闖蕩華爾街

有多少愛可以重來 有多少人值得等待 因我自橫刀向天笑 故我自立馬冷眼瞧
個人資料
正文

《麵對麵》專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2007-06-12 10:57:04) 下一個
《麵對麵》專訪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誰將養活中國?

   21世紀誰將養活中國?這是一個美國科學家在1994年發出的疑問,在他的一篇論文中,這位科學家表示未來的中國有可能會把全世界吃光。言論一出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世界範圍內炸開,質疑和猜測紛紛向中國撲來。而在這時,很多人把目光投向了水稻專家袁隆平

  王誌:這個報告出來以後,中國很多人也關注啊?

  袁隆平:很關注,但他並不是惡意的,他把中國作為一個突出的例子,人口在增,耕地在減,這個怎麽辦,就是說你各級政府,各個領導人要把重點要放在糧食安全上麵來,他是這麽一個觀點,他引用的數據都是很準確的。

  王誌:大家把焦點都放在袁老師身上,你有什麽回應呢?

  袁隆平:很多數據,他那個很有說服力的,但是其中有兩點,有一個重要的一點,他認識不夠,或者是低估了科學、科技進步對提高糧食產量的這個巨大潛力,他低估了。所以我的回應呢就是,通過科技進步,可以大幅度地提高糧食作物的單位麵積產量。

  王誌:你隨口說說的呢還是有把握?

  袁隆平:我當時有一定的信心,但是沒有百分之百的把握,水稻是世界三大糧食作物為首的,全球有一半以上的人口以稻米為主食,中國,我們國家大約有60%的人是以稻米為主食的,所以提高水稻的單位麵積產量,對保證糧食安全,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王誌:你的實現是一個什麽概念?

  袁隆平:就是,他是計劃是百畝示範田,平均產量不是一畝兩畝,是700公斤就是說他要兩個百畝示範田,連續兩年畝產700公斤,這才算是達標。日本是一個先進的國家,特別重視水稻生產的。它的平均產量是多少呢?是430多公斤,不到440。

  袁隆平:我們現在全國的雜交稻的種植麵積大概是兩億三千萬畝,我如果推廣一億畝,一畝可以多增產150公斤,一億畝呢就是150億公斤。150億公斤可以多養活多少人呢,我們有這麽一個數字,一個是溫飽水平,隻是飽肚皮,還有一個小康水平,小康水平是要800斤差不多,溫飽水平在每年600斤差不多就夠了。這個是第二期的。還有第三期的,我們又算了個賬,第三期,我這個數字可能說大了一點,第三期雜交稻,又可以在這個第二期上又可以增產150公斤以上,推廣,如果推廣1億畝,或者是1億多畝,我們就可以多養活,按溫飽水平來講是8000多萬人口,按小康水平可以多養活6000萬人口,大概是這麽一個數字,換算一下。這個就是通過科技進步,可以把水稻的產量一步一步地提高。

  王誌:還有沒有空間?

  袁隆平:我說還有,還要搞1000公斤的,這個還是前提在那裏,就是水稻的,從理論上講,水稻的前景還大大地有,尤其是通過這個光合作用,光合效力來說的話,水稻在,就按長沙的水稻生產季節的太陽輻射量來算的話,一季稻的產量前景是多少呢, 1500公斤,畝產是1500公斤,那就是每公頃二十二、三噸。

  王誌:但是你這個是紙上談兵,你要轉化成現實,轉化成生產力呢?

  袁隆平:是這樣。我現在是前景在那裏,我通過科技進步,這個前景是可以看到的,那個萊斯特•布朗他講了,他說分子技術,當時20年過去了還沒有貢獻,現在又有10年過去了,這個分子技術有突飛猛進的發展。我們講,通過分子技術,把更好的基因把它轉到水稻裏麵來,

  王誌:我們聽這個消息很興奮,但是袁老師你覺得我們能實現多少?

  袁隆平:我現在實現900公斤這個我還是比較有信心,已經有些進展了,已經有些進展了。我們還有幾個核武器在那裏,外國人都想要我們這個技術。我們有第一代的超級稻,我們這個普通的超級稻已經出了國了唐家璿外交部長,他說這個雜交稻是所謂的外交上的一個王牌,經濟上的一個王牌打出去。

  王誌:聽了袁老師這樣的話,大家覺得,那照此發展,糧食安全是不是問題?

