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 (32)
2006 (64)
2013 (1)
2017 (3)
2019 (5)
2021 (1)
2025 (5)
漫談非暴力
剛才在《紀念周恩來》的帖子的幾個跟帖中,網友談到甘地的非暴力問題,跟了幾個帖,覺得應該把甘地的這個概念說清楚。
提起甘地,人們自然會聯想起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這是因為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主流是非暴力運動,它同許多第三世界國家的民族獨立運動有鮮明的區別。
非暴力一詞最早見於印度婆羅門教經典《廣森林奧義書》,梵文寫作ahimsa,意為“不殺”或“不害”。印度的古代宗教都宣揚非暴力信條,耆那教以嚴格奉行非暴力而著稱,把非暴力置於信徒們正行的五戒之首,要求對一切生物實行絕對的不害。
非暴力的概念在佛教中有了發展,作為一種戒律,它不僅消極的要求不害,而且還增加了泛愛眾生的內容。印度教也把非暴力列為“五德”之一,但是,對非暴力的解釋則非常靈活。《摩奴法典》規定,獵殺動物作為犧牲或食物,以及在自衛中殺人都可以稱為非暴力行為。
在印度近代曆史上,當印度那幫主張精英政治的民族解放運動的領袖們在麵對英國殖民主義重壓而感到一籌莫展的時候,甘地從發掘印度民族文化著手,重新解釋了非暴力,使宗教同政治鬥爭緊密聯係起來,從而創立和發展了以非暴力為核心內容的甘地主義作為印度民族獨立運動的政治理論武器。甘地主義最大限度地發動起印度廣大人民群眾參加政治鬥爭,使印度的獨立運動進入一個嶄新的曆史階段,最終獲得獨立。因此,甘地也被印度人民尊稱為“聖雄”和“國父”。
甘地的非暴力鬥爭方式不僅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獲得極大成功,而且也在國際上產生深遠影響。自稱甘地學生的黑人民權運動領袖馬丁.路德.金博士在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在美國領導的民權運動就采用了甘地的鬥爭原則和策略(在此就不細說了)。
甘地的非暴力概念是在傳統的非暴力概念的基礎上形成的。盡管與傳統意義相似,其本身卻有著 鮮明的特點。甘地的非暴力概念包含兩個方麵:積極的方麵----愛和消極的方麵----不害。前者包括後者,代表著非暴力的本質。
甘地在使用非暴力的概念闡述其政治思想時,主要強調的是非暴力的本質方麵,即愛的精神。他清楚認識到,耆那教所宣揚的絕對不殺生在實際生活中根本做不到。為了維持自己的生命,在某種情況下殺生是不可避免的;或者,遇到一些特殊情況,殺人亦不可避免。
甘地在其主辦的《青年印度》上曾經舉例強調過殺人與非暴力之間的特殊關係。他指出:“假設有個人手中持刀,到處亂砍亂殺,殺死他所遇到的任何人,而沒有人敢於活捉他。無論是誰殺死這個瘋子,都會受到社會的讚許,並被看作是仁愛之人”。甘地認為,隻有擺脫了仇恨,憤怒,自私等惡念,這些行為都可以成為非暴力行為。
甘地的非暴力概念是其在南非領導印度人反對殖民當局實行種族歧視的鬥爭中形成的。起初,人們把甘地領導的以和平方式抵製不合理的法令的反抗運動稱為“消極抵抗”運動(Passive Resistance),當時的傳媒也以此稱呼該運動。然而,甘地對這種說法特別不滿意,他認為把非暴力抗爭活動稱為“消極抵抗”是一種誤解。持這種說法的人隻看到了這種抗爭的形式,而未理解它的本質。因此,他發明了“堅持真理”(Satyagraha)一詞,把他所領導的非暴力鬥爭定義為“堅持真理”運動。
甘地把“堅持真理”的非暴力鬥爭同消極抵抗作了嚴格區分。 他認為消極抵抗是弱者的武器,其特征是這種形式的鬥爭起源於仇恨,最終導致暴力的發生。他甚至否認印度民族主義鬥爭采取非暴力鬥爭形式是一種被壓迫民族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不得不采取的策略。咱瞧瞧他是怎麽說的。他說,非暴力抵抗邪惡的對象是惡,而不是做惡者。因為作惡者的內心深處也具有善性,隻是由於其善性被情欲和實際利益所蒙蔽。非暴力抗惡的目的在於使作惡者覺悟,改惡從善。他的這種解釋無疑具有很強的宗教色彩,但是,老百姓就是愛聽。
在政治上,非暴力鬥爭總是以不合法的形式出現,即不同實施錯誤政策的統治者合作。如果被統治者采取不合作的態度,統治者的任何政策都會大打折扣。然而,在一個野蠻政府的統治下,不做順民,必然會付出坐牢,殺頭等巨大代價。所以,甘地認為非暴力鬥爭是以自己忍受痛苦和犧牲的行為製止做惡者繼續做惡。這種以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精神,才是一種真正的革命精神,才是精神上強大的表現。
在甘地數十年領導印度人民爭取民族獨立的鬥爭中,充滿了絕食,自苦等有濃厚宗教色彩的事件發生。 表麵看來,同其他西方化的政治精英相比,甘地是落後於時代的,然而,正是這個甘地,最終成為一個具有個人魅力的領袖,把億萬印度人團結在自己的旗幟下,掀起一波一波的民 運高潮,弄得英國人愣是拿他沒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