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4年哥倫比亞之旅 (3)

(2024-05-22 15:15:24) 下一個

殖民古城卡塔赫納

加勒比海沿岸的卡塔赫納(Cartagena)是西班牙殖民時代早期建立的城市,曾經是西班牙帝國在美洲的重要港口之一。這座城市保留了許多殖民時期的建築和完整的城牆,展示了豐富的曆史文化。卡塔赫納的舊城區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世界文化遺產,這裏有許多宏偉的教堂、宮殿、廣場和街道,都體現了西班牙殖民建築的風格。

出了機場,導遊徑直將我們帶到了這座城市的古城,在裏麵走街串巷。頂著烈日,大家逛街的興致依然高昂。為什麽呢?這個古城太吸引人了。狹窄的街巷,誇張的塗鴉,精美的陽台,稀奇古怪的門窗,對我們這些剛來到這裏的遊客都有著不可抗拒的吸引力。走在街上,仿佛穿越到了過去,感受著殖民時代的繁華與典雅。

卡塔赫納老城

卡塔赫納老城與哥倫比亞作家加夫列爾·加西亞·馬爾克斯(Gabriel García Márquez)有著緊密的聯係。這座古城是馬爾克斯小說《百年孤獨》(One Hundred Years of Solitude)中馬孔多家族(Buendía family)所居住的城市馬孔多的靈感來源之一。在這個充滿魔幻現實主義色彩的城市,神秘、傳奇和古跡無處不在。更令人感到魔幻的是,現如今,馬爾克斯也成了這座城市的招牌。

穿行在狹窄的街巷之中,鮮花和綠植隨處可見的,為這座古城增添了生機與色彩。作為旅遊熱點的這座古城,受到來自世界各地遊客的追捧,對此怎能不讓人百感交集?每當看到古城牆,我都會想起北京的古城,那座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古城牆竟然叫中國人自己給拆了,真是太可惜了!

入住旅館後,我們馬不停蹄地乘坐馬車再次來到老城,觀賞老城夜景。夜幕下的老城,燈火輝煌,一派不夜城的景象。一條條燈光點綴的街道仿佛一幅幅色彩斑斕的畫卷,逐漸展開。坐在舒適的馬車上,清脆的鈴鐺聲和噠噠的馬蹄聲在街上回蕩。沿途的古老建築在夜色中顯得更加神秘迷人,彩色的牆壁、精美的陽台和古老的門窗交相輝映,在這種氛圍中,好像每一個角落都散發著濃厚的殖民時代的氣息。

翌日上午,遊覽卡塔赫納老城,率先登上聖菲利普堡(San Felipe Castle)。這座城堡曾是卡塔赫納的主要防禦工事。

聖菲利普堡

聖菲利普堡於1536年由西班牙殖民者建造,目的是保護卡塔赫納免受海盜和外敵的侵襲。這座要塞經過多次擴建和改建,最終於1657年完工。城牆上設有瞭望台和炮台;城堡內部,機關更為複雜。炮台、兵營和地下通道,一應俱全。城堡的設計和使用的材料均屬上乘,使得它不但在防禦方麵堅固實用,而且能挺立到現在成為這個城市的主要旅遊景觀。

聖菲利普堡

從聖菲利普堡的城牆上可以俯瞰到卡塔赫納市區以及加勒比海,景色十分壯麗。

領略了聖菲利普堡的戰略地位後,導遊帶著我們重返老城,感覺頗不一般。在冷兵器時代,卡塔赫納老城一定是固若金湯。經過綿長曲折的曆史街區,我們來到老城中心的玻利瓦爾廣場。

卡塔赫納玻利瓦爾廣場

廣場中心矗立著一尊玻利瓦爾躍馬舉劍的雕像。1810 年 4 月,玻利瓦爾在加拉加斯領導大起義失敗後,於 1812 年來到卡塔赫納。他在這裏發表了舉世聞名的“卡塔赫納宣言”,並由此再度東征,於1819 年博亞卡戰役後,建立了大哥倫比亞共和國,並出任第一任總統。

卡塔赫納可說是玻利瓦爾的中興之地。

玻利瓦爾廣場四周環繞著一些重要的曆史建築,包括卡塔赫納大教堂(Catedral Basílica Metropolitana),總督府(Palacio de la Inquisición)和聖佩德羅克拉弗教堂(San Pedro Claver Church)等。這些建築反映了不同時期的建築風格和曆史故事,其中的聖佩德羅克拉弗教堂(San Pedro Claver Church)最引人矚目。

聖佩德羅克拉弗教堂(San Pedro Claver Church)建於十七世紀,當時是聖伊格納西奧·德·洛約拉修道院 (Convento San Ignacio de Loyola)。後來,為紀念出生於西班牙的傳教士佩德羅·克拉弗 (Pedro Claver),更名為聖佩德羅·克拉弗教堂。

