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古文精解:千字文節讀第三段
編者按:千字文,由南朝時期,周興嗣編纂成文,《千字文》語句平白如話,易誦易記,是中國影響巨大的讀物。千字文是文明中國必修的文學作品.其中有的時代語言,比如’帝,皇’,我們可以用現代語言’領袖,國家或政黨’去理解-這裏沒有’封建糟粕’,多的是道德典範.千字文是四字句,我們把它切分成十八句七十二字為一節,以便讀者方便記憶和抄寫.-我們分批刊登,每次散節,和讀者共享中華美味
第七節
túxiěqín shòu, huàcǎi xiān ling, bǐng shèpáng qǐ, jiǎzhàng duìyíng
圖寫禽獸 畫彩仙靈 丙舍旁啟 甲帳對楹
【解釋】宮殿裏畫著飛禽走獸,還有彩繪的天仙神靈。正殿兩邊的配殿從側麵開啟,豪華的帳幕對著高高的楹柱。
〖注釋〗丙舍:宮中別室。甲帳:漢武帝時所造的帳幕。
sì yán shè xígǔ sè chuī shēngshēng jiē nà bìbiàn zhuàn yí xīng
肆筵設席 鼓瑟吹笙 升階納陛 弁轉疑星
【解釋】宮殿裏擺著酒席,彈琴吹笙一片歡騰。官員們上下台階互相祝酒,珠帽轉動,像滿天的星鬥。
〖注釋〗笙(shēng): 簧管樂器, 《詩·小雅·鹿鳴》“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陛(bì):帝王宮殿的台階。
弁(biàn):古時的一種官帽,通常配禮服用(吉禮之服用冕)。赤黑色布做叫爵弁,是文冠;白鹿皮做的叫皮弁,是武冠。後泛指帽子。
yòu tōng guǎng nèi zuǒ dá chéng míng jì jí fén diǎn, yì jù qún yīng右通廣內 左達承明 既集墳典 亦聚群英
【解釋】右麵通向用以藏書的廣內殿,左麵到達朝臣休息的承明殿。這裏收藏了很多的典籍名著,也集著成群的文武英才。
〖注釋〗廣內:漢宮廷藏書之所;指帝王書庫。
承明:古代天子左右路寢稱承明,因承接明堂之後,故稱。
墳:《三墳》,記載三皇事跡的書。
典:《五典》,記載五帝事跡的書。
dù gǎo zhōng lì, qī shū bì jīng, fǔ luó jiàng xiàng, lù xiá huái qīng
杜稿鍾隸 漆書壁經 府羅將相 路俠槐卿
【解釋】裏邊有杜度草書的手稿和鍾繇隸書的真跡,有從汲(jí)縣魏安厘王塚(zhōng)中發現掘出來的漆寫古書,以及漢代魯恭王在曲阜(fù)孔廟牆壁內發現的古文經書。宮延內將想依次排成兩列,宮廷外大夫公卿夾道站立。
〖注釋〗杜稿:杜度的草書手稿。隸:鍾繇(yóu)的隸書真跡,見張懷《書斷》。
漆書:汲縣魏安厘王墓中發掘出來的漆書。《晉書·束皙傳》。
(三)古文欣賞: 中國人必讀文章
種樹郭橐駝傳 (柳宗元)
原文〕郭橐駝,不知始何名,病僂,隆然伏行,有類橐駝者,故鄉人號之“駝”。駝聞之曰:“甚善,名我固當。”因舍其名,亦自謂“橐駝”雲。
其鄉曰豐樂鄉,在長安西。駝業種樹,凡長安豪家富人為觀遊及賣果者,皆爭迎取養。視駝所種樹,或遷徙,無不活,且碩茂,蚤實以蕃。他植者雖窺伺效慕,莫能如也。
有問之,對曰;“橐駝非能使木壽且孳也,能順木之天,以致其性焉爾。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築欲密。既然已,勿動勿慮,去不複顧。其蒔也若子,其置也若棄,則其天者全而其性得矣。故吾不害其長而已,非有能碩茂之也;不抑耗其實而已,非有能蚤而蕃之也。他植者則不然,根拳而土易,其培之也,若不過焉則不及。苟有能反是者,則又愛之太殷,憂之太勤,旦視而暮撫,已去而複顧,甚者爪其膚以驗其生枯,搖其本以觀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離矣。雖曰愛之,其實害之;雖曰憂之,其實仇之。故不我若也。吾又何能為哉!”
