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交流之星

我的名字叫中文交流之星。為了我的兒子和千千萬萬個華人子女能夠繼承、發揚中國文化。希望能和大家經常在這裏交流心得。
個人資料
正文

時代呼喚這種人間真情能早日回歸

(2010-11-18 12:00:26) 下一個
 各位家長、朋友:

我以極其複雜的心情向大家極力推薦下麵轉載的人民日報海外版11月13日第七版的文章。
這篇文章感人至深、吹人淚下,同時也迫使我們要更多思考在當今社會發展日新月異,更要呼喚往日的人間真情早日回歸。千變萬變人間真情不能變。




             17年萬裏尋母記(人間真情)



 在河北省廣平縣最近流傳這樣一個孝心故事:一個“80後”男青年班銀城,為了尋找自己失蹤的母親,17年行程萬裏足跡遍及山東、河北、河南、山西4個省份1000多個村莊,終於在今年7月6日,在石家莊市平山縣的一個小山村找到了自己的母親賈書梅,並把母親帶回已經荒蕪的老家。  父亡母失蹤  廣平縣東張孟鄉南張孟村的班家原本是個幸福家庭,但隨著男主人的病逝,災難接二連三地降臨這個四口之家。  “父親死後,母親賈書梅帶著我們4個孩子艱難生活,年紀最大的姐姐自小送到別人家中,已經二十出頭的大哥班發城在外打工。13歲的我和11歲的妹妹在家中和母親相依為命,那時雖然日子艱難,但親人都在身邊,也沒感覺有多苦。”班銀城說起童年往事依舊充滿溫情。     1993年的一天,賈書梅起意要回娘家廣平縣蘇莊村看看,不料從未出過遠門、不識字又不善與人交流的她從此竟離奇失蹤。在家中等了一天的班銀城兄妹發動了全村的親戚朋友,找遍了周邊的十裏八鄉,也沒有母親的任何消息。  百家飯養活兄妹倆  母親失蹤後,兄妹們的生活更加艱難。班銀城每天醒來的第一件事就是想著去哪裏給妹妹和自己找些吃的。  鄰居看到兄妹倆可憐,今天東家給塊饃饃,明天西家送碗熱粥,小銀城帶著妹妹苦熬著日子。“這倆孩子特別懂事,從不主動到村裏人家討要吃的,實在餓急了才跑到我家拍拍窗戶,一問才知道倆孩子又是三兩天沒有吃飯了。”鄰居馮淑芳抹著眼淚對筆者說。  冬天到了,即便下著再大的雪,兩個孩子身上也沒一件取暖的棉衣。點燃撿來的枯柴,在旁邊用枯草再鋪上一個簡單的窩,兩個孩子就這樣抱在一起取暖,經常是天還沒亮就被凍醒。  春節過後,親戚傳來一個消息,母親在武安市的姑姑那裏可能會有線索。班銀城決定去武安尋找母親,那年他14歲。  行路萬裏踏遍四省  懷揣著東拚西湊的22.2元錢,班銀城第一次踏上了尋找母親的道路,這條路一走就是17年。  “安頓好妹妹,我花了4元錢到了邯鄲,不敢亂花錢買吃的,連討帶要地到了武安。”可是母親的那個姑姑早已過世,家人也搬離了當地,班銀城撲了個空。  聽說在涉縣更樂鎮一個磚場附近有一位迷路的中年婦女,班銀城忙動身趕往更樂鎮,但讓他失望的是,那個女人不是母親。  身無分文,饑寒交迫,走投無路的小銀城隻好在那個磚場留下打工。由於年齡小、身體弱,別人每天能掙10塊錢,他隻有兩塊錢的工錢。聽到銀城尋母的事情,工友都很同情,銀城拉的三輪車也不時開始“缺斤短兩”。一個月後,懷揣著53塊錢的班銀城又來到邢台,邊打工邊找母親。兩個多月後,一無所獲的班銀城回到老家。又一個春節過後,班銀城再次背起行囊踏上苦尋母親之路。  經過3年多的尋找,班銀城的足跡踏遍山東、河北、河南、山西4個省,不管哪裏出現一條有關失蹤老人的信息,他都會不辭辛苦地趕去,但一次次乘興而去,換來的是一次次敗興而歸。  