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正文

浮光掠影·阿姆斯特丹(2) 2009

(2009-03-26 19:02:38) 下一個
**除非特別說明,所有照片均家人所照。

15日(周日)坐上了去荷蘭阿姆斯特丹的火車。

我說過我喜歡隨意。把落腳點放在布魯塞爾的最大好處就是我可以隨著心情挑選我的下一站。它離任何一個城市都近。

挑選阿姆斯特丹的理由不外如此。與我那裏有梵高的博物館,與女兒那裏有Anne Frank 的逃難所。這些理由都有些淒苦。梵高抑鬱一生,最後割下自己的耳朵送給妓女,死後才名揚天下;安妮•弗蘭克(Anne Frank )則沒有逃脫被送往猶太集中營的命運,在16歲的花季凋零。留下一本日記記錄了希特勒的暴行。

當然還是有些讓人興奮的理由。比如那裏是鬱金香(Tulip)的國度,雖然遠非盛開的季節,但可以在腦中想象。還有,就是著名的紅燈區和毒品合法的酒吧。我瞄眼LG,他正暗自竊喜,嗬嗬。

步行5分鍾,即可以到達火車站(Brussels Nord 北站), 一小時一班,頻繁率讓我這個隻能在美國廣大國土上或乘飛機或開車的人嫉妒。裏麵相當整潔舒服,比中國國內的軟座還好。2個多小時抵達阿姆斯特丹,快吧!

第一眼見到這個城市,我有點失望。破舊的中央火車站(Amsterdam Central Station)正在修整施工,顯得擁擠不堪。但想到它一天要吞吐250萬的客流量,也就不便苛求。

                 

從中央火車站散步過去,順著一條商業街就可以到達水壩廣場(Dam Square)。這裏是市中心的起點,到處是搞怪的街頭藝人和彌漫在空氣中的咖啡香(據說是毒品香)。1648年開始興建的市政廳曾經是拿破侖侵占荷蘭時的住所(1808年),仍然是這個廣場最顯眼的建築。

            

廣場上另一個引人注目的建築就是人民紀念碑(Nationaal Monument),她是為了紀念二次大戰其間受納粹迫害的犧牲者所設立的,每年5月5日的解放紀念日,都會在此舉行追思的活動。

                   

從水壩廣場往深巷裏走,找到大女兒念念不忘的安妮之家(Anne Frank House)。這個猶太女孩跟著全家從德國逃到荷蘭就住在這裏。她的日記真實地記述了她與家人以及另兩個猶太家庭為逃避納粹迫害躲在密室裏而度過的長達兩年的隱蔽生活。‘隻要我還活著,能看到這陽光,這無雲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對生、對重見陽光的那點卑微渴望,讓人潸然淚下。從集中營裏唯一逃生的安妮父親將女兒遺留的日記付梓出版。這本日記已轉譯成54種文字,共印刷3000萬冊。她避難的房子已被辟為安妮故居博物館,吸引著世界各地的遊客前來緬懷那不堪回首的人類悲劇。

活著真好!我們沒有理由為一點微不足道的挫折就放棄自己的生命,切記! 

                  

夜幕籠罩下的阿姆斯特丹又是另一番景致了。紅燈區就在城中最古老的地區——從水壩街到中央廣場,再到新市場的三角地帶。夜色中,是運河畔最繁華的街區,到處彌漫著男歡女愛的情欲氣息。運河兩旁多是用粉色霓虹燈管裝飾著櫥窗的小樓。模模糊糊間可以看到穿著比基尼的女人們,朝窗外的人群晃動著她們的身體和眼波。

這個不眠的城市,可以勾起男人的欲望,對我這個行走一天的女人卻不再能挽住我欲閉的眼簾。堅決把LG拉回去,理由是‘看也不許’。霸道吧!

          

16日(周一)晨起,吃完早餐,感覺腳生疼,完全失去了租借自行車的勇氣,好可惜。決定乘坐水上公車(Canal Bus) 繞城一周,順覽全貌。

          

一路上,處處風景、處處油畫,象我這般手拙之人也萌生了退休後到這裏寫生一段的想法。也難怪這裏會出現象梵高這樣的畫家。

           

每個建築都很少重樣,據說是因為以前沒有門牌號,郵差隻能靠門麵來辨別送遞郵件。

           

這個被稱為‘北方威尼斯’的城市,以中央車站為中心,扇型擴展開來,一圈建築,一圈河流,然後由大大小小的橋連接起來(1612座)。

         
          **這張地圖來自網絡。隻是為了展示城市全貌。

除了水陸公共交通十分發達,自行車也隨處可見。摩登時髦的女性騎在自行車上也是這裏的一大奇觀。

         

我們在梵高博物館附近下船,購票參觀的人排成一條長隊。警備森嚴,背包和長外衣都要單獨掛起,隻有隨身小包可以攜帶。大部分梵高的畫作收藏在這裏,比如著名的《向日葵》(Sunflowers)、《愛麗絲》(Irish)、《羅納河上的星夜》(Starry Night Over the Rhone)。這梵高26歲突然想當畫家,從沒有受過正規的圖畫基礎訓練。一生窮困潦倒,靠兄長接濟,死後一副畫作卻值上億。真的很不公平。藝術就是這樣一種東西,除了具備藝術家所特有的特質、敏感、技藝,還要能被這個世界接受。梵高的一生恰恰是缺少了這兩者間的協調。

             

兩天,遊行在這水上城市,跟布魯塞爾相比,感覺自己喜歡這裏更多一點。雖然自己沒有親自去Café Shop裏去嚐試毒品,去跟妓女感受情欲的糾葛,但這裏對性和軟性毒品的開放顯示了荷蘭人寬容的一麵。如果我是男兒身我會如何?這個問題我還是暫且不做回答吧。難免有‘寬容對己,嚴於待人’之嫌。哈哈。

不過,即使是女兒身,偶爾有小橋流水、漂亮房屋欣賞,也已經十分滿意。隻是想,常駐是萬萬不能,毒品和美女(男)太容易傷身。

最後告訴你,在阿姆斯特丹的市徽中或者街道上的路標,都可以看到標有3X的標記。這可不是性的標記哦,這3個標誌代表阿姆斯特丹的剋星,分別是:水、火與黑死病。困惑吧?所以這個城市不明所以的誘惑太多。趕快逃離!!!





[ 打印 ]
閱讀 ()評論 (7)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