問者曰:“以子之道,移之官理可乎?”駝曰:“我知種樹而已,官理非吾業也。然吾居鄉,見長人者好煩其令,若甚憐焉,而卒以禍。旦暮吏來而呼曰:‘官命促爾耕,勖爾植,督爾獲,蚤繅而緒,蚤織而縷,字而幼孩,遂而雞豚。’鳴鼓而聚之,擊木而召之。吾小人輟飧饔以勞吏者,且不得暇,又何以蕃吾生而安吾性邪?故病且怠。若是,則與吾業者其亦有類乎?”
問者嘻曰:“不亦善夫!吾問養樹,得養人術。”傳其事以為官戒也。
(對古文生疏者可以讀下麵的現代譯文)
郭橐駝,不知初名,曾患有脊背彎曲的病,彎腰而行像駱駝,鄉裏人稱他為“駝”。”他也自稱“橐駝”。 他的家鄉叫豐樂鄉,在長安城的西麵。橐駝以種樹為職業,大凡長安城裏有錢有勢的人家要修建觀賞遊玩場所的,以及自種自賣水果的人,都爭著把他接到家中供養。看橐駝所種的樹木,卻使有移栽的,沒有不活的,而且長得高大茂盛,果實結得又早又多。其他種樹的人即使偷看模仿,卻沒有一個人能比得上他。 有人問他原因,他回答說:“我並不是能使樹木活得長久而又繁殖得快,隻是能順應樹木自然生長的規律,讓它的本性自然發展罷了。大凡要種的樹木的習性:它的樹根要舒展,給它培的土要平整,它根上的土要用原土,夯土要緊實。這樣做了以後,就不要再去動它,也不要去掛念它,離開它以後,就不要總回來看它。那栽種的時候,像愛護自己的子女一樣待它,那栽完後,就像丟棄掉一般不再管它,那麽它的自然的天性得到保全,而且遵循它的生長習性去生長了。所以我隻是不妨害它生長罷了,並不是有能使長得它高大茂盛秘密;我隻是不抑製損傷它的果實罷了,並不是有能使它的果實結得又早又多竅門。其他種樹的人就不是這樣:種的時候讓樹根拳曲還換掉樹根上原有的土;他們培土的時候,不是過量就是不足。假如能有和這樣做相反的人,卻又對種上的樹木愛得過分,憂慮得過多,早晨看傍晚摸,一離開再回頭看看。更殷勤的還要抓破樹皮來驗看樹的死活,搖動樹根來察看栽種得鬆了還是實了,這樣樹的生長習性就一天天喪失了。雖說是愛護樹,其實是害了它;雖說是擔心樹,其實是仇恨它。所以比不上我。其實我又能做什麽呢?” 問的人說:“把您種樹的道理,移用到當官治民上,可以嗎?”橐駝說:“我隻知道種樹而已,治民,不是我的職業。可是我住在鄉裏,看到那些當官的喜歡煩瑣地發布命令,好像非常愛護百姓,結果卻因此給人民帶來禍患。每天早早晚晚差吏就來喊叫:上官有令,催促你們耕好田,勉勵你們快播種,督促你們及時收割。早點繅好你們的絲,早點紡好你們的線。養育好你們的小孩,喂大你們的雞和豬。’一會兒擊鼓把人們聚集起來,一會兒又敲木梆把大家召來。我們小百姓停止吃飯去慰勞差吏,尚且沒有空閑,又用什麽使我們的生產發展生活安定呢?所以我們生活困頓又人人疲憊。如果從這點看來,與我幹得職有相似之處吧?” 問的人讚歎地說:“這不是說得很好嗎?我問養樹,卻得到了養民的辦法。” 我記下這些事把它作為當官者的鑒戒 (編輯組供稿)
(四)中國雞年詩詞欣賞
