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兒小學畢業了。回顧一下這些年,還是不大清楚美國小學生究竟要達到什麽樣的知識水平,這裏隻是粗淺的記憶:
1. 幼稚園畢業
2. 一年級
3. 二年級
4. 三年級
5. 四年級
6. 五年級
來自國內的父母會覺得,一個已經讀到五年級,馬上就要畢業的美國小學生,對其數學能力的要求,僅僅限於加、減、乘、除運算,未免水平太低了。看到美國小學生整天“都在玩”,家長都不免歎氣,大歎美國的基礎教育不夠紮實,無法同中國相比。尤其是看到每年國際數學競賽名列前茅的都是中國學生,更讓國人加深了這一觀念。
其實,美國人也講究打基礎──紮實的基礎。隻是和中國人所謂的“基礎”不同罷了。美國人對小學生培養的是做人的底線(bottom-line),那就是自信、誠實、善良、公正、包容,以及獨立自主的意識。他們要學會的是美國文化的核心價值(Core Values),而不是為這個核心價值服務的知識。
美國學校注重孩子的全麵發展
在中國,對於學習好的學生(即使別的方麵很差),女生群了若指掌,趨之若鶩。而在美國生長的一代,如果你問她們班上男生誰的學習成績最好,她們很茫然,但學校裏哪個男生運動最出色,卻如屬家珍。
隻會學習的尖子多被同學譏笑為nerd而被孤立。為了避免失去友誼,不少成績優異的學生拒絕去榮譽班,甚至故意在考試中失手,變得和大家一樣普通。在孩子們眼裏,朋友、友情、快樂,比成績重要多了。沒有朋友,獨來獨往,形單影隻會變成他們的噩夢。
培養一種積極的創造性思維,開放學生想象的空間,讓他們獨立收集材料,去思考和完成命題,而不是死記硬背,是美國與中國教育的差異所在。
兩種教育體製下的差異
中國留學生來美讀博士,憑成績拿獎學金,美國人常常不是中國留學生的對手。可是一到實踐領域,搞點研究性的課題,中國人往往沒有美國人那麽富有創造性。整個基礎教育體係和訓練不同便顯出明顯差異。中國人隻習慣於在一個規定的框架裏去施展本領,一旦沒有了規矩,失去了指導,不見了原有的常規參照係統,對美國人來說是獲得了自由,而對中國人來說,可能是喪失方向感、無所適從的恐慌與茫然。
周圍很多華人,工作五年十年後,大都隻能做技術,最多升到技術部門的總管,幾乎沒有人可以做到很高的位置。一個無形的玻璃屋頂矗立在那裏,無法衝破。語言自然是一個因素,但更重要的是EQ(情商)。也許,別人的具體技術不如你,你會很輕視的說他們就會吹牛唬人。可捫心自問,宏觀的調控管理能力、溝通能力、指揮能力、創意能力,其實也是一種本事。
記得在美國讀書,修習Business Commun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