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悍爸虎媽小議 2011

(2011-01-23 19:59:51) 下一個






冬日的晨光,清冷而黯淡。蜷縮在車裏,微閉著雙目,和先生聊著天。那種從心底裏的信賴讓我全身放鬆。小女兒微弱的鼻息從後麵傳來,心裏泛出一陣憐意。連日的訓練和比賽造成的困頓,似乎絲毫也減滅不掉她對排球的熱情。肯這麽早起來,這種執著本身,也是我們讚賞的。

忽然就聊起了最近的新聞熱點Amy Chau所著的《中國悍媽》。

感覺跟作者相比,我們的教育態度是相同的。就是不管做什麽事情,你不須跟別的孩子比較。但你應該把自己的潛能發揮到極致,努力做到最好。
 
但放到執行上,除了學習上我們不歡迎B外,我們很尊重孩子的自己的選擇。體育、音樂、社會義工、課外活動,我們都從物力、財力、人力上加以支持。但這種支持,一定是我們時間、金錢允許範圍之內的。如果她們選擇了,卻不盡力,我會很禮貌地告訴她們:對不起,你在浪費我們的時間、精力、和錢財,請取消。所以,通常的情況下,在我們家裏,是兩個孩子在推動我們。

我想很多時候,更多的是父母的態度和言傳身教在起作用。學習最重要,尤其是在學生階段。但我不喜歡隻會學習的書蟲,體育、社交、道德、責任、獨立等也都是這個學期的重點。我們盡力地幫助她們,但自主權還是在她們自己手上。

對於我們這些生活在西方社會,又深受東方教育熏陶的父母,可以兼收並蓄兩種教育方式的優勢,避免走極端路線。典型的中式教育,把孩子的時間填充太滿,剝奪了她們自主思考、玩樂的時間,會養成事事依賴他人作主、跟人行事的習慣;而主要的西式教育,則太放縱孩子的意願,養成孩子避重就輕、不能吃苦,容易放棄的作風。

這部書在美國人當中也引起了爭論。在球賽中場休息時,一位排球媽媽說:‘中國人真的都是那樣嗎?可你不也是支持孩子參加體育活動嗎'? 放眼全場,鴉鴉一眾中,隻有兩個亞裔孩子。我說,大多數的中國父母非常注重孩子的成績,即使在我家裏,B也是不被讚賞的。但這並不意味著不支持孩子的體育、社交等課外活動。也許打排球俱樂部的中國孩子很少,畢竟受身高的限製。但參加遊泳、網球、足球等活動的中國孩子還是很多的。而且,我周圍很多的孩子們都在做義工。我們隻是教孩子一種態度:不要輕易放棄。因為人都是喜樂怕苦的,尤其是孩子……

出版商為了其發行數量以及其中的利益,把書中一些東西突出化、刻板話,讓中國父母都成了悍爸虎媽的形象。不足為取。但這部書的流行,也反映了現在美國人的危機意識。他們意識到了自己教育方式的某些缺陷,開始思考別樣方式的可行性。這是其積極的一麵吧。

===================================

昨天剛寫了文章,今天就看到這篇報道。把它摘到這裏吧。


虎媽爆紅 老美憂“中國真要幹掉我們了

美國耶魯大學法學院華裔教授蔡艾美(Amy Chua)日前出版了「虎媽媽的戰歌」(Battle Hymn of the Tiger Mother),當中近乎「虐待」的管教方式在美國引起軒然大波。而這位充滿爭議的「虎媽媽」日前還登上最新一期「時代雜誌」(Times)的封麵人物,當中對西方教育方式做出批判。

華爾街日報在1月8日以「華人母親為何比較厲害」為題,登出書摘,敘述虎媽媽蔡艾美如何當著女兒的麵罵她們為垃圾,此篇文章目前已有超過100萬次的點閱率,評論多達7000則。

蔡艾美在1月11上美國新聞節目NBC TODAY時,連平日陽光派的主持人維艾拉(Meredith Vieira)都收起笑臉:她微慍地唸出網友對蔡艾美的評論:「她是個怪獸;她教導小孩子的方式太誇張;愛在哪裡?寬容在哪裡?」。

雖是「土生土長」的美國人,但蔡艾美生於菲律賓的華裔家庭中,父親為柏克萊的教授,她與丈夫同為耶魯大學的法學教授,育有兩名女兒。書中刻畫中國父母管教小孩的方式,如:不淮整天玩樂、不許看電視或打電動、不可以練習鋼琴或小提琴外的樂器、隻能拿第一(體育和戲劇除外)、成績隻能拿A,諸如此類的嚴格教管,讓許多採放任式教育的西方父母咋舌。

