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2022年瑞士紀行 (2)

(2022-08-26 11:14:22) 下一個

少女峰

少女峰是瑞士的一張名片。我們在這次旅行中,有四天時間在少女峰(Jungfrau)附近觀光遊覽。因此,便把住宿的旅館定在了小鎮文根(Wengen)。

遊完伯爾尼,乘火車前往文根。一路上換了幾次火車,基本上都準時準點。最後從小鎮勞特布龍嫩(Lauterbrunne)去文根,火車一路爬山,讓人不得不佩服瑞士鐵路工程師的大膽,竟把鐵路修到如此高的山上。入住旅館後,驚訝地發現號稱“歐洲之巔”的神女峰近在眼前。

進山後的翌日,我們便乘火車前往少女峰附近的雪朗峰(Schilthorn)。

雪朗峰之所以遐邇聞名,應歸功於詹姆斯·邦德。007係列影片之一《女王密令》驚心動魄的打鬥戲就是在雪朗峰拍攝完成的。隨著影片的上映,雪朗峰由此聲名遠播。我們來雪朗峰,當然也有追星的意思,想親眼看看007的拍攝場地。

雖然天氣預報有雨,早晨出發時卻陽光明媚。山裏的天像小孩的臉,說變就變。於是,我們一致決定趁天好先去看雪朗峰,回來時再看其他景點。

換乘兩次火車和三次纜車,終於到達雪朗峰頂因007電影而出名的Piz Gloria。這是一座集餐館、商店、電影院、觀景台於一體的景觀建築,位置極佳,因此,被拍攝007電影的導演選中。這裏神奇險峻的風景為這部電影增加了上座率,而電影的廣為流行也使雪朗峰名聲大噪。這裏到處都有供人合影的詹姆斯·邦德真人比例背景板以及007電影的畫麵,甚至連廁所裏的馬桶按鍵都配上了電影裏的音樂和槍聲。在這裏,007的身影無處不在。

在海拔2970米的山頂上欣賞周圍艾格峰、僧侶峰和少女峰,真是妙不可言。雲霧之中,群峰若隱若現,景象瞬息萬變。看完介紹007的電影,我們走進樓上的旋轉餐廳,享受窗外美景,看雲起雲落,雲卷雲舒。

由於天氣的原因,位於濃霧緊鎖的博格峰(Birg)中間站的天際線步道隻開放了一小段。既然來了,怎麽著也得試試不是?上去轉了一圈,腳踩萬丈深淵變成了騰雲駕霧,感覺大不一樣。有鑒於此,我們便乘纜車下到米倫(Mürren)小鎮,沿著一條步道,進入阿爾卑斯山的密林之中徒步探險。穿林海,過草原,牛鈴聲聲,鬆濤陣陣,煞是好玩。忽見一農舍,原來空無一人。窗上掛著牌:自己動手,豐衣足食。這到底是農家樂,還是學雷鋒呢?不得而知。但無論如何,當地農民的樸實還是令人敬佩的。

米倫小鎮被阿爾卑斯山脈環抱,雲霧繚繞。我們徒步歸來的時候,小鎮已披上絢麗的晚霞。鎮上有一家中餐館,在開門不多的商業街上格外顯眼。剛剛走進餐館,便下起雨來。山裏的天氣,真是瞬息萬變!此時此刻,能在這裏享用一頓中歺,感到幸福滿滿。

雨霽天晴。夕陽潑灑在少女峰上,金光閃爍,真美!

下榻文根的第二天,我們繼續在少女峰附近遊山玩水。

上午乘火車從文根到達小鎮維爾德斯維爾(Wilderswil),在那裏轉乘有上百年曆史的齒軌登山火車前往施尼格(Schynige)。火車充滿懷舊風情,木質長椅及古董級的火車頭散發著十九世紀的氣息,令人感到一種時代的穿越。

