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楊

園中草木春無數隻有黃楊厄閏年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走筆梵蒂岡

(2008-07-31 17:11:22) 下一個

最近一則有關梵蒂岡的新聞被炒得沸沸揚揚。

中國愛樂樂團及上海歌劇院合唱團5月7日晚聯袂在梵蒂岡保羅六世音樂大廳舉行表演,教皇本尼迪克特十六世出席了音樂會。

這是中國大陸樂團首次在梵蒂岡作專場演出。

據報道,高齡81歲的教皇在演出後親自登台感謝主要演職人員,還向所有中國人民致意,並且高調祝福北京奧運會取得圓滿成功。領導全球十億七千萬天主教徒的本尼迪克特十六世的這一番表態,贏得全場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中國駐意大利大使孫玉璽也出席這次“民間交流”。而且,教皇還在現場“巧遇”孫玉璽和中國外交部歐洲司副司長劉海清。

根據這條新聞,有人猜測中梵關係經過了破冰之旅,兩國建交指日可待。看來,這塊中華民國駐教廷大使館的牌子還能否長期掛在這兒也夠懸了。

梵蒂岡同全世界一百多個國家有外交關係。由於曆史的原因,梵蒂岡目前仍然同中華民國保持著外交關係。中國大陸的三自愛國教會獨立性忒強,從來不買梵蒂岡的賬,兩國要是建立了外交關係,中國天主教徒還麵臨著一個如何處理地方服從中央的問題。

在羅馬逛梵蒂岡相當於在北京遊紫禁城。梵蒂岡的麵積比紫禁城小些,隻有0.44平方公裏。記得小時候背《新華字典》後麵的各國麵積、人口和首都,看到梵蒂岡的麵積才這麽小,沒什麽概念。問胡同裏的大孩子,得到的回答是,梵蒂岡也就和高家莊馬家河子一樣大。這話其實不假。

坐落在羅馬城內西北角台伯河西岸的梵蒂岡,盡管麵積不大,國際知名度可是高家莊馬家河子沒法比的。事實上,它比紫禁城在西方的知名度都要高多了。如果說紫禁城僅僅是一座故宮,一座博物院的話,那麽,梵蒂岡這個獨立的國中之國卻是全世界天主教組織的中央政府所在地,是基督教世界的聖地之一。作為麵積最小人口最少的獨立的主權國家,它擁有號稱全世界最大的教堂和富藏稀世文物和藝術珍品的博物館。因此,在羅馬期間,我們專門騰出一天的時間來主攻梵蒂岡。

我在網上找到一張梵蒂岡的示意圖,有助於了解梵蒂岡城內建築的位置及其與整個國土麵積的比例。全城主要建築就是聖彼得廣場、聖彼得大教堂、西斯廷教堂、教皇官邸拉特蘭宮和後花園。

表麵上看,梵蒂岡除了有一圈城牆圍著,和羅馬城內的任何其他景點都沒什麽區別。從對著聖彼得廣場的大街走過來,不知不覺地就會從意大利跨進梵蒂岡。沒界標嗎?還真沒有!您說,還用得著界標嗎?聳入雲霄的聖彼得大教堂,再加上兩邊的環形柱廊像把張開口的巨鉗,您往那一站,就會變得心無旁騖,唯見上帝向您招手,哪還有心思看界標啊?這就是建築藝術的魅力。就像太和殿一樣,僅憑其巍峨莊嚴氣勢淩人的架勢就足令丹犀下的文武百官們兩腿發軟,覺得跪下來舒服。

遊覽梵蒂岡最好事先通過旅行社買好票,不然的話,一準兒是起個大早,趕個晚集。光買票一項,至少排隊倆仨鍾頭。我們在來之前早就買好了票,到梵蒂岡的時候,在門口找旅行社的導遊,找到導遊,沒怎麽等著,就進了大門。沒事先買票的人呢,就得老老實實地去排隊,找隊尾,跟著人流,等著買票。等到買上票,還有多少時間和體力看裏麵的稀世珍寶呢?所以,我建議,以後您去梵蒂岡的時候,千萬要事先買好票。雖然很多導遊把您帶進去就跟您說拜拜了,但他們確實能為您贏得了寶貴的時間。

