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美國鬼節(Halloween)和“萬聖節”是兩個內容和意義都大相徑庭的節日。當然,這也不完全是中文翻譯的疏忽,這個節日的英文叫法也不是名副其實的。大家都在一心一意地給鬼過節,沒什麽人祭祀聖人,卻偏偏把這個節日叫作“萬聖節前夜”,整個一個打著聖人的旗號行鬼魅之事。為此,好些基督徒一直耿耿於懷,對這個節日采取消極抵製的態度。
這些基督徒對鬼節采取抵製態度也不是沒有道理,您看,這不是故意混淆階級陣線,打著紅旗反紅旗嘛。您要是個堅持原則的人,能對此聽之任之嗎?
當然了,產生這種現象有其曆史原因。一方麵是因為中世紀的基督教會低估了鬼在人們心靈深處產生的深遠影響,一方麵是因為教會在設立萬聖節時選錯了日子。
世界上很多民族都有鬼節或者與鬼有關的節日,中國的清明節和中元節(盂蘭盆節)就是人們跟鬼進行交流的節日。美國鬼節的源頭在歐洲,它來源於兩千多年前居住在愛爾蘭,以及英國和法國北部地區的凱爾特人(Celts)的傳統風俗。
凱爾特人的新年是十一月一日,這一天標誌著農作物收獲季節的結束和冬天的開始。西北歐漫長寒冷的冬天要延續到第二年五月,那時候沒有電,冬天帶給凱爾特人的不僅是寒冷,還有難熬的黑夜。對凱爾特人來說,冬天的世界就像死去一般,了無生氣。因此,凱爾特人漸漸地將人類的死亡同冬天聯係起來,在過年的時候就會想起死去的同胞。
凱爾特人相信,陰陽兩界的人和鬼的生活方式與自然界的季節變換密切相關,因而,認為除夕這天,也就是十月三十一日的夜晚是個有著特殊意義的時刻。此時不但季節變換處於一種模糊狀態,隔離區分人鬼陰陽的界限也不清楚了,死去的鬼魂會在這天晚上重返陽間。如果善待這些孤魂野鬼,你就能得到好報,否則的話,他們就會跟你搗亂,製造麻煩,給你帶來壞運。
因此,每年十月三十一日這一天,凱爾特人都要為死去的亡靈舉行祭祀活動,這個每年一次的祭鬼活動叫作Samhain,人們籍此想讓那些到處閑逛的孤魂野鬼看看陽間一年來的收成並用嘉肴美饌表示一下對他們的敬意。祭鬼活動包括點篝火,BBQ,嘴裏說是給鬼魂照亮,免得它們迷路摔跟頭,心裏邊呢,一個勁兒打鼓,恨不能讓熊熊大火嚇跑鬼魂,離咱愈遠愈好。
凱爾特人的祭司叫作德魯伊特(Druids),一到這日子口就他們忙活,他們像街道小腳偵緝隊挨家挨戶檢查衛生似的一家一戶的去索要祭鬼用的食物。當然,見著好吃的東西他們先吃,盡管打的旗號冠冕堂皇,咱是為了搞好Samhain這一活動。有些人家不願意吐血,你再給我背頌經典語錄講世界形勢一片大好鬥私批修克己奉公全沒用,咱給你來個鐵公雞一毛不拔。您瞧沒有,人和鬼還沒鬥起來呢,人和人先幹起來了。
德魯伊特都是一些有點兒文化的腦筋比較活泛的人,要不然怎麽能幹祭司這一行呢?人家就能想出招兒來,把收集祭祀食品的工作做得更好。您猜怎麽著?他們後來到各家索要食品時,都提個羅卜燈。找大個的青羅卜,把心掏出來,裏邊裝上個蠟燭,外邊再刻畫上鬼符,又能照亮,又能增加和渲染鬼節的氣氛。瞧見沒有?鬼魂就在羅卜燈裏坐著呢,眼睛像攝像機似的,看誰還敢不熱情招待?“不招待就搗蛋”(Trick or Treat )。您說,見這陣勢,誰家還敢不上貢啊?這就是現在過鬼節時小孩子們挨家挨戶要糖時說“不招待就搗蛋”的來源,隻不過,美國盛產南瓜,又便於雕刻,南瓜燈取代了羅卜燈。
凱爾特人在鬼節之夜,還喜歡用各種道具和行頭把自己打扮成牛頭馬麵的鬼,一方麵,嚇唬村裏的人,覺得好玩兒,增加過節的氣氛;另一方麵,也能嚇唬嚇唬鬼。本來就沒想跟鬼打成一片,得,咱用這招兒先把鬼嚇跑了,躲咱遠遠的,省得跟咱搗蛋。這個風俗也保留至今,隻不過現在的人明明知道沒有鬼,卻把鬼的形象變得愈來愈猙獰可怕。在此,您也可以看到,人在醜化和妖魔化鬼的時候,從不節製自己的想象力,更為不幸的是,人還經常把自己的意誌強加給鬼。
公元43年,羅馬人征服了凱爾特人的大部分領土。在羅馬人統治的幾個世紀中,羅馬人對凱爾特人的文化采取了兼容並包的政策,結果使鬼節的內容變得更豐富。羅馬人 也有個鬼節(Feralia) ,恰恰也在十月底,沒的說,那就和 Samhain一塊過吧。羅馬人的另外一個節日是珀嫫娜節(Pomona),和凱爾特人新年慶豐收的習俗也沾邊兒。珀嫫娜是主管水果蔬菜樹木的女神,蘋果是這位女神的象征。現在人們過鬼節時玩的嘴咬蘋果的遊戲就是從這兒來的。