  袁隆平:那也有問題。科學技術前景是有。如果政府不重視,如果你這個推廣體係不好,我剛才講了是要國人共同地努力,我這個話是有深刻的意義的,沒有國人的共同努力,你單是科學技術,再好的技術,那農民不種,現在就麵臨這麽一個問題。

  王誌:好東西為什麽不種呢?

  袁隆平:沒有效益,糧價很低。一般農民,現在青壯年多出外打工,留一些老幼病殘的在家裏麵,穀賤傷農,現在麵臨這麽嚴峻的問題,很多農民不願意種水稻。種了沒有效益,他賠本。

  王誌:那麽這樣一種情況下,你還有動力嗎?

  袁隆平:動力還是有,就是我要呼籲,也是警示的呼喚,希望大家要重視農業生產,糧食生產。如果農民不願意種糧食,大家沒有飯吃了,你年輕的不知道三年困難時期,那個時候是餓肚子餓死人的,社會會動亂的。

  王誌:你當年開始這項研究的時候,無論從技術條件,還是從政治環境來說,對你並不是?

  袁隆平:那當然是,各方麵的都不行。我在那裏就是一個普通中等農校的教師,人家都是瞧不起你的,有些權威,遭到他們的反對的,壓力是非常大的。我們就這樣子,當時我就默不做聲,反正我給你們搞,我要拿事實給你們看,我不當麵跟他們爭,為什麽有信心呢,一個是我確實看到有水稻有雜交優勢,第二個我翻書本。盡管書本說雜交沒有優勢,但是它的理論根據,我認為有問題。

  王誌:你是那麽自信嗎?

  袁隆平:我當然很自信,因為雜交優勢是普通規律,這是毫不動搖的,搞科學研究首先你要看大方向對不對。大方向錯了,你再努力也是白搭。大方向是正確的,你通過努力,最後可以達到,就是光明的彼岸。

  王誌:你那個時候能看到今天的目標嗎?

  袁隆平:那沒有看到這麽大的目標,我認為能夠搞成功就很不錯了,哪知道呢,這個效果是比我原來始料未及,更大。

  解說:水稻要想雜交成功,必須有一株100%具有不育特點的水稻來充當母本,就在所有人都為如何培植出這樣一株水稻而發愁時,海南試驗田裏一株外表奇特的水稻,引起了袁隆平的注意,他馬上意識到,這株俗稱野敗的水稻,就是他們苦苦尋找的天然雄性不育株,正是這一偶然發現成為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突破口。

  王誌:現在我們回顧這一段,你發明這個曆史,我們覺得非常偶然。

  袁隆平:這個偶然性、必然性這個哲理很深的。偶然性寓於必然性之中。搞科學研究有一個機遇的問題,就是偶然性,有個機會的問題,有個專家,法國的一個很著名的巴斯德,他有一句名言,就是機會寵愛有心人,就是偶然,他寵愛有心人。還有,我們的韓愈有篇好文章,叫做“世有伯樂而後有千裏馬”。就是寶貝,先有伯樂才有千裏馬,千裏馬是寶貝,千裏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世界上的好多東西。

  王誌:你沒有發現?

  袁隆平:你沒有發現,你伯樂不常有,在你麵前寶貝你認不出。這裏麵呢,必然性、偶然性有一個辨證法在裏麵,

  王誌:如果說找不到那個“雄性不育株”,那一切不都是畫餅充饑?

  袁隆平:不,那我們還是考慮到,野生稻,後來也是通過那個之後,用野生稻都可以搞得成的。隻是那個是一個捷徑,除了那個雄性不育株後麵,野生稻裏麵還有雄性不育株,普通的野生稻也可以轉成,也可以搞成不育係,也搞得成,隻是那個更快一點。

  雜交水稻研究差點被停止

  解說:在上世紀70年代,動蕩不安的社會給科研工作者的研究工作帶來巨大的阻力,很多科研課題被迫中斷,袁隆平的雜交水稻研究差點也遭到被停止的命運。

  袁隆平:這個過程不順利,我是1964年開始研究,搞了9年。一直到1972年,還有人來反對,

  王誌:反對的理由?

