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故事(一)
(2004-12-19 11:48:38)
下一個
沈敏特
有位朋友出國旅遊,並且是發達國家美國。他想,咱們中國人改革開放好多年了,可不能象劉姥姥進大觀園,盡出洋相。於是,首先想到的是著裝,不能寒傖,不能窮酸。特別是來接機的是表妹,分別十年了,人家如今是博士,可不能讓她覺得咱們在中國沒出息。那就豪華吧,盡可能地豪華。
果然,一出機場就看見表妹,還帶著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估計是她的男朋友。十年沒見,分外親熱,又是握手,又是擁抱;然後是互相端詳,看看彼此十年有什麽變化。這一看,才發現表妹是一身休閑服,腳上一雙旅遊鞋;那老外上身T恤,下身沙灘褲;兩人一付隨隨便便的樣子。表妹看著我的朋友笑了起來。
她從小就是直爽人,快人快語:“看來大陸人真有錢了。你們這一身打扮花費不小啊。不過,你們一路上要托運行李,要在飛機上睡覺,穿一身參加宴會的晚裝,方便嗎?”
朋友有點尷尬。沒想到出了個意想不到的洋相。
其實,問題還是觀念滯後,盡管改革開放多年。於是,我想起又一則有趣的故事。
有位朋友出國旅遊,並且是發達國家。他想,咱們中國人改革開放好多年了,可不能象劉姥姥進大觀園,盡出洋相。於是,首先想到的是著裝,不能寒傖,不能窮酸。特別是來接機的是表妹,分別十年了,人家如今是博士,可不能讓她覺得咱們在中國沒出息。那就豪華吧,盡可能地豪華。 果然,一出機場就看見表妹,還帶著一個金發碧眼的外國人,估計是她的男朋友。十年沒見,分外親熱,又是握手,又是擁抱;然後是互相端詳,看看彼此十年有什麽變化。這一看,才發現表妹是一身休閑服,腳上一雙旅遊鞋;那老外上身T恤,下身沙灘褲;兩人一付隨隨便便的樣子。表妹看著我的朋友笑了起來。 她從小就是直爽人,快人快語:“看來大陸人真有錢了。你們這一身打扮花費不小啊。不過,你們一路上要托運行李,要在飛機上睡覺,穿一身參加宴會的晚裝,方便嗎?” 朋友有點尷尬。沒想到出了個意想不到的洋相。 其實,問題還是觀念滯後,盡管改革開放多年。
於是,我想起又一則有趣的故事。 一個在國外讀研的留學生在飯館打工,認識了一個美國廚師。閑聊中可以發現 ,“個人主義”還有和我們的慣常的認識大不相同的含意。 講到自己的未來,留學生直言不諱:“有朝一日,我會打入華爾街去!”一份體麵的工作,一筆體麵的收入,在國外不感到卑怯,回大陸能贏得無數羨慕的眼光,就是中國光宗耀祖的文化傳統。 美國廚師感到奇怪,忙問:“你畢業後有什麽設想?” 留學生不假思索:“當然最好是馬上進跨國大公司,前途和錢途都有保障了。” 廚師卻說:“我沒問你的前途和錢途,我問的是你將來的工作誌趣和人生誌趣。” 留學生不知怎麽回答了。也許因為他心中的前途、錢途和工作誌趣、人生誌趣就是一碼事,是無法分別的。所以緊接著廚師講的話更讓他吃驚和難解。 廚師歎息地說:“要是經濟低迷餐館歇業,我就隻好去當銀行家了!” 這話聽起來有點荒唐,就象在說“我要是走投無路,找不到職業,那就隻好去當總統了”一樣。 廚師看著留學生驚詫莫名的模樣,連忙解釋:“我以前就在華爾街銀行上班,日出而作,日落卻無法息,每夜都午夜後才回家門,我終於厭煩了這種勞苦的生涯。我年青時候就喜歡烹飪,看著親友們津津有味地讚歎我的廚藝,我便樂得心花怒放。一次午夜兩點多鍾,我結束了一天的例行公務後,在辦公室裏嚼著令人厭惡的漢堡包時我開始下決心辭職去當一名專業美食家,這樣不僅可以滿足自己挑剔的腸胃還有機會為眾人獻藝。” 這就是他的“個人主義”,不是我們理解的爭名奪利,而是體現個人特性,實現自我價值。
注:本文部分內容摘自《闖蕩北美》(陳思進著,安徽文藝出版社2004年6月30日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