到梵蒂岡必看的是聖彼得大教堂和梵蒂岡博物館。您要是隻花一天的時間走馬觀花地看看,最好先去梵蒂岡博物館(The Vatican Museum)。

據說,梵蒂岡博物館的館址是世界上博物館中最早的,公元5世紀末就有了雛形,在16世紀與聖彼得大教堂同時擴建。博物館是歐洲宮廷式建築,其中的八角庭院、動物雕塑館、繆斯廳、圓形大廳、馬車廳、燭台陳列廊、壁毯陳列廊廳、地圖陳列廊、聖母懷胎廊廳、拉斐爾畫室、博爾戈大火廳、西斯廷教堂、梵蒂岡圖書館和畫廊以回廊的形式連成一體,九曲十八彎,像迷宮一樣。頭一次去,保險叫您找不著北。

雖說來這裏之前看了點兒介紹,但初來咋到,仍像劉姥姥進大觀園似的,看什麽都新鮮。不過,人家博物館辦事還是挺周到的,每個拐彎處都有路標,重要展品也有說明,隻不過很多展品介紹都是意大利文的。我建議,隨著中國的崛起和中國遊客日漸增多,梵蒂岡當局應提前考慮增加中文說明。不然,等到海內外華人愛國青年高舉五星紅旗前來示威遊行後,再加以改進,就顯得被動了。

和世界上其他大型博物館不同的是,梵蒂岡博物館的展品密度極大。據說,在每件展品前逗留四秒鍾,您得用十年時間才能看完一遍。我對此言隻是姑妄聽之,但其展品之豐富,則確實是無出其右的。

梵蒂岡博物館的另一個特點是寶物多於文物,更名為珍寶館也不為過。以此推斷,曆代教皇對於收集寶物的興趣可能遠遠大於收集文物的興趣。這也難怪,人家教皇又不是考古學家曆史學家。不過,人家借助遍布世界的天主教會,搜羅到的世界各地的寶物,集中保存,也挺不容易的。現而今,這些寶物也都自然而然地變成文物了。當然,這裏見不到什麽石刀石斧,銅鍋陶罐,秦磚漢瓦一類年頭久遠承載大量文明發展信息的文物,卻不乏享譽世界的藝術珍品。

西斯廷小教堂和拉斐爾畫室是梵蒂岡博物館的精華所在。文藝複興時期的三大藝術巨匠中的兩員大將--米開朗基羅和拉斐爾都曾長期當過梵蒂岡的禦用畫師。西斯廷小教堂裏世界名作穹頂畫《創世紀》、巨幅壁畫《最後的審判》便出自米開朗基羅一人的手筆。拉斐爾也曾於1508—1518年為梵蒂岡做壁畫10年,還建立了他的畫室。其中的《聖禮之辯》和《雅典學院》均為文藝複興時期的峰巔之作。

在梵蒂岡博物館裏,這兩處都是禁止拍照的。如果您對藝術大師的作品感興趣的話,站那兒認認真真地讀,細細體會才能產生出那種心靈的震撼。當我們走進西斯廷小教堂時,裏麵密密麻麻站了很多人,或仰首瞻望穹頂的組畫《創世紀》,歎為觀止;或佇立於《最後的審判》麵前,反省自躬。大廳裏鴉雀無聲。對我們這些藝術門外漢來說,看也是瞎看,頂多也就是感受一下現場氣氛。就跟看球賽似的,到體育館看現場比賽,不見得比坐家裏看電視轉播看得真楚。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我估摸著,站在裏麵久久不帶挪窩兒的人們,基本都是內行。於是,看了一會兒,趕緊帶孩子溜了出來,生怕孩子鬧起來打攪裏麵肅穆的氣氛。

出了西斯廷小教堂,來到梵蒂岡圖書館,同樣禁止拍照。看著一望無際的室內長廊和整齊排列著的無數白色書櫃,驀然想起當年在中南海參觀毛主席臥室兼書房的情景。兩種書房風格迥異。主席要想自己找本書看,信手拈來;教皇就不行了,鬧不好,自己找本書得在裏麵走半個時辰。

