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多倫多

我的信仰是從皮肉裏熬出來的,比哲學家強。
正文

乘著歌聲的翅膀

(2004-12-04 18:55:36) 下一個

乘著歌聲的翅膀

 

 

        我現在每天都在工廠裏,麵對著機器,做著單調重複的動作,活兒雖說不重,可總是做那一個動作,也讓人腰酸背疼。當我經過兩天的努力可以從容應付生產線的速度要求後,我的手就是在下意識地取工件,放鉚釘,握按鈕;我的腦子就開始自由地遊蕩了。

        我喜歡用強健肌肉,放鬆精神( build muscle, and free my soul )來形容我的打工狀態。這句話的靈感來自歌手 Uncle Kracker 的歌曲 《飄散》 ( Drift Away :“ Oh, give me the beat, boys, and free my soul , I wanna get lost in your rock and roll and drift away ” )。我並不太喜歡西方流行歌曲,而我的女兒是個小追星族,整天守著電視的音樂頻道。我是無意中在女兒的房間裏看到了 Uncle Kracker 的《飄散》 MTV ,並為那歌詞和旋律所吸引。於是我對他的歌詞加以改動,就成了 build muscle, and free my soul 。

        在這機器轟鳴的車間裏怎麽放鬆精神?一邊幹活一邊唱歌,當然隻能是自己可以聽到的小聲哼唱,應該是個不錯的活動。我的思緒乘著歌聲的翅膀,飛出了這嘈雜的車間,來到了一個如詩如畫的美妙的世界,那是由歌聲所編織而成的一幅幅美麗的畫境。

 

踏著夕陽歸去

葉佳修詞曲

遠遠見你夕陽那端, 打著一朵細花洋傘
晚風將你的長發飄散, 半掩去酡紅的臉龐
我彷佛一葉疲憊的歸帆, 搖搖晃晃劃向你高張的臂彎
蒼穹有急切地呼喚在回響 親親別後否仍無恙

來吧!讓我們攜手共行 追逐夕陽的步履
走在林間的小徑 撩過輕輕小溪 那兒有一座小小蝸居
等待著我們踏著 踏著夕陽歸去

 

      在七十年代末流行的台灣校園歌曲中,我特別喜歡這首歌。它在描寫少年情懷,對未來的美好憧憬時,情景交融,歌詞清新明快,曲調質樸莊重,而沒有纏綿之感。先是一個長鏡頭:傍晚的一場陣雨把夏日的暑氣消去,把城市衝洗得清新靚麗,街道兩邊的芭蕉樹葉上還掛著雨珠,而從雲端露出的夕陽又為這一切抹上了一層暖色調;我的目光被前麵一個洋溢著青春氣息的姑娘所吸引,她遠遠地舉著一把細花洋傘,踏著夕陽的餘輝朝前走著。那是誰?看不清。鏡頭拉近:我匆匆加快步伐,趕了上去;透過洋傘我看到,姑娘的披肩長發讓徐徐的晚風吹起,半掩住了她俏麗的臉龐。正是我的夢中情人!讓我們一起去追尋那青春的夢幻吧。

 

江蘇民歌 無錫景

我有一段情啊,唱拔拉諸公聽。

小小無錫城啊,盤古到如今,

東南西北共有四城門。

我上大學二年級時第一次有了台錄音機,一個現在已經看不見了的“磚頭式”錄音機,而在那時可不是每個人都有的稀罕物。我從別人那借了一盒歌曲磁帶“任桂珍民歌金曲選”來聽,每天晚上自習回到宿舍就放。任桂珍作為歌唱家可能並不為很多人所知道,但她的民歌唱得很不錯,嗓音圓潤,感情充沛,很有感染力。也許是我長在北方,而有南方血統的緣故,我對這首蘇南民歌情有獨鍾,隻聽了幾遍就牢記在心,時至今日還會不時地哼上兩句。
大學畢業那年的寒假,我到南方老家去玩兒,還特意從蘇州乘火車到無錫去了一趟。是日江南大雪,元頭鼄畔一片白茫茫,全望不見湖光山色,隻有郭沫若提寫的匾額“漸入佳境”在提醒著遊人,此是觀太湖的第一處。在惠山的一條積雪的小徑旁,無意中竟看到了阿炳墓。阿炳的二胡曲“二泉映月”,“聽鬆”等都是我們民族音樂中的上品,感動著我們一代又一代人。

