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多山人

本人傾心曆史話題,宗教知識。在此表達對同胞的友情,對民族的認同,對孔教的崇拜。
個人資料
正文

陽貨第十七(共二十六章)

(2010-07-07 20:15:40) 下一個

陽貨第十七

(共二十六章)

 

1701 陽貨欲見孔子章

 

  陽貨-又名陽虎,魯國權臣季氏的家臣;欲見孔子-時陽貨已控製了季氏,欲取而代之,故急欲招兵買馬;不見-道不同不相為謀之意;-此指肉食;時其亡-趁其不在府中之意,古禮:大夫有物饋贈與士,士必登門拜謝;遇諸塗-在途中被陽貨遇上;予與爾言-陽貨規勸孔子不要‘坐失良機’;懷其寶而迷其邦-謂‘懷藏道德而不救國之混亂;好從事而亟失時-向往服務家邦卻一再失去機會;將仕-或許會爭取官職之意,夫子不欲助其為亂,故答非所問;)

  陽貨欲見孔子孔子不見。饋孔子豚。孔子時其亡也,而往拜之,遇諸塗。孔子:“來!予與爾言:‘懷其寶而迷其邦,可謂仁乎?’語:‘不可。’言:‘好從事而亟失時,可謂智乎?’語:‘不可。’日月逝矣,歲不我與。”孔子曰:“諾。吾將仕矣。”

 

                         

 1702 論上智與下愚章

 

  -此指氣質,-指學習的內容、方向、層次的不同;固有美惡不同,然以其初而言,則皆不甚相遠也;但習於善則善,習於惡則惡,於是相遠也;上智-以仁德為目標,修心立身者當為上智者;下愚-不求上進,自暴自棄,則必淪作下愚;不移-此指上智下愚的必然,也就是說習而上智,不習下愚,此理不移;)

  曰:“性相近也,習相遠也。唯上智與下愚不移。”

 

1703 夫子在武城章

 

  言偃-姓言,名偃,孔子的學生;武城-魯國的小縣;當時言偃為武城的長官,言偃遵循孔子的教導,用禮樂教育百姓,夫子對言偃所為嘉獎有加;聞弦歌之聲-即禮樂興盛之意;)

武城,聞弦歌之聲。夫子莞爾而笑,曰:“割雞焉用牛刀?”言偃對:“昔者也聞諸夫子曰:‘君子學道則愛人,小人學道則易使也。”曰:“二三子!之言是也。前言戲之耳。”

 

1704 吾其為東周乎章

 

  -FU甫,公山弗擾-人名,魯國權臣季氏的家臣;-地名,是季氏的領地;-叛亂;-弗擾邀請四方賢士助其對抗季氏;仲由-孔子的學生;末之也已-意指:‘時下大道不行,沒有地方可去,’何必公山氏之之也-何必考慮去公山氏那裏;夫召我者,而豈徒哉-果然有誠意邀請我共事者,難道會白費心思嗎?吾其為東周-我將在東方行周朝流行的大道;)

  公山弗擾畔,召,欲往。仲由不悅,言:“末之也已,何必公山氏之之也。”曰:“夫召我者,而豈徒哉?如有用我者,吾其為東周乎?”

 

                                     73

 

 

1705 能行五者於天下章

 

  顓孫師-孔子的學生;請問之-進一步請教;夫子有教無類,然而也用不同的內容來啟發學生;)

  顓孫師問仁於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於天下,為仁矣。”請問之。曰:“恭、寬、信、敏、惠。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

 

 

1706 吾且匏瓜也章

 

  佛肸-BI XI 閉希,人名,晉國的大夫,時晉國朝政混亂,佛肸不服權臣亂國,在自己管轄的中牟縣起事,並邀孔子共襄大事,夫子有救百姓於水火之心,故欲前往,用周朝的大道來救濟天下;仲由-孔子的學生;仲由不明白聖人‘無可無不可的’境界,而認為地方叛亂,不必加入;不入-不加入、不接近;以中牟畔-在中牟縣造反;有是言-我是這麽講過;不曰堅乎-怎麽說才算‘堅’呢?-LIN吝;薄的意思;-NIE 聶,染料;-ZI 資黑色;-PAO袍,匏瓜-葫蘆瓜作水瓢、掛件用;係而不食-懸掛而不能吃;)

  佛肸召,欲往。仲由言:“昔者由也聞諸夫子曰:‘親於其身為不善者,君子不入也。’

佛肸中牟畔。之往也,如之何?”曰:“然。有是言也。不曰堅乎,磨而不磷;不曰白乎,聶而不淄。吾且匏瓜也哉?焉能係而不食?”

