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印度紀行---德裏印象 (3)

(2010-12-07 13:33:27) 下一個
印度紀行----德裏印象 <wbr>(3) 
 

長久以來,“兩個印度”的說法一直流行。在德裏轉轉,至少在表麵上看,這個說法是有一定道理的。同人多路窄擁擠不堪的德裏老城相比,新德裏的麵貌截然不同。在這條連接印度門和總統府的大道兩旁,是國會大廈和政府各部辦公樓。這些融合印度傳統和維多利亞風格的建築是當年英國殖民政府遷都德裏時建造的。1911年,英印殖民政府決定將統治中心從加爾各答遷到德裏,由魯特嚴斯(Sir Edwin Lutyens和貝克爾(Sir Herbert Baker兩位英國建築師負責設計新首都,1931年正式啟用,故名新德裏。印度獨立後,辦公大樓換了主人,這些建築的職能並未改變。這裏仍然是印度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類似於北京的天安門廣場地區。所不同的是,天安門廣場總是人山人海,而這裏卻缺少人氣。

印度紀行----德裏印象 <wbr>(3)

總統府門前倒是有警察用的活動路障,但我們去的時候,連個站崗的都沒看見。印度總統是個名義上位高權重,實際上聽從內閣總理的國家元首,但住這麽大個宅子,怎麽也得安排點兒禦林軍看家護院吧!聽說普拉蒂巴·帕蒂爾總統先前在拉賈斯坦擔任邦長時,官邸大門每天都對民眾敞開,她每天接待大量來訪的民眾。這位有著“普拉蒂巴大嫂”稱號的女總統很受老百姓的尊重。

印度紀行----德裏印象 <wbr>(3)

實際上,這座印度的中南海周圍也有警察,但絕不是三步一崗五步一哨,不然的話,農民兄弟開著手扶拖拉機來總統府遛彎兒的畫麵就不可能出現。當然,人家沒有上訪的風氣,警察見到在總統府周圍逡巡的人也就沒有如臨大敵的必要。我們這些遊人伸出鏡頭在總統府大院隨便拍照,亦無人出來橫加幹涉。

印度紀行----德裏印象 <wbr>(3)

路邊的圓形建築是印度的國會大廈,位於總統府的東北麵。作為世界最大的民主國家,印度國會是個熱鬧地方。由於時間緊張,我們沒去國會參觀,隻能隔著車窗看到三三兩兩的人們在國會大廈前的草地上曬太陽。

印度紀行----德裏印象 <wbr>(3)

國家大道西端是總統府,東端則是著名的印度門。這座外表和巴黎凱旋門頗為相似的建築是為紀念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死亡的9萬名印度軍人所建,牆上刻有一萬三千名陣亡將士的名字,據說印度門放不下9萬個人名。不管怎麽說,印度人在一次大戰中還是為大英帝國做出了巨大貢獻的。一次大戰前,英印殖民當局對印度民族主義運動采取又打又拉的策略,即打擊極端派,拉攏溫和派。國大黨在大戰期間始終支持英國,以換取戰後印度的自治。然而,戰後殖民政府食言,不但繼續實施戰時軍管法令,而且還增訂《羅拉特法》,進一步加強鎮壓民族主義運動。特別是1919413日發生的阿姆利則大屠殺,使甘地等國大黨領袖轉變了對英國的態度。甘地將這個向手無寸鐵的示威群眾開槍的政府視為魔鬼政府,其對殖民政府的立場也由基本合作轉向基本不合作。最後,在甘地領導下,印度人走上了爭取獨立建國的道路。


印度紀行----德裏印象 <wbr>(3)

印度門前有很多武警。據導遊說,因為英聯邦運動會正在德裏舉行,武警明顯增多。這位在印度門廣場上幫忙給人照相的武警看起來挺認真的。這項工作在北京奧運和廣州亞運期間,都是由誌願者來完成的。在德裏期間,好像沒見到任何英聯邦運動會的誌願者。看來,印度人對舉辦大型國際運動會的熱情比中國人差遠了。

 
印度紀行----德裏印象 <wbr>(3)

由於德裏人對為國爭光的事缺少熱情,新德裏當局也無法為了臉麵好看驅逐街上擺攤的小販。這是新德裏使館區附近的露天市場,很多外國人來這裏買東西,有點兒像北京的秀水街。隻不過秀水街的攤位在奧運會之前已經挪到商廈裏去了,而新德裏的這條街,依然熱鬧非凡。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