早期的羅馬人重視武功,忽略文治。從公元四世紀羅馬人接受了基督教後,這種狀況就大大改觀了。等到基督教席卷歐洲,文化多樣性就開始麵臨著嚴重的考驗。凱爾特人的傳統習俗理所當然地被認為是異教徒的邪惡文化,需要經過基督教的洗禮。在對凱爾特人進行再教育,促使他們改信基督教的過程中,基督教聖徒派垂克(St. Patrick)和考倫希裏(St. Columcille)等人立下了汗馬功勞,(詳見拙文《閑話聖派垂克節》)。
傳統的力量是根深蒂固的。雖然,凱爾特人接受了基督教洗禮,但是,他們的傳統習俗並未一下子被消滅殆盡。鑒於節日是一個民族文化傳統的集中表現,教廷下決心要花力氣消滅異教徒的節日。
當時,教廷製定了一個鳩占鵲巢移花接木的政策,挺成功。公元601年,教皇格裏高利一世就異教徒的信仰和風俗問題給傳教士們發了一道敕令,告誡傳教士們采取利用並非消滅的手段來對待異教徒的文化傳統。他形象地指出,如果他們崇拜一棵樹,你們沒必要把這棵樹砍到,相反,應當用基督的名義把這棵樹神話,讓他們接茬兒崇拜。聽明白了嗎?就是利用現有的文化資源,為宣傳基督福音服務。
在這一政策精神的指導下,教廷把好多基督教節日設立在原有的民俗節日之上,譬如,六月二十四日的夏至,很多人在這一天祭水,祭火,祭莊稼,盼望豐收,那咱就把聖約翰節設在這一天。據說,把聖誕節定在十二月二十五日,也是因為許多民族有在這一天慶祝The Mid-Winter的傳統習俗。
公元837年,教皇格裏高利四世把基督教的殉道者紀念日----“萬聖節”正式定為十一月一日,想以此把凱爾特人過鬼節的習俗轉變成對基督教聖徒的崇拜活動。然而,這一舉措並未收到良好效果。雖然表麵上鬼節(Samhain)不再叫鬼節,改叫萬聖節前夜(Halloween)了,人們過鬼節的習俗並沒有消失,相反,萬聖節反倒被人們冷落了。好好的萬聖節非挪到這鬼節來湊熱鬧,結果是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讓曆史上立下豐功偉績的基督教聖徒坐冷板凳,這不能不說是教廷的一次政策性失誤。
基督教在同異教徒爭奪宣傳陣地這一原則問題上從不含糊。既然用萬聖節來壓製鬼節的做法不成功,教廷又在十一月二日設立了一個“萬靈節”(All Souls Day),以方便人們為死人的靈魂祈禱,進而以此抵消鬼節對人們的不良影響,但是,收效甚微,人們照樣在萬聖節前夜歡度鬼節。
鬼節大約是在十九世紀四十年代傳入美國的。一八四五年,愛爾蘭爆發曆史上著名的土豆大饑荒。隻幾年工夫,就餓死了一百多萬人。為了逃避饑荒,貧苦的愛爾蘭人拋棄家園擠上開往北美的船隻,移民美國。據估計,從1845開始到19世紀末,約有500萬愛爾蘭人移民美國。這些愛爾蘭移民,不但為美國工業革命發展提供了充足的廉價勞動力,也帶來了他們豐富的民族文化傳統,給多元化的美國社會注入了新鮮血液。愛爾蘭人過的兩個節日----聖派垂克節(St. Patrick's Day)和鬼節(Halloween),都為美國社會所接受,並且成為美國的主要節日。
現在人們所過的鬼節,已經沒什麽宗教色彩了,盡管在形式上繼承了鬼節的傳統,但在實際上它不過是美國人一年一度的狂歡節。如果您非要把孩子們的這項娛樂活動上升到上帝和撒旦爭奪青少年的高度來對待的話,過完節後,叫孩子多念兩遍《聖經》,精神汙染還是可以消除的。再說了,讓孩子們看看由人化妝扮演的魑魅魍魎,也有利於孩子們分辨真善美和假惡醜,增強識別天使和魔鬼的能力。
也有人從心理健康的角度抵製鬼節,認為這個孩子們最熱衷的節日過分恐怖,對小孩子的身心發展會產生不利影響。其實,這種娛樂性恐怖同法國大革命和中國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所製造的恐怖根本不是一碼事。鬼節所製造的恐怖如同迪斯尼樂園的過山車,是孩子們故意追求的一種刺激。
當然,不少人批評美國的鬼節是因為它變得愈來愈商業化了,這的確是應該引起注意的問題。連鬼都逃脫不了被商業化的命運,人能脫離這種商業文化的氛圍嗎?
(注:照片均為網上資源,非本人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