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故事(二)
(2004-12-21 15:39:02)
下一個
美國人遠不如中國人關注奧運
沈敏特
奧運會落下帷幕之後不久,我接到陳思進的電子郵件。他告訴我,美國人對於
奧運會的關注遠不如中國人,包括在美國的中國人,那麽強烈。
奧運會的電視轉播在中國的收視率特高,尤其是有中國運動員的賽事。而在
美國與平時體育節目的收視率差別不大。這與時差有點關係,在雅典的比賽時間恰
是 美國的深夜到黎明;看來一些美國人的想法是自己的睡眠比賽事重要,不大願意
犧牲睡眠去觀看比賽;再加上在美國,奧運會轉播由NBC一家買下,通過一個需要付
費 的有線台播出,很多家庭不曾開通這個頻道,因而看的人更少;但這些因素並不
影 響中國觀眾的收視興趣;熬夜或是半夜裏爬起來的人多得是。那些天上班打哈欠
的原因幾乎完全一樣:半夜看比賽。
為了奧運會,中國的報紙幾乎家家設專版、專刊、增刊,而在美國除了那位發
出要包攬全部遊泳金牌豪言的奇才遊泳運動員菲爾普斯有專版之外,其他奧運會的
報導與平時體育報導幾乎一樣。
是美國人不重視體育嗎?不是!美國人重視體育的觀念與做法有自己的特點。
他們的體育觀念是:建設全民體育國家。體現這個觀念的做法是:體育成為教育的
一個重要組成部分,體育成為居民社區建設的一個組成部分。體育貫串在從幼兒教
育到大學教育的全過程,又滲透在居民社區的全方位。在學校和社區,免費使用的
場地和設施,如籃球場、網球場、田徑運動場、遊泳池,到處可見。美國沒有官方
的體育行政機構,去選拔和特訓運動員,隻是給普通居民提供更多參加運動的空間
和機會;而奧運會的運動員從全民體育的網絡中湧現出來、推舉出來。在這裏,全
民健身的體育活動成了競技體育的強大的基礎。
很有意思的是,那些有體育天賦的人,常常首先是自我發現、自我培養,自己
花錢請社區的教練來訓練自已?據說,每小時25美元左右,是一般工薪族能夠承受的。
然後通過參加比賽,在競爭中用優異成績來證明自己的實力。如果成績突出,就到
奧運會上去比試比試。我估計他們大概沒有等待“伯樂”來發現來賞識的心理;一
切依靠自己的爭取和奮鬥。
由於廣泛的參與,體育的神秘色彩淡化了,人們不再霧裏看花,不再把體壇當
作神壇;體育日常化、平常化了。勝了,獲得冠軍了,固然快樂以至於激動,也不
妨熱淚盈眶,但也不見得有多麽了不起,仿佛關乎國家的興亡盛衰。 因此,輸
了也不會有仿佛天要塌下來的壓力。對中國女足失利而向國人道歉,他們是打死也
搞不懂的。參加體育活動已如一日三餐那麽平常,誰會因為今天多吃了一點,就認
為這是國家強大的標幟;今天胃口不好少吃了一點,就對不起國家對不起人民。
在體育活動中所反映出來的不同的心態和觀念,倒是真正值得深思的!
注:本文部分情節摘自《闖蕩北美》(陳思進著,安徽文藝出版社2004年6月30日出版)
(沈敏特,中國作家、評論家、教授,現任中國藝術研究院影視製作中心創作室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