 

早晨好,世界 ( Good Morning, World )

日本電影《狐狸的故事》插曲

20 世紀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日本電影和電視劇曾風靡全中國。如電影《望鄉》、《追捕》、《絕唱》、《生死戀》,電視劇《血疑》、《阿信》等等,而栗原小卷、高倉健、山口百惠、和三浦友和等日本影星也成為中國家喻戶曉的人物。 與 《望鄉》、《追捕》 一起上映的日本電影還有一個,它就是《狐狸的故事》。《望鄉》和 《追捕》我都是在鄰居家的 9 吋電視機裏看的,隻有這部《狐狸的故事》是在電影院裏看的,印象也最深。

在還掛著露水的草叢間,在初升的陽光裏,二隻出生不久,憨態可拘的小狐狸在嘻戲,在了解這個新世界。鏡頭換成了小狐狸那雙眼睛所看到的世界,隨著它們的跳躍奔跑,身邊的草叢在嘩嘩地向後閃去,陽光形成一個個七彩的光環。插曲 Good Morning, World 就在這個時候響起,那歡快的旋律配合著動感的視覺效果,極具感染力。

 

小提琴協奏曲 梁祝

何占豪 陳鋼

梁祝的旋律我們大家都是耳熟能詳,音樂富裕了我們極為廣闊的想象空間。每個聽眾都會根據自己的生活經驗在心中想象著自己的梁山伯與祝英台:草橋結拜 、 同窗共讀 、十八相送、 英台抗婚,雙雙化蝶。

當年我隻能從收音機裏很偶然地聽到《梁祝》,我深為那美妙的音樂所打動,簡直有點物我兩忘的程度。後來 在湖北宜昌的長江邊上的一個小賣部裏我無意間發現了貨架上竟擺著 《梁祝》磁帶 ,我如獲至寶地買了來,有空兒就放著聽聽。也許是心態變了,還是聽的次數多了,我再也找不到以前那種忘我的境界了,後來竟然連那盒磁帶都不知道放到那了。

我也在電視中看了幾回《 梁祝》 ,當時曾想為什麽不把這麽好的音樂形象化,借助影視畫麵的力量來詮釋音樂的美好,就象流行歌手們的MTV 那樣。 現在我終於明白了若不是大家,千萬不要為音樂作品增加畫麵和文字。這就是為什麽我們在電視中欣賞名家的交響樂時,隻能看到指揮舞動的雙臂,和演奏家們的全神貫注,而看不到任何其它的畫麵。民族舞蹈家趙青曾為梁祝編排了舞蹈,用形體語言來詮釋梁祝,效果得到肯定。不知那位先生邯鄲學步,也動手為梁祝寫了詞,要用文字來詮釋音樂。於是我們的想象就都被圈在了他用文字劃定的圈圈裏了,極大地影響了聽眾自己的藝術再創造。

 

東蒙民歌 嘎達梅林

南方飛來的小鴻雁啊,

不落長江不啊不起飛。

要說造反的嘎達梅林,

是為了蒙族人民的幸福。

我上中學時課餘時間自娛自樂地學著吹口琴,我翻出家中母親保留的《中國民歌二百首》,一本 50 年代出版的歌曲集,憑著個人興趣挑裏麵的歌曲,照著上麵的譜子瞎吹。我就是從這本歌曲集中知道這首歌的。歌曲的旋律在深沉疏緩之中,隱隱地透出一股不屈的力量。後來又在收音機中聽到過音樂家的演唱,和交響詩“嘎達梅林”。

辛滬光 1956 年創作的交響詩“嘎達梅林”,就是以該民歌的旋律為主題,以更加磅礴的氣勢展現了草原的遼闊優美,蒙族人民的勞動生活,和嘎達梅林反抗封建王爺的英雄氣概。交響詩嘎達梅林和小提琴協奏曲梁祝並稱中國 50 年代音樂的二部扛鼎之作。我在移民加拿大的行囊中隻塞進去了二盤音樂 CD :俞麗拿的小提琴協奏曲梁祝,殷承宗的鋼琴協奏曲黃河;交響詩嘎達梅林,雲南音詩和蜀道難。

