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山人

本人傾心曆史話題,宗教知識。在此表達對同胞的友情,對民族的認同,對孔教的崇拜。
個人資料
正文

曆史小說 民族魂 (十四)做官七分靠運氣 丞相帶兵假英雄

(2015-03-11 19:49:38) 下一個


(十四)做官七分靠運氣   丞相帶兵假英雄


                
。。國可一日無朕,不可一日無賈相


                                                           
宋理宗


 


正當西麵合州軍民在王堅將軍和文天祥的領導下欲血奮戰之時,另一支由忽必烈領軍的蒙古侵略軍雖是老弱士兵,然而深陷軍事腐敗的大宋戍邊軍隊一觸即潰,聞蒙而逃,蒙古兵長驅直入,不費吹灰之力,便包圍了鄂州城,但軍糧軍餉卻遲遲未到位。忽必烈一麵向和林催糧,一麵向蒙哥可汗告狀,更用盡心機唱空城機阻嚇宋軍。是夜,忽必烈正和郝經,兀良合台等手下討論向何方去借(搶)糧之時,忽有軍士來報,抓到奸細一名,郝經立刻吩咐左右退出,提審奸細。一頓棍棒把堅不吐實的奸細打得昏死過去,在內衣裏搜得密函一封。在昏黃的燈光下,郝經一看,大吃一驚,連忙呈給忽必烈;原來此人是合州府王堅將軍差譴的偏將鄭思聰,送一重要軍報給來解鄂州之圍的宋軍統領賈似道。內容是蒙哥可汗已在釣魚山傷發暴斃,北虜無首,敵當自退,隻要提高警惕,堅守陣地,以逸待勞,勝利指日可待雲雲。閱罷密書,震驚之餘忽必烈注視著牆上的“天書”,沈思良久,“出其所不趨,趨其所不意……”主意定當,即令郝經召集緊急軍事會議。不一會各路軍頭聚集一堂,營帳四周戒備森嚴。忽必烈神態嚴峻,向全軍發出進攻號令:明天拂曉,把全軍的炮火猛轟鄂州,一天之內把彈藥用完,令宋軍感到我軍即將發動總攻!同時所有軍隊隻可搖旗呐喊,所有騎兵隻在賈家軍營外衝撞,不許拔營,違令者斬!全體將領聽了忽必烈的“大戰宣言”莫明其妙,“是打仗還是遊戲?”三軍先鋒苫徹拔多兒大將咕噥了一句,消失在夜霧中。


軍頭們一走,郝經忙不疊發問:“少爺,我也搞不清這仗要怎麽打呀?”“笨蛋!我們圍了鄂州三個月,隻是虛張聲勢,而今可汗逝世,秘不發喪,神器無主,宗族諸王莫不窺伺,他們倘或先發製人,據有帝位,吾等將腹背受敵,大事去了。現在我們要設法全身而退,就要逼宋軍議和,然後神速北歸,召集諸王發喪,議定嗣位。”說到這裏忽必烈一對象野馬一樣狡猾的眼睛一亮,朗聲道:“那時大寶有歸,社稷自安,豈不妙哉?”郝經一聽頓開茅塞,一麵叨念著微乎微乎,神乎神乎,一邊就連夜聯絡各營安排明日的大戰去了。


而在大宋方麵,身體虛弱的理宗一古腦兒地把軍政大事都堆在賈似道身上,賈似道也隻能走一步是一步了。蒙古大軍突然全麵發動進攻,那猛烈的炮火和殺氣騰騰的騎兵,令身兼樞密使,兩淮宣撫使,京湖南北宣撫使再兼督江西兩廣總兵馬又肩任右丞相的賈似道坐立不安如熱鍋上的螞蟻.在宮裏賈丞相琴棋書畫樣樣精通,沙盤推演也語出驚人。今日裏真刀真槍——說實話也忒為難賈書生了,藏拙的最好辦法是裝出一付視死如歸的樣子,任憑軍師爺調度.隆隆的炮聲,金戈鐵馬的叫陣聲,足足折騰了一天。


