人了,今年可是我的本命年,自己要注意逢凶化吉,把這一年平平安安地渡過去。上一個本命年,自己36歲的時候,自己可是遭遇了中年下崗,舉家移民加拿大的大變故。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