 

黃河頌

光未然詞 冼星海曲

我站在高山之顛,

望黃河滾滾奔向東南,

驚濤澎湃掀起萬丈狂瀾,

濁流婉轉結成九曲鏈環,

從昆侖山下奔向黃海之邊,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兩麵。


當年 25 歲的光未然在壺口東渡黃河,觸景生情,心潮澎湃。一到延安,他還躺在病床上,就一氣嗬成了這氣勢磅礴的詩篇。冼星海在看到這部震撼人心的作品後,隻用了 6 天時間就完成詩與樂的完美結合。那真是一個需要巨人,並且產生了巨人的時代。指揮家嚴良堃,曾經指揮演出過無數次《黃河大合唱》,每次拿起指揮棒都激動不已:“這部氣勢磅礴、宛轉激昂的作品如此牽動人心,在於它的藝術感染力,在於作者高超創作技巧和不竭的生命激情。”

我第一次見到黃河是在河南三門峽。那是深秋的一個下午,我站在三門峽水電站大壩的河岸上舉目西望,但見豫東山區群山疊嶂,黃河就蜿蜒其間。河水反射著秋日的陽光,就象一條白鏈從天際蒼茫的西麵,靜靜地流淌過來。待到河水從大壩的卸流底孔中噴湧而出的時候,卻變成了一股股力量巨大的濁流,驚濤澎湃,聲震山穀,讓人不敢靠近。高速水流和空氣摻和所形成的水霧,落在我們的身上就留下了一片小泥點。

我大學的專業是水力水電,我是要被培養成一個治水工程師的。從民生和工程的角度來看黃河,可以用“黃河百害唯利河套”,和“黃河一擔水七鬥泥”來形容;而以詩人的眼光來看黃河就不是這般“實際”了,那文化的,浪漫的情懷就油然而生。我是難以用工程師的眼光來看黃河。每次乘火車過黃河時我都不禁在心中唱起黃河頌:“ 五千年的故國文化從你這兒發源,多少英雄的故事在你的周遭扮演 ”,感受著古老黃河的蒼涼激越所帶給我們的曆史沉重感和博大感。

 

日本歌曲 北國之春

多倫多的冬季陰冷而漫長,鉛黑色的陰雲從 10 月下旬一直籠罩到第二年的 5 月中旬,這中間就很難有晴天看得見太陽的日子。到處是冰天雪地,灰蒙蒙的一片。草地被厚厚的積雪所覆蓋,樹木也都褪掉了身上的綠葉,隻剩下那灰赫色的枝條在寒風中抖瑟。就是紅磚砌成的民居也沒有了往日的鮮亮,顯得暗淡清冷。馬路上是被鹽粒兒強行融化的雪水,汽車駛過,濺起的泥水撒在路邊的雪堆上,黑呼呼髒兮兮。在背風向陽的地方曬曬太陽,享受一下冬日裏的陽光,在這兒簡直是一種奢望。人們都龜縮在室內,躲藏在人造光的陰影裏。在這樣的氣候環境中呆長了,人的心情也容易灰色。怎麽才能一掃心中的陰晦之氣哪?讓我們一起唱:


亭亭白樺悠悠碧空 ,  微微南來風 。

木蘭花開山崗上 ,  北國之春天 。

啊北國之春已來臨 。

 

多麽明朗的一幅圖畫啊,多麽開朗高亢的旋律,使人心胸豁然開朗。

 

新移民來到加拿大後大多數還是要去填補加拿大的基層,進工廠當工人或許是我們並不情願的歸宿。願我們能勞其筋骨,樂其心誌,在加拿大安居樂業。樂其心誌的方式有很多:有的人喜歡駕車出行,有的人好垂釣,還有的人愛尋訪當地的名勝古跡,而引亢高歌也應該算是其中一個方式吧。就如德國詩人海涅所說:“乘著歌聲的翅膀,心愛的人,我帶你飛翔,向著恒河的原野,那裏有最美的地方。”

 

2004-2-8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