  袁隆平:我就講個故事給你聽,這個故事是老調重彈,但是還是很有趣的。我們為了說服那些老專家,就是我們湖南農科院的,他們都是反對的,我們就做了試驗,我們就把那個雜交稻種了一塊田,拿最好的品種種在一起做對比。那個雜交稻長的非常好,生命力很強,長的很快,我有個助手,叫羅孝和先生,我們兩個配的種,他就吹牛皮了,他說我們這是三超雜交稻,當時1972年,文化大革命期間,是軍管時期,就是一個部隊的政委在這裏主持工作。李政委,那個李政委聽了“三超雜交稻”,什麽叫三超雜交稻?他(羅孝和)說我這個雜交稻要超父本、超母本、超標準品種,就是 “三超”。這個李政委非常感興趣,就聽了,說的確長得好,對照隻有七、八升高,我們那個雜交稻有一尺多高,對照就是四、五個分蘖,它有七、八個分蘖,他三次到田裏麵去看這個雜交稻,抱有很大的希望,最後收的時候,他請省領導,當時軍區的副司令員來看,對這個三超雜交稻抱有很大的希望,結果驗收,一驗收,糟糕,稻穀還減產了百分之幾,稻草增加了將近 70%,一大堆草,於是人家就講風涼話,哎,可惜人不吃草,人要吃草呢你這個雜交稻就大有發展前途,糟糕。後來晚上開會就質問那所院領導,說這樣的東西你還要支持,沒有前途的東西,你還支持嗎,我們那位羅老師,就是我那位助手,會場有那麽二、三十個人,他就躲在後麵,腦殼低的講不出話來了,因為他惹的禍,他吹的三超雜交稻,後來我就認真想了一下,一句話,就說服了我們的院領導

  王誌:哪句話?

  袁隆平:我說,從表麵上看,我們這個實驗是失敗了,但是從本質上看我這個實驗是成功的。為什麽,因為現在真正的焦點是水稻究竟有沒有雜種優勢,我現在用實驗證明了水稻有強大的雜交優勢,所以這個優勢是第一位的,這個優勢表現在稻穀上,稻草是技術上的問題,現在我證明有優勢,因為我們經驗不足,配種不當,所以我要改進技術,選配新的組合,可以把這個優勢表現在稻穀上

  王誌:你是真想通了,還是咽不下這口氣?

  袁隆平:不是咽不下這口氣,就是能夠說服人家。那個時候大家都是,我那位助手呢,腦殼低下了,因為他惹的禍,就覺得不得了。就是我認為是成功的,是成功的,隻是技術問題,首先要,就是一個大方向對比有沒有優勢,沒有優勢是白搭的。方向是對的。

  解說:從1964年研究雜交水稻開始,袁隆平花了9年的時間,做了上千次試驗,終於將三係雜交稻配套成功。1973年,當這一消息發布時,引起了社會上巨大反響,袁隆平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將水稻的雜交優勢成功地應用於生產的科學家。就在一片讚揚聲中,袁隆平卻又提出了難度更大的課題,領銜研究二係雜交稻。

  王誌:你吃那個三係一輩子就可以了?為什麽還要領這個銜呢?

  袁隆平:是的,我這個人的天性,又講出來是天性。我總是感到不滿足。搞科學研究,不斷地想攀高峰,但是人家問你這個動力哪兒來,這個動力一個是從科學的角度看,這個是有潛力,這個是個發展方向,另外從本人來講,個性決定了我的天性,總是覺得這個叫做老驥伏櫪,還有誌氣。

  王誌:但是有風險。

  袁隆平:有風險,我不怕,這個很重要。你把名利看淡泊一點,失敗了沒有關係。哪有這個搞科學研究,不失敗的呢。失敗了就失敗了,不是說身敗名裂,人家不會笑你的。我這是在探索,跌跤就跌跤,我再爬起來再幹,就是了。

  王誌:但是在很多人的想象中間,袁老師你搞兩係的時候,比三係的時候容易多了,要錢有錢了?

  袁隆平:是的,是的。

  王誌:各種環境都好了?

  袁隆平:那好了。

  王誌:是不是這樣?

  袁隆平:是這樣子。每年,我那個專題,每年有110萬,那個時候是1987年,開始的,那個時候有110萬。

  王誌:是不是有錢就能解決問題了?

  袁隆平:那不是,光有錢是不行的。這裏麵還有反對人呢,有些人怪得很,我就不懂。前幾年有個人他是這麽講,他說我這個好品種推廣不了,怎麽,他說就是袁先生壓製了我。我怎麽壓製他呢?他說袁隆平的雜交稻推廣我這個稻就推廣不了,我就感覺到奇怪,就是很莫名其妙,我怎麽壓製你呢?我曉都不曉得。我說,你可以做點試驗,你把那個真正的好品種,你再拿給農民種。他說我們沒有經費。怎麽沒有經費?種兩畝田有什麽經費呢?你把種子送給他,如果不好,也不過減產兩三百斤,也不過是一畝賠一兩百塊錢,你這個種了兩三畝田,最賠到底也不過賠個四、五百塊錢,也賠得起啊,就是歪歪道理。還有人吹牛皮。他說我一係稻搞成了,就是雜種優勢固定下來了,到處吹。一點科學根據沒有,

  王誌:但是如果我沒有記錯的話,袁先生你也提過一定要搞一係?