參觀梵蒂岡博物館不僅需要點兒文化曆史方麵的知識,而且也需要大量體力。博物館的展區有六公裏之長,一圈兒走下來,要是沒個好身子骨,還真頂不住。我們這夥人,有老有小,想在展區裏囫圇轉一圈,是不太可能的。看了幾個主要展區後,我們便向聖彼得大教堂轉移。沒看到的東西,隻好等下次來再看了,自我安慰是留個念想。既然這次到意大利來玩,主要是為了放鬆,景點看得全不全沒關係,誰也不想玩得太累。

從梵蒂岡博物館出來後,原路返回聖彼得廣場(St.Peter's Square),仍然能看到許多排隊買票等著參觀博物館的人。

聖彼得廣場被譽為世界上最美麗的廣場,是著名建築大師貝爾尼尼花了11年時間建成的傑作。廣場呈橢圓形,長340米,寬240米,可容納50多萬人。廣場兩側由半圓形大理石柱廊環抱,284根圓柱和88根方柱,分排四列,形成三條走廊。從遠處看,這兩條柱廊宛如兩把蟹鉗,加上廣場中央矗立著一座高26米的方尖石碑及廣場兩側象征生命的跳動的噴泉,與聖彼得大教堂恰到好處地融為一體,給人一種和諧的美感。

藝術家創造出來的和諧美感是宗教追求的理想境界,然而,人類社會能否達到這種理想境界,卻是值得懷疑的。廣場中央方尖碑頂端釘死耶穌的十字架造型以及柱廊石柱上的聖徒群像,警示著人們在追求理想境界過程中的執著精神和付出的代價。但是,人們為追求自以為是的真理過程中表現出的偏執傲慢狂妄自大以及由此產生的衝突、戰爭、誅殺異己、鎮壓異端也同樣令人觸目驚心。上帝是全能的至善的,災難罪惡至今依然存在。這個在邏輯上使人困惑的問題並未阻止人們對上帝的頂禮膜拜和虔誠信仰。

因此,我相信,人創造出來的東西對人的影響無論如何是不能低估的。走進聖彼得廣場,尤其是跨進聖彼得大教堂,置身於一種高度濃烈的宗教氛圍中,人們的心靈自然會受到強烈的衝擊和洗禮,從而仰視造成這種衝擊的來源。這時候,人們會把什麽偷雞摸狗,沾花惹草,爭權奪利,包二奶,搞腐敗,爾虞我詐……等等欲望,暫時拋到腦後,變得特別道貌岸然,甚至能在這種宗教氣氛中,改惡從善,徹底皈依上帝。

在北美,教堂的門好像都不上鎖。問過教會的朋友,說是上帝的大門永遠向人們打開。多年前,為了驗證教堂的門上不上鎖,每每路過教堂,我都過去推門試試,基本都是推門就進。即使裏麵空無一人,門也是不上鎖的。從此,深信朋友所言不虛。但是,這種說法在其他地方可能就應另當別論。在北京時,米市大街的基督教青年會,王府井的天主教堂,我都常常路過,但從來沒進去過。印象中好像不是什麽人都能隨便進的。在羅馬這幾天,發現有些教堂是上鎖的。我們在羅馬胡同遊的集合地點——Largo di Torre Argentina,一座臨街的大教堂,就是大門緊鎖的。那天晚上在料峭的寒風中等人等了二十多分鍾,我就總想進去避避風,順便看看教堂的內裝修,可就是進不去。

聖彼得大教堂(St.Peter’s Basilica)也是晚上關門,白天從早晨7點到下午6點向公眾開放,但不收門票。這座可容納6萬多人的全世界最大的天主教堂,東西長187米,南北寬137米,外形頗為傳統,整座建築呈現出十字架型結構,有十一個圓拱頂,每個圓拱頂上都有精美的穹頂畫。