是晚,賈相坐在軍帳裏秉燭辦公。外麵的炮聲,叫殺聲漸漸沈寂下來,對著堆積如山的軍報賈相惶恐不已,心想:“軍事腐敗,投降成風,看來大宋氣數已盡,但是若在我執政年間亡國,我豈不成了曆史罪人?賈氏大族也從此煙飛灰滅了。如果我也投降?不!不!絕對行不通!那些先前降了的不入流的東西將在我麵前耀武揚威,使人情何以堪?生有何味?行前密旨”高下在心,便宜行事“,皇上又麵囑能和則和,化銀子消災……我又何嚐不是作此想?唉,百年大計非吾等人才可以預設,能平安下任就上上大吉了。然而蒙古國將神兵勇,所向披靡,我們的老兵弱將——縱有黃蓋之心卻無呂布之力也!這解圍之戰怎麽個打法?—我派人去提和?先就輸了一半想著想著六神無主,默默地向隨軍太上老君神龕一揖,啜了一口茶,又想:”本來嘛有人笑我賈某人乃是南京板鴨,三斤鴨子,二斤嘴巴。能談則贏,若鬥則敗,我也自不量


力坐到丞相位上,唉,現在唯有三十六計,走為上計了……正如此翻來覆去思考之時,


--38--


忽然帳外高呼“軍報”!“呈上來”!棉簾一掀小軍頭帶了二個魁梧男子進來。“報告丞相,抓獲二名蒙古奸細,他們口稱是蒙古大元帥派他們來商談議和一事。”“什麽?”賈相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天助我也!樂在心裏,嘴上卻道:“什麽議和?荒唐!我大宋皇帝英明,”說著向南天一揖,“早已布下了天羅地網,韃子兵往那裏逃?誰稀罕你們的議和!來人那,把這二個賊子推出去斬了!”衛士一聽,立刻衝上前來,賊子中的一個突然用漢語大叫:“兔子尾巴,還出言恫嚇,錯過今朝就沒機會了!”賈相哼哼二聲冷笑,給旁邊站著的軍師爺一個眼色,轉身欲進後帳。董師爺一個箭步上前說:“丞相明鑒,二軍相交,不斬來使。更何況在下還想多知道些韃子兵的軍情呢。”正欲離去的賈相,一個停頓,沉吟了一下道:“好吧,董師爺言之有理,審問這二賊子後,各賜五十大板,趕出營寨,以示軍威。!”董師爺即命衛士鬆綁,二大漢謝過不殺之恩,就跟著軍師爺到軍法營帳去了。


賈相城府何等之深,師爺一走,立刻吩咐親信不可透露半點風聲,雖然不明白蒙古兵議和的真實目的,現在確是北酋先創議和談;我的籌碼也多了一些……當下又差人告知董師爺屏退一切閑雜人士,自己就換了便服,趁夜色正濃,悄悄潛入軍法營帳。董師爺即刻掛上黑色禁告牌“軍機重地嚴禁入內違者殺無赦”。


二個賊子一看換了裝的賈相親自前來,連忙起身行禮,賈相即道:“免禮,免禮,剛才對來使失敬,千萬別見怪嗬,國體所在,皇命難違,眾目睽睽,真有難言之隱啊!”說著掏出二個大大的紅封包,遞給二個賊子,一麵道:“一點金葉子,小意思,小意思,壓壓驚!”然後一場曠世奇古,聞所未聞的和談在四人中間展開。