哥哥班發城覺得這樣尋找終究不是個辦法,於是決定在外找一份掙錢多的工作,掙錢供弟弟專心尋找母親。為了多掙錢,班發城到邯鄲西部山區一家煤礦幹起了下坑挖煤的礦工。  得到哥哥經濟支援的班銀城,將尋母的目標放在了鄭州、安陽、駐馬店、威海、青島、邢台等大城市。時光荏苒,長大了的班銀城成了家。家裏哪怕收入10塊錢,班銀城都會用來尋母。在極度不理解中,結婚不到一年的妻子棄他而去。  多年的尋找讓班銀城意識到,母親並不識字,在大城市難見成果,求助媒體母親也未必能夠看到。他的目光漸漸集中在了偏僻的山區村莊。為了更方便尋母,班銀城帶著針頭線腦和發卡頭飾等小商品,在鄉村中邊做買賣,邊打聽母親下落。幾年來他走訪了千餘家村莊。  多年來,班銀城夜裏有過睡在向日葵地裏的經曆,也有鑽入下水道一覺醒來水漫全身的苦楚,山洞、廟宇、麥田都是他的棲身場所。最驚險的一次是在石家莊西部山區的一次尋找。“當時身上的錢不多了,也沒有帶更多的幹糧,3天3夜沒吃東西,在一個山坡上餓昏了過去,差點兒就掉進山穀。”  一位恰好途經此地的老者搭救了班銀城。聽了班銀城的經曆,老人感慨:“多少年沒有見過你這麽孝順的後生了。”老人強留了班銀城3天,直到他恢複了體力,才備好幹糧送他上路。  班銀城在尋母路上經常碰到讓他心酸的老人。一次在石家莊北客運站,他聽說一個老人在站裏呆了好幾個月找不到家。懷揣著一線希望的他趕到車站,一個70多歲的老人蜷縮在站裏。“當時老人已經幾天沒有吃東西了,也是迷路找不到家了。一想起娘,我就心酸。”班銀城本想送老人回家,但老人無法記起具體的家庭住址,無奈之下,班銀城留下身上不多的幾十塊錢黯然回轉。  17年後母子相遇  今年7月6日下午5時許,班銀城來到石家莊市平山縣孟家莊鎮黃家灣。他在村邊小橋像往常一樣支起了攤子,一群婦女在攤前挑選貨物。一位大娘問班銀城來自哪裏,班銀城說自己是邯鄲人。這位大娘指著不遠處一位背著一捆柴禾的老人對他說:“那個大娘也是邯鄲來的。”“當時我心裏就‘咯噔’一下,立刻就上前問。”班銀城說到這時仍有些緊張。  “大媽,你是本地人嗎?”  “不是,我是邯鄲的。”  “邯鄲哪裏的?”  “廣平縣。”  “廣平縣什麽地方的?”班銀城緊張地問。  “廣平縣東張孟村。”  “您娘家是什麽村的?”班銀城的眼睛濕潤了。  “廣平蘇莊的。”  “您哥哥叫賈書田,您叫賈書梅。”  老人很詫異:“你怎麽知道的?”  “媽,我是您兒子,我找您找得好苦呀!”問到這裏,班銀城雙膝跪下,一把抱住了母親。“你是發城。”“不是,我是銀城,您的小兒子。”老人的淚也下來了。  看到這一幕,橋上、村邊的村民都輕輕擦拭著眼中的淚花。17年的磨難,萬裏行程,無數個坎坎坷坷,班銀城尋找母親的孝心終於得到了回報。  賈書梅告訴兒子,當年她迷路後一路乞討來到了現在的村莊,被一個好心人搭救,便留在了當地。一晃17年,多少次夢裏出現的兒子終於出現在了麵前,老人雙目淚流。7月7日,天空落著細雨,67歲的老人賈書梅在離家17年後再次踏入家門。  眾人相助否極泰來  班銀城17年萬裏尋母的故事經當地媒體報道後,社會各界紛紛向這對母子獻出愛心。廣平縣委書記李書生不僅親自看望,還協調縣城一家企業給班銀城提供了一個較理想的工作,還在縣城附近給他們母子租了個獨院住宅供他們免費居住。  如今班銀城有了穩定收入,上班之餘經常帶著母親在縣城散心、運動,否極泰來的母子享受著難得的天倫之樂。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