站在海拔近二千米的施尼格,艾格峰、僧侶峰、少女峰三大名山一覽無遺。這裏也是徒步旅行的天堂。這一天,我們的主要活動就是在這一地區徒步觀山看景。

上山伊始,三位當地的老人正在用拖地長號演奏樂曲,好像在為徒步者壯行。我們選擇了三號步道,登上一個峰巒,站在上麵可以俯瞰有“上帝的眼睛”之稱的圖恩湖與布裏恩茨湖及夾在中間的因特拉肯鎮(Interlaken)。在這裏駐足觀賞如畫的風景,讓我們流連忘返。

回望走過的步道,蜿蜒在陡峭的山脊,宛若羊腸,望之令人生畏。然而,在步道上,我們卻遇到一位年已80的老人,精神矍鑠,登山如履平地,令人佩服之至。

徒步旅行結束後,返回小鎮勞特布魯嫩(Lauterbrunnen),這裏有七十多個瀑布,其中的特魯梅爾巴赫瀑布(Trümmelbachfälle)是隱藏在山洞裏的十個冰川瀑布,是歐洲唯一可以走近觀賞的冰川瀑布。

在山洞中近距離觀看瀑布是一種少有的體驗。我們從最高級的瀑布一路走下來,每一處都讓人驚心動魄。雖不見飛流從天而降,但瀑聲實驚天動地,急流似萬馬奔騰,一瀉千裏,勢如山崩,地動山搖。

這幾天,一直在少女峰周圍轉,隨處可見少女峰,但與少女峰總是保持著一段距離。告別文根的前一天,我們終於乘火車登上少女峰的觀景台,近距離觀賞少女峰。

少女峰齒軌鐵路(Jungfraubahn)已有上百年曆史,當時在如此高的山上修建鐵路,其困難程度可想而知。這段鐵路有的路段在冰河底下隧道岩壁裏通過,工程十分艱巨。接近少女峰時,火車在隧道裏兩次停車,讓乘客下車拍照,冰海景觀,令人驚歎。

火車的終點站就是少女峰站(Jungfraujoch),為歐洲最高的火車站,海拔3454米。下車處有一塊“Top of Europe”(歐洲之巔)的立牌,吸引許多遊人在此拍照。

從車站大廳直接坐電梯進入海拔3571米的斯芬克斯觀景台大廳。這座建在山頂上的建築原來是用於天文研究的,直到1996年才正式對外開放,成為世界聞名的旅遊景點。其熱鬧程度,和美國的迪斯尼世界有一拚。

在這裏,不但可以近距離觀賞少女峰的冰容雪貌,而且還能在地下冰宮裏觀賞水晶般的冰雕作品。走出地下冰宮,宏偉壯觀的阿雷奇冰川(Great Aletsch)近在眼前。有人也可走出建築物,在冰雪上散步,體驗阿爾卑斯山給人們帶來的心靈震撼。

少女峰對麵的小鎮格林德瓦 (Grindelwald),是瑞士最受歡迎的滑雪聖地之一。

滑雪勝地的夏天,風景依然美好。從少女峰回來,我們直奔格林德瓦山頂上的懸崖步道。坐在纜車上,你能切身體會到為什麽人們常把瑞士比作“上帝的後花園”。在藍天白雲的映襯下,腳下的山峰童話般的綠,綠得讓人心醉。星星點點的農舍,三五成群的奶牛,盤山小道上的遊人,以及飄在天空的滑翔傘,田園詩般的畫麵與少女峰斯芬克斯觀景台的熱鬧場景大相徑庭。踏上令人膽戰心驚的懸崖步道,既彌補了前天在雪朗峰因天氣原因未能走成懸崖步道的遺憾,也使我有機會再次體驗到融入大自然的那種天人合一的感覺。

告別坐落在半山腰上的文根後,我們乘火車下山,來到著名旅遊小鎮因特拉肯(Interlaken)。這個位於圖恩湖 (Lake Thun) 和布裏恩茨湖 (Lake Brienz)之間的小鎮,又名湖間鎮。這裏是前往少女峰的交通要衝,因此,近年來逐漸發展成為世界聞名的旅遊城鎮。街上歺館旅館林立,各國遊客眾多,與文根相比,熱鬧非凡。

來因特拉肯的主要目標是乘船遊湖。位於兩湖之間的這個小鎮,有一條運河穿城而過,將布裏恩茨湖和圖恩湖聯在一起,但神奇的是,兩個湖的顏色,依然涇渭分明,一個綠色,一個藍色。

坐在遊船上,藍天白雲,綠水青山,古堡教堂,農舍田園,像濃淡相宜的水墨,繪出一幅人間世外桃源的畫卷。人在畫中遊,杯中有美酒,夫複何求!