最大的圓拱頂大約有一百二十米高,由四根巨大的石柱支撐,石柱上的壁龕裏佇立著貝爾尼尼創作的聖象。教堂內部裝飾,極盡奢華,僅雕像就有440多尊。奇石異寶,名家名作,俯拾皆是。米開朗基羅24 歲時的雕塑作品《聖殤》,貝爾尼尼雕製的青銅華蓋及其親自設計的聖彼得寶座,均為無價之寶。這些藝術珍品和稀世珍寶集中在這座教堂,能實行“上帝的大門永遠向人們打開”的政策麽?不但不能,而且還要加強警戒。

其實,始建於326年的聖彼得教堂是羅馬皇帝康斯坦丁為紀念基督的大弟子彼得而修建的。聖彼得在基督教曆史上是個舉足輕重的人物,他和聖保羅一起,在基督被處死,又複活,後升天的後基督時代,為基督教的發展壯大起到了重要作用,是教會早期的重要領導人。據說,彼得和保羅一樣,都曾在羅馬傳教,且都以身殉道,為後來的基督徒樹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光輝榜樣。

對於這樣一個教會曆史上的聖徒,皈依基督教的康斯坦丁皇帝為他修建一座教堂也是理所應當的。最早的聖彼得教堂是在位於梵蒂岡的彼得墓地建造的,規模頗為宏大。然而,到十五世紀,由於修建樓堂館所的奢靡風氣傳遍歐洲大陸,教皇尼古拉斯五世Pope Nicholas V(1447—55)就琢磨著把年久失修的聖彼得教堂加以重建,也風光風光。於是,他雇了不少當時的著名建築師,進行規劃,結果,還沒動工,人就見上帝去了。

真正把聖彼得大教堂重建工作抓起來的是喜歡搞形象工程的教皇尤利烏斯二世(Pope Julius II December 5,1443—February 21,1513)。當時,有人勸他,您瞧,教皇尼古拉斯五世對老教堂還沒下手呢,就一命嗚呼了,這可不是好兆頭啊。可雄心勃勃的尤利烏斯二世哪聽得進這話呢,堅持要把老教堂拆了,原地建一個全世界最大的新教堂。

重建聖彼得大教堂的工程於1506年春天正式開工,工程開始沒幾年,尤利烏斯二世便撒手人寰了。其後,經曆了二十任教皇,直到1626年才告竣工。當時許多頂尖的建築師和藝術家,如米開朗基羅,貝爾尼尼等,都參與了這個跨世紀工程的設計和建設。教堂中央的穹隆拱頂就是米開朗基羅設計的,雙重結構,周長71米,為羅馬全城的最高點,可以登頂俯瞰羅馬全城。

聖彼得教堂不僅外形巍峨壯觀,端莊典雅,其內部更是精雕細刻,富麗堂皇。在這座象征財富和權力的教堂裏轉上一圈,我的感覺是教廷忒奢侈張揚了。紀念教會的已故領導人,適當花點兒錢蓋個教堂也無可厚非;為了舉辦宗教儀式,把教堂蓋大點兒,裝修得講究點兒,也說得過去。然而,中世紀的歐洲離崛起還差一大截兒呢!廣大貧下中農的生活水平還遠未達到小康的水平,在這種條件下,非要擺譜兒,建世界最大的教堂來抖威風,錢都從哪來的呀?

教皇喜歡擺譜兒,他必然有擺譜兒的物質基礎。錢是不成問題的,有廣大教民和貧下中農掏腰包,還愁沒錢?中世紀的歐洲是羅馬教廷的一統天下,教皇的話就是聖旨,老百姓連《聖經》都沒機會看,可不啥事兒都聽教皇的?!不聽還不行。不聽,抓住就當異教徒給你辦了。在教廷的這些人,冠冕堂皇地打著基督的旗號,再加上遍布歐洲深入基層的教會組織,為所欲為,沒人敢提反對意見。

