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蘭閣

文學城裏一條街,風光雪月映樓台,欲知窗外塵中緣,街坊故事道出來!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心中的力量 (雜文)

(2006-10-25 10:58:26) 下一個



       多年來我一直有記筆記的習慣,每年一本,存錄日常生活的點點滴滴,從籠統的聖經章節到看上去就可口的菜譜,從沒有經過廓清的感想雜念到刻骨銘心的育兒心得,五花八門,能記的,都下了注解。
 

曾經,有一段長長的時間,筆記本裏全是聖經金句,以及一聲“阿門”之下記錄下來的牧師或弟兄姐妹的語錄,自己呢,仿佛得了思想的便秘,靈思枯竭,後來,開始用記筆記的手學打毛線,漸漸筆記本裏多了些毛線編織法之異類:先是一隻毛線手套的編織圖,然後是腳套圍巾的針法,最後膽子大起來,織起了毛衣,都是過去自己不能不會也不願做的事情。一鼓足氣,等編織到第十一件的時候,終於在棒棒針上針下針地提醒下,想起了“約翰補網”的故事,想通了,就收了手不再織了。 

去年秋天,筆記本裏多了“Gardening”的記錄。為了來年春天家門口能夠更加鮮亮更加豐富一點,我提前半年就在筆記本上規劃。九月的時候,在前門陽台下挖坑鬆土,先把土裏的小石塊清理掉,拌些好土,再將其鋤勻,花了一整天,開辟出一小塊花園地。然後去購買鬱金香種子,有三月開花,也有五月開花的,精心挑選開花時段不同的最亮麗搶眼的紅色,一排一排埋進了五英寸的地下,想像著來年春天若能夠早些看到春色就好;因著花開花落的交叉更替、若能將火紅的春色不間斷地沿續下去就更好¼¼

               可是我們過了一個暖冬,二月初就看見門前鬱金香冒出頭,正起勁澆水施肥培土,盼望著早點開花的時候,倒春寒來了,西北風吹散了新培植的土,鬱金香的根象個洋蔥頭似地暴露出來。手足無措之餘,字字記簿中,沒有今年再盼來年吧! 

複活節來了,早晨出門,向小花床望過去,原本三月就應該開花的鬱金香終於在一夜間含苞怒放了,遲是遲了些,但那寬寬的葉,纖纖的莖,還是托起一朵朵絢爛的春天來,將筆記本裏的點滴心思化為有生命氣息的現實,看得心中喜不自禁! 

      想到一棵鬱金香也要花這麽多的心力才能開的火紅,一個基督徒的生命不更是這樣嗎?我們基督徒的人生過程會受到社會和時代的很大影響,但貫穿首尾的基本線索總離不開自己的個體生命,如果我們珍視生命成長的每一個腳步,勤於記錄,樂於重溫,敢於自嘲,善於修正,那麽生命的完整性、連貫性會構成一種巨大的心靈力量,使我們人生的任何一個小點都被提升起來,指向更高的終極價值! (本文發表在<安息的家園>第九期)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