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上海交大證實漢芯造假 解除陳進院長職務

(2009-08-11 13:14:02) 下一個
上海交大證實漢芯造假 解除陳進院長職務
2006-05-12

科技時代_上海交大證實漢芯造假 解除陳進院長職務
圖為漢芯項目負責人、原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陳進

    相關視頻:漢芯係列芯片涉嫌造假事件

    陳進被上海交大解除有關職務

    國家有關部委決定追繳相應撥款和經費

  新華網上海5月12日電 上海交通大學12日向新華社記者通報了“漢芯”係列芯片涉嫌造假的調查結論與處理意見。調查顯示,陳進在負責研製“漢芯”係列芯片過程中存在嚴重的造假和欺騙行為,以虛假科研成果欺騙了鑒定專家、上海交大、研究團隊、地方政府和中央有關部委,欺騙了媒體和公眾。上海交大決定,撤銷陳進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職務;撤銷陳進的教授職務任職資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科技部根據專家調查組的調查結論和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有關規定,已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科研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取消陳進以後承擔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的資格;教育部決定撤銷陳進“長江學者”稱號,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資格,追繳相應撥款;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

  2005年12月,上海交大接到對微電子學院院長、漢芯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陳進等人涉嫌造假的舉報後十分重視,立即對有關情況進行了初步調查。考慮到問題的嚴肅性和複雜性,上海交大隨即請求國家權威部門對事件進行深入全麵調查。

  2006年1月28日,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政府成立專家調查組並開始工作。在其後兩個多月的時間裏,專家調查組本著客觀公正、尊重科學、實事求是的精神,針對舉報人對“漢芯”事件的舉報內容,采取與舉報人、當事人和相關人員麵談、現場查驗技術文檔、分析對比有關技術資料、查驗芯片演示係統和調閱相關音像資料等方式方法,對“漢芯”係列一至四號芯片的設計過程和性能指標等進行了全麵調查與核實。日前,科技部和教育部向上海交大轉交了專家調查組的調查結論。

  據調查,陳進負責的漢芯團隊所研製的“漢芯一號”,是一款208隻管腳封裝的數字信號處理器(DSP)芯片,由於其結構簡單,不能單獨實現指紋識別和MP3播放等複雜演示功能。為了在上海市舉辦的新聞發布會上能夠達到所需的宣傳效果,陳進等預先安排在“漢芯一號”演示係統中使用了印有“漢芯”標識、具有144隻管腳的芯片,而不是提供鑒定的208隻管腳的“漢芯一號”芯片,調查表明,當時漢芯公司並沒有研製出任何144隻管腳的芯片,存在造假欺騙行為。

  “漢芯二號”是受某公司委托定製的DSP軟核,漢芯公司完成了設計實現,但核心技術不為其所有。“漢芯三號”是對“漢芯二號”的簡單擴充,技術上與“漢芯二號”來源相同,由於缺乏必要的外圍接口,不能獨立實現複雜的應用,芯片實際情況與漢芯公司宣稱的“已經達到國際高端的DSP設計水平”的說法不符,誇大了事實。“漢芯四號”是一款使用了其他公司中央處理器的單核係統芯片(SoC),不包含漢芯DSP核,與漢芯公司向有關部委提交的項目文件中關於“漢芯四號”是雙核芯片的陳述不符,存在誇大欺騙行為。

  根據上述調查結論,上海交大認為,陳進等人的行為完全背離了科技工作者、教育工作者基本的誠信操守和行為準則,嚴重違反了上海交大的校紀校規,違反了國家的有關規章製度,造成了極其惡劣的影響。為嚴肅學術規範、維護學術聲譽,上海交大按照學校有關規定和程序,經研究決定:撤銷陳進上海交大微電子學院院長職務;撤銷陳進的教授職務任職資格,解除其教授聘用合同。

  接有關部門通知,科技部根據專家調查組的調查結論和國家科技計劃管理有關規定,已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科研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取消陳進以後承擔國家科技計劃課題的資格;教育部決定撤銷陳進“長江學者”稱號,取消其享受政府特殊津貼的資格,追繳相應撥款;國家發展改革委決定終止陳進負責的高技術產業化項目的執行,追繳相關經費。上海交大表示將堅決支持並將嚴格執行國家有關部委的決定。

  上海交大表示,學校曆來倡導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反對任何形式的學術造假行為。今後,將進一步加強科研管理和對科技經費使用的監管,組織全體教職員工、科研人員深入學習“八榮八恥”社會主義榮辱觀,樹立誠信意識,加強學風和道德建設,大力弘揚創新進取、淡泊名利、腳踏實地、潛心科研的良好風尚,努力為國家的科技事業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