 

 

1707 六言六蔽章

 

  (由-即仲由,孔子的學生;六言-六種德行謂:仁、知、信、直、勇、剛六蔽-六言皆美德,然徒然好之而不學以明其理,則各有所蔽謂:愚、蕩、賊、絞、亂、狂-坐下;-被人捉弄、欺蒙之意;-好高務遠之意;-有害於物之意;-不近情理、過急之意;-事與願違,增加麻煩之意;-狂妄暴躁之意;仲由性勇於為善,卻未能好學以明白之,故夫子告之以此,而糾其偏;)

  曰:“也,汝聞六言六蔽矣乎?”對:“未也。”曰:“居!吾語汝。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好知不好學,其蔽也蕩;好信不好學,其蔽也賊;好直不好學,其蔽也絞;好勇不好學,其蔽也亂;好剛不好學,其蔽也狂。”

 

1708 何莫學夫《詩》章

 

  小子-此指弟子們;何莫-何不、為什麽不;-那、哪個;-指詩經,是中華民族第一部詩歌終集;-感發意誌;-考見得失;-和而不流;-怨而不怒;-近;事父、事君-在學 《詩》的同時,還能明白孝父忠君的人倫大道;多識於。。-還能增加學識之意;)

  曰:“小子!何莫學夫《詩》?《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邇之事父,遠之事君。多識於鳥獸草木之名。”

 

 

74

 

1709 子謂孔鯉章

 

  (孔鯉-孔子的兒子;周南、召南-《詩經》分為三大類:《風》、《雅》、《頌》,《周南》和《召南》是《風》中的篇名,在《周南》篇中共有十一篇詩歌;在《召南》篇中有十四篇詩歌;所言皆是修身治家之事;不為-不學;正牆麵而立-麵對牆而立者,一物無所見、一步不能行,也即不習《詩》者之狀也;)

  孔鯉曰:“汝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為《周南》、《召南》,其猶正牆麵而立也與?

 

1710 禮雲樂雲章

 

  -YUE悅;禮-安邦定國之大道;樂-化民成俗之大道;時國政敗壞,禮樂不興,故夫子有此感歎。雲。。。雲-你說。。。他說。。。之意;玉帛雲-你們以為隻要擺上玉器、錦緞就盡‘禮’了嗎?鍾鼓雲-你們以為敲鼓鳴鍾就是懂‘樂’了嗎?不知就裏,隻求形式,乃棄本逐末之為;天下知敬而有序而獻以玉帛,則為禮;知序則和,因和而發之以鍾鼓,則為樂;)

  曰:“禮雲禮雲,玉帛雲乎哉?樂雲樂雲,鍾鼓雲乎哉?”

 

1711 色厲而內荏章

 

  -威嚴狀;-柔弱狀;-YU 餘,翻越圍牆謂‘窬’,穿窬之盜-打牆洞、越圍牆的小蟊賊;)

  曰:“色厲而內荏,譬諸小人,其猶穿窬之盜也與?”

 

1712 德之賊章

 

  鄉願-此指性格鄙俗、同流合汙以媚於世者,其貌常似德非德,而反亂乎德,故孔子深厭惡之斥其為‘德之賊’。賊-有害;)

  曰:“鄉願,德之賊也。”

 

1713 德之棄章

 

  道聽而塗說-聞揚善之言,或有轉述而不存於心;德之棄-是自棄其德也;君子聞道則身體力行,以蓄其德;道聽塗說,則離德遠矣;)

  曰:“道聽而塗說,德之棄也。”

 

1714 既得之患失之章

 

  鄙夫-此指誌於富貴而無所不用其極者;事君-侍服君王、為官之意;苟患失之,無所不至-鄙夫者,胸無道德、也不知功名為何物,隻怕失去已有的富貴,而不擇手段、為非作歹;)

  曰:“鄙夫可與事君也與哉?其未得之也,患不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無所不至矣。”

                                  75

 

1715 今之愚也詐章

 

  -此指有偏差;-無;今也或是之亡也-如今不再之意;-誌願太高之意;-古意指不拘小節;-好高務遠之意;-持身太嚴者;-物有菱角謂‘廉’,引申為有方寸;忿戾-爭鬥之意;愚也直-愚者不欺之意;今之愚也詐-民風不古的今天,雖愚者也妄作欺騙;)

  曰:“古者民有三疾,今也或是之亡也。古之狂也肆,今之狂也蕩;古之矜也廉,今之矜也忿戾;古之愚也直,今之愚也詐而已矣。”

 

1716 惡利口之覆邦家者章

 