聖佩德羅·克拉弗何許人也?他是個生於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地區的的維查市(Verdu),並在那裏接受了傳統教育,學習了神學和宗教知識。他在年輕時就展現出對基督教信仰的深刻虔誠和慈悲之心。為了傳播福音,他加入了耶穌會,成為一名傳教士。他在成為傳教士後,決心要將基督教的慈悲和愛傳遞給更多的人。為了履行傳教士的使命,年紀輕輕便遠渡重洋,前往西班牙殖民地,於1610年抵達新大陸的哥倫比亞地區,後來定居於卡塔赫納。

在這個轉運非洲奴隸的港口城鎮,他目睹了非洲黑奴被奴役和虐待的情況,深受觸動。於是,

他不僅把上帝的福音傳給這裏的平民百姓,還把基督的關愛送給了位於社會最底層的非洲黑奴。每逢運輸奴隸的船隻到港,他都會帶著食品和藥品登船慰問這些可憐無助的奴隸。他還常年奔走於各大種植園,為改善他們的生活奔走呼號。據說,在長達 四十年的傳教生涯中,他曾為被西班牙人販賣來的黑人奴隸提供過各種保護,還為數十萬黑奴實施過洗禮,為他們提供精神上的支持和幫助。這種純粹出於慈悲和利他的善行,使聖佩德羅·克拉弗成為反對奴隸製度的早期支持者之一,也為他贏得“奴隸中的奴隸”或“黑人使徒”的稱號。

聽著關於這位聖徒的故事,來到這座教堂,感覺與參觀其他教堂截然不同。

教堂前矗立著聖佩德羅·克拉弗的銅製雕像,形象地表現出這位聖人為社會弱勢群體做出的非凡貢獻。據導遊說,他的個子並不矮,但他在同社會底層的人說話的時候,都會主動把自己的腿彎下來,以免給人家造成壓迫感。不用高談什麽“有教無類”、“無相布施”或“大愛無疆”,僅從他的這一生活細節來看,這位傳教士後來被封聖,實在是當之無愧的。

聖佩德羅·克拉弗的遺體被保存在祭壇的玻璃棺材中

走進教堂,大廳氣勢磅礴,環形花窗,五彩繽紛,金色祭壇,神聖莊嚴。當年,聖佩德羅·克拉弗曾在這裏傳教,好像餘音猶在;現在,他躺在大理石祭壇上供人朝拜,依然與世無爭。

哥倫比亞是一個自然風光秀麗的國家,擁有多樣化的地理特征和壯麗的自然景觀。在卡塔赫納逗留期間,旅行社專門為我們安排了拉博基亞紅樹林和哥倫比亞國家鳥園的觀鳥活動。

乘車來到卡塔赫納附近的一個叫作La Boquilla 的小漁村。村子坐落在加勒比海長滿茂密的紅樹林(mangroves)的海灘之畔,以其特有的自然風光吸引遊客。

登上平底小船,當地漁民帶著我們劃向密林深處。紅樹林實為一種野生灌木,將此地的灘塗、濕地和湖泊裝扮得頗像江南的蘆葦蕩。坐在船上能讓你想起沙家浜。

漁民表演撒網捕魚

沿著紅樹林水道穿越時,導遊不時地為我們講解紅樹林的生態係統、植物和動物,挺長知識。茂密的紅樹林讓人感覺仿佛置身於原始的自然環境中。這裏也是各種鳥類和魚蝦的活動場所,劃船的漁民還為我們表演了撒網捕魚。撒網的姿勢很漂亮,卻沒撈上來多少魚。盡管水裏的魚不太配合,但這種活動對我們這些遊客來說還是有意義的,是一種體驗當地百姓生活方式的一個機會。

下午參加哥倫比亞國家鳥園的半天觀鳥活動,是一次令人難忘的經曆。觀鳥活動開始前,導遊熱情洋溢地為我們介紹了各種獨特的哥倫比亞鳥類,讓我們對這片神秘的自然世界有了更深的認識。

哥倫比亞國家鳥園中的大鸚鵡

剛剛進入園中,便聞鳥鳴之聲在林中回蕩。鳥園根據鳥類的生活習性建有各種生態環境,包括濕地、森林、草原和湖泊等,為不同類型的鳥類提供了適宜的棲息地。有些鳥住在籠中,有些鳥則無拘無束。觀鳥過程中,一隻大鸚鵡居然站到了我的肩上。

這次觀鳥之旅不僅為我們展現了哥倫比亞獨特的生態環境,還讓我們近距離了解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多樣性。這次觀鳥活動,讓我領悟到,人類是能夠做到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關鍵是人類有沒有這個意願。

朋友問我,哥倫比亞旅遊如何?

我回答:你一定要來!

短暫的哥倫比亞旅行結束了,但那裏的一切依然令我心馳神往。從加勒比海的碧海藍天到安第斯山脈的壯麗山川,從豐富多彩的民間藝術到曆史悠久的文物古跡,都令人難以忘懷。波哥大玻利瓦爾廣場旁那隻悄然消失的羊駝,麥德林十三街區活力四射的街舞,聖佩德羅·克拉弗含笑的白骨,以及哥倫比亞國家鳥園中那隻漂亮的鸚鵡,都蒙太奇般地不時出現在眼前,成為美好記憶。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