儘管許多西方人士對於她嚴格的教育感到不可理喻,但蔡艾美指出,許多亞洲人同樣也對西方父母的管教方式感到震驚,如放縱孩子浪費時間在臉書以及電動上麵,在這點上麵,蔡艾美無法苟同,認為外麵的世界殘酷無情,西方父母沒有做好替孩子做好準備工作。

時代雜誌指出,虎媽媽在美國引起如此大的爭議以及討論,其中一個原因就是來自「美國人的恐懼」;美國人害怕輸給逐漸掘起的中國,也害怕西方教育方式是不是將使之被全球經濟淘汰。

正如「虎父無犬子」,虎媽媽調養出的虎女終將「統治世界」,書中也暗示,意誌力薄弱且採放縱教育的父母,養不出可在全球市場競爭的孩子。

時代雜誌指出,美國人會如此擔心中國掘起有充足的理由;首先美國尚未從自身的經濟風暴中走出,2010年的經濟成長率約為2.6%,但失業率則高達 9%,其中部分原因即來自「外包服務」:各大企業將工廠外包至巴西、印度以及中國,反觀中國,經濟成長率高達10%,每年還有2500多億的對美貿易順差。

除了經濟以外,中國的教育製度也令美國人感到害怕;去年12月舉辦的國際知識競賽(PISA)中,在數學、科學、閱讀方麵,前三名均被來自上海的學生包辦,美國的學生閱讀測試中僅排名第17位,科學和數學方麵則排到了23位和31位,總排名僅17名。

這知識競賽非同小可,美國部分媒體把這競賽當作一場小戰爭來看待,教育專家直接點明「中國學生就是比較認真,也花比較多時間念書」;美國總統歐巴馬談到教育製度時,也坦言美國正在經曆「斯普特尼克時刻」(Sputnik Moment),就像前蘇聯在1957年發射人類首枚人造衛星時一樣,美國在長期以來一直獨占鼇頭的太空競賽中落後,並受到刺激。

美國人對中國掘起的害怕越演越烈,甚至連先前的大風雪都引起內簦還?頤朗階闈蛄?耍∟FL)因天氣預報說將有大雪,將12月26日的賽事延期,這點令費城州長倫德爾(Ed Rendell)感到失望與難過,並表示 「我們已成為軟腳蝦國家,中國人在各方麵都把我們打得落花流水。」接著問道「如果這是在中國,中國人會取消這場比賽嗎?」「中國人會走向體育場,一邊走還一邊算微積分。」

時代雜誌指出,美國不是第一次產生「國家身分危機感」了。在20世紀中期,當時蘇維埃政權在太空運動中(甚至是體操界)的發達讓眼紅的美國人重新設定了成功指標;80年代,當時的iPod就是Sony推出的隨身聽,日本科技界的起飛讓美國人活在「日本世界第一」的陰影下。現在則輪到中國登場,美國人又再度受疑心病襲擊。

蔡艾美指出,雖然在美國長大,但父母是菲律賓華裔,從小在家她與其他姊妹們被要求說中文,不小心說英文還會被父母親用筷子打;有次蔡艾美的爸爸參加她學校的頒獎典禮,當時的她得到第二名,馬上被爸爸斥責「下次敢再這樣讓我丟臉就試看看」。

蔡艾美認為,她所受到的嚴厲教育方式是成功的,也因此她現在可以從事她所熱愛的工作(耶魯教授兼作家)。在她當了媽媽之後,她決定要用同樣的方式管束她的小孩。蔡艾美指出,美國父母太善於讚美,已流於犯濫的程度,孩子隨便塗鴉或是揮個棒子也稱讚他們「多才多藝」;反之,亞洲父母較重視孩子認真工作的部分。

事實上,中國和美國的教育製度都有互相學習的地方:美國教育鼓勵孩子獨立思考以及創新,中國教育鼓吹穩紮穩打以及反覆練習。目前美國人還因經濟風暴元氣大傷中,中國經濟掘起與蔡艾美在美國引起的爭議間的關聯不容小覷。

美國國會議員魯斯(Clare Boothe Luce)表示,無論蔡艾美逼迫女兒燒掉填充娃娃是否為真,但美國人絕對可以從虎媽媽的中國教育當中學習到不足的地方,就像在蘇維埃發射了第一個人造衛星後,美國不到10年後就成功將人送到月球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6)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