在我國,詠雞詩源遠流長.早在我國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中便有:
“雞棲於塒”、“雞棲於桀”(《王風·君子於役》)
,“風雨淒淒,雞鳴喈喈”、“風雨瀟瀟,雞鳴膠膠”、“風雨如晦,雞鳴不已”(《鄭風·風雨》)
憂懷從中來,歎息通雞鳴.(曹子建《棄婦篇》)
兩頭纖纖月初生,半白半黑眼中睛.腷腷膊膊雞初鳴,磊磊落落同曙星 (古樂府徐朝雲)
紀德名標五,初鳴度必三 (杜甫《雞》)
雞鳴紫陌曙光寒-- 岑參《奉和中書舍人賈至早朝大明宮》
雞聲茅店月,人跡板橋霜 (溫庭筠《商山早行》)
飛來峰上千尋塔,聞道雞鳴見日升!(王安石)
狗吠深巷中,雞鳴桑樹顛 (陶淵明《歸園田居》)
半壁見海日,空中聞天雞 (李白《夢遊天姥吟留別》)
“我有迷魂招不得,雄雞一聲天下白.少年心事當拿雲,誰念幽寒坐鳴呃.” ( 李賀)
武距文冠五色翎,一聲啼散滿天星;銅壺玉樓金門下,多少王侯勒馬聽。(唐伯虎)
長夜難明赤縣天,百年魔怪舞翩躚,人民五億不團圓
一唱雄雞天下白,萬方樂奏有於闐,詩人興會更無前。(毛潤芝)
大寒乍到節時終,保健還需日練功;臘月未離春意動,金雞高唱吉年豐(姚仲明)
(五)學習論語心得
長治久安的基本之道
為政篇第二 2.19 民服民不服章
注解:(哀公-魯國國君;舉-提拔重用; 直者-正氣之士;措-指導、安置;枉者-昏悖小人,) 魯哀公問政:“何為則民服?”孔子對曰:“舉直者措諸枉,則民服。舉枉者措諸直,則民不服”。
此節經文,文字不難,富含安邦定國之大計,長治久安之真理。
當年魯國國王請教孔子施行什麽方法能使天下百姓誠服呢?孔子曰:提拔並重用正氣之士來指導,安置天下事,老百姓就會接受和聽從。提拔重用不明事例的昏悖小人來管理天下百姓則不會誠服。
話語不多,道理深刻。小至社團企業,大至縣市國家,都有一個長治久安的問題。隻要我們老老實實的按照聖人的方法去做,都可以在不同的層次和環境下,事半功倍,立竿見影。反之,本末倒置,‘舉枉者措諸直’,政風腐敗,任人唯親,文過飾非,諂媚盛……如此這般想天下太平,不是在癡人說夢嗎?
明白了‘舉直者措諸枉’的大道,就是吏治的最核心問題-那就要把它當圭臬,把它當作提拔各級領導的準繩,用選賢與能來保障我們的幹部隊伍的純潔,。
我們從小團體到縣市省,從地方到中央,在各級人大,政協,每年開會的時候都要克服千篇一律的歌功頌德的陋習,我們的代表都肩負著監督政府,幫助政府把守好‘‘舉直者措諸枉’’的關,從根本上排除諂媚小人升遷之道-這才是對幹部最大的保護,這樣做才是人民的好代表。
當我們能經常的反複的熟讀經文,胸懷中國夢,我們就定能心明眼亮,什麽鬼魅伎倆都蒙騙不了我們,當我們的幹部離職後都能被老百姓‘存以甘棠去而益詠’五體投地的懷想,那麽就是天下大治! (學習小組供稿)............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