經過徹夜七次八番的折衡,終於議了初稿,由來人帶回。第二天夜裏忽必烈親王便服親訪,踏進營帳,賈相抬頭一端詳,心裏好生奇怪;北虜裏麵竟也有如此風度翩翩之儒將!一番外交辭令後,忽必烈開門見山地說“為免生靈塗炭,雙方都有意化幹戈為玉帛,我已讀了和約初稿,南朝所割之地都是荒蕪沙地,如此年奉銀絹各二十萬就太少了,不如江南之地……”忽必烈深知南人性格,你說要開窗是萬萬不允的,但你說要拆屋頂,那麽屋主就會來附和你:拆屋頂是不可能的,開扇窗嘛,還是可以考慮的。果然賈相聞言手擺頭搖,氣急敗壞地截住:“江南之地萬萬不能答應,朝廷裏無法通過。至於年奉絹銀呢,還可以再酌情增一點……”聽了此言忽必烈語調一轉,“割地年奉都可商量,但不知賈相是否有朝廷的聖旨,否則明日變卦怎麽講?”賈相一看,好不容易談攏的和約,又要生變,情急之下出示理宗的手諭:高下在心,便宜行事’-“見此證物,閣下不必懷疑我的資格和誠意了吧?”—忽必烈一番做作後,仿佛下了很大的決心似地說:“好罷,本元帥今日就和你簽約,不過此手諭,我要帶回和林交差,明晨我即令圍城各軍撤兵……賈相一聽撤兵,大喜過望,即令手下開席款待貴賓。席間,忽必烈對南朝的科學文化推崇備至,賈相對蒙古兵的驍勇善戰讚不絕口;忽必烈的隨員郝經,就是前夜闖營的賊子,與董師爺閑聊:“先父本是商人,經常來往開平,汴京之間,在汴京曾經識得一位江萬裏老師,不知軍爺可認識?董師爺道:”大宋馬上英雄不多,但文人賢士倒是大漢曆史上最興旺的朝代;”“那你們的新科狀元呢?”董師爺聽到郝經打聽的是文天祥,便衣袖一抖,不屑一顧地道:“弱冠少年,未經風雨,不成氣候;”忽必烈一行酒足飯飽就起身告辭:“明天起,一切按密約行事,後會有期;祝賈家軍旗開得勝。”言罷跳上馬背,口袋裏藏著允諾割讓北地的地圖和年供奉三十萬兩白銀及三十萬匹絹帛的簽字畫押的承諾書,還有理宗皇帝的手喻,再牽著幾十匹馱著沈甸甸的金銀財寶的蒙古馬揚長而去。


翌日,宋軍軍號戰鼓齊鳴,全軍集合,賈相站在號令台上宣布“聖上有旨”!全體將士立刻齊呼“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賈相宣旨:“朕悉韃子兵已被我軍包圍,水泄不通,全殲敵寇指日可待;朕心大悅,現賞全體將士每人白銀十兩,待凱旋回朝,加倍重賞。欽此!”


 


--39--


全軍歡呼聲響澈雲霄,軍士們都明白,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拿了皇帝老子的賞銀,就要為皇帝老子去賣命了-開戰在即。是夜,三聲炮響,消息傳來前天抓來的二名奸細被正法了;同時賈相營裏收到軍法處報告:二名囚犯越獄被當場擊斃。賈相批語:知道了前事可諒,再有錯失,軍法處置。——可憐二名囚犯做了賊子的替死鬼。


軍師爺為打頭陣的禦林軍布置了軍務,與其它陣仗不同的是此戰役的統領賈相是文人出身,不忍殺生太多,隻要敵軍投降,一律不殺。更設立“活口獎”,活捉一名俘虜獎銀十兩。提首級者無獎!當年秦朝的兵士斬敵首多少論功進級,此乃“首級”的出處;而今打仗講情義,不獎首級求活口,一時傳為軍中奇聞。在總動員後的第二天晚上,禁衛營夜襲成功!


第三天再襲又成功!第四天幹脆一鼓足氣直搗蒙古兵大本營又成功!隻見公路上營寨裏都是蒙古兵丟棄的盔甲武器,更在敵人的牢房裏解救了不少戰俘——其中包括送信的鄭思聰將軍。軍士明白到鄭是王堅將軍的密使,因此即刻把他送到賈相的營帳裏;賈相一聽合州來的信使姓鄭,心裏一沉,立刻召見。遍體鱗傷的鄭將軍道:“末將六天前在通過蒙古兵陣地時踩到陷井被捕,因問不出原因韃子兵亂棒把我打得昏死過去,待我醒來已被韃子投入大牢,身上的密函也被搜去了!


