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倫比亞的咖啡文化景觀
哥倫比亞以咖啡聞名於世。為了體驗哥倫比亞的咖啡文化,我們不得不離開令人心曠神怡的波哥大飛往佩雷拉(Pereira)。佩雷拉是哥倫比亞咖啡產區的中心,附近安第斯山中的咖啡種植園,是體驗哥倫比亞的咖啡文化主要地點。尚未出發,先在波哥大機場體驗了一下飛機晚點。好在沒等多長時間,便上了下一航班,飛往目的地,然後乘車前往科科拉山穀(Cocora Valley)。從地圖上看,佩雷拉離波哥大並不算太遠,幹嘛要乘飛機呢?導遊看我們有這個疑問,在去機場的路上就給我們講了開車走這段路的一次經曆。不到兩百英裏的路,開了十來個鍾頭。這裏上山峰林立,溝壑縱橫,且交通繁忙,車能把人堵得發瘋。
這個藏在安第斯山脈中的山穀植被繁茂,鬱鬱蔥蔥,給人一種亞馬遜熱帶雨林的感覺。一路穿山越嶺,不一會兒就來到了一個叫作薩蘭托(Salento)的小鎮。薩蘭托鎮是前往山穀公園的主要入口,街上的遊客看起來比當地居民要多。導遊已經在這裏的一家餐館為我們預定了午餐。這家餐館看來是專門招待外來遊客的,布置得像一座花園,鳥飛蝶舞,賞心悅目。
科科拉山穀公園
飯後,前往山穀中的一個公園。其實,這裏由於地勢高,無法種植咖啡,但卻以獨特的風景和蠟棕櫚森林而聞名。蠟棕櫚樹是世界上最高的棕櫚樹,可以生長到六七十米以上。這些樹在山穀中形成了獨特的風景,為這裏的壯麗景色增添了別樣風情。翠綠的山坡、清澈的溪流和綿延的草地,宛如仙境。各種色彩的蜂鳥,點綴其中,讓人目不暇接。
遊覽山穀後,又回到小鎮薩蘭托,有機會在此閑逛。這個小鎮以其竹製的彩色建築而聞名。據說,小鎮的房子都是用竹子建造的,卻沒有中國雲南的傣家竹樓或成都平原的老式農舍的味道,甚至看不出是用竹子建造的。然而,街上明亮的顏色給整個小鎮帶來了歡快的氣氛,盡管鎮子相對較小,但它悠久的曆史和濃厚的文化氛圍卻給人以舒適和愜意的感覺。
小鎮薩蘭托
薩蘭托的主要廣場也叫玻利瓦爾廣場(Plaza Bolívar),是小鎮的中心。廣場周圍的咖啡館熙熙攘攘。街上的手工藝品商店鱗次櫛比,據說這裏也是購物者和收藏家的天堂。
馬尼薩萊斯(Manizales)是座山城,是去咖啡產區經過的一個重要城市,它以其獨特的城市交通工具——纜車係統而著名。旅行社安排我們在這裏吃午飯,餐後,遊覽了老城中心的玻利瓦爾廣場。廣場上最主要的建築是馬尼薩萊斯主教堂(Catedral Basílica Metropolitana de Nuestra Señora del Rosario de Manizales)。這座外觀華麗的教堂采用了哥特式和新哥特式建築風格,強調尖拱、飛扶壁和複雜的裝飾,為教堂賦予了莊嚴而華麗的外觀。
這座教堂最為人稱道的是其金色的華蓋和大型彩色玻璃窗,為教堂賦予了宗教崇高感和藝術價值。我們教堂旁門進去參觀的時候,正趕上裏麵有宗教活動,看到台上的牧師語重心長的演講和台下人們洗耳恭聽的場景,我們趕緊躡手躡腳地退出大廳,來到教堂前的廣場與這裏的玻利瓦爾塑像合影。
馬尼薩萊斯主教堂
與南美許多城市的玻利瓦爾塑像不同的是,這裏的玻利瓦爾塑像采用了現代主義藝術風格,具有強烈的視覺衝擊力。塑像以一隻展翅飛翔的神鷹,象征玻利瓦爾的精神和力量。神鷹不僅代表著玻利瓦爾的形象,還象征著人類不屈不撓的精神追求。神鷹的姿態優雅而又威嚴,給人以強烈的印象。它不同於傳統的雕像形式,更具有現代感和抽象性。