  -不齒、反對;-摻合而成之色;-紅色,元色、正色;-鄭國;鄭聲-指不正之音,包括樂曲和歌詞;雅樂《樂-YUE月》-此指周朝流傳下來的能化民成俗之樂曲;利口-指顛倒是非、巧言亂政之徒;-顛覆;)

  曰:“惡紫之奪朱也,惡聲之亂雅樂也,惡利口之覆邦家者。”

 

1717 子欲無言章

 

  (此章所記夫子與學生的對話,含義深刻。予欲無言-夫子憂門人未能盡曉夫子已經講授的大道,隻是徒得其言,而不得其所以言,故夫子發此言以警告之;端木賜-孔子的學生;小子何述-老師不說,學生記錄什麽?學習什麽?夫子用天行有常的比喻,引申學習的自發性和自覺性;這二點對明白聖賢的大道猶為重要。)

  曰:“欲無言。”端木賜言:“如不言,則小子何述焉?”曰:“天何言哉?四時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1718 孔子辭以疾章

 

  孺悲-人名,魯國人,孔子的學生,曾經行為不檢而不自知,夫子適此求見時,‘辭以疾,而又使知之非疾’,以警告和教訓之,此謂‘不屑之教誨,所以深教之’也;將命者出戶-傳話人去門庭傳‘因病不見’之時;使之聞之-使孺悲聽到孔子在室內撫瑟而歌;)

  孺悲欲見孔子,孔子辭以疾。將命者出戶。取瑟而歌,使之聞之。

 

1719 宰予問三年之喪章

 

宰予-孔子的學生;-指周年,期音JI基;鑽燧改火-古代鑽木取火,因季節不同而選用不同的木頭取火,一年下來又周而始複為取火而更換木頭;宰予言舊穀新穀、鑽燧改火為例,都以一年為周期,所以建議守喪期也可改為一年;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此意:在喪期中錦衣美食,你能感到心安理得嗎?食旨不甘-食而不知其味;聞樂-YUE月;不樂-LE勒;免於父母之懷-離開父母的懷抱;予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像宰予這種人不會用三年喪期來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的;實非以三年之喪足以報其親,故夫子責備宰予之無恩。)

  宰予問:“三年之喪,期已久矣。君子三年不為禮,禮必壞;三年不為樂,樂必崩。舊穀既沒,新穀既升,鑽燧改火,期可已矣。”曰:“食夫稻,衣夫錦,於汝安乎?”言:“安。”曰:“汝安則為之!夫君子居喪,食旨不甘,聞樂不樂,居處不安,故不為也。今汝安,則為之!”宰予出。曰:“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後免於父母之懷,夫三年之喪,天下之通喪也。也有三年之愛於其父母乎?”

76

1720 夫子責飽食終日者章

 

  難矣-難對付也;-賭博遊戲;-圍棋;猶賢乎-尤勝過之意;聖人非教人博弈,實為強調無所用心之不可為也;)

  曰:“飽食終日,無所用心,難矣哉!不有博弈者乎?為之猶賢乎已。”

 

1721 君子義以為上章

 

  仲由-孔子的學生;尚勇-以勇為上、勇為第一;仲由好勇,故夫子以此救其失也;)

  仲由問:“君子尚勇乎?”曰:“君子義以為上。君子有勇而無義為亂,小人有勇而無義為盜。”

 

1722 君子亦有惡乎章

 

  端木賜-孔子的學生;-WU無,憎惡、討厭;此文見‘惡’字皆如此發音,唯‘惡者’之‘惡’音E厄;稱人之惡-則無仁厚之心;-毀謗;訕上者-則無忠敬之心;勇而無禮-則為亂;-不通;果敢而窒-則妄為;-JIAO交,此指抄襲;-JIE結,此指揭發他人之隱私的行為;)

  端木賜問:“君子焉有惡乎?”曰:“有惡:惡稱人之惡者,惡居下流而訕上者,惡勇而無禮者,惡果敢而窒者。”曰:“也亦有惡乎?”語:“惡徼以為知者,惡不遜以為勇者,惡訐以為直者。”

 

1723 夫子論養親章

 

-在古時兒子或女兒均稱‘子’;唯汝子-惟有你們的子女;小人-此指近身之下人;-太過接近;不遜-失禮貌;-疏遠;-心生怨意;)

  曰:“唯汝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則不遜,遠則怨。”

 

1724 其終也已章

 

  年四十-成德之年;-WU 無;見惡-被人憎惡、討厭;其終也已-則止於此而已,勉勵人們及時遷善改過也;)

  曰:“年四十而見惡焉,其終也已。”

 

 

 

 

 

 

 

 

 

7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