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從新疆治安到國家安全,中國是否舍得投入巨資

(2009-07-22 12:39:41) 下一個
今年以來中國的國家安全受到嚴重挑戰.新疆暴力事件不是孤立的,它是一係列反華事件中突出的一個.很顯然,國際上的反華勢力正在企圖在中國製造混亂,以達到分裂中國搞垮中國的目的.

從曆史上看,中國經常低估了外敵的野心,殘忍性和他們的能量.九一八事變,日本當時在華軍隊隻有幾萬人,張學良手握30萬軍隊卻不做任何抵抗.事後張坦言,他當時沒有想到日本會發動大規模的進攻,事件開始時他認為隻是一場小衝突,隻要中方不動手,那麽日本就找不到進一步的借口,國際輿論會站在中國一邊,日本的行動會不攻自破.

今天,中國政府處理西藏和新疆暴亂的方式同張將軍當年天真的想法不無相似之處.在兩次事件中,中國警方不是缺乏準備就是保持了過度的克製,中國希望國際輿論會站在中國一邊譴責野蠻的暴徒,切斷對他們的國際支持,但實際情況恰好相反.原因很簡單,這些暴徒原本就是通過反華勢力所掌控的輿論工具煽動起來的,後者的目的就是在中國製造混亂,而且逐步升級.這同日本當年發動對華侵略戰爭的過程異曲同工.

以息事寧人的想法處理紛爭在中國曆史上不是第一次.1874年日本借口硫球人在台灣被殺(此事完全是中國的內政)發動了對台戰爭,日本在戰爭中失利,但在議和過程中卻向中國索要戰爭賠款,清朝政府為了息事寧人竟然賠給日本50萬兩白銀.自此之後,日本不但不收斂,反而一再挑起兩國衝突,直到1894年發動甲午戰爭.

外來勢力對中國的侵犯是逐步升級的.甲午戰爭並非一天之內爆發,它經過了至少20年的醞釀,從一係列小衝突發展到大衝突,直到大規模戰爭. 對於西藏新疆事件,要從一個大的宏觀的角度進行分析,要從10年,20年的視角考察這些事件對國家安全可能帶來的威脅.現在的中國是一個強大的國家,完全有能力抵抗反華勢力對中國的新一輪進攻.但是,如何使用這種能力,怎樣使用這種能力取決於國家領導人對事件嚴重性的認識.

在甲午戰爭之前,中國是一個遠比日本強大的國家.在戰爭開始前的20年當中,中國每年為海軍建設投入400萬兩白銀,(但戰爭開始前5年內,海軍建設軍費大為縮減).同期日本連續26年每年在海軍上投入260萬兩白銀.中國海軍的總體實力超過日本,但海軍分成了北洋水師和南洋水師,因此北洋水師單獨與日本海軍作戰時並無明顯優勢.在兩軍實力相當的情況下取勝是沒有把握的,但失敗的代價卻是慘重的.甲午戰敗導致中國賠款2億3千萬兩白銀.假如中國戰前拿出這筆錢的三分之一就足以再組建一個北洋水師和一個南洋水師,從而獲得對日本海軍的絕對優勢,確保立於不敗之地.

甲午戰爭的教訓表明,中國不可低估反華勢力的野心和力量,在國家安全方麵的投入一定要獲得相對於對手的絕對優勢.

新疆和西藏那些暴徒,他們分散在各個角落,很難對付.但是,隻要中央政府有決心製止他們的犯罪完全能夠做到.比如, 組建一百萬人的武警部隊增援新疆,提供所需要的快速反映裝備,在新疆大小城鎮各條街道全麵安裝攝像監視器,組織人力24小時對所有街道的治安請況不停頓監視.除此之外,中國內地也需要增加武警部隊並對突發事件具有快速反應能力.類似廣東韶關這樣的群毆事件應該在一出現苗頭時就及時製止.

維護社會穩定和國家安全需要大量的投入,考慮到中國曆史上國破家亡的慘痛教訓,再大的投入也是值得的,何況還能提高社會就業率.中國不可以讓西藏新疆的暴亂事件再次發生,更不能讓其越演越烈.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