  袁隆平:是搞一係。

  王誌:但是一係很多人現在看起來還是天方夜譚?

  袁隆平:是啊,不是那麽容易。原來我認為一係我們搞了很多年,在探索階段,現在還是處於探索階段,國際上開了三次會,這個一係,我有個助手在美國搞了兩三年,有一點點苗頭,但還是處在探索階段。最後我們發現,通過常規手段是搞不成一係的,必須與分子技術結合起來。就是把基因從野生植物裏麵把它克隆出來,然後導入在水稻裏麵才有可能成功。還是一個很長的一個計劃,不是那麽簡單,原來看了一些現象,覺得很有希望,結果看來是非常複雜的。

  王誌:你不提不行嗎?你不提你所設想的全部都成功了,但是你提你可能看不到一個成功的結果?

  袁隆平:要搞,我這個本性認為一係有前途。我現在呢,暫時放下來,我就是提出來這個戰略設想,我們搞了一段時間,覺得難度太大,我們暫時還是停頓一下。看有什麽新的進展沒有,看在分子技術上麵有進展沒有,就是在分子技術上麵有新的進展,我們再重新開始。

  解說:袁隆平研究雜交水稻的初衷就是提高糧食產量,然而,當雜交水稻在全球範圍內累計推廣了56億畝,增產糧食達5200億公斤時,很多人又開始猜測,如此高的產量會不會影響稻米的質量?

  王誌:那麽雜交稻,超級稻的米質怎麽樣?

  袁隆平:米質,我們說了是分幾個階段。

  我們大概是70、80年代,當時是為了解決溫飽問題。我們的重點是以提高產量為主,其他的都是放到次要地位。你首先把肚皮喂飽了再說,那個時候談不上什麽米質,能夠有飽飯吃就很不錯了。過了90年代之後,我們生活水平提高了,就不滿足於吃飽,要吃好,於是我們也做了戰略的調整,就是說,在把提高產量和提高品質擺在同等重要的地位,有一句老話,我是講了多次了,但是我有一個原則:絕不犧牲產量來求優質,不以犧牲產量為代價來求優質,我們要既高產又優質,

  王誌:是不是解決了呢?

  袁隆平:解決了。他一般社會上有個普遍的觀念,這個觀點是比較片麵,或者是比較錯誤的。就是高產就沒有優質,優質就沒有高產。我說優質與高產就水稻來講有矛盾,但不是對立的矛盾。這個我們是通過努力,可以解決的。

  王誌:口感呢?

  袁隆平:這個口感呢,不同的人習慣不同。像南方人,你像湖南人、廣東人、四川人他喜歡硬一點的,特別是體力勞動者,他喜歡硬一點的,北方人吃的希望軟一點,就是需要支鏈澱粉含量高一點,直鏈澱粉含量低一點。像上海人呀,大城市的居民呀,口味都不同的,沒有一個統一的標準的。

  王誌:大家可能有一個錯覺,就是現在吃米飯的人越來越少了,吃副食、肉食的人越來越多了?

  袁隆平:肉食是糧食轉化的。一般來講,起碼最好的科學技術,四斤糧轉一斤肉。你光吃肉,吃肉怎麽來?當然也有食草動物,像牛。但是吃草也需要草場。你不種稻,你要種草,一樣要占耕地。你光吃肉,吃蛋,從哪裏來?它要糧食轉化的。

  月薪四千,身穿35元衣服

  解說:袁隆平的成功讓他獲得了大大小小,太多的榮譽,1981年,他獲得新中國建國以來第一個國家特等發明獎。1991年,受聘聯合國糧農組織國際首席顧問。11999年,我國發射的一顆小行星被命名為“袁隆平星”,2001年獲首屆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2006年,當選為美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但讓人意想不到的是,這個頻頻獲獎的科學家,在上世紀90年代初,卻連續兩次沒有評上中國科學院院士。

  王誌: 1991年、1992年兩次評院士,對你難道就沒有打擊嗎,評不上?

