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為何股市操作成功率如此之低?

(2009-05-17 11:36:46) 下一個
為何股市操作成功率如此之低?

Jim Rogers有句話我很認同:“我們中的大部分人,沒有接受過把注意力集中在單一目標上的訓練,持續五年、十年或二十年,放棄其他每件事情去完成它,但這是成為一個奧運會冠軍、一個世界級的外科醫生或一個基洛夫芭蕾舞演員所必須的要求。當然,這也可能是白費工夫。你所犯的一個錯誤,可能會讓你前功盡棄。古語是千真萬確的:有誌者事竟成。你想做什麽都能做得到,但不可能做到所有的事。培根說‘有妻小者難成大事’。把家庭放在第一位的人,不可能成為世界級的長跑選手,甚至不可能跑出3.5英裏。賺你的第一個1000萬美元,寫一部偉大的美國小說,或騎摩托車環遊全世界,這樣的目標需要全身心的投入。”

而從股市操作的訓練來講,破產是最好的大學,沒有什麽比輸光一切更能教會人該做什麽和不該做什麽;在金融交易這行,沒有哪個人不虧到吐血而能夠成功。

從交易哲學來講,心態上須有“野鳧眠岸有閑意,老樹著花無醜枝” 和“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境界。

然而,現實是絕大多數的人上學,工作,買好車購豪宅,娶妻生子,過早和過多地承擔上了生活的壓力和無奈,從而也就沒有了專注一件事情的底氣和本錢。自古英雄出少年,應用在做學問和做實業上都有灼灼生輝的先例。在金融投機,或者按流行說法說的好聽一點,叫投資這個領域,先例則是聰明者如牛頓投資都賠的大了去了。這遊戲不好玩啊。是啊,要是好玩,誰還朝九晚五陪醜陋的老板和可惡的同事們練攤呢?

政府的社會安全保障和個人401K退休計劃按月投入現金,但看看現在的退休者,有多少人能依靠這兩者安安心心退休?且不說社會安全保障已經實際上破產,即使運行很好碰到一個金融震蕩不也就玩完了?而這種全球性金融震蕩自從1971年以來按時間順序基本一天都沒停過:中東石油危機,拉美債券危機,墨西哥劇烈通貨膨脹,美股股災,美日廣場協議,俄羅斯經濟危機,英鎊劇烈貶值,阿根廷金融危機,亞洲金融風暴,網絡泡沫,糧食危機,目前的次貸危機。

所以,大多數的中產階級和絕大多數的無產階級不得不工作到七十歲以上甚至一輩子。能按時退休拿兩份退休金的,也不得不在退休後大大降低生活標準和醫療支出艱難度日。那時認識到通貨膨脹的凶險和投資的必要性時已太晚了。

從財務和投資的角度來講,“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是最好的注解!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schweine_srq 回複 悄悄話 句句真言啊!
但是成就了第一個1000萬美元的目標就可以回頭來過上幸福生活嗎,我看也未必,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隻能這樣自勉了.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