沉浸在遊湖的享受中,不知不覺船已停靠在施皮茨(Spiez)小鎮。因為返回因特拉肯要乘火車,我們便從輪渡碼頭懶懶散散地走到了火車站。確定了車站的位置後,前往湖邊的施皮茨古堡,順便逛逛這個被驢友們成為瑞士最美小鎮之一的街景。

從火車站到古堡的距離沒多遠,一路走走停停,不一會兒,就來到了湖邊,古堡近在眼前。

拾級而上,來到古堡的庭院才發現已經過了開門時間。據介紹,這座中世紀的古堡始建於1200年,曾是伯爾尼執政官的夏宮。同阿曼的賈布林城堡相似,這座城堡主要用於居住,軍事上的護城禦敵之功效便付闕如。雖然未能入內參觀,逡巡在古堡庭院,遙望湖光山色,仍然引人浮想聯翩。

國際城市日內瓦

日內瓦是個容易讓人熟悉的城市,這個名字經常出現在國際新聞之中。日內瓦集中了200多家國際組織,包括世界衛生組織、世界貿易組織、國際紅十字協會、聯合國歐洲總部、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及聯合國的多家機構。日內瓦也是世界上最熱鬧的外交活動中心。早年間,中國人民最津津樂道的關於印度支那問題的“日內瓦會議”就在這裏的萬國宮舉行,還鬧出一段美國國務卿杜勒斯拒絕與中國總理周恩來握手的傳聞。隻不過,我們來日內瓦這天,萬國宮不對外開放,未能進去參觀,是為遺憾。

萬國宮門前的廣場,一把巨型斷腿木椅格外引人注目。那是瑞士藝術家丹尼爾?伯塞特的雕塑作品,是為1997年國際殘聯呼籲人們關注戰爭中地雷對平民造成的傷害而建立的紀念雕塑。在這個國際城市的中心地帶,“和平”這一主題無疑是全世界各國人民的共同願望。

日內瓦老城,獨具魅力,不但聚集著許多古老建築,還深藏著不少曆史故事,在幽靜的古街小巷裏回蕩。

進入老城後,我們最先拜訪了繁花似錦的日內瓦大學校園。歐美的大學多與教會有著千絲萬縷的聯係。這所大學規模僅次於蘇黎世大學也不例外,其前身是1559年加爾文建立的日內瓦學院。這所神學院曾在宗教改革期間獲得廣泛聲譽。進入現代,學院逐漸增加其他學科,到1873年建立醫學係後,正式更名為日內瓦大學。

穿過日內瓦大學校園,便是宗教改革紀念牆。該紀念牆高7米,長100多米,是1909年為紀念宗教改革運動的先軀人物加爾文誕辰四百周年而修建的。紀念牆揭示了宗教改革運動在西方現代化進程中產生的深遠影響及日內瓦在這次運動中的重要地位。

在宗教改革期間,日內瓦曾是加爾文教派活動的中心。在挑戰羅馬教會的鬥爭中,馬丁.路德在維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門上張貼出了《九十五條論綱》,率先向教會發起進攻,接著蘇黎世的茨溫利也將戰火引進瑞士,而影響最大的則是日內瓦的加爾文。正是由於他的個人威望,大批歐洲新教難民聚集到日內瓦,使這裏成為歸正宗的國際中心,號稱“新教的羅馬”。加爾文對新教發展在理論和實踐上所做出的重大貢獻,無論如何都是不能低估的。

宗教改革紀念牆規模宏大,記載的內容也十分豐富,再現了十六世紀歐洲宗教改革運動的場麵。牆中間是四個高大的人物雕像,從左到右分別是法海爾(Farel)、加爾文(Calvin)、拜茲(Beza)和諾克斯(Knox)。他們都是宗教改革時期加爾文教派的主要人物。紀念碑上刻著“Post Tenebras Lux”(黑暗過後是光明),反映了中世紀那段曆史的真實狀況。