“王將軍要向丞相稟告什麽內容,你可還記得?”董軍師問。


“是的,末將略知一二:王將軍緊急通報賈丞相,圍攻合州不下的蒙哥可汗瘡疾幷發,暴斃釣魚山,雖秘不發喪,實際上蒙古兵已把蒙酋的屍體運走了,合州已部分解圍,北虜群龍無首,圍鄂敵兵也當自退……”聽了鄭將軍的絕密軍報,賈似道和董守臣麵麵相覷:“糟糕!我們中了韃子的奸計了;皇上的手諭和割地賠款的和約都在忽必烈的手中,這如何是好?”一麵心思神速轉動,一眼看到董師爺的手勢——手掌擱在脖子上——唯有殺人滅口再作打算了。未等鄭思聰把話講完,忽聽賈相一聲怒喝:“混帳東西!你誤了軍國大事,竟還有臉來見我?”當即一塊斬令牌向鄭將軍腳下飛來——“拖下去斬了!”望著被軍士拖向外麵的鄭思聰的背影,賈似道悻悻地一語雙關地咒罵:“這姓鄭的真該死!”


賈似道和董守臣即刻密謀了一套說詞不露聲色地來到大營,略略整頓後,就帶領皇師浩浩蕩蕩地前進鄂州城了。


來得太突然的勝利把鄂州城的全體軍民樂癡了。鄂州城門大開,張燈結彩,鄂州百姓傾城而出,玄黃實篚以犒將帥,簞食壺漿以迎王師。*


賈丞相的馬車到達城門下,掀起了歡迎的高潮。鄂州城萬人空巷,爭相觀望神武的當代無人能出其右的英雄丞相。確實,從靖康之恥到澶淵和盟,再到嘉定和議,沒有一件是能使百姓痛快的事,如今禦林軍在賈相的策動下,打跑了蒙古兵,拯救了鄂州百姓,繳獲了大量的武器,還有一大串蒙古俘虜!雖然有點奇怪,怎麽都是老弱之輩?然後勝利是實實在在的,大宋子民都出了一口冤氣,直到深夜還有人在街頭高唱“吾皇萬歲,萬萬歲!”。


賈似道,董守臣狼狽為奸將稱臣割地奉幣的和議隱匿不報,反稱“諸路大捷,鄂圍始解,江漢肅清,宗社危而複安。實萬世無疆之幸福雲雲……”理宗閱軍報大喜,以賈似道有再造江山之功,召令回朝。及賈似道率軍將至,理宗下昭令百官出城十裏以迎王師。即入覲,當著全朝廷文武百官的麵嘉獎再三,進封少師,爵衛國公。


全國上下的歡騰,官場場麵上的歌功頌德,升官褒獎,掩不住在深宮裏宋理宗和賈似道的沮喪;在密室裏,賈似道向理宗和盤托出“鄂州大捷”之實情,……若鄭思聰及時送到密報,我們決不會簽署密約,皇上的手諭也不會落到忽必烈的手中;理宗聽了如是說,一口痰湧上喉頭,差一點昏死過去:“你們怎麽如此鹵莽呢?現在天下都知道鄂州大捷,真正的合州大捷京城百姓還不知道是怎麽一回事呢!”賈似道董守臣伏在地上,大氣都不敢出,生死就在皇上的一念之間……宋理宗閉目想了一會,作出了石破驚天的決定:“形勢比人強,政治上需要一場大勝利來鼓動民心,同時為了朝廷的顏麵和維持軍心這鄂州大捷就這樣定了。