告別馬尼薩萊斯主教堂,不一會兒就來到了威尼斯咖啡種植園。當地導遊帶著我們在咖啡園裏辨認咖啡,講解咖啡的生長特性,並帶我們參觀了一間咖啡加工廠,了解咖啡的生產過程,學到不少關於咖啡方麵的知識。
哥倫比亞是世界上著名的咖啡產地之一,其咖啡產區分布在安第斯山脈的高海拔地區,特殊的氣候和土壤條件為咖啡生長提供了理想的環境。
像中國的茶一樣,哥倫比亞不同地區產出的咖啡味道不同。哥倫比亞的咖啡通常以手工采摘而聞名,農民精心挑選成熟的咖啡果,確保咖啡豆的質量。這種耗時且繁瑣的采摘方式有助於提高咖啡的品質。
在哥倫比亞,咖啡不僅是一種飲料,更是一種文化。咖啡文化使得咖啡在社交、家庭聚會和慶典中占據著重要地位。了解咖啡文化,是來哥倫比亞不可或缺的一課。
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麥德林
經過一上午的長途旅行,中午到達哥倫比亞第二大城市麥德林(Medellin)。
麥德林曾被稱為“地球上最危險的城市”,暴力、謀殺、綁架和槍戰曾經在這座城市中司空見慣。上世紀八十年代,這裏是哥倫比亞大毒梟帕勃羅·埃斯科巴(Pablo Escobar)的老巢。隨著 1993 年埃斯科巴的去世,這段曆史也告一段落,近年來,這個曾經的“可卡因帝國”已經成為拉美最安全的城市之一。
除了毒梟,麥德林也為世界塑造了一位一流的藝術家,就是蜚聲世界的麥德林當地藝術大師費爾南多·博特羅(Fernando Botero)。他於 1932 年 4 月 19 日出生在這個城市,後在巴黎和佛羅倫薩等地學習繪畫和雕塑。他經常描繪過度豐滿的人物、動物和物體,通過誇張的形式營造一種獨特的幽默感和戲劇性。博特羅的作品涵蓋了各種主題,包括人物畫、肖像、靜物、曆史題材和宗教題材。他通過藝術作品表達了對拉丁美洲文化、社會和政治的關注。博特羅的作品在國際上享有廣泛的認可,他的畫作和雕塑常常在全球各地的博物館和藝術館展出。
一到麥德林,我們率先參觀了博特羅廣場隔壁的安蒂奧基亞博物館(Museo de Antioquia)。鋼筋博物館大門,就徹底進入了博特羅的胖胖世界。博物館集中展出了許多這位國寶級藝術家的畫作和雕塑。我們的當地導遊是個文青級的小青年,對博特羅尊崇有加,對他的作品頗有心得,給我們解說起他的作品來,更是頭頭是道,使我們對這位天才藝術家及他的作品多了一份了解。
博特羅廣場
從博物館出來,便是博特羅廣場。24座博特羅的雕塑矗立在廣場的各個角落,為熙熙攘攘的廣場增添了藝術氣氛,使這裏成為很多人向往的藝術聖地。
來到麥德林,當然不能錯過這裏的十三街區(Comuna 13 )。麥德林的十三街區曾是這個城市中貧困和暴力問題較為嚴重的社區。在大毒梟埃斯科巴被徹底掃除之後,這個社區浴火重生,開始舊貌換新顏。
麥德林是一座山城,一直麵臨著市內交通困難的問題。山頂大片的貧民窟,更由於交通困難而形成孤島。麥德林市近十幾年來,修建纜車並使之成為城市公共交通係統中的一環,現如今,山頂的居民下山方便了許多,十三街區也隨之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
麥德林政府在 2011 年修建了六段電梯係統,讓原本需要消耗大量時間和體力的爬山變成了幾分鍾的電梯旅程,大大方便了十三街區居民的生活。現在的公交係統讓十三街區再也不是一個貧窮恐怖的孤島,而是一個吸引人的旅遊熱點地區。