宗教改革紀念碑後的小山丘上,就是日內瓦的老城區,也是中世紀築有城牆的古城遺址。走在濃蔭覆蓋的石子路上,穿過寧靜狹窄的街巷,仿佛回到了中世紀。

小山丘的製高點上,矗立著建於1160年到1232年間的聖皮埃爾大教堂(Cathédrale St-Pierre),是老城的標誌性建築,也是宗教改革運動的曆史見證。這座大教堂集多種建築風格為一體:希臘羅馬風格的門臉,哥特式的拱門,羅馬萬神殿式的穹頂,…… 沒有違和感,但曆史感極強。

想當初,教廷在歐洲各地販賣贖罪券,除了中飽私囊,大量錢財都用在了建造教堂上。而宗教改革運動的導火線,就是馬丁.路德對販賣贖罪券的猛烈攻擊。

歐洲經過文藝複興、宗教改革和啟蒙運動的洗禮,逐漸告別了中世紀的黑暗,最終迎來了現代文明的曙光。在這曆史轉折時期,日內瓦從未缺席。距聖皮埃爾大教堂咫尺之遙,便是開辟了一個新時代的思想家盧梭的故居,一棟不起眼的五層樓房裏的一個單元。

不知什麽原因盧梭故居沒有開門。坐在門前的椅子上,我忽然想起他那句富有哲理的話,“人生而自由,卻無往不在枷鎖之中。自以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的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隸。” 未能像參觀愛因斯坦故居一樣進去參觀盧梭故居,不能不說是個小小的遺憾,但想起盧梭這段話,也就釋然了。

從聖皮埃爾大教堂的高坡上下來,沒走多遠,便是日內瓦湖畔。

日內瓦湖(法方稱萊芒湖)是阿爾卑斯湖群中最大的一個,也是世界第一大高山堰塞湖,由法國和瑞士共同擁有。與布裏恩茨湖和圖恩湖比起來,日內瓦湖顯得更加恢弘遼闊,煙波浩渺。

來到湖邊,首先映入眼簾的是著名的大噴泉(Jet d'Eau)。這座噴泉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噴泉之一,於1891年建成,當時所噴射的高度為90米。1958年改建後,其噴射高度達到140米,從城裏的許多地方都能看到。因而,它成了日內瓦的地標。如果您一時迷了路,看到這個噴泉就知道自己該往哪個方向走了。

日內瓦湖畔的商業街上有許多名牌店,櫥窗都布置得光鮮亮麗,引人注目。我們對逛商店興趣不大,便沿湖來到英國花園。園內大樹參天,花木修剪得透著精心,藝術雕塑隨處可見,徜徉於此,心曠神怡。花園中最為有名的當然要數路邊的大花鍾。

這座大花鍾不但是英國花園的名勝,也是日內瓦的重要地標。瑞士不但被稱作“鍾表王國”,而且有著“上帝的後花園“的美譽。這座大花鍾就完美地將這兩個特色結合在了一起。花鍾的機械結構設置在地下,地麵上由五顏六色的鮮花組成鍾麵的圖案,園丁會根據季節更換鮮花,使鍾麵的圖案時常翻新。

大花鍾旁邊有座摩天輪,多少有點兒像泰晤士河邊的“倫敦眼”。路過時,見遊人不多,便老夫聊發少年狂,坐上摩天輪轉了幾圈,大開眼界。

隨著摩天輪的升高,湛藍的湖水,潔白的天鵝,成群結隊的水鳥,熙熙攘攘的遊人,在腳下時隱時現。日內瓦這個國際化都市,生活的氣息清爽宜人。

夕陽西下時,我們告別了這座國際化都市,乘火車前往日內瓦湖北岸的小城蒙特勒。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北歐風輕雨綿 回複 悄悄話 遊得細致,圖片也拍得很美,今夏遊瑞士算是選對時候了,天氣好,陽光足,景色就特別漂亮。
世界在我心中 回複 悄悄話 照片很美,隨你遊瑞士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