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索羅斯的1997香港股市之戰

(2008-01-06 13:40:05) 下一個
索羅斯的1997香港股市之戰

---索羅斯,猶太人,世界最著名的國際金融投機家,操縱著旗下的對衝基金,量子基金和老虎基金。 曾在泰國修理泰銖,引發東南亞金融風暴;曾阻擊英鎊,獲十億利潤;在俄羅斯出手,受到俄政府幹涉而受損。
---1997年的香港回歸, 被他視為一個絕佳的暴利機會。他聯絡了全球各國的幾家大型基金,秘密地開始買入香港股票(港股是可以通過券商從世界各地購買的)。而且這種買入是持續性的,使得港股從1996年的低點開始不停地上漲,引發港人瘋狂地追隨,恒生指數一再突破新高。到1997年朱總理曾給過很嚴厲的警告:“不要認為政府會托市,我們也托不起市。” 很明顯,港府和中國政府早就看出了這股潛在的國際金融力量的目的,通過金融操縱,在香港回歸之前把股價打高到天上,從而在回歸之後采取暴跌方式出貨,既可獲利又可造成很壞的政治影響。
---朱總理這樣說,主要是因為當時政府不能人為地行政幹涉外資湧入市場,在無奈之中,隻好警告香港散民不要跟風。 但就像中國股市一樣,金錢的魅力是無窮的。沒有人抵擋的住誘惑,沒有人聽信忠告,追高者無數。港民都堅信,回歸後政府不可能放任大跌,會影響政府形象,所以都勇敢地去豪賭。
索羅斯在1997年上半年不斷推升股市,接近最高點時,分散隱蔽,但不斷地開了大批六月底交割的股指期貨的空單 (Put Option)。 港府一直緊密監視著這股神秘的力量,越臨近7月1日,港府對於對方的動機和操作策略越是一清二楚。 但問題是,港府的外匯儲備尚無力單獨應付可能的金融襲擊。於是,港財政高官秘密進京,得到了中央的將不遺餘力地,傾中國外匯儲備之全力支持的許諾, 於是一場金融大決戰開始了。
到了1997年的上半年最高點,恒生指數達到了16000點之上的曆史新高。 而隨著回歸日的臨近,索羅斯指揮著他的聯合軍團,開始了有步驟地股票高位出貨。其股票的出貨是不以賺錢為主要目的的,他的策略是以股指期貨的空單收益來贏利的。(對衝的手法)
---決戰的日子是6月28日,在此之前, 恒指已經被壓到了 大約在萬點之下。而此時的散民已是一片悲哀。港府的高明之處在於不露聲色,不托盤,任由索羅斯打壓並主宰市場,麻痹對手。
28日一早,索羅斯的股票拋貨就開始不斷地穩步釋出,壓迫恒指持續加速下跌,引發崩盤的恐慌心理,加入逃命的散民無數,幫助他壓跌指數。 而當跌到了令人膽戰心驚的4000多點時,散民已經是欲哭無淚了。索羅斯眼看勝利在望,卻發覺開始有一股神秘的資金,不聲不響地把無數的拋盤照單全收了。 他開始緊張起來,發動了盟友們的全部股票存貨狂砸(不記成本地拋,絕對是賠本在賣出),可是神秘資金還是不動聲色地收下,卻絕不拉高。 還不到收市,港股成交就已經創了曆史天量。當他的存貨幾乎拋光後,恒指卻在4000點之上死活不退。 而當他向交易所借股票意欲再繼續拋空(short )時,得到的回答卻是不借(這是有違規嫌疑的)。
---到了下午,大盤開始反攻, 神秘資金將股指持續推高,而索羅斯的聯合軍團內部開始出現反水的, 背著他加入了多方,買回股票並cover 自己的期指空單(當然是為了減少自己的損失) 。到收市時,港股幾乎全部收複了當天上午的失地(大約是收在8000多點),索羅斯沒想到港府出手,大意失荊州,損失慘重(股票損失加上股指期貨損失)。 港府直到4000多點才出手接貨救市,絕對是精心策劃好的,既可教育自己的子民要聽話,又可四兩撥千斤,代價最小(也為今後處理這批接入的股票打下基礎)。
---雖說索羅斯和他的聯合軍團是铩羽而歸,但港府行政幹預市場,親自下場參與的行為,在國際上造成了極不好的影響。 索羅斯敗給了一個政府一個國家,而且政府的直接參與行為,使港股市場作為西方人眼中的一個規範化交易市場的形象,受到極大的毀壞。吸引西方外資的融資魅力受到了削弱,尤其是投機性資金的避而遠之。
---索羅斯的手法很簡單,主要條件是必須有足夠的資金作為支持,選好時機來操縱市場。 他用一部分資金持續性買入股票(尤其是指數股),不計較成本。而在股指到達高位時,再開大量股指期貨的賣空單。 接著,從高位開始,堅決地把股指打低,拋出的股票當然也會贏利,但不是主要利潤來源。真正的盈利重頭在於股指期貨的空單。 當然,這種操作是要借助市場跟風力量的,全體市場參與者都會成為推動力----漲時助漲,跌時助跌。(所以中國現在絕對不能真正開放自己的證券市場,因為中國股市的市值相對國際大資金而言實在是太小了,很容易被操縱。限製人民幣自由兌換,就是封殺了外資自由參與及退出的可能。但是,隻要政府的行政幹預行為不停止, 任何外資的投入都會膽戰心驚。 )
---其實,如果 沒有港府的參與托市(背後強大國資的支持),港股的大崩盤是絕不可避免的。
---後話:港府在這次托市中,共接入約700億市值的股票,港府已經大大贏利,這裏麵有很多是散民的割肉籌碼。如果港府到市場上賣出的話,衝擊市場不說,操縱市場牟利的名聲就更壞了。 港府後來成立了一家‘盈富基金’,把手中的股票全部直接轉到該基金名下,讓散民自由認購該基金。相當於散民用低於當時股票市價的價格買入了這些股票,作到了還利於民。 此處理方法受到了一定的好評。
---另外,回歸前的香港樓市也同時被極度高估,很多人在股市的暴跌打擊下,付不出銀行貸款利息, 紛紛脫手樓屋,於是樓價亦跟隨跳水。 對香港的經濟打擊很大。
---這件事也是索羅斯與中國結怨的一個原因。因為畢竟對香港回歸的政治意義有負麵影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