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在加拿大,忙忙碌碌地求生存,謀發展,我雖一直想寫些什麽記下這些年的心路曆程,可還真不曾想過要寫成一本書。但經過9。11事件,當我在中國人所說的“閻王殿”的大門口晃悠了一下而沒有進去,又站立在藍天白雲下的碧綠的草地上時,我忽然感到生命是多麽寶貴,一個哲學命題在我腦海中升騰而起:“活著究竟為什麽,又應該怎樣活著?”
於是,那些過去的歲月,化為了紛紛揚揚的圖景,仿佛又展現在我的眼前。我需要重新去看,重新去想,盡管不會出現終極的答案,但過去的一切卻給了我不同於以往的感覺,我的思索還在延續。譬如,我從中國大陸走向北美大陸,有當時的原因和想法。如今我繼續留在北美大陸,原因和想法,還與那時一樣嗎?
我在出生以後很多年,不曾見過我的父親。我是外婆和小阿姨用牛奶、米湯把我喂養長大,又是外婆攙著我的手把我送進小學;當我上了中學,不需要外婆接送了,可是有時放學晚一點,還是外婆站在家門口焦急地張望。在似懂非懂的時候,外婆和別人(可能是姨婆)的悄悄話也溜進我的耳朵:“小進這孩子真可伶,見不著爹,見不著娘!”我為什麽和別的孩子不一樣,不在父母身邊,就成了我小小心靈中的問題。我到很大了,才明白我父親劃為“右派分子”後沒有了公職,到處流浪,靠著他的聰明和技術維生。
我的外公曾是上海商務印書館的頭兒。一九五五年商務印書館由上海遷到北京後,他就一直在北京。小時候每當我放假,外婆會帶著我到北京陪一陪他。以後才知道那時他早已是“右派分子”,革去了總經理的頭銜,隻能參與修訂《詞源》的編輯工作。記得他有一段日子的住房極其簡陋,原來那時是文革初期,他又受到了進一步的衝擊。到了文化大革命中期,他在幹校“改造”,就很少見到他。文化大革命後,他退休回到上海,我們朝夕相處。此時他已病魔纏身,垂垂老矣。沒幾年他就去世了。在我舅舅的一篇散文中,我看到他在去世前一個月對我舅舅說的話:“我的後半生什麽事都沒做,隻是當了政治運動的對象!”他青壯年時,才華橫溢,誌向遠大,但壯誌未酬,晚景是很淒涼的。記得他去世當天,他的單位派人來征求外婆意見:喪事怎麽辦?外婆憤然回答:“人活著的時候要待他好一點,死了就算了,什麽也別辦!”外公去世沒有什麽遺體告別儀式,外婆隻在家中掛上他的遺像,帶著我們幾個晚輩向遺像鞠躬,作為悼念。
我的出國,在沒有任何依傍的情況下,漂洋過海隻身闖蕩,其中很大的成分與外公、父親有關。他們的不幸對我而言刻骨銘心,我不願重複他們的命運。我沒有政治靠山,至少有起碼的政治安全;我也許在學識上達不到外公那樣的出類拔萃,至少我的才學能得到公平的承認;我成不了富豪,至少也能豐衣足食,稍有積餘。當時的目標大致處於這樣一個層次。雖然走出國門後,前所未見的環境,紛至遝來的新的信息,常常突破我的文化視野和心理空間,使我不自覺地超越這個層次,但不是核心的。核心的轉換需要過程。
十來年的奮鬥,我在美國和加拿大已可以立足;上述的目標已基本達到。一個疑問冒了出來,在我心中盤旋:我的目標僅止於此嗎?與此同時,中國大陸也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雖然褒貶不一,但有進步是公認的。我也有機會回大陸去親身體味社會的變化。我父親、外公當年麵對的社會環境、社會條件我不敢說已完全變化或消失,但淡化是肯定的。這就是說,我曾在北美追求的目標,如今中國大陸也有實現的可能。因此,我在美國應該追求什麽呢?我在美國的同胞們應當追求什麽呢?我的這個問題,也隨著9。11的轟響,在我的心中變得異常強烈。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不同生活經曆,而我提出的問題卻是共同的:“闖蕩北美,追求什麽?” 希望拙作<<闖蕩北美>>能象沈敏特老師在“ 芳草天涯何處”一文中
最後提到的:“我確信,《闖蕩北美》不僅對留學生的人生選擇提供了有益的參考,它對所有的青年人,有所追求的青年人是有啟迪的作用的。” 歡迎大家對我這本書
提出批評和建議;更歡迎你們也能將不尋常的經曆發來和大家分享。最後我想順便提一下,目前,我和國內的一些老師們正在籌劃以此書的內容作為主線,將當代留學生如何在與時代的碰撞中沉浮、思索和追求用另一種形式更深刻、豐滿、細致地表現出來,從一個側麵再現新世紀偉大的時代麵貌。希望她能早日麵世!
注:
1. 《闖蕩北美》由安徽文藝出版社最新出版,這是中國留學生陳思進在911後審視生命的“私人文本”;
2. 陳思進的9/11逃生親曆及童年往事在<<闖蕩北美>>的第一章“劫後餘生與人生感悟”和第二章“苦難中的幸福童年”中有詳細介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