--40--


言罷氣喘噓噓.理宗近日常覺胸悶,又常失眠;又會突然興奮不已;在作出這違心而又無奈的決定後,仿佛交代後事地道:“朕近來常覺不適,朝政大事都指望你了.蒙古亡我之心不死,趁蒙古兵全部撤退之時,蒙古朝廷內亂之間,要告誡戍邊軍隊別再尋釁,適時整頓軍事內務,在我剩餘的日子裏,隻要北虜不再侵擾,你就是大宋的第一號功臣。好好地做你的丞相吧,言官若有風聞,朕自會對付,下去吧!”賈似道出了皇宮,狂喜不已,皇上中了我的計!先造成既成事實,再有皇帝老子扛著,這,這董守臣真是絕世聰明的太監!我現在成了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再造大宋的英雄了——真是那算命的說對了!


“鄂州大捷”一個月以後,紫宸殿紅旗招展,* 喜氣洋洋,今天全國各級的重要人物都歡聚一堂,來京城慶賀三百年宋朝“空前絕後”的鄂州大捷。全朝文武彈冠相慶,忽然呼聲雷動,原來宋理宗帶了賈丞相來到紫宸殿。三呼萬歲後,各省官員輪流列隊向皇帝陛下賀捷;不多時,輪到王堅將軍帶了文天祥等合州大戰的功臣上前恭賀,皇上當著著文武百官的麵道:“王將軍,文大人,辛苦了!你們是保衛合州的大英雄!朕已下旨犒賞有功將士。”然後手指賈似道雲:“禁衛軍在賈丞相的指揮下,代朕出征,贏得了鄂州大捷,繳獲無數武器和俘虜,迫使北虜全麵撤兵;令社稷危而複安,民心大振,賈丞相於大宋有再造之功!值此盛大慶典,朕布告天下:立忠王祺為太子。”真是一個可喜可賀的慶典——喜的是有一位大智大慧對宋朝有再造之功的丞相,可賀的是儲君已定,大宋後繼有人。


聽了皇上弦外有音的廷諭,王堅將軍和文天祥心中有異:怎麽浴血奮戰困死蒙哥可汗,造成蒙古侵略軍全線撤退的合州軍民隻是守衛有功,鄂州解圍倒是有再造大宋之功,不過轉而一想,這是欽定讓禦林軍奪頭功,也是無可奈何的事,不過倒便宜了賈丞相……


翌日,天祥正在等待車馬離京城之時,忽然聖旨到:“文天祥留京待命”


曆史上任何朝代立太子是僅次於皇帝登位的大事,丞相吳潛認為多事之秋,不應立儲君,竭力反對。病懨懨的理宗借故罷吳潛相位,竟令賈似道專政。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敗。賈似道開始走上權力的頂峰。


聖眷正隆的文天祥,人留在京城,心卻時時想著合州,在參預了合州大戰後,文天祥明察蒙古軍的主力未損,因群龍無首的退兵,哪裏是鄂州大捷的結果而“全線崩潰”?這種不實之詞帶來的歡慶,隱藏了巨大的危機,文天祥深深覺得必須趁蒙古朝廷混亂之機整軍經武,以防北虜卷土重來。然而盲目樂觀已經成了潮流,皇上又托病不上朝,文天祥坐立不安,正是“滿朝文武日日宴,唯有天祥獨憔悴”。


朝廷收到蒙古國的訃告,正式通知蒙哥可汗病逝已是三個月後的事了,賈似道的“蓋世功勞”不久就被言官責難——原來蒙古軍不堪一擊是因為蒙哥可汗病逝而無心戀戰之果,言官們隻知其一不知其二的上表,動搖不了皇上對賈相的倚重,長臥病塌的理宗隻望賈似道主政能抑製蒙古軍南下,除了在全國慶典上親自定調“鄂州大捷”外,對案上言官反對賈丞相的奏折批語:“國可一日無朕,不可一日無賈相,至於戰果不實,瑕不掩玉,妄言勿聽”。此道聖旨一下,從此臨安隻說“假”。


 


*玄黃實篚。。。引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五章)


*紅旗招展。。。宋朝以紅色為標誌


 


-4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