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32)
2006 (64)
2013 (1)
2017 (3)
2019 (5)
2021 (1)
2025 (5)
“君子之交淡若水”出自《莊子·山木》篇。原文是:“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親,小人甘以絕。 ” 意思是說,君子之間的交往,淡得跟水一樣,其中不摻雜任何利害關係;小人之間的交往,則像醇酒一樣,有濃厚的利益關係在裏麵。君子之間的友情不牽扯利益關係,雖然淡薄反倒親密;小人之間的友情好的時候甜如蜜,遇上利益衝突反倒蕩然無存。
莊子不是個俗人,人家是個“獨與天地精神往來”的主兒。他鄙視亂哄哄的世俗社會,但也無意解民於倒懸。因此,他所說的話在高山空穀中可能振聾發聵,但有多少現實可行性則是值得懷疑的。如果不了解莊子其人,不清楚他說話的語境,想當然地把他的話引用到我們的世俗世界, 就容易望文生義,鬧個猴吃麻花—滿擰。
莊子所謂的君子和小人與我們現在經常使用的君子和小人是個不同的概念。莊子的君子實際上是擺脫了現實生活的一切困擾,獲得了身心自由,實現了“天地與我並生,萬物與我為一”的“大人”;而小人則是你我這種尚不能脫離柴米油鹽醬醋茶的俗人。在這裏,君子和小人的區別並不存在儒家給出的道德評判,他們所代表的實際上是兩個世界。用莊子的話說,這是鯤鵬和燕雀的區別。
既然我們不是莊子所說的那種絕聖棄智,齊物我,齊是非,齊生死,齊貴賤,道法自然的君子,而是苟且於現實世界的枷鎖之中的凡夫俗子,那麽,談論交友之道時搬出“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就顯然是斷章取義了。
當然,中國曆來有儒釋道兼容並包的文化傳統。由於儒家文化的深遠影響,不知何時,莊子這句話就和孔老夫子的“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被人攪和到了一起,人們提起這句話時大都持有一種褒君子貶小人的價值取向。
語言是約定俗成的東西。 “君子之交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 中的君子和小人,也像“打掃衛生”,“老頭兒曬太陽”這類病句一樣,被人們不求甚解地接受後並廣泛流傳開來。因此,這句話現在就被大多數人理解成:有道德、有學問的人交友,追求單純如水的感覺而不摻雜私念;俗人或小人交友,看起來甜蜜如美酒卻不能長久。
正是由於對這句話的誤解,有些人對君子的交友之道津津樂道,甚至人為拔高。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談“君子之交淡若水”,說一杯清水,平平淡淡,索然無味,然而,卻能比任何飲料都解渴。如清水的友誼也是如此。這就顯得多少有點兒牽強,有點兒矯情。
既然“君子之交淡若水”這句話變成了俗語,又被廣大人民群眾所接受,並且成為一些努力成為君子的人的交友原則,那麽,它就肯定也有一定的道理,盡管有時候是似是而非的。比如說,現實生活中,您是個負點兒責任的人,又是個重視人際關係的人。有時候,您就會被請客送禮隨份子等俗事兒鬧得心煩意亂,您不但要顧全六嬸七姑八大姨的情緒,同張處李科王隊協調好關係,還要時不時和您那幫狐朋狗友聯絡感情。這星期孩子生病,工作也忙,連博客留言都沒功夫回複,又接到電話通知,說下周同學聚會,發小兒結婚,老師祝壽,同事升遷,請客送禮的事都擠到一堆兒了。這時候,您就會覺著累心,產生“死拽死”(stress),因而,您就忒讚同“君子之交淡若水”這句話,覺得這話忒有道理。不僅您想當君子,也希望您的朋友都成為君子。盡管您有這個願望,可是,這個願望總實現不了。
為什麽呢?在現實社會中,尤其在中國社會,如果把自己當成君子,交朋友都“淡若水”的話,很容易成為孤家寡人。社會發展到今天,還沒形成一套完善的製度來保證公民的各項生活需求。有些事情您可以依賴製度,有些則必須通過朋友的關係才能解決。因此,生活在這樣的社會中,您就不能沒有朋友。不然,到需要幫助的時候,您就得自己扛。西方發達國家的社會服務體係算是不錯的,西方文化相對地也比較強調個人主義。但是,西方人照樣相信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患難朋友才是真朋友)這樣的說法。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