  袁隆平:這個事情,我跟你說,有位記者來訪問過我。他說,你沒有當上院士,對於我們新聞界而言比你當了院士震動還大,他打抱不平。後來我是這麽跟他回答的,沒有當選為院士說明我的水平不夠,今後我要加強學習,提高我的學術水平,但是呢,我要加強學習不是為了當院士,我是為了更好地工作。

  王誌:你現在也算是個富翁了吧?

  袁隆平:也不算是個富翁。

  王誌:你過什麽樣的生活,大家很想了解了解。

  袁隆平:我過的是簡單而樸素的生活。

  王誌:能不能說說你這衣服多少錢?

  袁隆平:35塊。

  王誌:真的還是假的?

  袁隆平:真的。還有一件比這個還漂亮一點,是35塊,在海南島買的,三亞。

  王誌:這塊表是什麽牌子的?

  袁隆平:卡西歐,我就喜歡卡西歐,它有一個鬧表,叫“alarm”,“alarm”就是它可以鬧,就是到時候可以鬧你醒,就是鬧表,可以響。不太值錢。大概30個美金吧。

  王誌:你留那麽多錢幹什麽?

  袁隆平:我沒有好多錢。

  王誌:你的身價都是1千億。

  袁隆平:是啊,1千億,要那麽多錢做什麽。那是個大包袱,你背錢多了。我覺得我生活得很好,你搞豪華車有什麽意思,穿著豪華的衣服,還有什麽鱷魚的皮帶,鱷魚皮的皮帶,2000多塊錢,我從來不用,送給人去,我不要,講那些派頭做什麽。有什麽意思。我生活上不愁的,我的工資也是比較高的,工資改革提高了一點,大概有4000多吧,就是工資單上有4000多。

  王誌:但是13年前你就住在這個院子裏?

  袁隆平:對對對,住這個院子裏。

  王誌:買個大房子,這不是輕而易舉的事嗎?

  袁隆平:要買個大房子,沒有人住,那不是空空蕩蕩,沒有味。

  “離開了農田我無所事事”

  解說: 當年,70歲的袁隆平出任“隆平高科”董事長時,引起了社會上高度關注,大家紛紛猜測袁隆平接受這個位置的原因,但是更讓大家意想不到的是,幾年後,袁隆平又辭去了“隆平高科”董事長的職務。

  王誌:董事長為什麽不當了呢?

  袁隆平:董事長,更不能當。我又不是做生意的人,是不是?我的主要工作是搞我的研究,當董事長做什麽?我又不懂經濟,是不是?

  王誌:那很威風,很有權利?

  袁隆平:我這個人就是不要威風,威風就麻煩了,不要翹尾巴,知識分子不要有一點成就就翹尾巴,那是不行的。就是,現在我還是夾著尾巴做人好一點,我現在是說老實話,就是說出了名之後,我感覺自由度很小,到處認識你,你不是那麽隨隨便便,我這個人就是自由散漫慣了的,結果呢,反而有的時候不那麽自由。

  王誌:但是袁老師您現在威風一點,沒有人會說你。

  袁隆平:要威風做什麽,我不要威風,威風有什麽意思,還是謙虛一點好。人家還會尊重你,你一威風了,說這個家夥,有點名氣就翹尾巴,反而人家鄙視你的。

  王誌:你怎麽能夠保持這種心態啊?連水稻都得叫做你父親了?

  袁隆平:是尊敬我,沒有辦法,現在就是自由度越來越小啊,我就更加謙虛謹慎,更加地夾著尾巴做人,不能趾高氣揚地在那裏,還是要,就是我自己,把自己變得不要太驕傲了。

  王誌:說句實話,農業可能離不開袁隆平,但是袁隆平未必就離不開農田。

  袁隆平:那是的。但是這是我的職業啊,離開了農田我無所事事,那就麻煩了。一個人,有些人退休之後就有失落感,如果我沒有農田我就有失落感。那我做什麽事,我我隻看書不下田,看了有什麽用,是不是?

  王誌:那你的樂趣在哪個地方?

  袁隆平:我的樂趣在事業上麵。我能夠把這個超級稻搞成功了,我就非常地滿足。在事業上麵,有點進步,這個樂趣在這裏。

  王誌:我不知道袁老師您現在還下不下田?

  袁隆平:下田下田,還是下田,但是現在下田呢條件好了,是開汽車下田。過去走路,後來騎自行車,再後來騎摩托車,現在提高了,我有個小汽車,下田。

  王誌:什麽車,像您這樣的老板?