十三街區的轉變得益於社區居民的積極參與。當地居民的精神麵貌讓我想起上個世紀八十年代北京的秀水街,感覺到的是一股升騰的正能量。剛進街區沒多久,就看到幾個小青年在一塊空地上布置場子準備跳街舞。音樂響起,舞步剛健,水平高超,充滿激情,觀眾掌聲連連。
十三街區的壁畫
十三街區最吸引人們眼球的是其壁畫藝術。街頭藝術家們在這裏創作了許多色彩斑斕、富有創意和社會意義的壁畫。這些壁畫不僅美觀,還反映了社區的曆史、文化和價值觀。通過塗鴉藝術的介入,十三街區徹底改頭換麵,塗過鴉的民房、街道和店鋪,以繽紛明快的顏色和令人振奮的圖案,宣示著社區的希望和複蘇。
在十三街區轉了一圈,望著熙熙攘攘的人群,花花綠綠的街巷及跳著街舞的小青年,我忽然發現這裏無疑就是哥倫比亞的一個縮影,它不僅給人們帶來希望,也麵臨著巨大的挑戰。在隨後的遊覽活動中,這種感覺變得更加強烈。
赤足公園(Barefoot Park)是市內的一個獨特公園,實際上就是CBD樓群中間的供人休息散步的一片空地,以其特殊的設計和促進身體感知的理念而受到歡迎。赤足公園的設計理念是讓人赤腳行走,以感受大自然和不同地麵的質感。赤腳行走走在不同的地麵上,包括石子、沙子、木頭、草地等,每一種地麵都給你帶來不同的觸感和刺激。在享受這種獨特體驗之時,我總忘不了居住在十三街區的人,估計他們不會有時間跑到這裏來緩解在街上擺攤兒產生的腳部疲勞。
遊覽了赤足公園後,我們乘坐纜車,前往市郊的私人花園。當纜車漂浮在聖多明各薩維奧貧民窟上空時,腳下密密麻麻擁擠不堪的貧民窟,令人震驚,與光鮮亮麗的市區CBD相比,真乃天壤之別,讓人浮想聯翩。
下了纜車,我們來到附近的一個農家樂式的花園,主人早已為我們準備好了午餐。這戶人家的居住麵積與路上遇到的貧民窟當然不可同日而語。主人是個能說會道的中年大叔,身穿印第安人的傳統服裝,帶著自己的小女兒,親自為客人端茶送飯。席間,他為我們講解了這個村子的特點及他們家族的曆史。
農家樂的主人和女兒
飯後,主人帶著我們參觀了他種滿鮮花的庭院,令人大開眼界。院子裏花團錦簇,五彩繽紛。用鮮花組成的各種主題圖案,經過主人的講解,宛若一幅幅民俗畫卷呈現在眼前。哥倫比亞是一個鮮花出口國,擁有豐富多彩的與花卉相關的文化習俗。
麥德林地區就有一個每年一度的“花車節”(Feria de las Flores)。這個節日通常在每年8月的第一個星期舉行,來自世界各地的鮮花愛好者都會前來觀賞。花車節以巨大花車、花環、花藝展覽和花朵裝飾的遊行等形式展示了哥倫比亞豐富的鮮花文化。在這個節日期間,當地的花農都會背著一種叫作西萊塔(silleta)的花架子在街上遊行,展示他們精心製作的插花。後來,這種活動就逐漸演變成插花比賽,進而成為當地的文化傳統(Silletero)。我們這個農家樂的主人曾多次參加這個花車節比賽並且獲獎。提起自己的光榮曆史,這位大叔兩眼放光,頗為得意。
2010年,插花比賽Silletero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宣布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承認其文化和曆史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