在這種專製統治下,教皇和教會的高層神職人員的腐敗就不可避免了。他們賣官鬻爵,誰要想在教會組織中弄個一官半職的,請客吃飯送紅包都不答應,得拿錢來買。他們糊弄百姓,欺壓弱勢人群,心安理得。甭管你在歐洲哪塊地界兒,給教廷繳稅一個子兒都不能少。教皇蓋教堂需要銀子,他們用展覽聖物,出賣贖罪券的方式大量搜刮民財。您可能會問,瑪麗亞的一根頭發,基督馬槽子裏的一根幹草,我不看還不行嗎?不行。教會說了,看這些真正的聖物能增加得救的機會。信了一輩子上帝,誰不想得救?誰不想上天堂啊?且慢,你要想不進地獄,少在煉獄裏受罪,還得買贖罪券。這不是沒完沒了了嗎?

要不說教廷不缺錢花呢!有權還愁錢?權力導致腐敗,絕對權力導致絕對腐敗。這話用在中世紀的羅馬教廷,是非常恰如其分的。

專製統治者及其所推行的意識形態,在一定時間之內,雖能蒙騙廣大人民群眾,但卻無法蒙騙所有的人。馬丁。路德就是一個向這種製度提出挑戰,要求改變現狀的帶頭人。他的行動引發了歐洲的宗教改革運動,為西方社會的現代化奠定了思想基礎。

其實,馬丁。路德的宗教改革和重建聖彼得大教堂有著挺直接的關係。

聖彼得大教堂重建工程開工後的1510年,愛國青年馬丁。路德受修道院之命,到羅馬上訪,抗議教廷關於合並修道院的專製命令。在羅馬,甭說親眼所見教廷人員的腐敗無能和驕奢淫逸,就單說聖彼得大教堂這一項麵子工程,就足以令馬丁。路德瞧著眼暈了。此時,馬丁。路德還沒有公開挑戰這種腐敗的專製製度,但回德國攻讀神學博士期間,他對這種製度能否自我改善的信念就徹底動搖了。

教廷為重建聖彼得大教堂抓緊了在民間籌款的工作,其中的一個主要方式就是賣贖罪券。對於這種走街串巷吆喝著賣贖罪券的,路德一向持反對態度。當賣贖罪券成了教廷騙取窮苦百姓財物的主要手段時,路德便憤而感到是可忍,孰不可忍了。

1517年10月31日,路德教授在自己任教的威騰堡大學教堂的大門上,貼出了著名的《九十五條論綱》的小字報,公開抨擊出賣贖罪券的行為。由於印刷技術的普及,馬丁.路德的小字報很快風靡德國,從而掀開了宗教改革的風暴……

馬丁·路德是個對基督教神學很有研究的人。他不僅帶頭反對教廷濫用特權搜刮民脂民膏的劣行,還從理論上對羅馬教廷實施的專製製度展開了拆磚卸瓦的工作,動搖了教廷一統西歐的根基。他從基督教體製內向教廷宣戰,提出隻有信仰是唯一的,《聖經》是最高權威,人人都可以和上帝直接交流對話的神學主張。他認為,教廷作為二道販子不但阻礙人們和上帝的交流,還打著上帝的旗號販賣假冒偽劣商品。因而,這種二道販子存在的合法性就值得懷疑了。

對於教廷來說,老馬的這種“異端邪說”比布魯諾的“日心說”不知要危險多少倍,它從根本上否定了教皇的領導。教皇統治是天經地義的,哪能容得你來懷疑?!此等異端分子,若不及時鎮壓,則教無寧日。

一場鎮壓異端的運動黑雲壓城般地席卷了威騰堡。然而,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誰是誰非,他們心裏有杆秤。老馬挑戰教廷的言論充分表達了當時德意誌人民要求擺脫羅馬教庭控製的強烈願望。雖然當地教會的一些保皇派們秉承羅馬教廷的旨意對老馬展開大批判活動,但老馬在群眾的掩護下,特別是德國君主的保護下,終於逃脫了教廷的緝拿,躲起來翻譯德文版《聖經》去了。

……

教廷統治的歐洲中世紀一去不返了。看著眼前這座宏偉的教堂,無論如何也難以忘記人類曆史上這段黑暗時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