  袁隆平:普通的,叫做賽歐吧,大概,也不是那麽好,現在是大概是十萬塊錢吧。也可以。

  王誌:你看今天很多記者描述袁老師的時候,說袁老師矮矮、瘦瘦、黑黑的,像一個農民,我們不知道這是讚揚您呢還是批評您?還是一種幽默?

  袁隆平:讚揚,讚揚,那是讚揚,確實是很像農民。像農民呢,過去認為農民低人一等,是吧,現在改變這個看法,農民的基本優點,我剛才講了,一個是樸實,第二個是勤勞。這兩個是我們的基本優點。那些花花世界,我見得多了。

  王誌:你見了什麽,你見得多了?

  袁隆平:我世界各地都跑過了,跑了好多的地方,什麽這些大城市,什麽,都見過了。

  王誌:一點都不心動?

  袁隆平:都討厭。一些高樓大廈,有壓抑感,壓抑感,沒有意思的,一天到晚都是金錢的世界,沒有意思。

  袁隆平:你看那個什麽,都是坐什麽奔馳車,還有什麽寶馬車,有什麽意思,耀武揚威有什麽意思?

  王誌:養生之道呢,有什麽秘訣呢,保持現在這個狀態?

  袁隆平:第一個心態要樂觀,要樂觀要開朗,不要為了小事情就發愁。也不要為了追求名利去追逐,有的人想成名,想發財,你真正要成名哪是那麽容易的,要發財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你如果稍微受了挫折,你受不起,是吧。所以說心態要好,第二個,要運動,是吧,所以說,我每天要運動,早上要做體操,下午要打球,夏天要遊泳,運動是非常重要的。我們天天都在搞比賽呢,我們老年隊能夠打個冠軍也好,結果去年拿冠軍,今年比賽落榜了,糟糕。

  我的樂趣就在這方麵,我沒有其它的追求。生活自由自在一點好,把精力放在事業上麵。我現在下田也不是那麽勞累了,累了我就不去了 因為畢竟年紀大了,人家說我暈倒在田裏,沒有這個事情。我也是適可而止的,不能像年輕的時候,身體那麽好,能夠拚老命。現在不能拚老命。

  王誌:吃什麽呢?

  袁隆平:我每天三餐,吃大米,吃紅薯,吃一點魚肉,一天大概二兩的葷菜,吃點蛋白質,再吃水果,很簡單,很簡單。補藥從來不嚐,嚐都不嚐,我有個保健醫師講了,嚐都不嚐的,補藥,什麽人參、燕窩,什麽亂七八糟的,嚐都不嚐的。就這樣子身體還很好。我不相信。粗茶淡飯,適當的營養,要衛生和營養就行了,吃那麽好做什麽?你看,現在我的體型保持得非常好,不胖不瘦。

  解說:袁隆平現在擔任著湖南雜交水稻研究中心主任的職務,這個中心現有225名職工,碩士以上學曆的有30人,研究員有50多人。做為整個研究中心的領導,袁隆平不僅要指導研究,還要培養人才,身上的擔子著實不輕。

  王誌:除了您之外,你現在這支隊伍建設怎麽樣?

  袁隆平:隊伍建設還是不錯的。現在30多歲到40多歲左右的人都起來了,就是培養了一批博士、還有一些有成果的很不錯的,他們都是專心致誌地搞研究,這批人還是可以。但可惜的是要作為一個學術帶頭人還沒有,能夠取我而代之的人,暫時還沒有。

  王誌:那是不是因為你太強了,你不肯讓這個位置?

  袁隆平:不是不是,那絕對不是,不是不是,那不是。這個東西要大家公認的,他能夠起真正人家要服服帖帖地屬他管,屬他領導。

  王誌:但是從我們的眼光來看,我們找不到袁老師你再往前走的理由,要名還是要利,還是要……?

  袁隆平:這個名利思想不能說是完全沒有,隻是淡泊名利,哪個人,是真正地超脫了?一點名和利都不要人有,很少很少。但是可以淡泊名利,把事業放在第一位。這樣我認為就了不起了。你為了追求名利,去搞事業去搞工作,就是說是,怎麽講呢,就是說思想境界是不高。

  王誌:那拿你的事業來說,你覺得你的事業還沒有到頂峰嗎?

  袁隆平:沒有。

  王誌:都已經到地球了,你還有什麽願望?

  袁隆平:還有願望,我還有兩個願望,第一個,就是第三期超級稻要實現。還有一個把雜交稻推廣到全世界,這兩個大願望。實現了,這個本身我身體還好,我可能還要提出新的挑戰,向本人挑戰,不斷地挑戰。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